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00.一個13歲少年社交恐怖症案例

  一、病例介紹

  劉某,女,13歲,初一學生,因膽小,怕看人7個月來診。

  10個月前,患兒由農村遷到某市中學讀書,3個月後逐漸出現怕與同學談話,怕看人,怕與人眼睛對視,總覺得自己的餘光可看見人。喜歡用頭巾包住自己的臉,擋住部分視線。老師說孩子為人性格孤僻,回避集體活動。嚴重到不願去教室上自習,她自己認為自己是鄉下人,穿得土氣,怕同學看不起自己,總想回到鄉下讀書。自己對這些也感到十分痛苦,但又無法克服,這明顯地影響著她的學習生活。

  患兒順產,體格發育正常。自幼在農村長大,二年級隨父母工作調動遷往郊縣讀書,常受到鄰座同學鄙視和欺負,罵其為“鄉下人”,後經老師調解關係緩和。孩子成績好,個性內向、文靜,行為規範,從不惹是生非,衣著樸素。

  母親為樸實農民,屬賢妻良母型女人,善良克己,不會跟人去爭名利。教育孩子老實做人,好好讀書。父親是農業技術員,是市農科所幹部,對孩子要求嚴格。

  體格檢查:一般狀態良好,心肺腹部正常,神經係統正常。

  精神檢查:意識清,接觸被動,多問少答,回答切題,聲音輕,低頭不與人對視,情緒低落,未引出其他異常表現。

  心理測驗:90項症狀清單顯示焦慮、恐懼及抑鬱等因子分升高。

  屬於社交恐怖症。

  二、原因分析

  (1)既往經曆的影響。與其他恐怖症患者一樣,社交恐怖症患者往往也有一些特殊經曆。一般而言,特殊經曆會在人的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印象對於理智的人,不過是一些事件記錄,而對於富於情感體驗者,則可能成為一種永久體驗。劉某二年級轉學,被罵為“鄉下人”後,一直耿耿於懷,總覺得自己土,與城裏人不一樣,被人看不起,因此畏畏縮縮,行為缺乏自信。

  (2)文化因素。中國人特別愛麵子,在家“家醜不可外揚”,在單位“要注意影響”,在學校“要給大家留下好印象”,這是我們熟知的忠告。因此,內心總怕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過錯和隱私。此時,如果被人當眾揭了“傷疤”,就會感到羞辱,心理壓力極大,從而出現心理障礙。

  (3)社交能力差。父母、老師多注重兒童學習,而忽視他們社交的需要,常以學習重要為理由,限製與同伴的玩耍;常以為孩子學習不好、調皮搗蛋而限製他與同齡人的交往,使其人格的健康發育受影響,不會友好地與人相處。當他們在社交中受挫時,就會產生對社交的恐懼感,嚴重時造成社交恐怖症。

  三、心理過程

  患者屬於社交恐懼障礙,特點是自卑,行為退縮,怕與人交往,二年級的受辱經曆是潛意識中自卑的根源。傳統型的家教,也使她養成壓抑、克製自己同時又追求完美的行為模式。衣著言行與城市孩子的差異,使她覺得不如別人,誘發出潛意識中的自卑感,從而認定“我是鄉下人,別人看不起我”這個自我暗示的預言,越自卑越退縮,與人交往越不自然,被人接納的程度就越小,自我暗示的預言就越得到充分的證實,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治療的目的在於改變她的認知,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

  四、心理幹預

  (1)認知療法為主。首先讓父母與孩子一起回憶並列舉患者的許多優點:謙虛,學習認真,上進心強,衣著樸素大方,待人平和等等。同時讓患者感到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善良的母親處處以身作則,努力上進的父母以及和諧的家庭氣氛,父愛和母愛的溫暖等等。增強其自豪感、自信心。在此基礎上與她分析:凡人群之中,總有先進落後之分,二年級碰上了一個不友善的同學,鬧了別扭,但班上大多數的同學還是友好的,不能因為一個人、一件事而得出“我是鄉下人,大家都會看不起我”的結論。鼓勵她時時提醒自己:“我行,你們能做到的,我哪點不能做呢?”

  (2)自信心訓練。建議她每周尋找三次主動找人說話,但被拒絕的失敗經曆。患者當時感到很容易完成這個作業,因為她自信地認為大多數同學都是不太愛理她的。但一個月再次訪談時,患者包在頭上的頭巾已去除,已不再愁眉苦臉,她說幾次找同學說問題時,沒有遇到一次被拒絕的,隻是有的人答得細,有的人答得簡單,她現在不再回避集體活動,敢與人說話,也不想回到鄉下讀書了,對繼續戰勝心理障礙充滿信心。這種方法絕妙之處在於,當她覺得尋找被人拒絕的機會並不難時,她就會很自信地找這種“失敗”經曆,態度的改變必然帶來行為方式的改變,最終導致行為結果的變化,而成功的社交經曆,又增強了她的自信,從而建立了良性循環。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