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池
1.炒菜時如果油鍋起了火,正確的滅火方法是:()
A.倒入沙子B.把鍋端下來C.蓋上鍋蓋
2.我國有“漁米之鄉”之稱的區域是:()
A.長江中下遊平原B.關中平原C.東北平原
3.人的眼淚是鹹的,那麽鹹味來源於:()
A.血液中B.頭發中C.汗水中
4.“日已出,月未落”這樣的自然現象出現在農曆的:()
A.上半月B.下半月
5.抗旱能力較強的農作物是:()
A.小麥B.玉米C.穀子D.高粱
6.人咬食物後,細嚼時總是:()
A.上顎碰下顎B.下顎碰上顎C.上下顎一起動
7.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隻老鼠,再放入哪一樣老鼠可以活的時間長些:()
A.綠草B.清水C.穀物
8.民間傳說可以驅邪的樹木是:()
A.梨樹木B.桃樹木C.柏樹木
9.人老了,頭發會慢慢地變成白色,是因為:()
A.白色素增多B.黑色素減少C.神經性褪色
10.一般情況下,母雞孵化小雞需要:()
A.三周B.四周C.一個月
二、連線台
1.國花一覽
日本 牡丹
朝鮮 荷花
中國 櫻花
印度 金達萊
2.省份的簡稱
山東省 黔
福建省 滇
雲南省 閩
貴州省 魯
三、聯想窗
根據四個詞語的提示,聯想到另外一個詞語。
1.挖地三尺 炮樓 電影 《論持久戰》
(三個字)正解:
2.京劇角色 淩晨一點多 牛 姓氏
(一個字)正解:
3.賀敬之 大生產 中共七大 搖籃
(兩個字)正解:
4.自然現象 草船借箭 影響交通 重慶
(一個字)正解:
四、奇音壁
1.失敗和成功究竟是什麽親屬關係?
2.一隻籃球放在地上,要讓任何人無法跨過去,應該怎樣放?
3.一個人走在沙灘上,回頭卻看不見自己的腳印,這是怎麽回事?
4.人來到世界上,看到的第一個人是誰?
五、判斷門
1.亞洲的原意是東方日出之地。
2.黃河中遊的壺口瀑布位於陝北。
3.海洋中的珊瑚,其實是一種礦物。
4.傣族人的潑水節一般在夏季舉行。
5.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
6.太廟就是太上老君的廟宇。
7.夏有“三伏”日,冬有“三九”天,“三九”最冷,具體指的是九天時間。
8.澱粉中分解出來的糖是麥芽糖。
9.黃花菜又叫金針,通常開花時間是早上。
10.人打噴嚏時,眼睛是閉著的。
六、數學園
一位搬運工要搬300件瓷器,規定搬運一件瓷器運費1.50元,若摔破一件瓷器不僅不給運費,還要賠償2.50元,結果這位工人搬運完後,隻得到378元運費。問:他在搬運中摔破了幾件瓷器?
七、謎語燈
1.二中有它稱王,口中有它產糧。打一字
2.兄無兒,妹無女。打一字
3.下聯不配上聯。打一禮貌用語
4.身子冷又硬,臉上白光光;
太陽一出來,它就淚汪汪。打一自然物
5.成語填空謎。謎麵的成語缺一個字,要求用另一個成語為謎底猜出所缺的字。
有口難 謎底:
窮水盡 謎底:
八、試金石
巧填數
將1-9這九個數字分別填入下麵輪盤的圓周上,使每個直徑上的三個數字加起來,都等於15。你能正確填上數字嗎?
九、智力舟
尋牛記
正月的一天,王二丟了牛,立即到村裏廣播室找老馬,請他在廣播裏講一講,有誰看到沒有。老馬問:“你啥時發覺牛丟失的?”答:“不是去年就是今年。”又問:“一共丟了幾頭牛?”又答:“不是一頭就是兩頭。”老馬十分聰明,已經知道是怎麽回事,他馬上寫了幾句尋牛啟事,在廣播裏講了幾遍,當天下午就找到了牛。
請問:王二丟了幾頭牛?又是啥時發覺丟失的?
十、故事宮
小姑挨打
從前,有一家三口人,哥哥嫂嫂和一個小姑。這天,小姑站在門口做針線活,隻見一個青年男子向她走來,原來是問路的。小姑熱心地又說又指點,把問路人打發走。這事被嫂嫂看見了。晚上哥哥回家後,嫂嫂就對哥哥說:“你得管教管教你妹妹啊,她總站在門外和過路的男子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哥哥一聽就火了,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妹妹找來打了一巴掌。妹妹委屈地說:“你打我知曉,背後有人挑,因何出門來,為指路一條。”哥哥聽後才知道錯怪了妹妹。
後來有人把這四句話作為謎語,猜一樣常用物品。
想一想,這是什麽?
眼參考答案
一、1.C 2.A 3.A 4.B 5.C
6.B 7.A 8.B 9.B 10.A
二、1.1——32——43——14——2
2.1——42——33——24——1
三、1.地道戰2.醜3.延安4.霧
四、1.母子關係2.放在牆角
3.他是倒退著走的4.接生婆
五、1.√2.√3.×4.×5.√
6.×7.√8.×9.×10.√
六、1.18件2.36
七、1.十2.味3.對不起4.冰
5.一言為定 開門見山
八、中間填5,然後按照直線1-92-83-74-6
九、除夕夜丟了一頭快要下犢的母牛
十、燈籠
幽默笑話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既貪財又小氣。他有兩個徒弟,可是每當他吃什麽美味時,總是獨自享用。一天,小徒弟對大徒弟說:“今天師父讓我給他做包子,等一會,我能讓他請我吃包子。”大徒弟不相信,他倆就打了個賭。小徒弟把包子蒸好了,就給師父端了過去,大徒弟躲在窗外偷聽。
隻聽小徒弟對師父說:“昨天我爸爸上山打柴時拾到一塊黃燦燦、沉甸甸的東西,拿回家後,別人都說是金子。”老和尚一聽,眼睛瞪大了,連忙給他一個包子,問:“然後呢?”小徒弟把包子吃完後說:“然後爸爸就想把金子分一半給師父您。”老和尚心裏暗暗高興,又遞給他一個包子,問:“你媽媽怎麽說呢?”小徒弟把包子吃完後又說:“我媽媽說,不如把金子賣了,給咱們寺裏放一次布施。”老和尚又給了他一個包子,著急地問:“那後來呢?”小徒弟把包子吃完,接著說:“我對他們說,不如把金子交給師父您來保管。”老和尚笑了笑又給了他第四個包子,問:“後來呢?”小徒弟慢慢吃完包子後,抹了抹嘴巴,說:“後來,我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