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裏,林辰暮默默的喝茶。沙發的側座上,蘇昌誌卻是一臉興奮地揚著手中幾頁薄薄的紙手舞足蹈地說道:“林書記,這個王剛已經因為經濟和作風問題被雙規了。同時受到牽連的,還有七八個縣局級幹部,其中交通局的情況尤為嚴重,高層領導幾乎被一網打盡。而那個王華,也因為多項問題被公安機關正式批捕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林辰暮並不感到意外,但他沒想到的是,王剛這個分管交通的副縣長,擔任職務這幾年裏大肆利用手中的權力撈取私利,收受各種賄賂高達千萬元之巨。不僅如此,王華也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在交通局裏占了個編製,不上班卻要領一份工資。事情曝光出來後,轟動了整個武溪。武溪市紀委和反貪局在第一時間就采取了雷霆行動,控製了相關人員,並進行了突審。前後不到三天,整個案子就已經大白於天下,令不少幹部人人自危、膽顫心寒。
案子進行地如此順利,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市委市政府意見的高度一致。楊衛國和喬瑞華都在不同場合發表了嚴厲的言論,那就是整頓黨風、反腐倡廉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工作,但凡發現任何官員幹部貪腐的線索,一查到底,絕不手軟。
許多人都在猜測,王剛這次撞到了槍口上,除了他有個不爭氣的兒子之外,也跟他是本地勢力的人物有關。楊衛國和喬瑞華擺明了要聯手打壓本土勢力,正好拿他來殺雞儆猴。
按照官員任免的回避原則,當地人是不能在當地擔任重要職務的。可武溪卻比較另類,雖然一二把手沒有當地人出任,但其他副職由當地人出任的卻是比比皆是,王剛就是其中的一員。和前麵提到過分管招商、婦聯和教育工作的副市長陳雅惠一樣,他們這些本土幹部對楊衛國和喬瑞華這樣大有來頭的強勢外來領導習慣性地抱團兒,很多時候,楊衛國和喬瑞華他們這些一二把手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謹慎對待。他們想要拓展自己的勢力,增強話語權,打擊本土勢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隻不過,以前在打壓本土勢力時,多少還會和風細雨,很少會像這般雷霆萬鈞,免得打壓地太過於厲害,讓本土勢力投入對方的麾下,那就得不償失了。
報刊電視上全都是相關的正麵報道,也向外彰顯了武溪對於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視,是一次重大的勝利。可林辰暮心頭琢磨的,卻是周強逃逸的事情。
周強逃逸時並沒有驚動任何人,直到第三天大家這才意識到沒對。
雖然周強被撤職後的確是深居簡出的,很少露麵,可他愛人梁文莉牌癮卻很大,通常一天都要去打兩場麻將的,上午一場,下午一場,有時甚至晚上都還要打一場。可接連幾天都沒見她人影,電話打不通,敲門也沒人應答,就有人生疑了。
剛開始還沒想到是卷款攜逃,而是擔心會不會出了什麽意外?前兩年武溪曾經出現過一起令人觸目驚心的凶殺案,全家五口全被殺死在家,直到屍體發臭了才有人發覺。而周強在廠裏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許多人都曾經放出話來要他好看。誰說得清楚就沒有人狗急跳牆、鋌而走險?
可警察破門而入之後,並沒有發現屍體,反倒是發現了一地的狼藉。各種衣物丟得到處都是,許多東西沒有收撿,看樣子走得很匆忙,覺得有些蹊蹺,這才逐層上報。等到林辰暮接到消息,判定周強很可能逃跑的時候,為時已晚。
事情來得極為突然,尤其是周強的一班爪牙得知周強已經逃跑的消息後,頓時亂了套,惶惶不可終日,想跑卻已經跑不了了:陸明強在第一時間接到林辰暮的指令後,就派了大量的人員對他們的行蹤進行了嚴密的布控,防止他們外逃。
在重重壓力的情況下,愁得兩天都幾乎沒合眼的梁文立去找了林辰暮坦白一切,希望能夠戴罪立功,從輕發落。而據他的交代,這些年來,以周強為首的小團體,通過虛假入賬、抬高原材料采購價格等各種方式,從東江鋼鐵廠總共攫起了高達2.7億的巨款,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揣進了周強的口袋,並通過地下錢莊轉移到了國外。
同時,梁文立還交代了周強企圖要買凶殺人的全過程,令在場的蘇昌誌是聞之色變。不過對此林辰暮卻不怎麽在意,他在意的是:怎麽才能抓回周強,挽回如此巨大的經濟損失?2.7億,平攤到每個鋼鐵廠職工身上,都能有兩萬多。
在得知周強潛逃的消息後,林辰暮是腸子都悔青了。早就知道周強有問題,可一是迫於沒有過硬的證據,二則是在東江鋼鐵廠改製的關鍵時候,他不想多生事端,否則早就應該把周強控製起來了。
嚴格來說,國內現如今的監管機製是很有問題的,不是涉及多個部門相互推諉扯皮,就是有監無管,監管形同虛設。往往等涉案人員都攜款潛逃了大量問題才會浮出水麵。
王剛的事情雖然惡劣,但要和周強比起來卻又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了。可在王剛案光環的遮掩下,周強逃逸的事情就顯得不那麽引人注目了,甚至在有關人員和部門的授意下,消息就仿佛扔落在水裏的石子一般,僅僅隻是泛起點微不足道的漣漪。
接過蘇昌誌手中的幾頁紙隨意翻看了看,都是有關王剛案的一些介紹,林辰暮意興索然地放在一旁,問道:“還沒有周強的消息嗎?”
聽到提及周強,蘇昌誌臉上的笑容也消淡了許多,“已經查到了他們洗錢出境的地下渠道,但現在還不能肯定是加拿大還是新西蘭。不過周強的兒子周先民在澳大利亞讀書,我相信,隻要盯緊他,遲早能找出周強來的。”
林辰暮就搖搖頭。據他估計,周強多半是逃到加拿大了。加拿大沒有和國內簽署引渡條約,因此,是不少貪官汙吏逃亡境外的首選之地。當初震驚中外的廣廈特大走私案主犯賴星昌也是逃去的這個地方,至今國內都拿他沒轍。如果周強也逃去了這個地方,想把他弄回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也別太擔心了,大不了到時候找幾個人把他綁回來。”蘇昌誌就大大咧咧地說道。在他看來,隻要找到人了,還怕把人弄不回來?
林辰暮卻沒他這麽樂觀,不過卻沒再提這個話題了,而是問道:“廠裏呢?一切都還順利吧?”
得知周強潛逃的第一時間,林辰暮就安排成立了由公安、審計、財政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由蘇昌誌帶隊,進駐了東江鋼鐵廠,全麵指導安排工作,對全廠進行整頓清查。
“順利,都很順利,市委市政府也很支持。不過這一來,卻是弄得人心惶惶的,大家都怕會影響到鋼鐵廠的改製進程。”蘇昌誌就有些鬱悶的說道。看林辰暮做事,一弄一個準,怎麽輪到他了,想要做出點成績就那麽困難?大家同為公子哥,怎麽差距就那麽大呢?
“嗯,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讓工人們保持信心。”林辰暮揉了揉自己的額頭,沉聲說道:“有時間的時候,可以組織一些工人活動或是培訓之類的。廠子是停產了,可也不能讓工人們都閑下來,越閑心越慌,反倒是容易出事。”
蘇昌誌輕輕點頭,林辰暮的觀點倒是和他不謀而合。
茶幾上的手機響起悅耳的鳥啼聲,是一條短信,林辰暮看了一眼就微微皺起了眉頭。
蘇昌誌不由得就是心頭一緊,問道:“又出什麽事啦?”
林辰暮說道:“沒什麽,香港國興集團的何總準備明天來武溪,計劃投資17個億在高新區建成一個亞洲規模最大的玻璃廠。”
“這是好事啊!”蘇昌誌頓時就興奮起來。17個億,那可不是個小數目,雖然比不上上百億的鋼鐵城項目,也是一個大型項目了。來武溪擔任管委會副主任之後,他也曾四處奔走,想要拉一些項目來,不讓林辰暮專美於前,可任憑他說破了嘴皮子,卻收效甚微。最大的也不過就幾個億,上了十億的項目卻是一個都沒有。怎麽到了林辰暮這裏,別人卻湊著送上門來?
可隨即,他不由又驚疑道:“香港國興集團,不就是上次準備和我們合作開發鋼鐵城項目,最終卻又變卦了的那家企業嗎?”
“是啊,就是這家企業,說是心有愧疚,想通過這個項目來彌補。”林辰暮就擺擺手,說道:“我看明天就由你接待安排一下吧,我還有事。”
倒不是他故意擺譜,而是真有事。他上午接到了衛彤的電話,說是明天會和其他一些首都的商界名人共同前往武溪考察市場、尋找商機,還戲稱是百億考察團,因為這些人的身家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一百億。林辰暮自然不敢懈怠,準備讓唐凝陪同自己一同接待。
蘇昌誌沉吟道:“那行,我把鋼鐵廠的事情交代一下,明天去機場接機。”心裏卻在盤算:能不能讓國興集團改變主意,重新考慮鋼鐵城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