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意外之財

第七章 意外之財

在確認確實是李恪等人到來以後,所有的士卒都顯現出身形,來到山下列隊迎接此番作戰的大總管李恪殿下。

當李恪看到有近半的士卒從山道上列隊下來時,臉色變得有些難看。等到劉蘭來到近前還不待他開口,便率先質問道:“劉將軍,我記得給你送信之時,曾經叮囑過你,不得與吐蕃軍直接肉搏,你為何還要把士卒列隊於山道之上?”

劉蘭的心裏“咯噔”一下,連忙上前說道:“回稟遼王殿下,隻因前一次攔阻吐蕃騎兵之時,士卒全部在山上,最後隻射殺敵軍五千餘人。其餘人等均得以逃竄,為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劉蘭這才擅自決定,分出五千人馬埋伏於山道之上,務必將再來之敵盡數消滅於此。擅改決定乃劉蘭一人的主意,還望殿下勿要治罪於別人。”

聽到劉蘭如此說,李恪的臉色這才有所好轉,問道:“哦?你們此番殺敵超過五千嗎?”

“不敢有所誇大。”說完後命令士卒拿過幾個裝滿物品的麻袋。說道:“麻袋之內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二個吐蕃軍的左耳。”

李恪聽後不禁有些動容,說道:“此番作戰劉將軍以及麾下的士卒最為辛苦啊。在這山上一守就是三天,如今又殺敵超過五千,當為此番作戰的戰功之首。回京之後,我一定據實向朝廷奏明此事的。劉將軍,我們一同回鬆州吧。此番作戰已經結束,該回去慶功了。”

“啊……”劉蘭以及他身邊的將軍們聽到此話後,都不禁大感驚訝。難道說吐蕃的二十萬大軍已經被全部消滅?

柴紹見狀在一旁笑著解釋道:“此次作戰,大總管先是親自統兵夜襲,造成吐蕃大軍的第一次敗退。待得吐蕃軍重整隊伍欲卷土重來之時,又在大總管的妙計之下,被地雷炸得魂飛魄散。之前又親率兩萬騎兵一路掩殺至此,除去一部分逃入山林的潰卒,其餘的均已經成為我大唐的俘虜。你們即便是在這裏再等個十天半月,也不會有很大的收獲了。”

劉蘭以及他手下的將官真正的震驚了。鬆州方麵一共不過是四萬多人馬,如果吐蕃的那兩萬多騎兵,不是從自己一方把守的地點逃脫的話,豈不是又是一次完美的全殲!而且是五萬對二十萬!李恪那並不魁梧的身材,在這些人的眼睛裏一下子變得高大起來。投向他的目光是那麽的熾熱與崇敬。緊跟著又不禁的為自己這些人沒能完全攔住吐蕃的潰軍,使得他們得以逃脫,未竟全功而感到慚愧。

李恪看出了這些人的心思,笑著高聲說道:“你們能夠無一損傷的站在這裏,就是一件足以令你們自豪的事情。我曾經不止一次的對我的下屬們說過,我指揮作戰的時候,寧可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也絕不會用士卒們的生命去換取勝利。我也希望你們能夠記住這一點。培養一名經驗豐富的士卒太不容易,每一個上過戰場的士卒都是我大唐的財富,不要把這些財富輕易的就丟棄!”

李恪的一番話贏得了一陣歡呼聲。等到歡呼聲過後,李恪剛要說話的時候,劉蘭等人的腹中傳來一陣“咕嚕”聲,當他把目光投向他們時,這些人不由得有些難為情的低下了頭。李恪見狀笑著說道:“還好本王早就有所準備,不然的話就要令你們這些英勇作戰的將士們餓肚子了。”原來李恪在下令騎兵追擊的時候,就曾同時下達過另外一條命令,那就是所有騎兵都要隨身攜帶三天的口糧。這是他在李靖的指導下,一早就養成的習慣。三天的口糧對於騎兵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麽負擔,卻可以在緊急的情況下救急。這裏距離鬆州城約一百六十裏,騎兵還好說,步卒們至少要走兩天,而且還屬於急行軍的範疇。這要是斷了糧,這一萬多人隻怕是三天也走不到鬆州。

第二天傍晚,鬆州方麵送來了大量的糧食、蔬菜以及肉食。頭一天夜裏李恪便連夜派人趕往鬆州,讓他們準備糧草送來,鬆州方麵當然不敢懈怠在接到消息後,立即便下令運糧隊啟程。為了避免被潰散到附近山林裏的吐蕃潰卒襲擾,還特意加派了五千士卒押運,更是下達了第二天晚間必須送到李恪麵前的死命令。李恪此時的部隊,由於沒有輜重部隊的拖累,再加上剛剛獲得戰鬥勝利,群軍上下正處於群情激昂的狀態,一日間居然走了一百一十裏,如果不是遇到鬆州方麵派來的運糧隊,大有一口氣走到鬆州城的架勢。

沒有輜重部隊,也並沒有工兵營,晚間紮下營盤之時也就沒有辦法建立護欄,考慮到麾下的士卒剛剛經曆過一場勝利,李恪主動讓自己的親衛團擔當起值夜的任務。其餘的士卒們除了飯管飽、肉管夠以外,每人還可以領到半斤酒水,當然這酒水可不是李恪名下出產的高粱酒,而是當地生產的酒水。

飯菜還沒有做好,香氣已經彌漫於周圍的空氣之中。劉蘭手下的這些士卒們,已經好幾天沒有正經吃過一頓熱乎的飯菜,此刻聞到如此濃鬱的香氣,一個個的都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就在這時,臨時營地周圍正在巡邏的哨兵發來敵襲的警報。這個時候居然有人膽敢來打擾他們吃飯,還不等上麵下達命令,劉蘭手下的士卒們便一個個殺氣衝天的做好了戰鬥準備。

誰知很快的上麵便傳下話來,警報解除,大家可以準備就餐。雖說所有人都知道,負責警衛的遼王殿下的親衛們,但是鬧了這麽一個烏龍,還是令所有的士卒心中都大感不快,當然也隻是敢在背地裏說一些牢騷話罷了。

而此刻的中軍大帳之內,在柴紹、秦瓊、劉蘭等將官的陪同下,正在接待一位吐蕃的貴族。這個貴族名叫仁布。尼瑪,是吐蕃的一名大貴族,仁布代表的就是他的封地。他一開始也是跟隨在鬆讚幹布的騎兵隊伍當中的,不幸的是他的坐騎被地雷炸死,失去坐騎的他僥幸逃脫了大唐騎兵的追殺以後,逃進了附近的山裏,並且逐漸的收攏了一萬多名吐蕃士卒。但是這裏距離吐蕃他的屬地遠隔萬裏,身邊的這些人倉促逃竄之際,又沒有攜帶食物,此種情形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回到自己的封地。正在他無計可施之際,李恪的部隊從這裏駐紮下臨時的營盤。於是,他便冒死前來投降,並且提出可以用財寶贖回自己,前提是李恪要保證他和他身邊的這些人的生命安全。

能夠捉到一名吐蕃的貴族,而且是對方主動送上門來的,這樣的好事裏可自然不會錯過。當對方提出用一千兩黃金換取他和他手下的這一萬名士卒的時候,李恪立刻把腦袋搖得象撥浪鼓一般。堂堂的吐蕃大貴族,居然就值這麽點錢,簡直是他的恥辱,更不要說還有一萬名吐蕃士卒。被李恪這麽一說,仁布。尼瑪也覺得自己把自己賣得過於便宜了,確實如同對方所說的那樣,自己的身份是何等的尊貴,怎麽可以和那些個奴隸士卒放在一起相提並論。於是主動地把自己的身價提高到了兩千五百兩黃金,至於那些個奴隸士卒,雖說在他的眼裏並不值錢,但是此次吐蕃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如果他能夠把這些士卒們買回去的話,自己的實力勢必會大增,隨之而來的就是封地的擴大……於是,他狠了狠心決定以一貫錢一個士卒的價格把這些士卒全部都買下來。

誰知對方的這個年輕人居然毫不猶豫地便拒絕了他。對方不但看穿了他的真實想法,反倒進一步的蠱惑他,此番吐蕃出兵,可以說得上是傾全國之力,前來攻打大唐。如果他能夠得到這一萬名士卒,他將成為吐蕃所有的勢力中最為強大的一個,到那時不要說領地會擴大,隻怕是取代鬆讚幹布的位置,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如果他可以用五萬兩白銀贖回這些奴隸,李恪甚至願意用五十兩紋銀一枚的價格,賣給他五十枚造成他們此番作戰失利的地雷。

直到此時,仁布。尼瑪才知道,原來造成他們戰敗的真正原因,原來並非是上天發怒降下天雷,而是大唐出產的武器。雖說五兩紋銀買一個奴隸實在是令他的心在滴血,但是想想被稱之為“地雷”的那個物件所造成的恐慌,他還是咬牙答應了李恪的要求。

一切條件談妥之後,仁布。尼瑪正式成為了李恪的俘虜,當然對於這位財神,李恪還是給予了優厚的待遇。

等到仁布。尼瑪離開大帳之後,柴紹等人有些擔心,害怕地雷今後會被用於對大唐作戰之上。對此,李恪的解釋是,大唐有的是比地雷強大得多的武器,地雷對於今後的大唐來講,就相當於拿著樹枝和手持陌刀的人對打,根本就不足畏懼。眾人聽後這才放下心來。

次日,仁布。尼瑪派出兩名奴隸拿著自己的親筆信,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報信。為了節省時間,李恪非常大方的、無償的借給他兩匹戰馬。這兩匹戰馬事實暫借,到時候還是要歸還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