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搖錢樹”禮拜:悠久的民俗現象

“錢樹”或“搖錢樹”,長期成為民俗觀念中一種意味著財富之源的象征。

“錢樹”或“搖錢樹”一般用以比喻可以不勞而獲的財源方式。從一些資料看,曾經用來借喻妓女與鴇母的經濟關係。唐人段安節《樂府雜錄·歌》中說道:

許和子者,本吉州永新縣樂家女也……與其母至京師,竟歿於風塵。及卒,謂其母曰:“阿母,錢樹子倒矣。”《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寫道:李甲與杜十娘一雙兩好,情投意合,而日久手頭益短,媽媽於是叱罵道:

你隻教他今日費些小錢兒,把與老娘辦些柴米,養你兩口也好。別人家養的女兒便是搖錢樹,千生萬活;偏我家誨氣,養了個退財白虎。開了大門,七件事般般都在老身心上。到替你這小賤人白白養著窮漢,教我衣食從何處來?

清人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八《姑妄聽之四》:“有角妓號‘玉麵狐’者……乃自詣其家曰:‘我為鴇母錢樹……’”又如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上:“阿母以錢樹子望,常勒高價。”

清人孫錦標編《通俗常言疏證》卷四《貨財》“搖錢樹”條除引“許和子”一例外,又有:

《占花魁劇》:“被許多人,口稱是萬俟府中,把女兒搶去,若有些山高水低,可不把我一個搖錢樹活活的砍折了。”

《憐香伴劇》:“我周公夢的秀才,是個搖錢樹,隻求樹不倒,不怕沒錢搖。”

這後一例,“搖錢樹”的指喻,已經並非通常所見為風塵女子所專用者了。

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搖錢樹”條說到北京舊俗有歲末製作“搖錢樹”用以祈年的風習:

取鬆柏枝之大者,插於瓶中,綴以古錢、元寶、石榴花等,謂之“搖錢樹”。

這一風俗的文化遺存在其他方麵也有體現。

例如,中國傳統民間木刻年畫,多有描繪“搖錢樹”的畫麵。

清代楊柳青以“搖錢樹”為主題的門神畫,畫麵為一滿盛珠玉、珊瑚、金錢、元寶的聚寶盆,書有“聚寶盆”字樣,有金錢為飾。聚寶盆中生一樹,枝上掛有串錢,枝葉間又有數十枚散錢懸綴,錢文可見“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四童子攀摘樹錢,有整枝折下者。

山東濰縣的“搖錢樹”畫麵,則是錢幣整齊地鋪綴於樹枝。南京高淳的“搖錢樹”木雕,則兩株“搖錢樹”並列,各有孩童攀折,樹下以簸箕、木鏟、推車收儲,一如農家場上作業景象。而兩株“搖錢樹”枝上所繁密綴生者,一為錢幣,一為元寶。

在一組題“金玉滿堂”、“長命富貴”的年畫上,也各以“搖錢樹”為主題。兩棵樹上錢的綴生形式有所不同。“金玉滿堂”圖上兩童子手持錢枝,“長命富貴”圖上兩童子手捧金錢。分別以“金玉滿堂”、“長命富貴”為錢文的碩大錢型牌飾,平懸於樹幹前。

清代朱仙鎮以沈萬三故事為題材的門畫,也有“搖錢樹”畫麵。沈萬三是明代巨富。王世貞《國朝叢記》說,“大豪沈萬三伏法,高皇帝籍沒其家,所漏貲尚富。”《柳亭詩話》說,“水西門有豬龍為患,相傳明祖以沈仲榮聚寶盆鎮之乃止,故名聚寶門。仲榮得張三豐罐火之術,致富敵國,盆即鼎器也。”沈仲榮就是沈萬三。畫麵可見沈萬三和沈夫人及一女侍在觀賞聚寶盆中的“搖錢樹”。沈萬三的衣服,竟然也是以錢文為圖案。

清代綿竹墨線版印條屏也有“搖錢樹”畫麵。一對夫婦在樹下對語,樹上一童子摘取金錢,下有一童子以容器接承。樹上所綴錢均為單枚,沒有串錢。據說描繪的是清人《天緣記》傳奇所說天女張四姐下凡,與貧士崔文瑞結合,點化一“搖錢樹”的故事。畫麵錢文為“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鹹豐通寶”、“同治通寶”、“光緒通寶”。

對於明清時代民間流行的“搖錢樹”畫像,有的學者已經進行了民俗文化的分析,指出這種文化象征物從具有濃鬱的神話色彩,到“顯得十分世俗化”的變化,與“商業的發達,老百姓對財富的追求”有關。研究者還進行了不同文化體係類似現象的比較研究,認為中國的“搖錢樹”與西方的聖誕樹有本質上的一致。這主要表現在,“它們均以樹為主體形象,樹上均掛有一定寓意的配飾。聖誕樹是禮物盒,而‘搖錢樹’是銅錢。它們的功用類似,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均寄托著人們的情感。它們情感的表達方式相同,都采用了象征手法,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定意義。尤其是它們均以生命樹為主體,與太陽、永生有著密切的聯係。”當然,這裏所說的主要是近數百年來民俗信仰中的“搖錢樹”,而兩漢前後墓葬出土的“搖錢樹”則以“亡者”為對象,情形有所不同。

民間信仰係統中的“搖錢樹”,其神話色彩在有些地方依然有所留存。例如,在吳語地區,每當五月朔日,大戶人家要在廳室貼天師符以鎮伏凶邪,小戶則多貼五色桃印彩符,而描畫“搖錢樹”之類,據說同樣能夠達到鎮凶避邪的效果。

在許多地方,以“搖錢樹”的模擬物招搖過市,成為年節慶祝活動的傳統表演項目之一。紹興新年時,乞丐手持青綠柏枝,枝上葉間用紅線紮係銅錢,以象征“搖錢樹”,反複搖動,以乞求錢米。上海大年初一,乞丐挨門乞討,手持一根天竹,上麵以紅線懸掛銅錢,邊走邊唱:“搖錢樹,進門來,一年四季發大財,日日進財寶,年年添人丁。”台灣也流行同樣的風俗,隻是乞討者手中所持不是鬆竹枝,而是用紅線紮有銅錢的榕樹枝。這種風習,很可能與清人顧祿《清嘉錄》卷一二“十二月”條下所謂“月朔,乞兒三五人為一隊,扮灶公灶婆,各執竹枝,噪於門庭以乞錢”的情形有關。

年節期間類似的表演形式其實非常普及。表演者的唱段中,“搖錢樹”成為引人注目的主題詞。例如貴陽地方的乞丐“沿門高唱著新年的歌頌而行乞”時,有這樣的唱詞:

新年對新節,門神、對子兩邊貼……好的!

左邊貼的搖錢樹,右邊貼的進寶瓶……有的!

搖錢樹,進寶瓶,早落黃金晚落銀……有的!

進寶瓶上一枝花,主人家養個大娃娃……好的!

又如徐州地方的《過年吉利歌》:

大年初一開財門,門裏門外有財神。

門外有棵搖錢樹,門裏又有聚寶盆。

又如上海農村的《送喜歌》:

大年五更早開門,門裏門外域財神。

馬馱金,驢馱銀,騾子馱錢進大門。

進去大門搖錢樹,進去二門聚寶盆。

蘇南地方的《春調孟薑女》也唱道:

春鑼是隻聚寶盆,鑼膛裏頭金銀裝。

春板就是搖錢樹,落下金銀滿籮筐。

其中“春板就是搖錢樹”一句值得注意。土家族地方舊時行乞時要唱《金錢板》歌,其中說:“揚手打起金錢板,恭賀主東萬萬年。主東送我一文錢,日後進財萬萬貫……竹板上麵掛小錢,此錢不是非凡錢。太上老君八卦爐,熔銅煉銅鑄的錢。東家門前搖金錢,日落千來夜落萬。東家給我錢一串,日後進財萬萬千,子子孫孫用不完。”行乞時所打之竹板,也成為可以“東家門前搖金錢,日落千來夜落萬”的“搖錢樹”的象征了。

其實,雖然以上多舉乞丐口唱的“搖錢樹”為例,但是對於“搖錢樹”的向往,卻是覆蓋極廣泛的社會層麵的民俗現象。

江浙地方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太保書》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詞句:

東風吹進搖錢樹,西風吹進聚寶盆。

南風吹進金銀寶,北風路上賺黃金。

上海嘉定農村的《賀新年》民謠,也唱道:“搖錢樹,進門來。大大元寶滾進來。糠畚出去,白米畚進來。花也好,稻也好,一年四季樣樣好。財神來進寶,五穀十分收,金銀用不了。”山東薛城一帶民間新年吉祥歌謠也有這樣的內容:

大年五更開大門,門裏門外都是神。

院子栽的搖錢樹,堂屋擱著聚寶盆。

人們向往著富足,而“搖錢樹”,已經被看作象征財富源源不斷的一種文化符號,於是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民眾的深心尊崇。

明代學者楊慎《丹鉛餘錄·續錄》卷二有“孟子注”條,其中寫道:“《孟子注疏》‘非禮之禮’,注雲:‘陳質娶妻而長拜之。’‘西子蒙不潔’,注雲:‘西施越之美女,過市,欲見者先輸金錢一文。’此二事不見於他書。若質者,古今畏內之最也。西施事尤可笑,亦後世%錢樹之比乎。”事實可能正如楊慎所說,有關“搖錢樹”的禮俗,是“後世”形成較晚的民俗現象。而元人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四有《題婁參議詩樹》:“得名詩樹有二說,為君注解在所擇。作詩要使主意明,根幹枝梢到花葉。意明辭精興寄高,一樹瓊瑤萬花發。漫無命脈百千韻,敗葉飄零誰總攝。正如富人號錢樹,亂落分飛空瑣屑。半山老人選唐詩,一集百篇存一絕。詩律貴工不貴多,無使黃金雜銅鐵。一聯一詠堪諷詠,傳世誰能捫眾舌。我言相敬不相欺,深叩草堂當得法。”詩人說“富人號錢樹”,自然多多益善,藝術的原則卻並不是如此,應當“貴工不貴多”。所謂“富人號錢樹”,說明在胡祗遹所生活的時代,追逐富貴的人群對“錢樹”的禮拜,已經形成風習。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