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難考證的問題。一般的講,崇虎的古羌人――古戎狄原始部族發源於中國西部的甘肅、青海地區,後來這些部族陸續遷出,進入陝、晉地區,又進入中原。在部族之間的角逐中,成為在中原融合其他部族的重要力量。甘肅的隴東和陝西省是西方部族長期的聚居地,又是向東方遷徙的出發地。他們的原生圖騰或熊或虎,後又衍生很多部族支係的衍生圖騰,多數仍屬於熊虎類。後從西方遷出的部族,因不服周禮,便形成相對立的戎狄部族。其中也包括匈奴。
到春秋時期,甘肅隴東和陝西西部,是戎狄義渠國,關中臨潼地區是姬姓驪戎,關中東部有大荔戎,陝北有白狄。山西雖有很多西周的封國,但晉東南有赤狄、白狄,晉南有長狄,晉中太原地區有大戎,晉北有林戎、山戎。河北的北部有山戎、無終戎。冀西有白狄中山國,冀南有白狄肥、鼓國家。河南有西方部族的國家申國、繒國和盧戎,洛陽地區也分布著陸渾戎等部族。東方蘇北和皖北地區不屬於西方部族,但有徐夷、淮夷崇虎的部族。湖北、湖南有崇虎的巴族,四川、雲南地區有古羌人後裔――崇虎的彝族、白族、納西族等。
西周也是西方部族,周姬姓四十個封國,也是西方部族的後裔,其中有的封國的一半仍留在戎狄之中。西方部族中雖有的崇羊,崇牛,而崇虎的部族可能勢力很大。
我國曆史上有幾次大的移民,即西漢末王莽之亂,西晉永嘉之亂,唐代安史之亂,北宋汴京陷落。在這些戰亂中,大量的中原人紛紛南遷到江南江浙地區和閩、贛、粵、桂等省,不僅帶去了中原文化,也帶去了虎文化。元朝末年之亂和明朝靖難之役,造成中原赤地千裏,文化遭到嚴重破壞。明朝大量從山西省移民到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和陝西等省,以恢複和發展這些地區的生產。因山西省是“表裏山河”,戰火殃及較少,居民較多,保留傳統文化也較多。山西的移民對於恢複戰區傳統文化也發揮了一定作用,同時也帶去了傳統的虎文化。明代的大規模移民中,還有四川的移民。
內蒙古西部近代的虎文化是清朝晚期由甘肅、陝西、山西走西口的移民帶去的。東北三省的虎文化也是清朝晚期由山東、河北闖關東的移民帶去的。
綜觀中國的虎文化,大概從東漢時期,虎神從神壇上下來後,便成為廣泛的民俗文化。中原戰亂數度南遷的移民和明清移民,對於傳播和發展民俗的虎文化,發揮了很大作用。
從全國各地看,山西省和陝西省保留的虎文化最豐富。其次是山東、蘇北、湖北地區。四川和鄂西、湘西、雲南地區的虎文化,是古羌人和古代巴人的虎文化在其後裔民族中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