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章 平倭 六

第八十八章 平倭 六

伴隨著李世民的禦駕親征,已經平靜了幾年的大唐周邊國家,好像是在第一時間被引發了引才在心底的暴戾因子。率先引發西域地區戰火的是大唐的西域屬國康國,不知何故突然與南麵的度那隻國交戰。康國乃是西域地區昭武九國之首,同時也是其他八個國家的宗主國,所以康國一動其他八國也就跟著派出部隊隨行。

度那隻國不過是個西域小國,僅僅占有一城之地,哪裏會是康國的對手,雙方在兩國邊界之戰僅僅持續了兩個時辰。度那隻國的士卒便潰不成軍。度那隻國國君見到形勢不妙,趕緊派出使者向康國乞和,誰知卻被康國國君所拒絕。無奈之餘度那隻國國君隻好向西方的強大近鄰大食國求救。

也不知出於何等目的,大食國還真的派出了部隊前來支援,而且派出的部隊人數達到了兩萬。康國雖然是召集了九國的兵力出征度那隻國,但是在西域那個地方,隨便占有一座城池,召集兵丁千餘人就可以稱之為國,所以集合了九國的兵力也不過是七八千人的規模。然而這種倉促之間集合起來的部隊,有怎麽可能是大食國的兩萬人馬的對手。所以心知肚明的康國國君不待大食國的大軍到來,便直接率領軍隊返回康國國都。

康國國君原以為此事便到此為止了,誰知大食國的兩萬大軍卻跨過了康國和度那隻國的國境,進入到了康國境內,並大有攻打康國屬國史國的態勢。昭武九國國君都出自康國曆代國君之後,加之其餘八國一直都奉康國為宗主國,所以史國情況危機,更何況追其根源還是康國國君引來的禍根,康國國君自然不能不去管。於是康國再度聯合其它七國聯合出兵。此番出兵人數要超過上一次攻打度那隻國,但是限於國力也隻有一萬人,仍舊不足以將磨刀霍霍的大食國軍隊驅逐。無奈之餘,隻好派出使節攜帶著重金前往薑文暉的將軍府求媛。

如今的薑文暉和李忠二人,雖說各占一城做起了土皇帝,但是他們卻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們之間不能分開,否則的話非常容易被西突厥或者大食國給打敗,甚至於被吞並。所以兩個人麾下的部隊,經常是要一同外出作戰的,尤其是遇到有重大行動的時候,絕對是相互配合絕不會有任何的疏漏。

康國使者抵達薑文暉的將軍府的時候,薑文暉剛剛接到李忠的急報,說有大戰即將打響,所以讓他率領大軍前來助戰。心中雖然沒有明說為何要作戰,以及是要和誰開戰,不過薑文暉對此早已經習慣了,他二人之間已經不需要在信中多說什麽,到了地方以後自然也就知曉了,所以薑文暉在接到李忠的信件後,很快的便做好了出兵的準備。這時又接到康國的求援,他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部隊前往救援,畢竟康國還是大唐的屬國,如果被朝廷,尤其是被遼王知道了他不派兵救援的話,後果可是非常的可怕的。

而薑文暉沒有想到的是,李忠所說的大戰還真的是一場大戰、惡戰,以至於這一場大戰結束以後,整個西域地區的格局差一點都為之發生改變。

這一仗的起因還要從三個月前開始說起。當時李忠麾下的一支五百人的騎兵部隊,深入到大食國境內劫掠。這種事情在當地經常發生,相互之間都會派出數量不等的部隊,深入到對方的領地內進行劫掠,運氣好的話可以賺上一筆,運氣不好的話也就是被對方給消滅,所以在當地幾方勢力的眼中這根本就不叫什麽事情。可是這一次深入到大食境內劫掠的部隊,卻在無意之中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首先,這支騎兵部隊在剛剛進入到大食境內的時候,運氣非常的糟糕,居然遇到了難得一見的大霧天氣。更為倒黴的是,他們還遇到了一支大食國的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的人數要遠遠的高於他們。萬幸的是趁著大霧作掩護,經過將近半天的驅馬狂奔,居然讓他們在沒有遭受到任何損失的情況下,成功的逃脫了對方的追蹤。

接下來他們又非常無奈的發現,他們雖然成功的擺脫了對方,但是在大霧中不辨東西的狂奔了近半天的時間後,居然迷路了,而且還是在山區迷路了。無奈之餘隻好沿著山穀往前走,隻要走出山區,進入到平原地帶以後,就可以從當地百姓的口中探聽情況。

一連沿著山穀前行了三天,終於看到了走出去的希望。就在這個時候,前麵探路的斥候卻發回報告,山外正有一支千人人左右的突厥隊伍正在向山穀走來。這些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便來了精神,他們隨身攜帶的幹糧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正好通過他們得到一些補充。雖說對方的人數是己方的一倍,但是這裏是山區,而且是一條他們之前走了三天也沒有走出去的山穀,如此長的山穀裏想找出一處方便設伏的地方來,簡直是在容易不過的事情。於是他們立即轉頭往回走,前往一處他們之前經過的,非常適合設伏的地點進行布置。

他們所選擇的地點唯一山穀中的一處連續轉彎處,這個連續轉彎處一共要經過七道彎才能走出去。而他們選擇的伏擊地點就設在了第四道彎和第五道彎之間,這兩個彎口處都比較狹窄,而且兩道彎之間有四五裏的距離,兩旁的山勢也比較陡峭,屆時隻要將兩麵的出口一堵,就是一個最佳的伏擊地點。他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先將出口處用樹木和山石堵住,等到對方進入其中以後再將入口處封死,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著甕中捉鱉了。

設伏的經過非常的順利,對方不知道疏忽大意,還是根本就想不到在遠離邊境的地方還能遇到危險,所以根本就沒有派出斥候在前麵探路。於是便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鑽進了對方設下的埋伏圈,在經過一番並不十分激烈的抵抗後,戰鬥以這支大唐的騎兵小分隊獲勝而告終。

被他們所襲擊的這一支突厥人的部隊,人數雖然不是很多,所攜帶的財物還是非常的多的,足足裝滿了五十輛大車,而且不但都是上等的貨色,金銀珠寶更是不計其數。他們原本以為隻是一些普通的貨物,所以當發現其中的貨物居然沒有一件是尋常人家的東西的時候,便意識到事情很可能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於是趕緊找到一名被俘的突厥士卒詢問,當得知結果後他便意識到事情變得大條了。

原來這支隊伍是突厥可汗最喜愛的第七子,前往大食國迎娶大食國國王的公主的隊伍,原本是由突厥的大軍護送的,不過到了兩國邊境的時候,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護送的部隊便沒有跨過邊境。按說此時應當有大食國的迎親隊伍在邊境等候,但是不知為何這一支迎親的隊伍卻沒有出現。為了不耽誤大婚的時間,娶親的隊伍便直接前往大食國國都,卻萬萬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到襲擊,導致娶親的彩禮被劫不說,就連突厥可汗的七子也喪命於此。

這支大唐騎兵小分隊的隊長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當即決定將所有的俘虜全部斬殺,並且將所截獲的戰利品出了一少部分最值錢的隨身攜帶以外,剩餘的部分全部找地方掩埋起來,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撤離此處,並且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大唐控製區

然而還不等他們將所有的屍體進行掩埋,在山上負責瞭望的斥候便發來了消息,那支曾經在大霧中追得他們像浪鴨子般四處亂竄的大食國軍隊,出現在了最後一處彎道附近。眼見時間上已經來不及,這名隊長隻好下令離開這裏。

由於對當地的地形並不了解,他們盡管全速的往東方趕路,但是在匆忙之間還是走了不少的冤枉路,並且在三天以後大食國的部隊追趕上,雖然他們竭盡全力的進行了抵抗,怎奈雙方實力懸殊,最終隻有幾十名渾身是傷的士卒返回了李忠的將軍府。

當李忠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便意識到情況不妙。一方是可汗最喜愛的兒子死在了迎親的路上,一方是國王最疼愛的公主尚未嫁出去便成了寡婦,雙方要是不瘋了似的進行報複那才是見了鬼呢。於是一邊下令麾下所有的部隊做好戰鬥準備,一邊派出信使火速趕往薑文暉那裏,請他速速來他這裏,準備迎接大戰的來臨。

然而,他們這邊還沒有打起來,吐蕃人卻出動了五萬大軍,西楚象雄直撲暹爛達羅,一戰便將對方的迎戰部隊擊潰,然後又一路向北將箇失密收入到囊中。一時之間這個地區的大小國家全都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

然而,這個時候的李恪,則正率領著大軍組織登船。由於當初大軍登陸以後,其中一部分的運兵船返回了東北,此時的這些船隻要想運載十萬大軍,就顯得運力有些吃緊,不過好在是在近海航行,不用擔心遭遇巨浪侵襲,再有就是這一段時間後勤補給以及彈藥方麵的消耗巨大,所以每艘船都不過是稍稍超編,倒也不用過於擔心。

海上航行了八天後,李恪沒有選擇在肥後國直接登錄,而是選擇了與之相鄰的築後國登陸。築後國按照之前的分派任務,該由房遺愛所統帥的五萬大軍負責,而築後國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帶,想必早已經被房遺愛所占領。再加上築後國與肥後國之間隻有丘陵和矮山阻隔,非常的方便大軍推進,李恪就不相信肥後國將防禦工事,修到鄰國接壤的地方去。如果真的是的話,他們就真的成為地老鼠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