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科技的重要性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要充分估量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的本質概括,科學活動是直接指詢自然的,是人類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不可缺少且日益重要的手段。人類諸多問題的解決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依靠科技進步,科學技術正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綜觀現代科技和生產力發展的曆史,它表現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科學、技術和生產三者的逐級推動和相互加強。

  (一)農業科技推動農業生產的變革

  農業作為最古老的產業,經曆了漫長的科技水平、生產率、發展速度都很低的自耕自食的自然農業時期,也稱為資源農業時期。到20世紀上半葉,世界糧食單產由每公頃930千克,提高到1124千克,年均增加僅4千克。到20世紀下半葉,農業出現了高速發展,1949—1988年世界糧食單產由1124千克增加到2499千克,年均增長是前半個世紀的9倍。據研究,其中科技貢獻率為73%。中國每公頃的糧食產量20世紀初為960千克,1949年為1027千克,1995年為4240千克,20世紀的後半葉糧食年均增長量是前半葉的50倍,遠高於同期世界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量。50多年來,中國以世界7%的耕地生產了世界24%的糧食,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中國農業生產獲得如此高的增長率走的是一條生物、化學技術進步的道路。在過去50年,中國的稻穀、小麥、棉花等主要作物的良種化率得到了迅速提高,育成和用於生產的作物新品種4000多個,主要作物品種更換了4~5次,每更換1次可獲得10%的增產。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已經分別占到該作物播種麵積的45%和75%。中國的養殖業一直處於持續高速的發展,但生產效率、技術和飼養水平仍然較低,如豬的年存欄率是美國的6倍,產肉率隻是美國的2倍。現在進行的通過常規育種與基因技術相結合的“超級豬計劃”中,動物胚胎過程技術可望大大促進養殖業的發展。

  生物技術的進步伴隨著化學技術的進步。在農業生產方麵如果僅有優良品種,沒有農業化學品的投人,也不會有如此高的土地產出率。同樣,養殖業的發展也受惠於動物品種的改良和飼料科技的發展。在近半個世紀的時期裏,農業化學品的使用量增加非常迅速,以化肥為例,1952—1992年化肥的施用量從7.8萬噸增加到2830.2噸,40年增加了362倍,年均遞增15.9%,而且化肥的用量正在呈現出加速遞增的趨勢。化肥的大量使用在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其中化肥的利用率低和造成的環境汙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要解決這些問題也必須依靠現代科技,如應用現代技術調整肥料的養分比例,革新施肥技術,研製適合農民使用的新型肥料品種等。農業科技的革命,必然促進農業生產的變革。

  大量的實踐和理論研究,使人們逐漸認識到農業現代化的本質是科學化。從農業生產的本質來看,在農業生產這個物質循環與能量轉化的過程中,隻有依靠科學技術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轉化率;從農業現代化的目標看,農業生產除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外,還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農業生態係統,而這也必須依靠科學,否則就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性的後果;從農業發展的曆史來看,科學的每次進步都使農業的發展獲得了巨大的推動力,未來的農業無疑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二)農業科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最重要的途徑

  從1996年開始,我國糧食總產量突破了5億噸大關,創曆史最高記錄。即使在1998年遭受了特大洪澇災害的情況下,我國糧食總產量仍達到了4.9億噸。在農業生產穩定在一個高水平後,農產品的供求形勢卻發生了明顯變化。從1997年開始,農產品賣難的問題再度突出,農產品價格一蹶不振,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隨之持續出現,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據統計,1997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人增長4.6%,比1996年下降了4.4個百分點;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人增長4.3%,比1997年又下降了0.3個百分點,遠遠低於同期城鎮居民人均純收人的增長幅度。農民收入增長乏力,而農民負擔並沒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方開始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根據市場情況來安排生產。

  對農民來說,如何實現增收顯然是目前最為關心的問題。根據199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國農民行為激勵理論與方法研究》的調查結果,對“你現在最迫切的需要是什麽”的問題的回答,選擇“豐裕的家庭收入”的占有效問卷的43.9%,在所有八個選項中位居第一,比居第二的“收人一般但較穩固的職業”和“適合於農村的好政策”(均為13.5%)高出了30個百分點。這表明增加收人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最關心的主題。在經曆了收人增長乏力的幾個年頭之後,農民增收的需要更加強烈。在我們的調查中,當問及“您認為采用新的農業技術對農民增加收人重要嗎”時,有89.5%被調查農民回答了“重要”。可見在農民的心目中,農業科技是實現增收的重要途徑。

  農業科技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我國農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必然結果,它也是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農民收入上綜合反映後的必然要求。

  首先,從農業本身來看,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的大發展,我國已全麵告別了農產品短缺的時代,做到了糧食生產的基本自給,我國農業也因之進人了新的發展階段,即以追求產量增加到產量增加和品質提高並重。在農產品的品質短時期內難以有較大的提高的情況下,農產品產量的增長不可避免的帶來增產不增收,尤其是主要農作物產品。資料表明,農民收人的增長對農產品產量增長的平均彈性在逐步減小,從1978—1984年為2.05,從1985—1990年為0.82,從1991—1998年平均為0.65,即是說,在改革開放的前20年裏,農民每增加1%的產量帶來的收人增加由1978年的2.05%下降到1998年的0.65%,並且,產量增加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將繼續減小。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在人口數量一定時,農產品的需求彈性是很小的,需求量不會隨著市場價格變化而大起大落,因此,農產品價格的上升空間很小,而因為賣難問題導致的價格下跌趨勢很明顯。同時,由於我國農產品成本較國際市場高,我們也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把農產品大量銷往國外來解決國內市場的過剩問題。但是,通過提高農產品品質來實現增收的潛力是巨大的,某些優勢農產品甚至可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高品質必須要靠科技進步,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應用也可以降低單位農產品的成本,從而實現農民增收。

  其次,鄉鎮企業目前正處於二次創業階段,它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降低,對農民增加收人的作用也在回落。8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的迅速崛起創造了驚人的發展速度,吸收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就業。但在進人90年代以後,鄉鎮企業的發展速度放緩,由“八五”期間的平均增長42%下降到1998年的17%,甚至出現了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現象,這使得它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下降。同時,鄉鎮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使鄉鎮企業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化,進一步降低了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資料表明,90年代與80年代前半期相比,鄉鎮企業固定資產的就業彈性從1.01下降到0.25,降幅在75%以上;鄉鎮企業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在“八五”期間為年均700萬人,到1996年減少到600萬人,到了1997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鄉鎮企業所麵臨的新情況,減少了農民到鄉鎮企業的就業機會。

  再次,農村城市化的嚴重滯後和城市中下崗工人的大量增加使農民進城打工的機會在減少。到目前為止,我國非農產業總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經達到80%,但我國的城市化水平隻有30%左右。農村城市化的嚴重滯後影響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同時,城市中下崗工人仍舊維持著比較龐大的規模,他們的再就業一般要優先於農民工就業,農民在城市中的工作機會還不多,並且,這種狀況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

  所有這些問題在農民收入上的疊加,就是農民增收困難。因此,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僅有利於農村內部發展潛力的發揮,也有利於農民培養一技之長,為農民剩餘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

  (三)科學技術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變革

  科學技術的作用不僅表現為促進經濟的增長,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

  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既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也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觀念。現代科學技術對農民的作用,首先表現在現代科學技術可以改變農民的智力基礎和思維結構。農業的現代化要求農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相對於傳統農民來說全新的知識結構。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拓展視野,養成樂於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的思維習慣,對事物的認識會更全麵、更深刻、更具有獨立性。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創造性,都是科學技術對農民思維作用的結果也是現代農民必需的思維品質。

  其次,現代科學技術可以改變農民落後的認識方式和落後的觀念。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民通過感性經驗來認識生產過程,並用這種直觀的、感性的,甚至迷信傳統權威的認識來指導自己的生產實踐。顯然,這種認識方式和觀念不能適應現代化生產。

  現代化農業生產要求農民係統接受科學文化教育,更新知識,善於把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用理性而不是用感性(更不是用感情衝動)來指導自己的實踐。不少落後的觀念就是在使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過程中得到克服和改造的。

  其三,現代科學技術有利於農民形成對新事物的寬容態度。傳統農民大都有懷疑或盲目排斥新事物的傾向,這是他們異常強烈的安全需要所決定的。而在現代化、社會化的大生產中,使用各種新技術、新設備必然導致與外界各種新人物、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廣泛接觸,從而使農民逐漸放棄保守、排斥新事物的封閉傾向,代之以對新事物的寬容態度。

  其四,現代科學技術有利於培養農民的主體意識,提高挫折的容忍力。傳統農民對天災人禍等挫折的容忍與抵抗力是很低的,在困難麵前往往產生各種非理智的態度和行為。現代化生產技術手段和新的生產技術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民抵禦惡劣自然環境的能力,提高了安全感,在使用新的科學技術的過程中農民抗挫折的觀念得到了樹立,抗挫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見,科學技術是促進農民現代化的催化劑,是改變農民觀念和全麵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載體。

  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和需求的重負,以及底子薄、投人少、生產和技術水平低的現實,使我國的農業擔負著艱巨而久遠的任務。資源緊缺的替代要靠科技,技術和生產水平的提高要靠科技,資金不足更要靠技術開發和人力資源開發。麵對加入WTO的挑戰,也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在工業化社會,財富來源於原材料、土地和資本,在今天的信息社會,人力資本和信息資本已經成為創造社會財富的主體。早在十幾年前羅默就提出世界經濟增長將主要歸工於知識的“新經濟增長理論”,托夫勒提出知識將是一切經濟活動最終的“替代資源”。在經濟發展的全球性競爭中,各個國家都突出了“以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主體思想。中國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和“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指明了正確的發展道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農業的狀況直接影響並製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科教興國”必先“科教興農”。農民是科技成果的直接接受者和轉化者,沒有大批的高素質的農民群體,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通過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都隻是空談。因此,必須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牢固樹立“科教興農”的觀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