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瘞錢禮俗

瘞錢,指隨葬的錢幣。

漢武帝時,漢文帝霸陵隨葬錢幣曾經被盜掘。《漢書·張湯傳》記載了這一事件:

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丞相(嚴)青翟朝,與(張)湯約俱謝,至前,(張)湯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當謝,(張)湯無與也,不謝。丞相謝,上使禦史案其事。(張)湯欲致其文丞相見知,丞相患之。

“瘞錢”,顏師古注引如淳曰:“瘞,埋也,埋錢於園陵以送死也。”王先謙《漢書補注》引沈欽韓的解釋:“《唐書·王璵傳》:漢以來喪葬皆有瘞錢。”

《新唐書·王璵傳》的原文是:“漢以來,葬喪皆有瘞錢。後世裏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

“孝文園瘞錢”被“盜發”,丞相嚴青翟上朝時與禦史大夫張湯相約一同謝罪,臨至禦前,張湯心想丞相有“以四時行園”,巡查陵園保護事的職責,而作為禦史大夫於此事沒有直接責任,不必要謝罪,於是丞相嚴青翟獨自謝罪,而漢武帝又指令禦史大夫張湯處理此事,於是引發了兩人的矛盾。

宋人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寫道:“漢晉人葬,多瘞錢,往往遭發掘之禍。”這應當是後來紙錢盛行的重要原因。

瘞錢數量較多的漢墓不乏其例。甘肅武威磨咀子23號漢墓出土半兩錢、五銖錢、小泉直一、貨泉1199枚。河南洛陽1035號漢墓出土錢幣1137枚,金穀園1號漢墓出土錢幣1914枚。河北滿城2號漢墓出土半兩錢1枚,五銖錢1890枚。1號漢墓出土半兩錢1枚,五銖錢2316枚。長沙211號漢墓出土五銖錢2000枚。江蘇邗江甘泉2號漢墓出土五銖錢42公斤。河南陝縣劉家渠42號漢墓出土半兩錢、五銖錢、大泉五十、貨泉、布泉6826枚。武威雷台漢墓出土半兩錢、五銖錢、貨泉21125枚。

徐州北洞山漢墓的情形比較特殊,墓道和墓道兩側的耳室內出土半兩錢7萬多枚。發掘簡報記錄:

錢幣共200多公斤,7萬餘枚。

主要出土於墓道和墓道兩側的耳室中。皆為半兩錢,大小、厚薄不一。最大直徑3.3、穿寬1.1厘米;最小直徑2.25、穿寬0.7厘米。背平素,皆無內外廓。可以確認有八銖半兩和四銖半兩等。有少數錢文左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相當數量的錢幣鑄作粗糙,形製不規整,錢體厚薄不勻,錢文不清甚或無字,錢體邊緣有大塊的銅液流結,有的互相粘連。無磨損痕跡的較多,似為鑄成後尚未流通,便用以隨葬的。

其實,從錢文甚至有“無字”的情形看,似乎也不排除專門為隨葬所鑄造的可能。

可見,漢代瘞錢的數量確實多。對於這一民俗現象,有的學者提出“作為財富的象征”的分析。有的學者指出,“由於兩漢時期錢幣成為買賣過程中的重要支付手段,生者自然認為死後也存在這種商品買賣行為,一方麵冥中可用,一方麵達到求富求貴的目的。”

瘞錢現象在民俗史中消退,與“紙錢”終於盛行有關。正如唐人所說:“後世裏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