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某,男孩,5歲。出生時很不順利,產程過長,出生後曾明顯缺氧,全身發紫,經搶救了幾天才脫險。淵某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淵某托由外婆帶養。看到淵某身高體重都發育正常,一家人誰也沒有注意到淵某有什麽異常,覺得淵某很安靜,不惹禍,不纏大人,隻是學什麽需要反複教。爸爸媽媽起初還以為淵某是“慢性子”。直到送他上幼兒園,才發現問題很嚴重。老師教搭積木,數數字,念兒歌,淵某雖然看著老師認真學,卻沒有一樣能學會。時間久了,淵某在幼兒園很孤單,其他小朋友又唱又跳,可他經常呆坐一邊。爸爸媽媽在老師的建議下,帶他去測智商和社會適應能力,結果用韋氏學前智力量表測智商為<46,言語智商為<48,操作智商為<50,嬰兒——初中社會適應能力測驗標準分為8分。醫生診斷淵某是“精神發育遲滯(中度)”。
精神發育遲滯就是平時人們叫做的智力低下、智能發育不全、弱智兒、低能兒等的病症,嚴重者則被稱為呆笨兒和白癡。這是一種常見病,大約每100人中就有一人得精神發育遲滯。那麽是不是不聰明、讀書不好的小孩就是智力低下?智力低下有什麽特征嗎?
智力低下不等於不聰明的小孩,也不等於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智力低下是一種綜合征,是由各種各樣的遺傳、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大腦發育不全所致。除了智能低下,這些患兒往往還有其他原發病的臨床症狀,如果是遺傳或先天因素造成的,常有奇特相貌,尤其是嚴重低能兒,如先天愚型患者呈現出“蒙古人臉”的特殊麵容,這種麵容就像殘疾兒童音樂指揮家“舟舟”的麵容。但是畢竟有近一半的精神發育遲滯患兒病因不明,且近80%的智力低下程度較輕。所以,讓人一目了然的像“先天愚型”那樣的患兒在低智群體中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