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外星人建成的馬丘比丘

去南美洲遊覽,不可錯過著名的印加遺址,這猶如遊中國必看長城,遊印度必看泰姬陵,遊埃及必看金字塔一樣。對於那些對文化和宗教曆史懷有濃厚興趣的人來說,那兒是必須去朝拜的一個聖地。印加遺址中最為著名的地方,就是馬丘比丘。馬丘比丘被世人認做是印加文化的建築象征。

無論你通過何種方式到達,馬丘比丘總能喚起你心中的敬畏之情。15世紀,當印加文化處於鼎盛時期的時候,這裏是印加帝國的統治範圍。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新大陸的時候,雖然橫掃過整個印加帝國,但從未到達過這個與世隔絕的城市。印加人的後裔蓋丘亞印第安人雖然知道這個地方,但在以後的幾個世紀裏也都沒有拜訪過這座被白雲和森林覆蓋的城市。

作為一個農業和城堡的紀念中心,馬丘比丘卻坐落在蜿蜒奔騰的烏魯班巴河上方的安第斯山脈的2700米高的山腰,位於曾經一度統治了大部分南美洲地區的印加帝國的政治和商業中心庫茲科西北大約40公裏處。一些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判斷,該古城建於15世紀的帕查庫特克皇帝統治時期,20世紀初期以前一直有人居住。人們對它建造的目的及如何建成一直存在爭論。1983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自然和文化遺產之一,從而也成為了追求精神啟蒙的人們的朝拜聖地。

3000多級台階的100多座石梯把龐大古城的各個不同部分連接了起來。排列有序的露台抬高了高地的邊緣,使其與農業區的茅草頂小屋連接在了一起。台階蜿蜒通過門衛房、葬禮石和基地,通往徒步旅行進入古城的印加小道。三隻幾乎亙古至今一直待在這兒的羊駝雕像默默地埋頭啃草,並像驕傲的孔雀一樣,擺出姿勢讓旅遊者拍照。

像瑪雅人一樣,馬丘比丘的居民也都是很好的天文學家,在太陽神廟圓形的建築裏,有著名的“印地華塔納”,它被認為是一種觀測天象的工具,頂上裝著一種用岩石刻成的類似於日晷的儀器,可以用來預測冬至和夏至的時間,以便人們安排播種和收獲。

“印地華塔納”對懷有宗教興趣的人來說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對薩滿教和馬丘比丘的神秘色彩感興趣的遊客一般會來到這裏,麵對冉冉升起的紅日,開始他們一天的遊覽。他們也會被聖石吸引住,這是一塊東西方向放置的巨石,像黑板一樣平整,旁邊經常可以見到身穿黑袍的沉思者。據說,這塊巨石與英國南部索爾茲伯裏的巨石陣有著相同的魔力。

喜歡追索神秘世界的遊客把古城遺址當做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很多人認為,馬丘比丘是由“外星人”建成的。當你站在這匪夷所思的環境中審視著一座座神廟、墳墓時,這種看法也就不那麽荒誕了。為什麽這個文明要選擇在這樣一個無法到達的地方建立這樣一座紀念碑呢?為什麽他們的後人要選擇這麽一種悄無聲息的和平方式離開呢?為什麽現代朝拜者會被吸引到這兒的深山中,會執迷於這兒神秘的一切呢?

馬丘比丘古城到底有多古老?學術界的正統看法是:這座城堡的興建日期應該是15世紀左右。然而,一些備受敬重的學者卻敢於時時提出不同的意見。例如,1930年,德國波茨坦大學天文學教授洛夫?穆勒找到確鑿的證據,顯示馬丘比丘古城在建築上的一些重要特征,反映的是重大的天文現象。他以數學方式,仔細演算過去幾千年中星星在天空的位置(由於一種名為“歲差”的天文現象,星星的位置會隨著時間改變),得出這樣的結論:馬丘比丘城堡的最初設計和建設,肯定是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完成的。

在正統曆史學家眼中,這簡直就是信口胡說。如果穆勒的推算正確,馬丘比丘城堡的曆史就不是短短500年,而是6000年了。這麽一來,它比埃及的大金字塔還古老得多(正統學者認為,大金字塔的興建日期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

就像組合在馬丘比丘城堡牆上的多角形巨石,乍看起來,這個觀點似乎能夠配合其他碎片,組成一幅完整的拚圖,讓我們得以解開曆史之謎,一窺秘魯古老的麵貌。維拉科查是這場拚圖遊戲的一部分。傳說中,其首都設在帝華納科。這座偉大古城的廢墟,如今坐落在玻利維亞境內一個名為科堯的地區。

如果穆勒的假設“馬丘比丘的建設者”是遠古時代“維拉科查”的傑作成立的話,那麽,我們也可以這樣假設:“馬丘比丘”乃是“太平洲”幸存者的又一傑作。但他們為何偏偏將城堡建在海拔達2700米高的山峰之間呢?在如此高的地方修建城堡,連生計也成問題呀?這是不是“太平洲”人的陸路逃難者向他們的太空探索者留下的“醒目”標誌,以便“太平洲”的太空探索者找到“世外桃源”後回來發現他們,並將他們接走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