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中的十二辰、二十八宿中,都有與蛇相關的內容。十二辰中的巳與蛇相對應。二十八宿分為四組,其中北方玄武是龜與蛇相結合的神,包括的星宿有鬥、牛、女、虛、危、室、壁。另外,二十八宿中的翼也是蛇。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載:梓慎曰:“……蛇乘龍,龍,宋鄭之星也,宋鄭必饑也。”杜注:“蛇,玄武之宿,虛危之星。龍,歲星。歲星木也。”宋鄭主星為歲星,是被蛇所乘之龍。女、虛、危三宿為蛇之象,龍在下而蛇在上,即蛇乘龍,是一種不常見的天相,梓慎由此推斷宋鄭要有饑荒。
《晉書?天文誌》載:“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主水蟲。”是說騰蛇二十二星的星相與水災、蟲災有關。
在古代迷信說法中,星宿中的“蛇”能夠影響到人間,帶來災異。而人的相貌某一部分像蛇,則決定著人的命運、性格。
相術中有法令紋、?(騰)蛇、?蛇鎖唇等術語,指鼻兩旁至口旁紋。認為這類相貌主凶,周亞夫、鄧通、梁武帝都有?蛇紋,結果周亞夫“不食五日,嘔血而死。”鄧通、梁武帝也餓死。
相術將人的眼形以動物名區分,其中有蛇眼。又說“火耳輪尖毒似蛇”。“火耳輪尖”並非蛇相,但看相者用蛇來形容這種耳形的人的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