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22】明朝版仁川登陸

大明崇禎辛巳十四年四月某日,皇帝遣官賜祭故督師輔臣楊嗣昌而告以文曰:嗚呼!惟卿誌切匡時,心存報國;入參密勿,出典甲兵。方期奏凱還朝,圖麟銘鼎。詎料謝世,齎誌淵深。功未遂而勞可嘉,人雲亡而瘁堪憫。爰頒諭祭,特沛彝章。英魂有知,尚其祇服!

結束了河南戰役隻有,宋友亮回兵到了登州,這時已經是四月了。宋友亮看著崇禎給楊嗣昌的祭文,心裏到也不是古井無波,論才幹,楊嗣昌確實是個人才,隻是有時候太過睚眥必報。所以,楊嗣昌死後,朝中群臣被壓抑已久的不滿一下子爆發出來,指責楊嗣昌的奏本在崇禎麵前堆積如山

不過,此時此刻的宋友亮卻沒興趣也顧不上去落井下石。因為他撒出去的網現在必須收回來了。不然,這條大魚可就要扯破漁網溜之大吉了。

且說大明薊遼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召集八鎮總兵所部,共步兵十三萬、騎兵四萬,籌措一年的軍糧,從寧遠進發,支援錦州。駐守錦州的明將祖大壽,派人出城通知洪承疇,清軍勢大,不可輕率與戰。洪承疇也想采取步步為營之策,徐圖進取。誰知明廷派來的監軍張若麟既不知兵,又好大言,密派使者至京,奏請崇禎帝敕令洪承疇速與清軍決戰,洪承疇無奈,隻得率六萬步騎疾進,屯於鬆山,清軍來攻,不利而退,是為明清鬆山大戰前的序戰,明軍先獲小勝。

皇太極認為此戰事關滿清的興衰國運,於是發動八旗之中滿蒙漢十三歲以上,六十歲一下的男丁悉數征發“空國以往”。當然了,多鐸率領進入朝鮮的兩萬兩白旗兵馬自然也正在召集之列。隻是,在朝鮮義軍的引誘,和朝鮮官軍的引導下,多鐸率領的兩白旗兵馬一路“過關斬將”,直搗叛軍的老窩——朝鮮南端的蔚山城。

蔚山是當年侵略朝鮮的日軍將領築城名人加藤清正增築,此城原本就依山傍水,堅固無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仍嫌不足,又在離蔚山約兩裏外,太和江邊一座約五十米高一個叫島山的小山上修建倭城,名為島山城。該城是以城中將領居住的內城為中心,內城高十五米,周長兩裏多,城牆全以大石條砌成。城最外端也圍起一道土牆,以保衛石牆之外的設。這還不夠,石牆之後,又豎起十餘座箭塔。後來著名的蔚山之戰就發生在這裏

洪吉童、張吉山和林巨正率領兩萬多名朝鮮反清起義軍來到蔚山之後,又將遭到破壞的蔚山城和島山城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複。三人眾誌成城,就單等多鐸前來。

清軍在多鐸的率領下,於蔚山城北側的古鶴城山布下了陣。 在初春蔚藍的天空下,清軍在蔚山城及島山城下多處縱火,恣意屠殺周圍來不及逃走的朝鮮平民,並頻繁炮擊挑釁,但洪吉童卻下令堅決禁止士兵出城反擊。

洪吉童對眾人說道:“胡狗人數為我等數倍,槍炮也準備充分。若勉強突圍,恐怕會被四麵圍攻,趕盡殺絕。大家一定要忍住,把現在的悲痛藏在心裏,等時機一到,我會衝在最前麵。”

見義軍不為所動,多鐸便下令把陣營排成行,連日用箭和火炮攻擊兩座城池,向其挑釁,但義軍隻有在清軍的騎、步兵接近城牆的時候才猛烈回擊。於是,多鐸又命令先頭部隊開炮攻擊城門。但一旦迎戰的義軍揮動刀槍衝出城門,攻來的清軍就會立刻示弱撤退。其實這是引誘城內義軍出城,然後用埋伏的部隊斷其後路一舉殲滅的戰略。洪吉童看透了多鐸心中的想法,所以,隻要清軍一離開己方武器的射程,義軍就立刻停止追擊,返回城內。

就這樣,時間拖到了四月,皇太極的信使來到了多鐸軍中,要求多鐸立刻率軍返回國內,參加事關大清國運的決戰。

多鐸無奈,隻能放棄對蔚山的圍攻,率軍北返。目標是囤積了兩白旗輜重糧草以及沿途劫掠所得的倉庫——漢城。

宋友亮第一時間接到了來自朝鮮方麵的情報,於是,宋友亮做出了一個在所有人看來都十分大膽及瘋狂的舉動——進行仁川登陸,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漢城。

“宋軍門~~這個辦法是在太過鋌而走險~”監軍袁樞第一個表示對此計劃的懷疑

在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宋友亮因為連打勝仗,以至於驕狂過度。隻有宋友亮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沒瘋。仁川登陸勢在必行,也隻有這樣冒險到極點的戰術才可能瞞過韃子的諜工,並在最短的時間裏給予韃子最沉重的打擊。

在明朝君臣的眼中,乘韃子大軍出動,偷襲其後方是超出他們想象力的事情。但是,宋友亮不同,他是百年後的穿越者,比所有人都多了這幾百年的見識。這一次,宋友亮就是照搬麥克阿瑟的冒險。仁川“外有小島屏障、潮差大”,不僅如此,仁川還位於整個朝鮮半島東西方向最為狹窄的“蜂腰部位”。當年的麥克阿瑟,提出仁川登陸的時候被無數軍事家罵成瘋子,登陸成功之後,便被譽為天才。

事實上,從開始接納朝鮮的反清義士的那一天開始,宋友亮已經在籌謀這一記石破驚天,並最終將載入史冊的計劃。他之所以要收服海盜顧三麻子,就是為了確保自己的水軍能將陸軍安全地送到朝鮮的土地上

大明崇禎十四年四月八日,登州水軍加上各大商會調集來的三百多艘大小艦船,滿載三萬登州軍開始揚帆出海,踏上了征戰朝鮮的道路。登州水軍首先在遼東半島一帶拉網式的掃蕩了一圈,確保沒有韃子的水軍。

四月十一日,望樓上的瞭望手已經看見陸地了,“是陸地~~陸地啊~”瞭望手大聲叫喊道

“阿媽尼~~~我回來了!”登州軍中的朝鮮部隊營官崔浩一已經激動地泣不成聲,其餘的朝鮮士兵也是或興奮或痛苦,那個力拔千斤的車禮亮也是哭得成了淚人

等龐大的明朝艦隊到達仁川月尾島附近的海麵時,崔浩一和車禮亮便率領三千朝鮮士兵作為登陸的先頭部隊,他們駕著小船緩緩靠近月尾島。同時用手中的帶有金屬罩子的燈向岸上發出信號。

很快,一個亮點在漆黑的岸邊劃著圓圈,“有信號了~”崔浩一無比興奮,“趕緊劃船~”

“好嘞~”車禮亮左右手各拿一根船槳,賣力的劃水,一眨眼功夫,崔浩一所在的小船就靠了岸

崔浩一一個箭步跳上岸,隻見一個僧人穿著僧袍,也正一臉興奮滴看著自己,“施主便是崔浩一?”

“大師是?”崔浩一問道

“貧僧是獨步大師的弟子——明澄。”那僧人答道

“明澄大師,獨步大師何在?”崔浩一問道

“家師已經在漢城裏,和義士們在一起,隻要天朝大軍攻城,便立刻奪下城門,迎接大軍!”明澄和尚說道



 且說多鐸率領兩白旗的兵馬正在徐徐北退,正沿著官道向漢城前進。多鐸正在騎在高頭大馬上,聽著一個漢人包衣向他稟報最近的“繳獲”。

“人參八百斤,白銀三萬四千兩~~健壯的成年男丁四千人~~”漢人包衣一麵不停地翻看賬簿,一麵說道:“如果加上主子囤積在漢城的那些,那麽咱們這次來朝鮮,至少的了白銀十萬兩,人參一千四百斤。”

包衣奴才說的是漢語,一旁的朝鮮大軍主帥柳明河完全聽得懂,可這個朝奸非但不覺得多鐸對朝鮮的略對是**裸地侵略,反倒大讚多鐸武功卓著

一旁的朝鮮武將們卻各個臉色鐵青,敢怒不敢言

這一天,多鐸的兩萬清軍和朝鮮親清派的洛黨首領金自點的黨羽柳明河率領的一萬朝鮮軍抵達蟾津江的下遊穀城一帶。

蟾津江發源於鎮安郡和長水郡分界線上的八公山,匯聚鎮安高原南部水係,流經任實、淳昌等山區地帶,抵至穀城,與寶城河流會聚,穿越小白山脈南端而徑向南流,與求禮郡龍島潭水以及智異山水流相匯合,流入河東郡露梁前海閑麗水道,全長212公裏,是水流湍急的山峽江。江水進入河東郡花開麵後,與花開川匯聚,流至光陽白雲山和河東郡智異山南麓,江域漸寬,水勢漸緩,水光碧綠。

大軍駐紮在蟾津江邊,柳明河便開始挖空心思如何討好多鐸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