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停戰議貢中安和好。(3)

  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也就是乾隆帝下達敕諭阮光平決意許貢的這一天,他又下了一諭,讓阮光顯進關,至熱河山莊朝覲,並讓其轉諭阮惠皇上的恩惠。其諭說:此次阮惠又遣其親侄阮光顯“齎表乞降,情詞較前倍加恭順,自屬出於畏威至誠”,現已降敕與阮惠,福康安即令阮光顯遣人齎敕,交阮惠閱看後,再令阮光顯進京,於七月二十日以後,行抵熱河,那時,蒙古各部王公台吉俱來朝覲,“俾阮光顯得睹車書一統萬國享王之盛”,與諸王公台吉“同邀筵宴之榮,自屬更善”。並向阮光顯告知:黎維祁丟失大皇帝重頒印信,本應重治其罪,念其累代恭順,故僅予安插內地,不會令其複回黎城主持國事。阮惠如於明年萬壽前親來瞻覲,“大皇帝必格外加恩,或即予以王爵,子孫世守安南”。《清高宗實錄》卷1328,頁8、9.

  過了十六天,五月十九日,當他知悉阮光顯告知阮惠上述情形後,“該國臣民共生歡幸”,阮惠又遣使“齎送謝儀,辭令禮文,較前倍加恭謹。看其感激畏服,竟屬出於至誠”,阮惠明年必然進京瞻覲。他即下諭說:明年如果阮惠親自來京,“即當特降恩綸,加封王爵,優予賞賜”。著福康安再行“剴切檄諭阮惠”,明年恭遇大皇帝八旬萬壽,果能自行詣闕抒誠,“大皇帝必當格外加恩,予以王爵,渥受寵錫,爾之子孫,亦可世守安南,永備藩服”。“如此明切諭知,自不致更生疑慮”,“阮惠自必堅心欣戴,踴躍來朝。”《清高宗實錄》卷1329,頁10、11.

  閏五月十六日,兩廣總督福康安、廣西巡撫孫永清的重要奏折送到京師。二人奏稱:已將賜予阮惠的敕諭和珍珠手串,齎至鎮南關,於五月二十五日召阮光顯進關授予。阮光顯拜閱敕書後,“叩頭不止。稱小邦番目親屬,今日捧誦綸音,敬感聖德天威,俯鑒我叔光平殷懇畏悚微忱,宥其前罪,複許投誠,格外寵以璽書,頒以珍物,萬分榮耀”。今即奉大皇帝恩旨準令進京,即不敢再行出關,當令隨員恭捧敕書恩賞,並齎敕諭,送往黎城,並親自寫信寄告阮惠,“諄囑速修謝表,並懇請於明年入京瞻覲”。“察其神色,實屬喜出望外”。④《清高宗實錄》卷1331,頁2,2.阮光顯的誠懇心情和精彩言詞,以及福康安的妥善安排與從中促進,使乾隆帝加快了允貢的步伐。他在讀過奏折後,諭告軍機大臣:“此事福康安辦理妥協,殊屬可嘉,覽奏深為欣悅。”④。

  六月二十二日,在雙方改善關係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乾隆皇帝撤銷了原來要阮惠進京朝覲後才授封納貢的前提條件,改為下諭立即冊封。此日,福康安、孫永清之折到京,二人奏稱:六月初五日,阮惠遣人恭齎謝表與貢物到鑲南關,現將表文二道,呈請禦覽,貢物是否賞收,仰候訓示辦理。表文“情詞肫切,出於至誠”,且稱已先為陣亡提鎮大臣築壇奠祭,現於國內擇吉立廟,請頒發提鎮官銜諡號,以便祭祀。乾隆帝看過表文,諭軍機大臣:“朕覽阮惠呈進表文,極為恭謹,自係出於感激至誠,而於瞻覲祝厘之處,尤屬肫懇殷切。該國鎮撫民人,全仗天朝封爵,況造邦伊始,諸事未定,尤賴正名定分,明示寵榮,以為綏輯久遠之計”。現明降諭旨,將阮惠封為安南國王,並另降敕諭,先為詳悉曉示。所有封爵敕印,俟阮光顯入覲返國時,即令其齎回。所進貢物,收納送京,另加恩賞。因阮惠進表謝恩,“特製詩章,禦筆親書以賜”。著將敕諭及禦詩,發交福康安,令派滿洲能幹道府一員,齎送安南,麵交阮惠祗領。

  其敕說:

  “敕諭安南阮光平知悉。據協辦大學士、兩廣總督、公福康安奏,為爾具表謝恩,展陳覲悃。朕披閱表內詞義肫懇,並請於明年進京入覲祝厘,具見恭謹,所有齎到貢物,已諭令賞收,以遂爾芹曝之獻。安南以黎維祁庸憒無能,天厭其德,國祚告終。爾現已悔罪投誠,遣親侄阮光顯奉表瞻覲,祈求懇切,不啻再三。朕順天而行,有廢有興,悉歸大公至正,本擬俟明歲親行叩覲時,賞給王爵,茲閱爾表內所稱,造邦伊始,必須仰賴天朝寵榮,錫之封號,方足以資駕馭,自屬實情。用是特降恩綸,封爾為安南國王,俾資鎮撫,並親書禦製詩章,賜為爾國世寶。……”《清高宗實錄》卷1333,頁18、19.

  乾隆帝冊封阮惠為安南國王的冊文,是這樣寫的:

  “朕惟王化遐覃,伐罪因而舍服,候封恪守,事大所以畏天。鑒誠悃於荒陬,貰其既往,沛恩膏於屬國,嘉與維新,賁茲寵命之頒,勖以訓行之率。維安南地居炎徼,開十三道之封疆,而黎氏臣事天朝,修百餘年之職貢,每趨王會,舊附方輿。自遭難以流離,遂式微而控?,方謂興師複國,字小堪與圖存,何期棄印委城,積弱仍歸失守,殆天心厭其薄德,致世祚訖於終淪。爾阮光平起自西山,界斯南服,向匪君臣之分,?成婚媾之仇。釁起交訌,情殊負固,抗顏行於倉猝,雖無心而難掩前愆,悔罪疚以湔除,願革麵而自深痛艾。表箋籲切,使先猶子以抒忱,琛獻憬來,躬與明年之祝嘏,自非仰邀封爵,榮藉龍光,曷由下蒞臣氓,妥茲糾集。凡此陳詞以實,胥征效順彌虔,況王者無分民,詎在版章其土宇,而生人有司牧,是宜輯寧爾邦家,爰布寵綏,俾憑鎮撫,今封爾為安南國王,錫之新印。於戲,有興有廢,天子唯順天而行,無貳無虞,國人鹹舉國以聽,王其將丹款,肅矢永競,固圉以長其子孫。……欽哉,毋替朕命。”②《清高宗實錄》卷1333,頁18、19、20,21.

  乾隆帝賜予阮惠的詩如下:

  “三番耆武匪佳兵,昨歲安南重有征。

  無奈複黎黎厭德,爰教封阮阮輸誠。

  守封疆勿滋他族,傳子孫恒奉大清。

  幸沐天恩欽久道,不遑日監凜持盈。”②。

  既賜敕諭,又冊封為王,還贈禦製詩書,雙方敵對關係完全結束,代之而來的是友好往來,緊密聯係。五十四年七月中,阮光顯奉表到達熱河。二十四日乾隆帝在避暑山莊的卷阿勝境,召見阮光顯,賜宴,令其隨同蒙古王公文武大臣入座觀戲,賞給阮惠玉觀音、玉如意及金絲緞、朝珠等物,賞阮光顯磁羅漢、玉如意、金絲緞、銀盒等物,對其副使及隨行人員,亦分別賞予如意、緞、盒、銀兩。乾隆帝又於當日下諭說:從此以後敕諭該國及守土各官,以及安南行文,俱改稱阮惠為安南國王,不再以國長相稱。待八月初十日大宴時,仍行厚加賞齎。明年阮光平親來祝壽時,其入座位次,令在宗室親王和舊外藩親王之下郡王以上,“其賞齎更當格外優渥”。《清高宗實錄》卷1335,頁18、19.

  同日,乾隆帝頒行《禦製再書安南始末事記》,敘述棄黎封阮的原因和意義,其文為:

  “……蓋黎維祁之庸昏,孫士毅之失算,以致阮惠複據安南,向固言之詳矣。然使孫士毅即早遵旨班師,而阮惠亦必複來,是不過無傷我官軍之事耳,但甫經興滅繼絕之藩國,視其仍滅絕而弗救可乎?則是師猶無了期也。茲黎民實因天厭其德而自喪其國,而阮惠以獲罪王朝,震悚悔過求降,並請詣闕乞封,斯則不勞師而寧眾,與封黎氏無異。……夫予臨禦五十四載,經大事屢矣,每以危而複安,視若失而乃得,即予自問,亦不知何以臻此,所謂非人力也,天也。天之眷予者獨厚,不忍言報,惟恐弗勝,即此納降安南一事,恐後人未識輕重久長之至意,故複敘而書之。”《清高宗實錄》卷1335,頁20、21.

  乾隆帝此文,字句不多,但含意頗深,其中兩點尤為特別突出。

  其一是對清軍敗於黎城的原因,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迄今以前,他都將此歸咎於孫士毅不遵諭旨未及早撤軍回關,似乎孫若早日班師回朝就萬事大吉,黎維祁複主安南,興滅繼絕之壯舉將永載史冊。現在他不這樣看了,他清楚地了解到黎維祁昏庸,黎氏氣數已盡,安南已經到了應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了。他在此文中實際上已經明確暗示,本來就不該出兵安南,不該幫助黎氏複國,這才是決定清軍失利的根本因素。正如文中所說,即使孫士毅提前回到關內,也不過是暫時避免了一次失敗,問題並未解決,還得再次派兵,還將再遭慘敗,“師猶無了期也”。

  其二,更為重要的是乾隆帝由此而舉一反三,認真思考,檢討自己施政得失。阮惠之積極求貢,“恭順懇切”,因而封王許貢,使萬難了結之事得以解決,使他擺脫了進退維穀的困境,從失敗轉為成功,即文中所言“斯則不勞師而寧眾,與封黎氏無異”。但這一勝利,這一特功,來之偶然,非清軍威所致。如若阮惠不來求貢,堂堂天朝大皇帝,竟然敗於“安南土目”之手,而且緊閉城門,偃旗息鼓,不敢再戰,不敢言戰,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縱有唾麵自幹的才幹,也難掩其醜。可是,皇天特別厚待乾隆帝,每每使他危而複安,失而複得,居然出現了他意想不到的極好機會,阮惠懇切求貢,因而轉危為安,愁眉舒展。乾隆帝由此想起了許多往事,回憶起不少危局。一征金川,經略訥親、總督張廣泗兵敗遭斬,戰事難以延續,他強忍羞慚,認輸罷兵,連下十數道諭旨催督大學士傅恒班師,皇天保佑,莎羅奔率眾乞降,傅恒得以“功成”回朝。征準部,達瓦齊剛降,阿睦爾撒納即叛,定北將軍班第被圍自盡,攻回部,定邊將軍兆惠被困黑水營,打緬甸,將軍明瑞敗死小猛育,經略傅恒困駐老官屯,等等狂風暴雨,皆隨之而去,或是敵方主動“悔罪求貢”(如緬王),或是遇逢佳機,轉敗為勝(平準定回),正如文中所說“每以危而複安,視若失而乃得”,“天之眷予者獨厚”。乾隆帝雖言蒙天厚寵,但亦深知難以僅僅依憑於天(即碰運氣)而輕舉妄動,故特書此文,告誡子孫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惟恐“後人未識輕重久長之至意”。乾隆帝的這種態度是正確的,真能如此治政,是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少做不少蠢事。

  正是由於乾隆帝認為阮惠的懇切乞降求貢,解決了安南之難題,即他在另一諭中所說:“仰賴上蒼眷佑,不煩兵力,而該藩悔罪抒誠,恪恭奉命,較之勞師動眾,其成功難易,奚啻霄壤,此人所未敢遽信者,而竟得如此善全”,確當“慶幸也”。《清高宗實錄》卷1356,頁21.因此,他對阮惠入朝特別重視,格外優待,這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