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挫折教育觀念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在優裕的生活環境中,每天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沒有經曆磨難,沒有承受挫折,等到長大成人,生活一旦遇到點風浪就會手足無措,不知所以。正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因此,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經曆磨難,也許父母就贈與了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讓孩子終生受益無窮。
二、教孩子麵對生活要學會獨立
有些父母,事事替孩子包辦,一切替孩子代勞,漸漸地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依賴性。一旦離開了父母這根拐杖就不會走路了,更何況麵對困難和挫折呢?現在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得到更高的分數,拿到更優異的學習成績,心甘情願地給孩子當保姆,父母的愛變成了過度的保護,孩子變得很無能。結果出現了上小學的孩子不會剝雞蛋,上了大學的大學生不是媽媽陪讀就是雇高級保姆。其實,作為父母,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自己處理一些問題。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和創造力,讓孩子學會獨立。“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有了獨立的能力,也就能麵對挫折和困難了,也有了自主、自由、幸福的人生。
三、教孩子麵對磨難要學會堅強
世界上成績卓著的人,都是身經磨礪百煉成鋼的。當孩子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磨難時,作為父母,用不著沮喪,用不著埋怨,孩子跌倒了爬起來,就知道什麽叫勝利了,就會從苦難和困難中奮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高位截癱的女作家張海迪都是從磨難中奮起的英雄。
四、挫折教育從小抓起,從小鍛煉
“固有大器晚來成,利鈍全憑弱冠爭”,童年、少年的經曆和體驗是極其寶貴的財富,家長要理解、支持、鼓勵孩子獨立自主,不包辦學習、生活、小朋友關係及遊戲中的一切問題。要給孩子自主權,讓孩子嚐試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勇於麵對挫折,善於解決疑難問題。
五、教孩子麵對挫折要學會自信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麵對挫折,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要充分肯定過去的成績、經驗和努力,熱情幫助、支持孩子麵對困難。要鼓勵孩子把握機會。挫折是問題也是機遇,是總結經驗教訓的機會,仔細品嚐挫折、反思挫折,是一個人反思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反思生活目的,反思人際關係的機會。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吃苦的機會,適當創造一些艱苦的環境,讓孩子具有“身在苦中不知苦,麵對困難不覺難”的素質,體會“吃得苦中苦,才知甜中甜”的滋味,不做溫室的花草,要做拚搏風雨的雄鷹,擁有堅硬的翅膀,勇敢地飛翔在浩瀚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