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人對來自自然、社會所獲得的真誠的回報,感恩是一個健全人必備的品德和心理。感恩教育的具體做法是:
一、父母身教
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要做有感恩之心的人。讓孩子認識到向別人表達謝意是尊敬與禮貌最高的表現方法,也是建立與維係人際關係的最安全方法。詹姆斯說:“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心存感恩與向人道謝是兩個讓人通往成功的習慣,也是我們教育孩子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
二、留意大自然
鼓勵孩子對他們周遭的事物引發的靈感心存感激。驚歎於風的威力和大海的浩瀚,雪花的無瑕和星空的燦爛,或山脈的粗獷之美。就如歌德所說的:“自然乃是神的一件活生生又看得見的華服。”隻要你細心觀察,用心體會,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三、化態度為行動
首先從感恩父母、老師、同伴做起。一個小舉動,像是一個微笑;一件小禮物,像是一封賀卡,永遠是受歡迎的。當一個孩子在家幫忙把碗盤放好,就是以行動表達了他對家庭與食物的感恩。當一個學生幫助老師提錄音機,就是以行動表達了他對學校與老師的感恩。在節假日,親手做些小禮物送給親人朋友,以表感謝之心,這也是學會感恩的實際做法。
四、學會正確地比較
社會的感恩教育資源很豐富。如,讓孩子經常注意社會上還有一些沒房屋住的家庭,父母喪失勞動力的,或是那些身心殘疾的。在了解他們艱辛的生活以後,對自己比較舒適的生活又會是另一種體會。聽聽老人講講過去的事情,或是看一些描述艱苦生活的書籍和影片等。憶苦思甜,對現在的孩子會有一定的好處的。
五、做一本感恩集錦
教孩子拿出一遝舊雜誌,翻閱它們並把有關感恩的畫麵剪下來。將圖片貼在本子上,累積這些圖片。很快地,將會擁有一本具有視覺效果的記錄。同時,把一些感恩的故事文章也剪下來,細心品味。還可在平時教孩子試著寫一些關於感激、感恩或感謝的字句,形成一本感恩集錦,自我教育。
六、要分辨出什麽是正確感恩教育
不能把感恩教育庸俗化,將其等同於宗教意義上的感恩。感恩本身是一種高級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僅僅限於一種表麵化的感謝或者一種報恩。這樣,每個人的感恩之心就能夠形成一個“感恩之鏈”。有了這個“感恩之鏈”,我們的社會將成為一個互愛、互助、文明、友善的大係統、大環境。我們每個人和社會就有更大的進步動力,我們的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也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