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7.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是由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自動化的行動方式,即所謂“習慣成自然”。習慣與我們一生的成敗息息相關,“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給我們道破了教育與習慣的本質問題。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們都有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使得他們有著鮮明的個性、頑強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質。現代科學證明,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人類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證。因此,培養中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

  生活習慣大致包括睡眠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等。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是大腦休息和調整的階段,睡眠不僅能保持大腦皮質細胞免於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補充,而且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製過程達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不僅有利於中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利於增進他們的記憶力,更有利於他們學習、思維及保持良好的情緒。專家指出,中學生的標準睡眠時間是8~9個小時。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人體的一些重要器官的自我調理,特別是大腦和肝髒,造成器官慢性損傷、能量代謝失衡、激素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營養物質大量消耗。好的睡眠習慣是上床就能入睡,能早睡早起等。家長應教育中學生克服不良睡眠習慣,如熬夜、睡前看帶有刺激性的影視劇等。

  二、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是身體健康的有力保障,而且能預防很多疾病。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著許多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邊看電視邊吃飯,過多嚼食口香糖或潤喉片,過分偏食肉類或蔬菜,把零食當正餐,餐後即玩電腦,用飲料代替水,過多吃燒烤或油炸食品等。因此,中學生父母要教育子女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即要規律飲食,三餐定時定量,吃飯時細嚼慢咽,運動和吃飯時間要安排得當,主副食搭配合理,盡量多吃一些蔬菜,要吃好早餐,保證每天充足飲水;同時,忌吃得太快、忌挑食偏食、忌暴飲暴食、忌過冷過熱、忌吃飯說笑、忌食垃圾食品等。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孩子吸煙、飲酒。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中學生家長應讓孩子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外出回家、吃東西前、飯前、便後洗手,睡覺前洗腳的習慣。夏天應每天洗澡,每天換洗襪子,其他季節也應定期洗澡、洗頭,勤換內衣褲,勤剪指(趾)甲勤理發,勤疊被子,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通,及時清理垃圾桶,不到街頭無衛生許可證的小吃店購買食品、就餐等。這些習慣不僅能清潔身體,保證衛生,而且可減少一些皮膚病、寄生蟲病、胃腸道疾病、傳染病的發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健康。除此之外,家長應注意讓孩子改掉一些不好的衛生習慣,如中學生中多見的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還要提醒子女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視力不良的要及時配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