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現代的日常用語中,有不少與蛇有關的諺語、俗語,這種情況也反映了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地位的重要。
與蛇有關的諺語、俗語中,有對於蛇的禁忌、對蛇習性和特點的認識,有的以蛇喻人、喻事,還有與生產有關的農諺。我們從中選取部分列舉於下:
見蛇三分災 這是對蛇的禁忌。見蛇就有被蛇咬傷的可能,因此人們很容易把蛇與災聯係起來。
打蛇不死必為仇 或“打蛇不死終是害”、“打蛇不死惹蛇毒”。三種說法意思相同。既然見蛇是災,那麽見蛇就打,也就成了不少人的習慣。打蛇不死,留下後患,還有可能為其所傷,所以除惡務盡。
打蛇打七寸 這是打蛇經驗的總結。“七寸”是蛇的心髒所在,重擊“七寸”,立時致蛇於死命。諺言以此比喻攻擊敵人要擊其弱點、要害。
打蛇打三寸“三寸”也是蛇的致命部位。實際上,打蛇時擊中蛇的脊椎骨,蛇的神經中樞與身體其他部分的通道就被阻斷。“三寸”接近頭部,這裏的脊椎骨被打斷,蛇就失去了抬頭咬人的能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 出自“巴蛇食象”的傳說。比喻人的貪得無厭。
蛇走兔竄 比喻各有各的打算、計劃。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與上一條諺語意思相近,是說各有各的路子。
蛇會脫皮,本性不移 指表麵改變而本質未變。
小蛇出大蟒 比喻弱小可以轉變為強大。
小蛇引大蟒 比喻小事可以引發大事。
捉蛇蛇咬人,摸鱉鱉咬手 比喻辦事處處難下手。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比喻一次受挫,長期心有餘悸。
牆縫裏的蛇咬人――出嘴不出身 歇後語,意思是光說不練。
杵大蟒 老北京方言,比喻觸犯了有權勢的人。
撥草尋蛇 比喻自找麻煩。
蛇爬無聲,奸計無影 比喻做事機密,不容易被覺察,一般指做壞事。
毒蛇鑽進竹筒裏――假裝正直 意為蛇在竹筒裏,彎曲的本質也不會變,比喻偽裝的正直不過是欺騙別人。另有“蛇入竹筒,曲性難改”、“蛇入筒中曲性在”等說法,意思與此相近。
蛇無頭不行 比喻人們的集體行動必須有領頭人。
蛇蠍心腸 形容心腸狠毒。
打蛇不死打蚯蚓 意為鬥不過強大的就去攻擊弱小的,欺軟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