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後,陳海林把崔紅日、常寧和謝暉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看著一臉不高興的常寧,陳海林微笑道:“你也別苦著臉了,拉你進工作組,是老崔的提議,恰好我也有這個想法,與此同時,也正好是上麵的意思,眾望所歸嘛。”
常寧苦笑道:“嗬嗬,陳書記您是我的老領導,崔省長,我認識您至少有十二年了,我看啊,我早晚得死在你們這些老領導手裏,要不,你們把我賣了得了,賣個十二億,這案子也就算了。”
崔紅日拍著常寧的肩膀道:“小常,就當給我個麵子嘛,你先掛個名,當當顧問,還管你寧州那攤事,有事我再找你。”
陳海林也說道:“老崔牽頭掛帥,你小常當個顧問,工作組的具體工作,由謝暉負責。”
常寧對謝暉說道:“老謝啊,你運氣不好,新官上任,這頭一件大事,就是替領導導擦P股。”
謝暉笑著說道:“有陳書記指揮,崔省長掛帥,又有你小常書記協助,我能不上嗎?”
常寧點了點頭,心裏一樂,這個謝暉是“東海王”王群驥留在之江省的親信,嚴格意義上說,自從自己與王群驥結盟以後,他等於是自己人了。
常寧看向崔紅日,“崔省長,省第一棉紡廠的事,陳書記和老謝都不一定很是清楚吧,您給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崔紅日說道:“那就說來話長了,省第一棉紡廠不但是我省的龍頭企業,也是輕工部的十大重點企業之一,可是百分之七十的設備,已到了被淘汰的邊緣,產品在國內還算過得去,但要想進入國際市場,非得進行技術升級不可,前年的時候,輕工部就將省第一棉紡廠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換代列入了議事日程,前年底,經過省裏的努力和輕工部的支持,國家計委終於同意在去年給予立項。”
“就在去年年初,負責聯糸省第一棉紡廠的趙付省長退居二線,當時的張華順付書記主動要求聯糸省第一棉紡廠,就這樣,省第一棉紡廠成了張付書記的蹲點單位,在省第一棉紡廠的項目落實之後,張付書記沒少往京城跑,計委原定的項目資金是三個億,後來上升到五點五個億,張付書記功不可沒。”
“可是,在一個問題上,當時朱省長和張付書記有了不同的想法,朱省長的意見是,原有設備暫不作淘汰,新設備引進後,另建廠房另建分廠,這個意見應該說是符合實際需要的,因為舊設備生產的產品,在國內和東南亞一帶還有市場,再維持個三五年沒有問題,另一方麵,原有設備需要一線工人四千餘人,而新設備僅需八百多人,馬上把舊設備扔掉,那富餘的三千多一線工人,一時難以得到妥善的安置。”
“當時,廠領導也傾向於朱省長的意見,但張付書記反對這個建議,他的建議是馬上淘汰舊設備,在原生產車間上安裝新引進的設備,矢聽說,兩個人為此,還在書記碰頭會上吵過幾次,王國維書記不置可否,一手托兩家,就把皮球扔給了國家計委和輕工部,京城來了一幫專家,在省第一棉紡廠待了十多天,得出個長痛不如短痛的結論,當然支持了張付書記的意見。”
“這樣一來,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省第一棉紡廠的項目,就基本上是張付書記在負責了,王國維書記和朱永軍省長,都很少過問省第一棉紡廠的事情,畢竟領導之間,也是有一些忌諱的,人家蹲點聯糸的單位,別人不好輕易插足,我麽,就更不好插手了,現在看來,我也是有失察之責的,省第一棉紡廠出事,板子不能打在一個的身上,那麽多道審批環節,還有在設備到港後,哪怕打開看上一眼,都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據說,東海市那個金鑫開發有限公司很有來頭,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方麵,很有獨到之處,現在還不清楚,誰是省第一棉紡廠和金鑫開發有限公司之間的牽線人,據省第一棉紡廠的同誌介紹,雙方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後,金鑫開發有限公司就好象成了省第一棉紡廠的當家人,金鑫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郎效明到省第一棉紡廠來,廠方全體領導出迎,象迎接黨和國家領導人似後,設備引進項目後來的一糸列活動,都是由金鑫開發有限公司主導的,一點四億美元和零點伍億的中介款,竟然分兩次全部打到金鑫開發有限公司在東海市的銀行帳號上,冬。然後又通過香港一家銀行轉帳的,去M國參與設備驗收,以及設備到達寧州港口岸後的驗收,省第一棉紡廠的參與人員,竟然是由金鑫開發有限公司指定的……”
常寧聽罷,斷然說道:“這不就是一起國際經濟詐騙案麽。”
陳海林點了點頭,“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老崔說得對,幾十道程序,哪怕有一個環節卡一下,也不至於出問題了。”
常寧冷笑一聲,“這個世界上,沒有受騙上當的人,就不會有騙子。”
陳海林問道:“小常,你在省公安廳的那個老部下,叫馬應堂的,聽說很有兩下子,我讓他負責專案組,你看怎麽樣?”
“嗬嗬,領導你算找對人了,金鑫開發有限公司那個負責人郎效明不是跑了麽,隻要他還在內地,隻要他還沒有死,馬應堂都能找到,不過,要是跑到國外去了,就不是馬應堂之力所能及了。”
陳海林微笑道:“所以,我才把你留在省裏嘛。”
常寧心裏一動,“領導的意思,莫非是要向國際刑警組織求助?”
“瞧,聰明人就是不一樣嘛。”陳海林對崔紅日說道。
崔紅日笑著說道:“小常,陳書記打了個電話到公安部,部長說,我這邊公事公辦,按部就班,你們要想快一點,可以找寧州的常書記,國際刑警組織現在的付秘書長是台灣人,曾是常書記外公範東屏老先生的衛士長,常書記的麵子大,他一個電話,效率肯定大過我們十份傳真電報。”
常寧聽了,笑著說道:“得,部長一句話,就把我架到火上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