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神錢傳說

“飛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匯兌方式,起始於唐憲宗時。這種匯兌的票券,當時也稱作“飛錢”。不過,我們在這裏所說的“飛錢”,卻是古代社會生活中有關“錢”的神異傳說。

唐人李嶠《鳧》詩,有“錢飛出井見,鶴引入琴哀”句。其前半句,典出《藝文類聚》卷七八引《神仙傳》所說葛玄故事:

以數十錢,使人散投井中。玄以一器,於井上呼錢出,於是錢一一飛從井出,皆向所投也。

《太平禦覽》卷八三六引《葛仙公別傳》:“以十錢,使人一一投井中。公井上以器呼錢,人見從井中一一飛出,入公器中。投人刻識之,所呼皆是所投者。”

與這一傳說相類似的,又有宋人曾慥《類說》卷二所錄《列仙傳》中唐人馬湘“種瓜”故事中有關神錢的情節:“馬湘,字自然,有道術。嚐於江南刺史馬植坐上以酒杯盛土種瓜,須臾引蔓花實,食之甚美。又能遍身摸出青銅錢,投井中,呼之即出。”

與能夠“遍身摸出青銅錢”又能夠隨心召喚相類似的道術,又見於《大中遺事》記載的軒轅先生能化“桐竹葉”為錢的故事:“軒轅先生居羅浮山,宣宗召入禁中。能以桐竹葉滿手挼成錢。”

安史之亂發生之前,民間流行謠言《燕燕謠》:“飛上天,天上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說的也是一種“飛錢”。

唐《逸史》記錄了這樣的神奇故事,八月望夜,師與上遊月宮。還潞州城上,俯視城郭悄然,而月光如晝。上乃擲金錢於城中而還。旬日,潞州奏八月望夜獲金錢。這也是一則天外飛來的神錢傳說。

曆史上多見“雨金”、“雨錢”的記載,也多帶有神秘色彩。例如:

(周顯王元年,秦獻公十七年)櫟陽雨金,四月至八月。(《史記·六國年表》)

(秦獻公)十八年,雨金櫟陽。(《史記·秦本紀》)(隋文帝仁壽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內再雨金銀之花。(《北史·王劭傳》)

(武則天垂拱三年七月乙亥)雨金於廣州。(《新唐書·則天順聖武皇後武曌紀》)

(宋高宗紹興二年)七月,天雨錢,或從石中湧出,有輪郭,肉好不分明,穿之碎若沙土。(《宋史·五行誌四》)

(明憲宗)成化十三年六月壬子,雨錢於京師。

(明世宗)嘉靖六年五月甲午,京師雨錢。(《明史·五行誌三》)

這種“雨金”、“雨錢”的現象,隻是異常天象,很可能與龍卷風一類旋風形式有關。《宋史·五行誌四》有這樣的記載:

慶元二年十二月,吳縣金鵝鄉銅錢萬百自飛。

銅錢因風勢風力“自飛”,又於另一地雨落,正是這種異象的合理解釋。然而在古人眼中,這一情形大多被看作瑞象。例如秦獻公時“雨金櫟陽”事,《史記·封禪書》和《漢書·郊祀誌上》都說:“櫟陽雨金,秦獻公自以為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又張守節《正義》:“言雨金於秦國都,明金瑞見也。”《史記·高祖本紀》裴)《集解》引應劭曰:“至獻公時櫟陽雨金,以為瑞。”

以上隻是正史中的記錄。地方誌中又有關於“雨錢”的更詳盡的記載。

如《宋史·五行誌四》記載宋高宗紹興二年“七月,天雨錢,或從石甃中湧出,有輪郭,肉好不分明,穿之碎若沙土”事,乾隆《江南通誌》卷一九七說,宋紹興二年“宣州天雨錢”,光緒《杭州府誌》卷八二說,宋紹興八年七月“雨錢,錢或從石甃湧出”。

又如光緒《烏程縣誌》卷二七記載,宋乾道十年,“見青龍飛過,墜下散錢如雨。”光緒《畿輔通誌》卷二九九記載,明成化六年,“六月九日,京師大雨,雨中往往得錢。王文恪鏊有詩紀事雲:‘蒼天似憫斯人困,故向雲中撒與錢。若若了時民又困,何如隻贈與豐年。’”鹹豐《郟縣誌》卷一〇記載,明崇禎三年,“春有黑風自北來,遍地皆錢文,大者如盤盂,小者如棗栗,行人衣巾皆有之,三日猶見其跡。”對於這種黑風北來,致使遍地錢文錢跡的現象,我們現在還不能解釋。光緒《江西通誌》卷九八記載,清鹹豐七年,“六月,德化見散錢無數,蔽空而飛。”這一情形,當與《宋史·五行誌四》“慶元二年十二月,吳縣金鵝鄉銅錢萬百自飛”情形相類。

傳說中的“雨錢”、“飛錢”故事,可以舉出《稽神錄》卷五中的“林氏”和“曹真”兩例:

林氏

汀州有林氏,其先嚐為郡守,罷任家居。一日,天忽雨錢,充積其家。林氏乃整衣冠,仰天而祝曰:“非常之事,必將為禍。於此速止,林氏之福也。”應聲而止,所收已巨萬。至今為富人雲。

曹真

壽春人曹真出行野外,忽見坡下有數千錢,自遠而來,飛聲如鈴。真逐之,入一小穴,以手掬之,可得數十而已。又舒州桐城縣雙港戍,有因風卷錢,經市而過。市人隨攫其錢,以衣襟貯之。風入石城荊棘中,人不能入而止。所得錢歸家視之,與常錢無異,而皆言亡八九矣。

這兩則故事,是比較典型的以神錢為主題的民間傳說。這些故事都說因飛錢而意外得錢,又有“邢氏”條,則說因飛錢而意外失錢:

邢氏

建業有庫子姓邢,家貧,聚錢滿二千,輒病,或失去。其妻竊聚錢,埋於地中。一日,忽聞有聲如蟲飛自地出,穿窗戶而去。有觸牆壁墮地者,明旦視之,皆錢也。其妻乃告邢,使埋瘞之,再視,則皆亡矣。邢得一自然石龜,其狀如真,置庭中石榴樹下。或見之曰:“此寶物也。”因裝置巾箱中。自爾稍稍充足,後頗富饒矣。

能夠使邢氏“聚錢”“皆亡”情形不再發生的,是“寶物”“自然石龜”。而另一則故事“徐仲寶”中,與神錢相關的,是神蝶和神雀:

徐仲寶

徐仲寶者,長沙人。所居道南有大枯樹,合數大抱。有仆夫灑掃其下,沙中獲錢百餘,以告仲寶。仲寶自往,亦獲數百。自爾每需錢,即往掃其下,必有所得。如是積年,凡得數十萬。仲寶後至揚都,選授舒城令,暇日與家人共坐。地中忽有白氣甚勁烈,斜飛向外而去,中若有物。其妻以手攫之,得一玉蛺蝶,製作精妙,人莫能測。後為樂平令,家人複於廁廚鼠穴中得錢甚多。仲寶即率人掘之,深數尺,有一白雀飛出,止於庭樹,其下獲錢至百萬。錢盡,白雀乃去,不知所之。

正史中竟然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傳說,如《舊五代史·晉書·張篯傳》寫道:

□始在雍州,因春景舒和,出遊近郊,憩於大塚之上,忽有黃雀銜一銅錢置於前而去。未幾,複於衙院晝臥,見二燕相鬥畢,各銜一錢落於□首。前後所獲三,嚐秘於巾箱,識者以為大富之征。

後來張篯家果然“厚積”,證實了燕雀銜錢為“大富之征”的說法。

關於神錢傳說,自然應當涉及“錢龍”故事。

《南史·梁本紀下·元帝》中可以看到有關發生於承聖三年(554)的“錢龍”異象的記載:

三月,主衣庫見黑蛇長丈許,數十小蛇隨之,舉頭高丈餘南望,俄失所在。帝又與宮人幸玄洲苑,複見大蛇盤屈於前,群小蛇繞之,並黑色。帝惡之,宮人曰:“此非怪也,恐是錢龍。”帝敕所司即日取數千萬錢鎮於蛇處以厭之。因設法會,赦囚徒,振窮乏,退居棲心省。又有蛇從屋墮落帝帽上,忽然便失。又龍光殿上所禦肩輿複見小蛇縈屈輿中,以頭駕夾膝前金龍頭上,見人走去,逐之不及。城濠中龍騰出,煥爛五色,竦躍入雲,六七小龍相隨飛去。群魚騰躍,墜死於陸道。龍處為窟若數百斛圌。舊大城上常有紫氣,至是稍複消歇。

此後,“六月癸未,有黑氣如龍見於殿內。”

“錢龍”又被作為財神的稱謂。《酉陽雜俎》卷一二《語資》中可以看到實例。又如元人王曄《桃花女》第四折:“也不索家貯神龜,戶納錢龍,暢道術似君平,財如鄧通。”明人寓山居士《魚兒佛》第一出也有“錢龍到家家道整”的說法。

明人李世熊編《錢神誌》輯錄了許多神錢傳說。例如:

漢武升望月台,有三青鴨群飛,俄而止於帝台。日色已暝,青鴨化為三小童,皆著青綺文襦,各握鮫文大錢五枚,置帝幾前,身止而影動。因名為“輕影錢”。(《洞冥記》)

馬湘字自然,有道術,常於遍身及襪上摸錢,所出錢不知多少。人有收取,頃之複失。常於江南刺史馬植坐上摸出青銅錢,投井中,呼之即出。(《續仙傳》)

羅浮先生軒轅集初辭上歸山,自長安至江陵,於一布囊中探金錢以施貧者,約數十萬。中使從之,莫知其由。既至中路,忽亡所在。群臣惶恐。後數日,南海奏先生歸,羅浮矣先生又能以桐竹葉滿手挼之,悉成錢。(《杜陽編》)

饒州有錢倉石,石形如倉□。昔漁人夜宿石上,忽見石開,窺其中有錢,取之盈艇,因名“錢倉”。(《鄱陽記》)

我們隻是從這部書的卷三隨意采取了這幾則,大體可以概括民間此類神錢故事的主要類型。有些故事在宣揚主人公的神異,有的則直接體現了“錢”本身的神異。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