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的工地上,各種大型機械正在轟鳴聲中忙碌著,頭戴安全帽,穿著整齊劃一服裝的工人也是來來往往的,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林書記,我們這裏的施工一切都很正常,估計最多明年下半年第一期工程就能順利完工。”林辰暮身旁,頭戴安全帽的工地負責人童國祥正很是激動地向林辰暮匯報這裏的施工進度。他壓根兒就沒想到,貴為高新區一把手的林辰暮,居然會來這裏視察工作。
童國祥也算是林辰暮的老熟人了。他本是洪安建設的項目經理,當初東屏商業街擴建和改造中洪安建設所拿到的鼓樓段項目就是由他負責,雖然那時林辰暮已經去了官塘當鄉長,不過因為王寧輝的緣故,也和他見過幾次,還替他解決了不少麻煩事。
在洪安建設副總經理吳奕利反咬王洪安一口,又被人殺人滅口後,童國祥因工作表現出色,更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期堅定不移地協助王寧輝穩住形勢,支撐起搖搖欲墜的洪安建設,因此被提拔成為了洪安建設的副總經理,成為公司裏僅次於王洪安的第二人,還分得了部分公司股權以作為獎勵。
而這次王寧輝來武溪建廠,王洪安愛子心切,自然也就將童國祥這名得力幹將派來了。當然,也不乏有想要借此機會試探一下開拓武溪市場,來這邊發展的可能性。
以前洪安建設差不多隻在東屏發展,連合陽都很難涉足,畢竟越大的地方水就越深。其實,倘若不是林辰暮的緣故,洪安建設在東屏也隻不過是二流的建築企業,根本就上不來台麵,就連當時在棠湖鄉幾乎被架空的郭明剛都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也是以後走通了楊衛國的路子,又在商業街的擴建和改造項目中一枝獨秀,這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不過,再怎麽壯大,也隻是一個地方企業。而建築行業原本就特殊,沒有強硬的關係是很難拿到活的,這也是許多企業在當地混得風生水起,出了地界就抓瞎的原因。而其他地方對於這種撈過界來搶食的行為也是極為憤慨和抵製的,倘若不是這次楊衛國和林辰暮都來了武溪,王洪安還真不敢把手伸過來,即便是為他兒子的企業修建廠房。
就算如此,童國祥這次過來還是遭遇了不少麻煩,搞得他是焦頭爛額的。可看著前兩天還惡語相向的街辦副主任此時滿臉諂媚地跟在林辰暮身邊,大氣都不敢出,他不由就覺得出了口惡氣。
童國祥是看著林辰暮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這個遙不可及位子的,他也相信林辰暮不會對洪安建設置之不理,這次來這裏視察就是最好的信號。而有了林辰暮的關照,他不僅有信心能將晨輝生物科技園建好,更有信心在武溪打開局麵。
林辰暮微微點頭,看著這巨大的工地,心中也是不由百感交集。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晨輝生物園,眼看就要一點點變為現實了。
林辰暮的預知再一次應驗了,兩千五百萬投進股市,一個月不到翻了四倍多,這還是因為提前賣出一部分,支付了五百多萬的土地轉讓金,要不還能賺得更多。看著那數字後麵長長的一串零,王寧輝激動地差點沒有暈過去,一個多億,他一輩子奮鬥的目標,沒想到拿給林辰暮在一個月內就實現了。當官那麽厲害,掙錢也令人駭然,如果不是認識林辰暮快十年了,他真想敲開林辰暮的腦子看看裏麵究竟是用什麽做的。
財大氣粗了,原本按林辰暮的意思,幹脆也不分什麽一期二期的,全都一起開工,這樣也能縮短工期,早日建成投產。不過洪安建設畢竟不是大企業,也不可能完全丟下東屏的業務,將所有的人員和器械搬到武溪來,因此,如果不引進其他建築企業的話根本就應付不過來。
可一旦引進其他建築企業,又擔心兩個企業之間會發生矛盾,而王寧輝顯然也不願意別人在自己碗裏搶飯吃,因此,林辰暮這個想法也隻能暫時擱置起來。
看得出來,這個童國祥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整個工地雖然到處在開工,不過所有的材料堆放得井然有序的,一點也不淩亂。林辰暮就點點頭,不過還是強調道:“施工一定要注意安全,別為了搶進度就忽視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
童國祥就連連點頭應是。做他們這行當然知道,不出事則罷,一出事賠錢都是小事,名聲也臭了。什麽安監媒體一介入,不花大價錢是擺不平的。因此,但凡他經手的項目,強調最多的也是安全。
簇擁在林辰暮周圍的,除了童國祥之外,還有就是當地街辦的工作人員。雖然這次來工地視察純粹是林辰暮突發奇想,也很低調,除了蕭妍和張永立之外其他人一個都沒帶。可街辦的人卻是如臨大敵,急急忙忙就趕過來了,此時全都猶如眾星拱月般聚集在林辰暮四周,沒有一個人敢掉以輕心。
街辦副主任時成明屏息靜氣地看著林辰暮,綠豆大小的眼睛忽閃忽閃的,也不知道在琢磨些什麽。
“老張啊,你說林書記好好的怎麽會突然來這裏視察工作?搞得咱們連中午飯都沒顧上吃就奔這裏來了。”不遠處,一個守候在那裏隨時等候召喚的年輕幹部輕聲向身旁的中年幹部抱怨道。
“這些領導的心思誰他媽知道啊。”中年幹部也是怨聲載道。他們都是當地街辦的工作人員,平日裏在辦公室喝喝茶看看報紙,有時還能找藉口溜出去打打牌,這日子要多滋潤就有多滋潤。可今天這大熱的天氣卻被勞師動眾地弄到這裏來,心頭自然大為不爽。
“噓,別亂說話,小心禍從口出。”另一名老成些的中年幹部就連忙勸告道:“當心讓林書記聽到了。”
“嘿嘿,老王,隻要你不說,林書記能聽得到?”年輕幹部就不以為然地撇撇嘴,心裏卻頗有些難以言表的複雜滋味。比年齡,林辰暮比他也大不了兩歲,可人家赫然已經是高新區的一把手,呼風喚雨,位高權重,而自己卻還在街辦混日子,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一度眼高於頂的他真有些受不了。
老張此時也自言自語地納悶道:“真是有些奇怪,高新區那麽多在建工地,就咱們星月街辦就有好幾個,怎麽林書記別的地方都不去,偏偏來這裏?”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老王就一臉得意地說道:“知道咱們林書記以前是從什麽地方調來的不?”
“這誰不知道啊。”老張就撇撇嘴,似乎很看不慣老王這副指手劃腳的樣子,不屑地說道:“不就是華川的合陽嗎?聽說以前是什麽青基會的秘書長。”
“青基會秘書長也能當高新區一把手?”年輕幹部心頭就更吃味了,酸溜溜地說道:“想必也是什麽高幹子弟吧,如果背後沒人撐腰怎麽可能?咱們高新區也真是的,三個領導都是小年輕,以前年齡最小的唐主任現在卻變成最大的了。這人比人還真是要氣死人。”
“你們懂什麽。”老王就冷笑道:“人家林書記可是實打實從基層幹出來的。聽說以前當過楊書記的秘書,也在窮鄉僻壤裏幹過鄉長,擔任青基會秘書長之前還當過華川團省委的農村青年工作部的副部長。真要沒點能耐,能在咱們高新區站穩腳跟?小陳,說句實話,就算天上掉餡餅,讓你去當這個一把手,你能幹得有林書記好?”
小陳嘴張了張,本想說這有什麽,換著是我說不定還幹得更好,可話到了嘴邊卻又說不出口了。
不可否認,林辰暮到高新區才半年,所做出來的成績卻比以前謝世清和管文濤幾年加起來的都多。別的不說,就拿這個公交車的事情來說,他家也是住在市裏的,以前上下班也是擠公交,別提多麻煩費勁兒了。可現在,不僅市公交公司開往高新區的公交路線和班次增加了不少,新成立的的高新區公交集團公司也增大了運力和路線,四通八達的,目前還不及市裏的交通那麽快捷便利,可比起以前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我還給你們說啊,聽說這家晨輝生物科技園,老板和建築公司都是從東屏來的。或許和林書記是舊識,如果真是這樣,林書記來這裏視察也就不足為奇了。你們沒見,前段時間這家晨輝生物科技園還被媒體大肆宣傳嗎?聽說在國際上都是領先技術。”
“真的?”老張和小陳聞言,眼中不由就流露出一絲緊張之色。這些天,他們跟著街辦副主任時成明可是沒少找這裏的麻煩,這要讓林書記知道了,那還能有好?尤其是小陳,能夠進街辦他家裏真可謂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錢也花了不少,求爹爹告奶奶的,什麽關係都找遍了。真要是因此丟了飯碗,那還不比殺了他來得難受?
“我也是聽說的,至於是不是我就不清楚了。不過啊,你們還是小心點吧。不論怎麽說,這家企業都是林書記極其重視的,可別惹火燒身了。”老王就有些語重心長地勸慰道。
老張和小陳是麵麵相覷,回頭看了一眼被眾人簇擁著,意氣風發的林辰暮,心卻莫名跳得厲害,甚至小腿都有些發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