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天文學與瑰麗的神話交相輝映。先民們迎旭日,送夕陽,望月觀星,放飛想象的翅膀,將處在萌芽狀態的天文學,編織為天幕上、天地間神人神獸神鳥的故事。
有關鳥的故事很多。盡管它在十二生肖中隻占1/12——十二種屬相中僅僅一個酉雞做禽鳥的代表。在星宿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中,鳥也占了一位;朱雀是夏的精靈。早期天文學還以神物名月,一年十二個月份,近乎一半取諸鳥的形象,這可見於1942年出土的《楚帛書》,帛上圖文並茂,且是彩圖。
《楚帛書》載有十二月名,李學勤論證其與《爾雅》月名相同。帛書十二月名分別配有相應的神枴圖,它們多是神異怪奇的動物模樣,不妨稱為十二月份的肖物。
畫於帛上的這十二種肖物,其中五種具有鳥類特征。且看李學勤《再論帛書十二種》的描述:
二月月名為“女此武”,圖樣為“雙鳥身,尾如雄雞,爪均向內,青紅二色。四首呈方形,麵色白,方眼無眸,無耳,有青色冠。”
三月“秉司春”,圖樣為“鳥身,似有爪及短尾。方首,麵青色,無耳,方眼無眸,頂有短毛。”
七月“倉莫得”,圖樣為“鳥身,有爪短尾。人首,麵白色,頂上有二角。”
八月,帛書也記為三字,首字“臧”,後兩字不清晰,三字似為“鳥”。其圖樣為“鳥身,爪細長如鶴,脊上有毛。獸首,麵紅色,吐舌。”
第十月“陽□□”,後兩字不清晰。圖樣“形如大鳥,首白色反顧,頂有歧冠,體後有獸尾。兩足勁健,一前一後,作奔走狀。”
帛書所繪十二月神枴,多做身首肢體拚合奇異之狀,往往不是對自然物的單純摹畫。就其基本造型而言,人形者二,人身牛首者一,龜形者一,雙蛇者一,猿形者一,獸身鳥足者一。從數量上看,無論哪一種,與鳥比數量上都是大為遜色的。
由此再來看十二生肖。子醜寅卯十二支也用來紀月,但配生肖,卻隻給鳥類一個席位,實在是過於吝嗇了。那一席的主人,便是酉和雞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