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佩飾錢

中國古代作為佩飾的錢形鑄品,稱作“佩錢”或“佩飾錢”。

有的學者認為這種佩飾錢的出現始於漢代,原為錢形帶扣,後來在上麵逐漸增添各種圖案或吉語,如“日入千金”、“長毋相忘”、“予天毋極,宜子保孫”等,或者將名號鑄在錢上,如“太常半兩”、“戚偃半兩”等。“早期的銅扣及佩錢穿孔常呈菱形,使係帶後仍可保持文字的上下位置。後世各種圓形花錢,往往亦可作佩錢使用。有人認為鏤空錢亦是一種佩錢。還有一些佩錢,除錢形外,上部還有環扣等附加物。”

唐人和凝的《宮詞百首》之九十一說到後宮女子以錢作妝飾的情形:

碧羅冠子簇香蓮,結勝雙銜利市錢。

花下貪忙尋百草,不知遺卻蹙金蟬。

所謂“結勝雙銜利市錢”,應當就是佩飾錢的形式。

前引段成式《戲高侍禦七首》之六:“詐嫌嚼貝磨衣鈍,私帶男錢壓鬢低。”這種所謂“男錢”的“帶”的形式,看來和“鬢”有關。

元人吾丘衍《閑居錄》記載元武宗至大年間民俗,“婦女首飾皆以金銀作小錢戴之,謂之‘春錢’。”這一情形,也可以反映中國古代婦女曾經以“錢”作“首飾”的例證。

在中國古代民俗觀念中,五月是“惡月”、“毒月”,有種種厭勝方式。特別是五月五日,有集中的表現。其中尤以妝飾為重。也有以“錢”作為妝飾內容的情形。如清人顧祿《清嘉錄》卷五關於“端午”節民俗說道:

雄黃荷包褭絨銅錢

製繡囊絕小,類荷包之形,中盛雄黃,謂之“雄黃荷包”。彩絨褭銅錢,為五色符,謂之“褭絨銅錢”,皆係襟帶間以辟邪。

老虎頭老虎兜肚

編錢為虎頭形,係小兒胸前,以示服猛,謂之“老虎頭”。又小兒係赤色裙),亦彩繡為虎形,謂之“老虎兜肚”。

民國二十二年《吳縣誌》也寫道:“是日,小兒衣以黃衫(曰‘雄黃衫’),服以肚兜(曰‘老虎肚兜’),佩以錢文(編錢為虎頭形,謂之‘老虎頭’),係以五色長命縷,俗傳以為服猛。”

《錢神誌》卷三引《夷堅誌》:“宋慶元三年,袁州鍛鐵人黃念四有女年十六,入市買鹽。逢一道人乞錢,女解衣帶上兩錢與之。”所謂“衣帶上兩錢”,是錢作為隨身佩飾的例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