s 閱讀頁

第三百六六章:郝昭入雍,郭淮歸漢

“死吧……”越是即將成功的時候,人就往往越疏忽,王雙也不例外,在關羽的壓迫之下,他幾乎上每一下都是在死亡的邊緣掙紮著,夏侯惇撤退的消息傳來,王雙便開始邊戰邊退,眼看著就快要退出戰場了,登時令王雙驚喜的恍惚一下。戰場之上,任何的一個微小失誤,都有可能帶來致命的打擊,更何況他所麵對的,是超一流的武將關羽,麵對自己都敢愣神,這一下,徹底將關羽心中的傲氣點燃了,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偃月刀陡然超出了速度的極致,再出現時,已經自王雙的身上輕劃而過,一道血印自其劃過處崩裂開來,直至死時,王雙臉上留下的,還是前一刻那剛剛露出的驚喜,隻可惜他,卻再也沒有了撤回洛陽城的可能。

“王雙……”一切發生的太過迅速,夏侯惇布置好城門口的士卒後,剛一轉頭,卻正見到王雙被斬的一幕,頓時一聲慘叫淒厲嚎出,隻可惜此時,什麽都已經晚了。

身為曹操勢力中後起之秀,王雙在軍中也有著他不小的影響力的,見其身亡,不少人紛紛悲鳴,夏侯惇更是悔恨至極,王雙可以說是因為他而陣亡的,在關羽開始挑釁的時候,王雙就勸阻他堅守為上,若非是他非要見識一下關羽的實力,也不會落得這樣一個下場。

“撤……”口中艱難的吐出這樣一個字,夏侯惇心如刀割,隻是麵對關羽,他隻能一麵堅守,一麵向著長安的方向求援。此時,戰爭之前,雖然曹操已經大肆的調動起了軍隊,然真正被派往此處的,卻隻有他所部的三萬士卒,曹操真正嚴防死守的,還是函穀關、潼關等地。

關羽突然行動的時候,後麵的諸葛瑾也沒有閑著,中原之地上,他更是調動了六十萬大軍,分作幾路同時出動,黃忠自並州出動,躍過黃河攻向羌胡之地。

早在諸葛瑾北擊匈奴的時候,黃河西岸的羌胡之人就有了想要投降的苗頭,隻是在投西投東的問題上,糾結了起來罷了,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兩年。早先,諸葛瑾不願過早的與曹操對上,是以對羌胡之地沒有動手,而曹操也是同樣的想法,這才讓羌胡苟延殘喘到現在,而如今,麵對著黃忠來襲,似乎他們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

洛陽南麵,屯紮在宛城的趙雲也開始動了起來,大軍分作三路,徐晃帶兵出武關,急攻青泥隘口,黃敘帶兵自宜陽出,攻向永寧,而趙雲自己,則親統大軍南下,在郟下、安眾、鵲尾坡一線布防,靜候孫策來攻。同一時間,長江之上的三江口處,蔣欽、韓當、徐盛等人則在長江之上拉起了橫江鐵鏈,之後,太史慈、呂蒙、董襲、魯肅、張昭、張紘、陳宮等人先後趕至,而同時,許褚則被諸葛瑾調往虎牢中軍。至此,直麵孫策的大軍,無論是在將領謀士,還是在士卒數量上,基本與孫策軍持平,單隻防守,隻要是不出現什麽大的失誤,孫策的威脅,算是暫時不用考慮了,順利完成這些調動之後,時間已經漸漸走至四月底,諸葛瑾轉而將目光盯緊在曹操身上,洛陽城,在阻擋了關羽大軍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夏侯惇在曹操的命令下率兵撤退,澠池、曹陽、弘農等地被曹操先後舍棄,將大軍屯紮在函穀關中。

“陛下,諸葛瑾主力雖在此處,然此處有著函穀關、潼關之險,隻需留下一將死守,即可將諸葛瑾擋之在外,如今雍州處卻是不得不防,那黃忠來勢洶洶,其人手下更是有著顏良、文醜這等猛將,羌胡之地後,往南便是雍州,與長安相距太過臨近,若是有變,則我等無路可退矣,臣建議,主公還是親統大軍回雍,以擋黃忠。”函穀關上,曹操望著關外駐紮的一大片的營帳,心中憂慮頓起,隻是他畢竟非是常人,很快便收斂起心神,望向關外的眼神中充滿了戰意。一旁,司馬懿見此暗自點頭,自郭嘉去後,大雍真正頂尖的謀士,便隻剩下了他一人,曹操對他的依賴,也漸漸變得重了起來,此時的他,也許是因為著諸葛瑾太過強勢,司馬懿根本就沒有興起取而代之的野心,反倒是盡心的為曹操謀劃著。

“仲達,黃忠雖然來勢洶洶,朕所慮者,卻是諸葛瑾,函穀關、潼關雖為險隘,朕這心中,卻實在是沒有一絲底氣,況朕之手下,也隻有子孝與妙才能堪一用,隻是他們,如何會是諸葛瑾的對手?”提起此事時,曹操臉上,寫滿了憂慮。

曹操憂慮,司馬懿其實也憂慮,曹操帳下武將、謀士,基本上都還是當年他立業時追隨的,至如今,已經基本顯露處青黃不接的局麵了,雍涼無人傑?非也,如同郭淮、梁寬、薑敘等,隻是他們這些人,都不願出仕曹操,司馬懿想想,也隻能無奈的歎息一聲。

“陛下若是信得過,臣願為陛下死守函穀關。”抬眼看了眼曹操,司馬懿心中有些遲疑,雖然說因為有著諸葛瑾壓製,曹操多疑的性格卻是沒有多少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反而越發濃厚起來,這些自然瞞不過司馬懿的眼睛,不過如今無人可用,他也隻能出麵請戰。

“好!”曹操沉吟一下,就應下了此事,他也是無法,畢竟黃忠的威脅,實在是不小,他若不親自前往,隻怕也是放心不下,想了想後開口說道:“我將元讓、妙才,還有典韋都留下,函穀關,便由你坐鎮統領,待朕將黃忠擊退之後,便會迅速回軍。”

“諾!”夏侯惇、夏侯淵、典韋,單論武藝,三人可以說是曹操手中能拿出來的最強的了,其餘曹仁、曹洪雖然也不錯,比起他們三人卻是弱了一籌,曹操的舉動,足見其對諸葛瑾的忌憚,司馬懿沒有多言,能夠多上幾個幫手,他自然也是高興,很是幹脆的應了下來。

曹操走的很隱秘,關外的諸葛瑾軍根本就不知道,在悄然之間,函穀關中已經沒了曹操的身影,當然,此時的諸葛瑾,也因為忙著軍隊的調派,人也尚未趕至此處,關下統兵的,卻是諸葛瑾的弟弟——諸葛亮,誰也不知道,在曆史已經改變的麵目全非之下,仿佛是宿命一般,兩個宿世敵對的對手,竟然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下,走上了對決。

而就在這個時候,誰也不知道,原本就因為戰事將近的馮翊郡中,一場別開生麵的談話進行著,這兩個人,在三國後期,卻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三國後期魏國名將,乃是抗拒薑維的重要人物;而另一人郝昭,字伯道,也是太原人,為人雄壯,身長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謀略,對諸葛亮出山伐魏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阻擋作用,可以說曆史後期,曹魏能夠有著半邊實力阻擋諸葛亮、薑維,兩人之功不可沒,而這,便是兩人在曆史上留下的功績。

按理說,兩人乃是太原人,本應該是身在太原才是,而且,太原可是諸葛瑾的領地,又如何會讓這兩個曆史上著名之人自自己手中溜掉呢?提起這個,卻是不得不說起兩人的家族了。

郭家在陽曲,雖然算不上是什麽大的世家,卻也是書香門第,曆史上,其祖父郭全曾任大司農,父親郭縕曾任雁門太守,隻是在這個時代,郭縕卻沒有做官至雁門太守,在當年袁紹、劉備、呂布三人角逐的時候,郭縕因看不慣先後占據並州的呂、劉二人,轉而帶著家族遷至雍州馮翊,之後便徹底的隱居了下來,畢竟是聲名在外,是以曹操多次發召征辟,隻是在郭淮看來,曹操卻非是他首選的明君,連續三次拒絕之後,郭淮卻是再起了舉族搬遷的念頭。

郝昭與郭淮兩人,年歲相差不大,在加上兩人打小一起長大,之間的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隻是郝昭出生貧寒,雖與郭淮交好,卻也不乏比對之心,而且,身為武將的他卻發現,隻有在曹操處,他的武藝才能得到最好的釋放,再知道了郭淮的選擇之後,他的一顆心更是飛至了曹操處,而如今,兩人正聚在一處,對於自己今後要走的路,做著最後一次的交流。

“伯道,我們相交十數年,我確實不願在將來與你對決,曹操多疑,舉世皆知,汝為何就認準了其呢?”郭淮看著昔日的好友,盡著自己的努力勸說著,因為他知道,兩人意見分歧,這一別之後,再相見時,隻怕已是敵我相向,這實在是他所不願見到的。

“曹公之才,世之雄也,正是我追尋多年的主公,更何況曹公帳下,武將稀缺,正可將我之才實時而用,曹公求賢若渴,曾三次傳召征辟,伯濟為何不願留在曹公處?又為何隻認準了諸葛瑾一人?”也許是已經明白分別在即,郝昭的臉色也不是很好,雖然他與郭淮一直有著一較高下的念頭,其心中,卻也將郭淮當做是自己的好友,無論何時,別離,總是最傷感的。

“既如此,某隻能預祝你馬到功成了。”郭淮起身,對著郝昭施了一禮,有些顫巍轉身離去:好友啊好友,再相見時,隻怕已是咫尺天涯……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