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6.父母與中學生溝通的基本要求

  “為什麽孩子上了中學後,我們說的話他聽不進去了”,“為什麽孩子一聽我說話,就發脾氣呢……”家長的苦惱,反映出他們和孩子溝通存在障礙。

  無論是語言溝通、眼神溝通,還是肢體溝通,都是家長和中學生交流聯係的橋梁和紐帶。溝通是教育子女的基本手段,無法溝通或溝通不暢,就說不上家庭教育。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需要“共同經驗區”,就像兩個圓相交,重合部分是共同經驗區,沒有共同經驗區,就形不成溝通;完全重合,也沒有溝通的必要。由於父母和子女在知識、經驗、態度等方麵存在著差異,才需要溝通。在孩子處於小學階段,家長和他們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溝通模式,積累了豐富的溝通經驗。但孩子進入中學,似乎變得有主見起來,他們對父母的教育有了審視、選擇甚至批判能力,溝通的障礙就突顯出來。加上中學生處於心理情緒敏感期,對與父母溝通時父母的語氣、神情、態度都比較在意,溝通就成了比較困難的事情。

  中學生的家長和孩子溝通時常犯的一種錯誤就是比較多地從“應該對孩子說什麽”角度出發,而很少考慮“怎樣說孩子才能接受”。忽視了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知識容量、心理感受、生活經驗、社會背景,缺乏在動態中和孩子溝通,是家長溝通不能的關鍵所在。

  要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有人指出要去把握三種不同的視角同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蹲下身來”看孩子

  做家長的習慣從自身的角度看待中學生,而成人的眼光和中學生的眼光實際上是兩回事。在父母眼中,有些事情是無聊的,但孩子卻認為是很有趣的;有些事情是很複雜的,孩子卻認為是很簡單的。如早戀問題,不少家長就感到很神秘甚至危險,可中學生不以為然,覺得是很單純很平常的。因此,父母要“蹲下身來”,調整視角,用心去體會孩子在某種情境中會怎樣思考、行事。這樣就會產生寬容和體諒,父母便能比較多地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背後的原因,與子女溝通起來才會多一些共同的語言。

  二、用平等的眼光看孩子

  溝通是心與心的交融,不是家長高高在上的高壓,有些家長從溝通伊始就缺乏平等對待的氣度和態度,說起話來嗬斥,滿口命令式的語言,這實際上不是溝通,而是訓話。這樣的溝通,中學生不會接受。

  三、用未來的眼光看孩子

  用未來的眼光看孩子,就是說對待中學生成長中的失誤或不足,父母在溝通時應接受孩子的現狀,看到他們不完美,不完美才有追求完美的動機。把孩子放在發展的動態之中看待,對他們永遠抱有希望,溝通才會有好的效果。切忌在溝通時總提孩子過去的痛苦經驗,“揭短式”的溝通讓孩子老走不出失敗的陰影。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