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澤謙吉感受到來自田中首相的強大壓力,談判拖拖拉拉了幾近一個月,山東形勢巨變,原本被他當做殺手鐧的韓複榘和齋藤均沒有按照既定策略行動,本應遙相呼應的兩人卻打在了一起。
最終韓複榘被趕入河南,齋藤則撒著歡一路殺到了天津。最讓他憤怒的是吳孝良居然成為這次衝突的最大贏家,不但控製了魯西地區,還奪取了齋藤放棄的河北省內津浦路沿線。可據情報所言,吳孝良正式編練成軍的部隊,隻有一師一旅,如何能占領這麽多地盤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迫於當前山東形勢,謙澤芳吉自感籌碼盡失,如果急於談判必然被動無比,但來自田中首相的壓力一天大過一天,是到該有所了結的時候了。
吳孝良態度很堅決,仍舊是那三條為最低底線,撤軍、道歉、賠款。
芳澤謙吉此時也不得不放下皇國公使的架子,自己戰略部署有失,但又為了盡快完成田中首相交代下來的任務,說不得隻好降低條件。
“將軍閣下,撤軍和道歉我現在就可以答複您,皇國對此毫無異議,隻賠款一事,卻要慢慢來議。”
雙方劍拔弩張已久,芳澤謙吉突然鬆口,既讓吳孝良驚訝,卻又在他意料之中。在吳孝良印象中,日本人自明治維新以來,對外擴張從來不肯吃半點虧,甚至連表麵上的讓步都被看做恥辱,如此務實的作風已經將他此前的印象完全顛覆。
吳孝良略一思量,“賠款事宜自然不好此時便定下準數,待貴方撤軍後,宜由中日兩國組成聯合調查組,勘驗損失,再做決定。”
這麽說等於委婉的表示讓步,也給國民政府一個轉寰的餘地。吳孝良心裏清楚,這筆賠款恐怕是很難在日本那裏要來的,如果因為這件事連累撤軍事宜便會得不償失,不如先擱置爭議,將當務之急的撤軍問題解決掉。
中日雙方各讓一步,很快《中日濟案協定》出爐,其中具有以下條款:
1:自簽訂協定起,日軍在山東日軍即刻全部撤離。
2:日本政府將就在濟南衝突中,對無辜中國平民造成的傷害進行道歉。
3:中方損害,則應共同組織調查委員會,兩月內勘驗清楚,做出賠償。
此條款一出,並未如山東談判人員所預料的一般舉國歡騰,各界媒體毀譽參半,其中天津《大公報》旗幟鮮明的對協定內容表示肯定,稱壓迫日軍無條件撤軍,並能爭取到道歉與賠款,已經開了中國自滿清開始對外外交行動重大勝利之先河。也有報紙稱,山東省政府主席吳孝良為了自家利益而犧牲國家利益。
北京《順天時報》公開表示,中日協定對蔡公時慘案一事隻字未提,指責吳孝良以此換取自己在山東的統治權,實際是出賣國家公義之士的國賊漢奸。
除了支持與反對者,還有一部分報紙如上海《申報》則客觀中肯的評價了此次協定。首先,這個協定絕對中國政府有利,該爭取到的權益全部爭取到了,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涉及到賠償的事宜語焉不詳,雖然約定兩月內勘驗損失後再做賠償定量,但以日本政府的蠻橫難保不會不了了之。再有就是蔡公時慘案的問題,協定的確隻字未提,但也是無可奈何,即便提了中國衰弱又如何能讓強盜自損戰將?
吳孝良對國內媒體的各種報道付之一笑,《大公報》是自家產業,孫家鈺早就奉令將之收購,他來自前世太了解輿論風向在政治鬥爭中的重要性,因此掌握一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新聞喉舌是極為必要的。吳孝良的遠見的確令孫家鈺歎服不止,韓張衝突便是由《大公報》的報道引起,山東省府也由此窺得機會,統一山東省內各縣。
十二月二十日,占領濟南達半年之久的日軍第六師團終於撤軍,第十一旅團由與此前的軍事行動此刻已經駐紮天津,所以撤出濟南的日軍駐軍隻有福田彥助的第六師團。當日,滿城百姓歡聲雷動,家家戶戶鳴放鞭炮,人們走上街頭奔走相告。
酒肆茶館中彌漫著一股壓抑許久的興奮,雖然隻是日軍撤退,但也被人們看做是一個難得的大勝利。
“聽說攆走小日本的是咱們山東信任省主席,叫吳什麽的……”
“吳孝良,據說此人年不滿三十,統兵十萬,青麵獠牙,眼如銅鈴……”
四周一片哄笑之聲,有人立即反駁道:
“得了吧,您這是說書那,那不成怪物了,俺有親戚在臨淄,可是聽說這吳主席麵如冠玉,端的是位美男子!”
眾人皆是一片讚許之聲,這才符合他們心目中大英雄的美好形象,不過有人卻擔心。
“吳主席發跡在臨淄,這省會沒準便一直在那了吧?”
這道出了許多人隱隱的擔憂,畢竟身為一省之會的治下之民,這其中隱含的驕傲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但很快就有人分析出這種可能性極低。
“濟南地處交通要道,津浦路、膠濟鐵路在此地交匯,無論哪一方麵都是山東省最合適的省會城市,臨淄彈丸小城,人口不過十萬,哪裏又比得過濟南?”
眾人又是長籲一口氣,他們也覺得是這個理兒,紛紛為自己沒來由的杞人憂天而覺得好笑。
就在濟南市民為省會到底定在哪裏杞人憂天的時候,大洋另一端的首相官邸內,日本內閣首相田中義一陷入了四麵楚歌的艱難境地,為了緩解因為濟南軍事行動由美英帶來的壓力,他敦促駐華公使芳澤謙吉可以適當降低條件,以盡快撤出山東。原本這也不算什麽,但他在這之前將陸軍狠狠的得罪了一把。
五月份發生的“白旗堡事件”張作霖慘被炸死,這種過激行為得到了田中的嚴厲打擊,在天皇麵前保證,一定嚴懲此事的直接主謀河本大作。怎奈陸軍參謀總長宇垣一成對此矢口否認,護住了河本大作。由此,陸軍便與內閣有了隔閡,因此當陸軍知悉這次談判損害了他們的聲譽時,便紛紛將矛頭指向田中首相。
田中義一無論如何也沒料到他敦促盡快解決濟南事件的行為,竟在客觀上促進了國內反對勢力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