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初戰

第一章 初戰

一路之上快馬加鞭,第三日午後便到達文州。文州距離鬆州還有不到二百裏的路程,一日之內便可到達。文州城內,李恪等人得到消息,右領軍大將軍持失思力目前正在鬆州背麵的軌州集結待命,兩日前文州剛剛往哪裏運送過一趟糧草,估計要到明日才能到達軌州。

得到這個消息,李恪和柴紹以及秦瓊湊到一起研究了一下,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吐蕃想不到大唐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組織起反攻的力量,防禦方麵勢必會有所懈怠,如果能夠抓住機會,發動一次偷襲,勢必會造成對方的混亂。到時候隻要軌州的持失思力配合著鬆州的韓威,趁勢發動反擊一定可以產生奇效。

定好計策,派出快馬前往軌州通知持失思力以及鬆州的韓威,讓他們於三日後配合李恪的襲營發動反攻,爭取一舉擊潰吐蕃的這二十萬大軍。同時又傳令給剛剛到達龍州的左武衛將軍牛進達,令他繞道翼州,從左路配合發動進攻。另外又傳令給守衛在安戎城的右領軍將軍劉蘭,令他率眾繞行到吐蕃的後麵,攔截住吐蕃的退路。至此,一項五萬人馬包圍二十萬大軍的作戰計劃正式出籠。

在文州內休息一晚,第二天上午李恪征調文州城內的全部六百名騎兵,繞道軌州北方的日鬆嶺,直奔吐蕃大軍防禦相對薄弱的左翼後方。此行比直奔鬆州要遠出近三百裏,其間還要穿越連綿近百裏的橫石山以及寬達百丈的洮水,要想在兩天的時間裏讓一千四百餘人到達指定的位置,難度不可謂不大。(可能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看曆史戰爭類的書的時候,往往會被那些個生僻的地名搞得暈頭轉向。漫步也有這種感覺,所以漫步經常會說明一下書中地點的現代名稱,至於那些沒有解釋的一般來說要麽是直接用的現代地名,要麽就是漫步自己編出來的。解釋一下鬆州的地理位置:現在的鬆藩縣,位於四川省北部,汶川縣與九寨黃龍機場之間。周圍都是山,史書上對於鬆州之戰的介紹很簡單,隻有幾句話。漫步認為,當時在這裏匯集雙方共計二十五萬大軍交戰,似乎有些不太可能,有可能是史書極大的誇大了此次戰爭的規模。史書記載,此戰共殺敵千餘人,便造成吐蕃二十萬大軍的徹底潰散,還有八位大臣自殺……)。

第二天傍晚十分,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終於來到了鬆州城外西北四十裏外的青都山。站在青都山山上向下望去,吐蕃的營盤東一簇、西一簇的遍布於附近幾十裏的範圍之內,隻有靠近鬆州城的方向,營寨才像點樣子,其餘的營寨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個的小村落。

原本還想偵察一番敵情,然後設計出有針對性的作戰計劃,選擇一個容易切入的突破口。徹底的攪亂了對方的營盤,給大部隊進攻創造出良好的機會。這一看,連軍校的學員們也看得出,吐蕃的軍隊布置簡直可以用破綻百出來形容,這哪裏是在行軍打仗,分明是想在這裏建立起大量的村寨嘛。根本就不用設計什麽作戰計劃,隻要半夜衝下山去到處殺人放火便可以!

連續兩天一夜不眠不休的趕路,士卒們的體力和精神都已經到達了極限。為了保證有足夠的體力和精神進行戰鬥,李恪下令所有士卒就地宿營休息,後半夜再發動進攻。

已經進入五月,士卒們也不用害怕躺在地上睡覺會著涼,勤快點的還會找些野草墊在身下,更多的人則是直接的往地上一躺,或者找一棵樹靠著樹根部便睡,很快的所有人都進入夢鄉。

醜時一到,士卒們被各自的長官叫醒,牽著馬慢慢向山下潛行。到達山林的邊緣後,這才翻身上馬,呼嘯著衝向吐蕃的軍營。

初夏的夜晚,四周一片寧靜,一千多人呐喊著衝向敵人的營盤,那動靜也算得上是殺聲震天。醜末寅初正是一天中睡覺最為深沉的時刻,當吐蕃的士卒們被這震耳欲聾的呐喊聲驚醒的時候,大唐的士卒們已經騎著戰馬、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殺入營盤當中。吐蕃的士卒甚至連起碼的抵抗都沒有,便一潰千裏。先行爬起來的士卒們,當看到數不清的大唐騎兵正在營盤內四處殺人放火,不由得魂飛魄散,丟掉手中的武器,如同沒頭的蒼蠅一般四處亂竄。更多的士卒甚至都來不及起身離開營帳,便被戰馬踩塌了營帳,喪命於營帳之內。

較遠一些的營盤,一時間並沒有受到波及,當他們組織好隊伍,準備就地進行抵抗的時候,潰散的吐蕃士卒們卻先大唐騎兵一步到達,一下子邊衝散了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防禦陣型。還不等他們重新整理陣型,大唐的騎兵便已經尾隨在吐蕃潰散的士卒身後掩殺過來。第一道精心組織起來的防禦陣型,就這麽輕易的被突破。更多的吐蕃士卒加入到了潰散的行列中來。

李恪率領的這一千四百餘人的隊伍,就如同在平靜的水麵上投入的一粒石子,石子雖小卻引起漣漪迅速的向四周擴散開來,波及的麵積也越來越大。如果換做是白天,這一千餘人投進吐蕃的二十萬大軍當中,很可能連漣漪都不會產生,就被吐蕃的大軍所吞沒。可是換做夜間,這個效果卻被無數倍的放大了。吐蕃的營盤當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幾名大唐的騎兵在後麵到處殺人放火,前麵卻有幾十甚至是幾百名的吐蕃士卒在哭喊著四散逃命。其實他們此刻隻要止住腳步,勇敢地回過身去麵對對方,接下來想要逃命的將會是對方。但是這些剛剛從睡夢中驚醒,甚至是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的吐蕃士卒們,腦海中根本就沒有抵抗的心思,隻想著要快點、再快點的逃命

他們並不指望能夠比大唐的騎兵跑得更快,隻希望能夠比身邊的同僚跑得能夠快一點就好,哪怕是之比他們快上一步,那麽自己生還的希望就會大增。抵抗?還是留給那些比自己跑得慢的家夥們去做吧。自己好不容易才脫離開險境,沒有必要再去送死。

中心開花的策略取得了完美的結局,吐蕃的營盤中部已經徹底的亂成了一鍋粥,把所有的人馬集中到一起,除去分出二百人繼續向後營去騷擾,其餘的所有人集中到一起,直奔鬆州城下的主營盤殺去。

吐蕃大軍位於鬆州城下的主營盤在後麵發生騷亂的那一刻起,便已經開始布置防禦陣型。但是吐蕃大軍沒有建立圍牆的弊端,這個時候終於得到了體現。被後麵潰散的士卒這麽一衝,剛剛建立好的防禦陣型便出現了一絲漏洞。還不等吐蕃方麵做出相應的調整,大唐的三路大軍共四萬人馬,同時從前方以及左右兩方發動了攻勢。

吐蕃方麵一直以來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鬆州城內,萬萬沒有想到大唐的大軍,居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來到這裏。再加上是在夜裏,根本就搞不清楚此番大唐一共出動了多少人馬。未知的才會令人害怕,根據他們的認為,既然對方敢於采取合圍的方式來攻擊自己,想必即使人數略少於自己,也不會有很大的懸殊。而此刻自己的後方已經徹底崩潰,主營地內的人馬也就不到十萬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和對方交戰。還未曾交戰,吐蕃的士氣就已經一落千丈

而大唐方麵則正好相反,士卒們士氣高漲,一個個就如同下山的猛虎般,凶猛無比的直撲向對方。

在吐蕃士卒們的拚死抵抗之下,頑強的頂住了兩波大唐的進攻,當大唐準備進行第三次衝鋒的時候,吐蕃的士卒們絕望的發現,自己一方的前、左、右三方的大唐軍隊已經合攏到了一起,隻有自己後方的大唐軍隊,不知什麽原因到現在還沒有和左右兩方正式合攏。這回也不用吐蕃的主帥下任務,吐蕃的士卒們自發的向著這個唯一的缺口衝去,隻要可以在對方合攏前衝出包圍圈,就有生還的希望。就在這一刻,吐蕃的士卒們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居然摧枯拉腐一般的,把正準備從自己的後方完成合攏的大唐軍隊給衝成兩部分。順著這個縫隙,吐蕃的士卒拚盡全命的衝殺過去,唯恐稍稍遲疑這條生還的通道會被大唐給堵塞住。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