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章 滅百濟 十

第十五章 滅百濟 十

劉仁軌攻克發羅郡的同時,百濟的都城泗沘城內,李世民接見了姍姍來遲的百濟王扶餘義慈。王宮之內,扶餘義慈跪在地上,老淚縱橫的向李世民訴說著自己二兒子的不孝行為,不但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扶餘泰的頭上,還把自己描繪成一名,一直在暗地中積攢力量,準備奪回王權,重新為大唐效力的大忠臣。

對於扶餘義慈的說辭,李世民自然是不屑一顧。但是,還是非常違心的對他的忠肝義膽,進行了一番表彰,並且一再說明不會對百濟的百姓采取暴虐的統治,會像對待大唐的子民一般對待百濟的子民。這才徹底的打消了扶餘義慈的顧慮,下令百濟境內的所有城池,打開城門對到達城外的大唐天兵繳械投降。

隨著百濟都城泗沘城被攻陷,百濟境內主要的兵力,便隻剩下二王子扶餘泰所統帥的三萬大軍,還固守著武珍郡進行最後的負隅頑抗。至於其他的城池內,基本上都隻有區區的兩千名左右的城防軍,其戰鬥力甚至要遠遠的低於百濟的官兵,自然是更加的沒有能力抵禦大唐的軍隊。所以在接到百濟王的旨意之後,無不乖乖的在大唐的軍隊到來之後交出城池。

二王子扶餘泰所占據的武珍郡,成為了唯一的不肯投降的城池。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李世民非常的惱怒,下令全軍盡起,務必要將武珍郡踏成齏粉。

十二月十八日,李世民親帥六萬人馬,出兵南下直奔武珍郡。與此同時,劉仁軌的三萬人馬也從武珍郡西南的發羅郡出發。新羅王這個時候也不甘落後,親自率領五萬新羅軍從東麵欲乃郡一路向西,直撲武珍郡。武珍郡的形勢頃刻之間急轉直下,大有搖搖欲墜之勢。

路程最近的劉仁軌部,率先抵達武珍郡的南門外。不過他並沒有著急發動攻勢,這種時候可不是什麽表現的時候,要把最後的功勞讓給皇帝陛下才是為臣之道。

第二天,新羅軍抵達武珍郡東門外。紮下大營以後,新羅王派人前來聯絡劉仁軌,想要在第二天一早對武珍郡發動進攻。劉仁軌不好直說自己的想法,便推辭連日作戰導致士卒過於疲憊,且大唐主力部隊尚未到來,恐無力攻克武珍郡。

新羅王沒有明白他的真正用意,還以為他心生怯意,於是便決定自己單獨攻打武珍郡。他這麽下決定,一是想討好大唐的皇帝陛下,二是想出一口當初百濟背信棄義,從而導致新羅腹背受敵的惡氣。

最近來的連戰連勝,使得新羅王的信心大增,也是新羅王敢於獨自攻打武珍郡的一個原因。但是他卻忘記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所攻打的百濟城池,基本上都是兵力空虛的城池,所以才會如此的順利。而此刻的武珍郡,卻駐紮著從各地退守到這裏的,數量超過六萬的百濟軍隊。而且此刻的百濟軍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個時候套句名言就是: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百濟的部隊如果說對上大唐軍隊的話,還可能因為心理上的壓力,從而導致不能發揮出真實的實力,但是對上新羅的時候,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負擔。更何況之前他們還曾經一度兵困新羅都城,心理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所已在得知新羅獨自向自己發動攻勢之時,百濟軍隊從上到下集體爆發了。

僅僅出動了三萬人馬,便將新羅王一口氣趕出四十裏,並且順勢收回了昌平、春山兩處城寨。如果不是劉仁軌適時的派出一路人馬,從側麵威逼百濟大軍,迫使他們返回武珍郡的話,新羅王所統帥的五萬人馬大有一潰千裏之勢。



臨時有應酬,來不及多寫了。就這些吧,對不起大家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