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0章 嚴父慈祖多情帝君(2)

  盡管乾隆帝對永璜之卒頗為悲傷,但他對其他皇子的不良品行仍是深惡痛絕,加以責斥,並不姑息。皇十七子永,“不甚讀書,喜音樂,好遊嬉。少時嚐微服出遊,間為狹巷之樂”,乾隆帝對其“深惡之”。乾隆五十四年,帝封其同母之兄皇十五子琰為嘉親王,而對永則“降封貝勒”。

  三、兩立嫡子未遂。

  乾隆帝雖常講“敬天法祖”,但並不墨守成規囿於舊製,在立太子問題上有自己的主張,想立嫡子為太子。第一次是立永璉。皇次子永璉為孝賢皇後所生,“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甚受雍正帝喜愛,為其取名永璉,“隱然示以承宗器之意”。乾隆帝因此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禦乾清宮西暖閣,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和九卿,諭遵皇父之製密立儲位說:“國本攸係,自以豫定為宜”,“循用皇考成式,親書密旨”,著總理事務王大臣親看宮中總管太監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待將來皇子年齒漸長,“識見擴充,誌氣堅定,萬無驕貴引誘之習,朕仍應布告天下,明正儲貳之位”。這位內定為太子之人,就是永璉。不料到了九歲的時候,永璉於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病重,乾隆帝親奉皇太後至寧壽宮,看望其病。當日永璉去世,帝萬分悲痛,下諭輟朝五日,並諭和碩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及軍機大臣:

  “二阿哥永璉乃皇後所生,朕之嫡子,為人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當日蒙我皇考命為永璉,隱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禦極以後,不即顯行冊立皇太子之禮者,蓋恐幼年誌氣未定,恃貴驕矜,或左右諂媚逢迎,至於失德,甚至有窺伺動搖之者,是以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皇考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麵諭,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是永璉雖未行冊立之禮,朕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於本月十二日,偶染寒疾,遂致不起,朕心深為悲悼。朕為天下主,豈肯因幼殤而傷懷抱,但永璉係朕嫡子,已定建儲之計,與眾子不同,一切典禮,著照皇太子儀注行,元年密藏匾內之諭旨,著取出,將此曉諭天下臣民知之。”

  不久定:皇太子喪儀,皇上素服七日,若臨皇太子金棺處,釋纓緯。官員軍民人等,在京四十日、外省二十日停止嫁娶作樂,諡永璉為端慧皇太子。

  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乾隆帝遇到第二次大的打擊,他心愛的皇七子永琮,年方二歲,以痘殤。他非常悲傷地諭告王大臣:“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周,岐嶷表異,聖母皇太後因其出自正嫡,聰穎殊常,鍾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為軫悼。建儲之意,雖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書旨封貯,又尚在繈褓,非其兄可比,且中宮所出,於古亦無遭殤追贈概稱儲貳之禮。但念皇後名門淑質,在皇考時,雖未得久承孝養,而十餘年來,侍奉皇太後,承歡致孝,備極恭順,作配朕躬,恭儉寬仁,可稱賢後,乃誕育佳兒,再遭夭折,殊難為懷。皇七子喪儀,應視皇子從優,著該衙門遵旨辦理,送入朱華山園寢。”

  兩次欲立嫡子為太子,均未得遂,乾隆帝痛定思索,認為是否此舉不妥,遭祖宗譴責,才有此難。他在宣布處理永琮喪事的諭中接著講道,“複念朕即位以來,敬天勤民,心殷繼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殤。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豈心有所不願,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慶,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此朕悲悼之餘,尋思所及,一並諭王大臣等知之。”②。

  照此看來,此時乾隆帝已有不再立嫡子為太子的想法,事實上此後也不可能以嫡子繼位,因為他再也沒有第三位嫡子了。孝賢皇後於乾隆十三年去世,十五年皇貴妃烏拉那拉氏冊為皇後,三十一年卒,因忤帝旨,喪儀降按皇貴妃之例,此後就未再立皇後,自然也就不會再有中宮皇後所生之嫡子了。

  四、疼愛子孫、慈祥可親的老祖宗。

  在乾隆帝嚴格管教和精心培養下,出現了一批頗有才華的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他們也深受皇父、皇祖、皇曾祖寵愛。皇五子永琪,“少時,國語騎射嫻習,為純皇帝所鍾愛,欲立儲位”,於乾隆三十年十一月被皇父以其“年已長成,應予封爵”,封為榮恪親王。可惜的是,這位被皇父內定為未來的帝君竟染病不起,封王之後四個月即離開了人世。皇六子永善於繪畫,“兼通天算”,於乾隆二十四年出繼與慎郡王允禧,封貝勒,三十七年進質郡王。皇十一子永,“善書法,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趙文敏。又嚐見康熙中某內監言其師少時猶見董文敏握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故王推廣其語作撥燈法,談論書法具備”。“詩文精潔,書法遒勁,為海內所共推”,“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宇,重若珍寶”。乾隆帝很喜愛永,“每幸其第”,於五十四年封其為成親王。

  在文武百官麵前,乾隆帝是掌握生殺予奪大權、威嚴無比的萬歲爺,一舉一動,皆有固定之規,看起來,道貌岸然,神聖不可侵犯,而他對於幼小皇孫、曾孫、元孫,卻是一位撫愛備至、慈祥可親甚至與孫輩逗笑作樂的老祖父、老曾祖父。他特降恩旨,對未得品級的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賞戴紅絨結頂帽。這是―種相當高的政治待遇。原禮親王昭?對紅絨結頂冠之珍貴,作了如下的描述:

  “國朝定製,皇上燕服,宮中冠紅絨結頂冠,凡皇子、皇孫皆以是為禮服,甚屬尊重。近支王、貝勒得上賜者,許常冠戴。輔臣間有賜者,皆不敢戴,惟張文和公蒙特旨許元旦日冠戴,時以為非常之榮。成王嚐戲謂餘曰:吾帽冠隻值清錢百文,然勝汝輩數百金之頂多矣。時紅寶石頂價甚昂,故王以為戲雲。”

  軍機章京趙翼通過一件小事,具體敘述了慈祥祖父弘曆逗樂皇孫及皇孫善射、聰穎的情形:

  “一日至張三營行宮,上坐較射,皇子、皇孫以次射。皇次孫綿恩方八歲,亦以小弓箭一發中的,再發再中。上大喜,諭令再中一矢賞黃馬褂。果又中一矢,輒收弓矢跪於前。上若為弗解其意者,問:何欲?仍跪而不言。上大笑, 趣以黃馬褂衣之,倉促間不得小褂,則以大者裹之抱而去。童年嫻射,已是異事,而此種機警,在至尊前自然流露,非有人教之,信天界也。”

  綿恩後來長得很美,“貌頎秀,猿臂,善射”,乘馬矯捷若飛,“舉止詳瞻,趨蹌有節”,更受皇祖父寵愛,“弱冠即領火器營總統,凡五十餘年”。

  隨著年事漸高,乾隆帝對皇孫尤其是曾孫、元孫更為疼愛,這突出表現在對皇長孫綿德抱孫及嘉獎善射之曾孫、元孫上。綿德於乾隆十五年受祖特恩襲封親王,三十七年因故降郡王,四十一年以與禮部郎中秦雄褒往來,饋遺書畫,被削爵,由其弟綿恩承襲郡王,第二年複蒙皇祖施恩,封鎮國公。四十九年正月十二日,因綿德將抱孫子,年逾古稀的乾隆帝下諭,特晉其爵說:綿德為皇長子定安親王嫡長子,係朕長孫,今念綿德之子奕純新歲可以得子,“朕慶抱元孫,五世一堂,實為古稀盛事,自應特沛恩施,以衍奕雲祁之慶。綿德著加恩晉封固山貝子”。同年閏三月十三日,他又下諭賞恩奕純說:“奕純阿哥係朕之曾長孫,今又得生元孫,實為國家祥瑞,朕深為欣悅,奕純阿哥著加恩賞戴寶石頂、雙眼花翎。”他還親幸綿德府第,“視皇元孫載錫”。

  乾隆帝喜抱元孫,十分高興,於四十九年諭令各省總督巡撫,查明五世同堂之家,以加恩賞。五十年正月十六日他就此事又下諭說:“朕仰承天眷,上年喜得五世元孫,嘉慶駢臻,恩施宜渥”,因令各督撫查明所屬紳土庶民有身及五代同堂者,加恩賞賚。今據各地造冊谘送軍機處,共有一百九十二人,其中郭有英、張羽、劉湘、鍾君寵四人俱壽逾百歲,曾元繞膝,洵為升平人瑞,朕親製詩一章,分賞四家,並各禦書匾額賜予,“用示寵眷”,所有應賞銀兩,緞匹及建坊之事,著該部照例具題。其餘未滿百歲五代同堂之張文聚等一百八十八人,著各督撫分別年歲,給予匾額,賞給銀緞,“以昭錫福推恩,同登壽宇之至意”。

  其禦製詩為:

  “紀元五十承天眷,述祖乾清叟宴張。匯報遂教來續續,特章豈獨讓堂堂。京幾齊粵四氏得,張郭劉鍾五代昌。壽世庥征真是罕,持盈保泰惕何遑。”④。

  乾隆五十六年夏,年逾八旬的老壽星乾隆帝,帶著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五代人同往承德避暑山莊,行圍避暑,歡享天倫之樂。八月十二日,帝禦山莊宮門觀皇孫等射箭,皇孫質郡王綿慶,年僅十三,竟中三矢,八齡幼童皇元孫載錫,亦中三矢。乾隆帝大喜,賜綿慶黃褂、三眼花翎,賜載錫黃褂、雙眼花翎,並禦製《命諸幼皇孫皇元孫來山莊隨圍遂觀其射詩》,以誌其喜。其詩為:

  “觀射尋常多抱愧,今朝觀射喜偏應。元孫八歲三箭中,侍祖當年此地仍。弧矢四齡爭較早,構堂萬世冀恒承。一身七代瞻神禦,家法天恩永佑征。”

  過了十天,八月二十二日,乾隆帝攜帶諸幼皇孫、曾孫、元孫於威遜格爾行圍,年僅十歲的皇孫綿寧射中一鹿,皇祖父大喜,賜予綿寧黃褂及雙眼花翎,並禦製《威遜格爾行圍誌事》詩:

  “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

  老我策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

  是宜誌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

  家法永遵綿奕葉,承天恩貺慎儀刑。”

  這兩首詩中的元孫“四齡爭較早”、幼孫“爭先早二齡”,“一身七代瞻神禦”等句,指的是什麽事情,乍看不甚明了,查閱乾隆帝的一道諭旨,才知道這是他憶及當年隨侍皇祖父康熙帝時之情景,有所感而發的。他於八月十二日就皇孫質郡王綿慶、元孫載錫三矢中的之事,下了一道長諭,講述當年自己十二歲時連中五矢之事,宣布要加恩賞賚親見七代之人說:

  “本年朕屆八旬開一,年穀順成,雨?時著,壽辰之前夕,微雨飄灑,次旦曦景晶瑩,天色開朗,太和翔洽,實為渥荷天庥。十一日命皇子、皇孫、曾孫、元孫等山莊較射,元孫載錫年方八歲,五發三中,朕心深為嘉悅,賜以黃褂。因憶昔年朕隨侍皇祖山莊閱射,朕連中五矢,仰蒙天語褒嘉,慈顏大悅,蒙賜黃褂,其時朕年十有二歲。今元孫甫及八齡,即能連發命中,仰見昊蒼篤佑,家法貽庥,慶澤延洪,克膺備福。現在八旬開袞,元孫業已長成就傅,計朕壽 躋九旬時,又可見六代來孫,同堂稱慶。……今思朕逮事皇祖、皇考,複得元孫,朕已親見七代,篤慶錫光,更為古今罕有,著交八旗都統、步軍統領、順天府尹及各直省督撫, 詳查臣民中如有實曾親身上見祖父下逮元孫有指證者,據實 奏聞,候朕優加恩賚,用昭壽寓同登之盛。”

  以上詩、諭,將乾隆帝疼愛幼孫、元孫之情,非常生動地躍現於人們眼前,他可真是一位慈愛可親的老祖宗!

  第二節“友愛昆仲”“體恤天潢”。

  一、優遇和王、果王。

  乾隆帝在對待弟兄關係及宗室的問題上,充分吸取了前朝的經驗教訓,處理較好。他一共有九個弟兄,其中六位早死,三兄弘時因“放縱不謹”,被雍正帝削宗籍,隻有五弟弘晝、六弟弘瞻長大成人封授王爵。

  弘晝於雍正十一年與四兄弘曆同時被父皇封為親王,弘曆為寶親王,弘晝為和親王。十三年弘晝又與弘曆同時被委任辦理苗疆事務,二人總領其事。乾隆皇帝弘曆即位後,對弘晝“甚友愛”,授其為議政王,“將憲皇所遺雍邸舊貲全賜之”,故弘晝“甚富饒”。然而弘晝“性驕奢”,賤視王公大臣,“嚐以微故,毆果毅公訥親於朝”。弘瞻於乾隆三年出繼與果毅親王允禮,襲封親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