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11到任

離開雍奴之後,胡彧這個地理通向高飛建議了兩條去遼東的道路,一條是走“濱海道”,另外一條是出盧龍塞。經過高飛的幾經比對,還是決定走“濱海道”。於是,幾萬人馬在胡彧的帶領下,從雍奴城一路向東而去。

所謂的“濱海道”,位於狹長的濱海平原,也就是今天所謂的“遼西走廊”。在中國曆史上它經曆了太多的滄桑,而山海關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這些情況大多發生在唐宋之後,而在東漢時期,這條路雖然也是通往遼西的主要通道,但其交通條件比起後世就差太遠了。

這條路在沒有壞天氣的情況下,塞外遊騎就直插右北平和漁陽的內地郡縣,而一旦遇到夏秋季節的大雨,這條路又成了不可行之路,隻能說秦漢時期中國的東北地區交通條件相當惡劣。那時還沒有山海關,東漢末年的山海關一帶叫做“碣石”,在今遼寧省綏中縣西南的海濱,西距山海關約三十裏。所以,曹操曾經寫下《觀滄海》的詩篇,就是在碣石這個地方。

盧龍塞也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可是那裏有五百裏險地,走起來反而不如“濱海道”順暢,加上現在才是初春,春雨不多,而且又剛剛下過一場大雨,所以高飛才選擇了走這條道,先到遼西,再轉遼東。

三月二十三,高飛帶著幾萬人的部隊開始了長途跋涉,沿著“濱海道”一路向東走,他一邊走著一邊默默的記下這一帶的地形,發誓以後一定要將這一帶打造成一條順暢的道路。

高飛這一次真可謂是跋山涉水,不過好在他趕上了好時候,如果是夏秋的時候走這條道的話,那就真是在走澤國一樣。雖然條件艱苦,卻能磨練人的意誌,還能欣賞海景,一路上高飛不斷的給部隊打氣,不管是百姓,還是軍隊,都受到了鼓舞,都咬牙堅持著走完了這段路程。

四月初十,經過十幾天的長途跋涉,高飛等人終於走出了“濱海道”。雖然沿途遇到了不少烏桓人,但是好在高飛帶著兩萬人的大軍,又有胡彧這個通曉烏桓人語言的向導在,大家也都沒有遇到什麽麻煩。

四月十一,高飛等人進入了遼東屬國,幾萬人在烏桓人的注視下橫穿了他們的屬地,又經過幾天的艱辛行走,在渡過大遼水後,終於在四月二十抵達了遼東郡的郡城襄平。

離城牆越來越近,城牆的種種情形也越來越清晰。這城牆是夯土築成,有些風吹雨打年久剝落的牆土裏,還能看見當年築城時夯土留下的痕跡。有些地方還被雨水衝刷出一道道深深的罅隙,生命力旺盛的青草頑強地在縫隙裏紮下根,眼下春光明媚,綠草和或紅或白的野花東一簇西一窩地點綴在赭黃色的城牆上。

城上沒有看見青磚砌出的垛口和望樓,隻有一壁黃土向南北兩邊延伸。城門上方有個用木頭搭起的亭子般的小門樓,孤零零地立在城牆上,倚著門樓左右兩邊的柱子,各站著一個戴盔披甲的士兵,士兵無精打采的,在陽光的照射下已經昏昏欲睡了,絲毫沒有注意在官道上遠遠駛來了一支長長的隊伍。

高飛騎著烏龍駒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回頭看了一下疲憊不堪的眾人,當他扭過頭定睛看見城門的門洞上方刻著兩個脫了朱漆的大字時,便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疲憊的臉上露出來了一絲笑容,淡淡地道:“襄平……我們終於到了……”

快到城門時,無論是人還是牲口,都像泄了氣一樣,紛紛地停靠在了路邊,不想再向前走了。路上挨挨擠擠的,幾萬人連同輜重車組成的長長隊伍將官道堵了一個水泄不通,大家都坐在路邊的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著氣,喝水的喝水,擦汗的擦汗。

高飛回頭看見了這一幕,沒有說什麽,這一個月來,大家的辛苦他都是親眼所見,如此長的距離,如此艱難的道路,不僅累倒了一千多人,還使得另外一些人都虛脫了,個個麵色蒼白,有氣無力的。除了從京畿跟隨高飛一起出來的羽林郎們還堅持的住外,其餘人無論是新參加軍隊的青壯百姓,還是褚燕那幫子山賊,都累的氣喘籲籲的。

“子龍,吩咐下去,讓大家先歇歇,一刻鍾後全部進城,好不容易到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城外倒下!”高飛衝身後的趙雲喊了一聲,自己便調轉了馬頭,朝幾百米外的襄平城奔去。

饒是烏龍駒這樣的千裏馬,經過這樣的一番長途跋涉,也因為行軍途中沒有上好的草料喂養而顯得沒了精神,奔跑起來也沒有以前的那種興奮勁了,隻是做著簡單的小跑,馱著背上的高飛朝襄平城趕去。

來到了城下,高飛看到城牆兩邊的告示欄裏貼著兩張文告,其中一份因為時間已經有些久了,文字被雨水澆淋得無可辨認,隻剩下烏黑的一團墨跡。另外一份顯然是最近兩三天才張貼上去的,紙張上不僅沒有風吹雨打留下的痕跡,還散發著一股濃濃的墨香,隻是不知道這篇文告到底是出自哪個家夥的手筆,字的行間架構全無章法,一橫一豎粗細不勻,有的頭重腳輕,有的左右失衡,通篇文字七扭八斜,望去宛如一幅兒童學字時的塗鴉。或者連塗鴉也算不上。

努力的辨認了一下,高飛才看清楚告示上寫的是什麽文字,這是一份來自幽州州牧府裏的文書,上麵寫的是身為安北將軍、襄平侯的高飛被封為遼東太守的事情。他看完以後笑了笑,定睛向城裏看去,但見城裏的街道上很是冷清,大白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影,就連城中應該守城的士兵也隻見到城樓邊上昏睡的那兩個人,衙役什麽的就更看不見了。

高飛策馬進城,緩慢的走在貫穿全城的街道上。這條街上幾乎全是破朽朽的低矮泥垣茅草屋,偶爾才能看見一間半間的泥瓦房,連雍奴縣城都不如。

街兩邊到處都能看見說不上名目的垃圾,蒼蠅在人和牲畜糞便積起的垃圾堆上盤旋起落,發出嗡嗡的聲響。有一間大概被人遺棄了很長時間的茅屋已經倒塌了,屋子中間幾根黑黝黝的爛椽子挑著七零八落的茅草,看著像是門的地方趴著一堆紫醬色的物事。高飛驅馬走了過去,一大群綠頭大蒼蠅嗡地一聲炸開,他赫然看見了那團物事,居然是隻死貓。

貓的身體內髒已經被野狗田鼠什麽的吃得隻剩下一張皮,隻有貓頭還算是完整,可原本該是眼睛的地方如今隻剩下兩個不規則的黑窟窿,頹敗的毛皮被黑顏色的液體糾結粘連在一起,可怕地支棱著。

“媽的,好歹也是遼東郡的郡城,怎麽環境那麽差?城池也破的不成樣子,這到底是人住的地方還是給牲口住的?”高飛看完之後,心中很是不爽,大大咧咧的罵道。

高飛皺著眉頭強忍住惡心,繼續驅馬向前走,他很不適應周圍的這種環境,看見隨處亂丟的生活垃圾和成群亂飛的蒼蠅,他就覺得反胃。他心裏暗暗地抱怨著,同時也打定了注意,他要改變這種現狀,讓別人跟著自己一起來保持環境的衛生整潔,爭取將襄平城建設成為大漢時代首屈一指的衛生城市。

不知不覺的,高飛便來到了太守府,偌大的太守府還算像個樣子,至少沒有大街上那樣的肮髒。太守府的門是虛掩著的,門口沒有守衛,透過縫隙看了進去,太守府裏也沒有一個人走動的人影,更聽不到任何的聲音。

高飛從烏龍駒的背上跳了下來,滿身塵土的他也來不及去拍打,便大踏步地朝太守府裏走去。推開門,院子裏空蕩蕩的,但是地麵卻很幹淨。

“襄平?這就是襄平?從進城到現在,我就隻看見兩個士兵,這城裏的人呢?都他媽的去哪裏了?這還是遼東郡的郡城嗎?”高飛麵對著空蕩蕩的院子,終於忍受不住了,在此刻徹底的爆發了出來,滿腔怒火的咆哮道。

聲音在空蕩的太守府裏回蕩,回音一波波的響起,重疊在了一起,讓人聽起來很是刺耳。

就在這時,高飛聽到了一陣雜亂的馬蹄聲,從那渾厚的聲音可以聽的出來,來的馬匹絕對不下於一百匹。他從太守府的大門外走了出來,站在貫穿東西的大街上,看到了從西門湧進來了一撥騎兵,打頭的兩個是兩名旗手。

眨眼間兩匹健馬就從城外鑽進了城門,馬上兩名健兒各執一麵青色旗幟。一麵旗幟上繡著一行小字“護烏桓校尉”和兩個大大的“公孫”,另外一麵旗幟上則繡著“平北將軍田”五個字,兩麵旗幟迎風招展獵獵作響。高飛的目光追著那麵旗幟辨認良久,再向城門看去時,一大隊衣著光鮮,戴盔披甲的騎兵已經如同急速湧動的潮流般,從城門洞裏魚貫而出。

這隊騎兵足有二三百人,馬蹄踏地翻騰起的塵土撲撲漫漫隨風飄轉。土煙塵霧中,高飛也看不清楚到底誰是校尉,誰是將軍,隻望見這隊騎兵的穿戴不僅有盔有甲,還有人披著肩甲和臂甲,晃眼間仿佛還看見有人連大腿兩側都有黑色甲片護著,再凝神想仔細端詳時,健馬馳騁人影憧憧,哪裏還能分得清到底是哪個軍將,整隊人就象一團移動中的黑雲,又象一條蜿蜒曲折的黑煙,沿著街道呼嘯而來,瞬息之間停在了他的麵前。

土煙塵霧慢慢散去,兩匹健馬在眾人的簇擁下展現在高飛的麵前,馬背上兩名披著全身護甲的中年漢子跳了下來,一經著地便發出了身上甲片和地麵的撞擊聲,清脆而刺耳。

還未等高飛反應過來,那兩個中年漢子便並肩走了上來,當下看了一身灰塵卻扔穿著盔甲的高飛一眼,互相對視一眼之後,左邊一個黃臉長須的漢子便向前走了一步,抱拳道:“在下護烏桓校尉公孫瓚,請問閣下可是安北將軍高飛嗎?”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