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8.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消費習慣

  許多家長感歎:孩子上了中學,花錢如流水!校園裏隨處可見穿著名牌、用著名牌、經常下館子、拿著最時尚的手機、玩著MP4,過生日大擺宴席,完了還要去KTV的中學生們。他們時不時還請客送禮,相互攀比,相互比富、擺譜。

  中學生不良消費的特點是:人情消費,跟著成人走;娛樂消費,跟著心潮走;服裝消費,跟著名牌走;飲食消費,跟著廣告走;手機消費,跟著時尚走。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家長無原則縱容孩子這種不良消費,而家庭條件差些的家長在這種風氣下也隻好無奈地盡量滿足孩子的消費要求。這種虛榮心理,導致孩子超水平消費,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得什麽叫來之不易,進而養成不良消費習慣。消費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課題,幫助中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已刻不容緩。下麵介紹一些具體做法:

  一、教育孩子有計劃地使用零花錢

  把給孩子的零花錢規定一個數額,最好是把握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範圍之內,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和實際需要再適當增加。零花錢應定期給,比如每周一次。家長可要求子女製作每月財政預算,以及運用簡單記賬表記錄消費。這能使他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亦方便家長與子女檢查金錢的運用情況及製訂以後的計劃。

  二、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

  家長應向孩子灌輸儲蓄的重要性,告訴他儲蓄除了能幫助自己應付突發的開支外,亦讓他懂得珍惜的道理。例如孩子希望參加一個興趣班,家長可鼓勵他們以積蓄繳付部分費用。這可使他們明白金錢得來不易,付出之餘亦應珍惜一分一毫。

  三、教育孩子適度消費

  教育孩子分辨什麽是“需要”的和“想要”的。需要的可以買,想要的可以遲些再買或不買,還可以把零花錢攢起來買。教育孩子不要盲目追隨潮流,要抱著“物美價廉”的宗旨,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讓孩子以質量和實用價值為主要標準選擇物品,不要刻意講究名牌,根據自身的需要作出選擇,消費要量入為出,不與別人攀比,不讓他把家庭的財富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告訴孩子父母掙錢的艱辛,不恥於跟孩子談家庭生計中的問題。

  四、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

  俗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對於中學生來說,過分優裕的生活和奢華習慣,容易養成好吃懶做、貪圖享受的思想,容易導致他們玩物喪誌,缺乏進取心,喪失克服困難艱苦奮鬥的信心和勇氣。相反,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可以鍛煉青少年的意誌,陶冶青少年的品質修養。父母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以樸素、節儉為美德,不以穿戴論人品,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統一,教孩子學會克製自己的欲望。

  五、對孩子進行經常性的“延緩滿足”訓練

  這種訓練包括推遲滿足時間,改變滿足的層次、數量,增加有積極意義的滿足條件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