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十八章 出兵朝鮮

第八十八章 出兵朝鮮

朝鮮半島上三國的戰事日趨的緊張,但是又如同漢末三國時期一樣,形成一個暫時的平衡態勢。短時間內如果沒有新的勢力介入其中,這種微妙的平衡是很難被打破的。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倭國的突然加入,一下子便使得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五萬人突然間從新羅的東南沿海突然間登陸,一路上燒殺搶掠的殺奔新羅都城。同時與高句麗和百濟開戰的新羅,兵力全部集中於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此刻的東南沿海以及內部大部分地區都兵力空虛,根本就無力抵抗倭國士卒的襲擊,乃至於短短的幾天時間裏,便被倭國連下十餘座大小城池。

等到新羅終於反應過來,將舉國兵力都集中於大邁,終於憑借著大邁的城牆堅固,才抵禦住倭國的進攻之時,倭國的部隊距離新羅的都城隻有一百二十裏的距離。然而此刻新羅唯一能夠做到的,就隻是阻止住倭國士卒的前進,想要將他們擊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麵夾擊使得新羅倍感狼狽,無奈之下隻好對百濟許以重金,希望他們能夠就此退兵。同時派出遣唐使攜帶重金火速前往長安,希望大唐能夠出兵,幫助他們擊退高句麗和倭國的進犯。

新羅原本就是大唐的屬國,每年都會向大唐朝貢。大唐朝廷在接到新羅的求救請求後,作為宗主國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實際上大唐早在三國混戰的一開始,便已經做好了參戰的準備,隻等著新羅一旦開口向大唐求救,便率領大軍出征。

早在三年以前,李恪從南方賑災返回長安,李世民便已經聽從了他的建議,在萊州興建水師營。經過三年的建設,此時的萊州水師已經擁有可以最大容納八百名士卒的超級戰艦兩百艘,這種名為禺京(禺京,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北海之神)的戰艦長達四十丈,寬十丈,甲板之上建有三層箭樓,船舷的兩側各安裝有十五門,射程超過十裏的神威大炮。這種神威大炮的威力,要遠遠的高於陸戰的神威大炮。除此之外還安裝有大量的床弩以及投石車等輔助武器。禺京戰艦的動力為風帆加人力漿混合動力。在戰艦後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水輪漿,在風帆動力不足時可以通過人力,驅動兩側的巨大水輪作為前進的動力。正常載兵為二百八十人,同時可以擔任運送士卒的任務,最大運兵量為五百二十人。這種體型巨大的戰艦,在當時來講放眼全世界也是絕對的巨無霸。

除此之外,還有鎮海艦。這種鎮海艦長約二十丈,寬約四丈,船舷兩側各有神威大炮六門,另外還裝備有床弩、投石車等輔助武器。鎮海艦標準配置為一百八十人,不能額外的運載兵員,它的是作為禺京艦的護衛艦而存在的,遠戰火力強勁,船速也遠遠的高於禺京艦。

另外還有更加小一些的靖海艦,長度隻有五丈左右,寬也不過一丈,特點是快速靈活,一般用於偵察以及阻止對方戰艦靠近主艦。

在接到新羅方麵的求援以後,大唐方麵便立即派出信使前往高句麗以及倭國軍隊在新羅的大營,要求他們必須立即停止對新羅的侵略,否則大唐將派出天兵予以剿滅。

朝鮮半島方麵,高句麗和倭國方麵在接到大唐信使送來的信以後,不但不予理會,反倒是加緊了攻勢,試圖在大唐正式出兵以前攻下新羅全境,造成既定事實。百濟方麵在接受了新羅方麵的重金以後,先是退出了戰場,可是十餘日後不知為何,再度向新羅發動了進攻。

新羅在百濟退兵之後,趕緊把布置在新羅與百濟邊境之上的重兵撤走,用於抵禦來自高句麗和倭國方麵的兩麵夾擊,隻留下少量的部隊在兩國邊境除用於警戒。

經過十餘日的艱苦奮戰,剛剛穩定住局勢,百濟便悍然撕毀之前的協議,對新羅邊境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新羅方麵的守卒雖竭盡全力地抵抗,怎奈主力部隊全部撤離,根本就無力抵抗百濟數萬大軍的猛烈進攻。在堅守了四天之後,設立於邊境之上的四處要塞,先後失守。一時之間新羅陷入到三麵受敵的境地,形勢岌岌可危。

大唐方麵,萊州的水師在長安向高句麗和倭國發出要求退兵的信件的同時,便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而地處東北的遼王李恪,更是早早的便調集了五萬大軍,陳兵於鴨綠江畔,大有隨時要渡江作戰的架勢。這也使得高句麗方麵,不得不將大量的軍隊安排在鴨綠江南岸布防。也正是因為李恪的這五萬大軍的存在,給高句麗方麵製造了巨大的壓力,才使得新羅有了喘息之機,否則的話隻要高句麗從北方調集五萬大軍,協助攻擊新羅,新羅也將無法繼續抵抗下去。

由於高句麗和倭國軍隊的多方阻撓,信使在返程的路途極為的困難,幾經周折才得以抵達大唐的境內,至此去時的近百人團隊,回到大唐境內之時已經隻剩下二十餘人。當高句麗和倭國軍隊拒不撤兵的消息,傳到京城長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情。

大唐方麵都不是傻人,他們的這個小小伎倆自然瞞不過眾人的眼睛。於是李世民在接到消息的當天,便派出八百裏的加急,吩咐早已經在萊州整裝待發的大唐艦隊出兵新羅。與此同時下令李恪伺機出兵從北路進攻高句麗。

自李世民登基以來,心中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要攻下高句麗,一雪前朝之恥。隻不過這些年來西北地區一直不得安寧,再加上國內百姓剛剛經過戰亂,需要休養生息。這才遲遲沒有發動對高句麗的征討,如今北方的回紇已經徹底的被平定,西麵的吐蕃也正處於安穩期,由於正要迎娶大唐的公主,短時間內不會再鬧事。

而高句麗這個時候跳出來作亂,正好給了李世民借口。於是,李世民決定禦駕親征,要一舉將高句麗踏為平地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