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赦令第三十二(凡四章)

  貞觀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為惡,愚人好犯憲。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軌之輩。古語雲:'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歲再赦,善人喑啞。'凡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人,昔'文王作罰,刑茲無赦。'又蜀先主嚐謂諸葛亮曰:'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之間,每見啟告理亂之道備矣,曾不語赦。'故諸葛亮理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數赦,卒至傾敗。夫謀小仁者,大仁之賊,故我有天下已來,絕不放赦。今四海安寧,禮義興行,非常之恩,彌不可數。將恐愚人常冀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過。"

  貞觀十年,太宗謂侍臣曰:"國家法令,惟須簡約,不可一罪作數種條。格式既多,官人不能盡記,更生奸詐,若欲出罪即引輕條,若欲入罪即引重條。數變法者,實不益道理,宜令審細,毋使互文。"

  貞觀十一年,太宗謂侍臣曰:"詔令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周易》稱'渙汗其大號',言發號施令,若汗出於體,一出而不複也。《書》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且漢祖日不暇給,蕭何起於小吏,製法之後,猶稱畫一。今宜詳思此義,不可輕出詔令,必須審定,以為永式。"

  長孫皇後遇疾,漸危篤。皇太子啟後曰:"醫藥備盡,今尊體不瘳,請奏赦囚徒並度人入道,冀蒙福祐。"後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為惡者;若行善無效,何福可求?赦者國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異方之教耳。常恐為理體之颺,豈以吾一婦人而亂天下法?不能依汝言。"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