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1.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講的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感恩。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恩惠的海洋中: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關愛之恩、大自然的賜予之恩等等。感恩,是一個人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表現,不僅是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會公德的根基。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師長,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不知感恩,隻會叫人變得自私、狹隘、不顧廉恥,曆來受到人們唾棄。

  在獨生子女的時代,很多父母隻顧一味地愛孩子,卻不知道教育孩子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父母。於是,一些父母開始抱怨孩子經常說讓自己寒心的話,做讓自己痛心的事。豈不知,正是在父母心甘情願地付出,孩子理所當然地享受的過程中,缺乏感恩已成為習慣,成為應該,成為自然。因為我們家長不懂得感恩,因為我們的教育中缺少了這一課。作為父母,我們該考慮怎樣為孩子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了。孩子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西方的感恩節,正是要教化人們學會感恩。

  一、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要讓子女去體會感情,將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用情感去表達,讓他知道,他人每天帶給你快樂,不是義務,也不是責任,要懂得關心他人。其次,對於子女感恩的習慣要給予鼓勵與支持,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少一些責備。當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時候,父母往往說“你把書讀好了就行了”,這就把孩子自發的感恩之心給扼殺掉了。

  二、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最有效的。讓子女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裏真心感受,再通過大人的言傳身教,使之耳濡目染,並內化於人格之中。家長的舉手投足,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孝順長輩、關心親朋、鄰裏關係和睦,孩子就會充滿愛心地看待周圍的一切,就會充滿了感恩之情,為以後的感恩行動埋下種子。

  三、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首先要學會感動

  隻有生活中常常感動的人,才會有感恩的行動。家長要抓住身邊一切讓人感動的場景來引導孩子體會感動:畢業典禮上,孩子和老師依依惜別是感動;自己生病了,父母的悉心照顧應該感動;親人的靈堂裏,人們的懷念是感動;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張開雙臂保護學生的老師讓人感動,奮不顧身搶救生命的解放軍讓人感動,在廢墟中創造了一次次生命奇跡的生還者更讓人感動。這些人間真情,都可以讓孩子一次次感動。

  四、感恩教育應循序漸進

  讓孩子從孝敬父母開始,學會關心身邊的人,關心周遭的世界,進而關心整個人類。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給自己快樂的理由,是發自內心對於萬事、萬物的感謝之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因子。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