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5章 錯攻緬甸敗而後和(5)

  “我兵進剿緬甸,現在廣集兵糧,期以秋冬大舉,自必勢如破竹,迅奏朕功,使西南邊境敉寧,為一勞永逸之計。但思緬地僻在荒徼,兼以山巒重阻,風氣隔閡,將來平定以後,自難設立郡縣,同於內地,即欲如新疆回部,留駐大臣坐鎮彈壓,亦恐水土惡劣,瘴癘時發,我兵久駐非宜。至匪酋懵駁,自其父藉牙篡弑以來,濟惡虐眾,連年侵擾邊地,近複犯我顏行,尤為貫盈孽重,自當犁其巢穴,翦彼鯨鯢,以彰天朝威遠服叛之典。而既經剿滅,其土地人民,皆我幅隕赤子,亦不可不為撫靖,俾共享太平之福。若欲另立酋長,自無如仍擇莽瑞體苗裔,但恐其後人久經禍亂,或複選懦無能,設竟委以重任,未必能控群蠻而闡聲教,甚或同於井蛙之見,仍然蠻能相尋,自滋猜釁,轉於柔遠無益。莫若量各城大小,分置土司,使各守其疆界,不相聯屬,則伊等勢渙情暌,不能驟合為一,或可不致滋生事端,亦眾建而少其力之意。而各土司定則納賦,鹹受吏職,更為易於製馭。但須度其疆域險夷,詳審製宜,如阿瓦、猛密、木邦諸城,自較為重要,其餘亦當酌量道裏遠近,畫界區分,俾不相侵附。而所擇土司,尤宜視其傾誠相化,才堪效用,而心可信任者,授以土官,俾之長世自衛,共沐國恩。其或桀驁叵測,及強宗大姓,雖一時震懾降附,難必其不心懷兩端,則當如回部之霍集斯等,移其族黨,妥為安置,以示保全,兼可永杜後患。此皆大功告成後,所必應籌辦及之者。”《清高宗實錄》卷788,頁13、14.

  過了兩個半月,九月十六日,乾隆帝根據明瑞所奏九月開始進攻的奏折,諭軍機大臣:此次我兵聲勢甚盛,克敵製勝,自可立奏朕功。“緬匪”此時或懾我軍威,詭稱服罪輸款,“冀逭天誅”,明瑞等切不可稍存姑息,輕許納降。“此等賊匪狡詐性成”,去歲楞木、鐵壁關等處,屢次詐降,以緩我兵,及兵稍退,旋複抗叛,斷不應為其所愚。況我兵自去歲新街至今春木邦,臨陣損傷者,頗亦不少,“此非犁穴誅渠,盡殲醜類,不足以申國威而彰天討,尤不可僅以受降蕆事”。若我兵直抵阿瓦,攻克其城,“即當戮其逆酋,剿其凶黨,大示懲創”,並就其地界,酌量分置土司,“以永靖蠻服”。“或王師將抵賊巢,匪黨等果有仇彼渠魁,擒縛來獻者,即俘囚奏捷,並多執其助惡逆黨,解送京師,彼時或可貸以不死,另為處置,而進兵之始,則不可預存寬宥之心也。可將此傳諭明瑞、鄂寧、額爾景額知之。”《清高宗實錄》卷795,頁2、3.

  這兩道諭旨集中地、著重地講了必須征服緬甸,不許輕易允降。他提出了五項明確的具體要求。其一,必將緬甸全部征服,打下首都阿瓦,“犁其巢穴”。其二,必“戮其逆酋”,將緬王懵駁擒獲獻俘斬殺。其三,必“剿其凶黨”,“盡殲醜類”,將緬甸軍政要員全部斬盡殺絕。其四,消滅緬甸,兼並入清,使統一的緬甸從此消失,“分置土司”將其分割成若幹小部,擇立順從於清之頭人充當土司,為清臣仆,“定則納賦”,緬地納入大清國版圖,緬人皆為清帝之“赤子”。其五,絕不接受緬王投降,“不可僅以受降蕆事”,否則,“不足以申國威而彰天討”。

  乾隆帝的這些要求是十分錯誤的,因而也給明瑞的進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如前所述,中緬之間的衝突,起因並不複雜,不過是雙方土司之間爭鬥,即乾隆帝所說之“蠻觸”,當時清無滅緬之心,緬亦未存攻清之意,最多不過是緬甸要索取耿馬等土司的貢賦,並且這也不是它的首倡,而是沿襲前緬王莽達拉的舊例。因為,至清為止,中緬雙方還未正式劃定明確的邊界,耿馬等土司雖久已歸附於清,繳納賦稅,當兵取役,但為了避免侵擾,維持安寧,也向緬王交點貢物。在這樣並未存在你亡我興、你死我活的根本矛盾的形勢下,雙方本可以通過耐心談判,消除誤會,解決問題,而建立起正常的和平關係,不需訴諸武力。緬王懵駁確曾遣使“乞降”,僅要求“賞給蠻暮、新街,照常貿易”,這也並不過分,蠻暮、新街本是緬甸之地,照常貿易利於雙方,有何不可。乾隆帝完全可以接受這一要求,停兵議和,允緬入貢。可是,他仗恃“大清國全盛之勢”,硬要一錯到底,堅不允降,不僅繼續攻緬,而且要將緬王及其重要將領、土司全部斬盡殺絕,要將緬甸並入清朝,分成隸屬於清的許多小部。這個要求蠻橫無理,欺人太甚。困獸猶鬥,何況新緬王懵駁,繼承開國之君藉牙的寶貴遺產,擁有大批猛將和剽悍士兵,久經征戰,他又善用計策,當然會動員緬甸人民武裝反抗,打一場保家衛國的全麵戰爭,擺脫亡國亡族的危險。乾隆帝這次征緬的不正義的性質,從根本上決定了他不能取勝,必將失敗。

  乾隆帝嚴厲宣布不許輕易受降,盲目相信大軍會馬到功成,捷音即至,也給將軍明瑞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促使他隻能勝不能敗,隻能進不能退,這也成為不久以後導致明瑞自盡慘死的決定性因素。

  二、陷入重圍小猛育清軍慘敗。

  明瑞,字筠亭,姓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一等承恩公富文之子,大學士傅恒之親侄,姑姑為孝賢純皇後。明瑞英俊聰睿,驍勇善戰,早年以官學生襲父公爵,乾隆二十一年以副都統銜授領隊大臣,從征準噶爾汗阿睦爾撒納,立下戰功,擢戶部侍郎,授參讚大臣,於公爵加“毅勇”二字,號一等承恩毅勇公。二十四年,明瑞領軍從攻回部霍集占,再建功勳,賜雙眼花翎,加雲騎尉世職,圖形紫光閣,擢正白旗漢軍都統。二十七年,明瑞出任第一屆伊犁將軍,進加騎都尉世職。三十二年三月初一日,明瑞被乾隆帝授為雲貴總督,經理征緬軍務,不久,又授兵部尚書,用將軍頭銜,全銜為兵部尚書、雲貴總督、將軍明瑞,有時還在將軍之後加上“公”。

  明瑞於三十二年五月抵雲南,即赴永昌,巡撫鄂寧亦偕往。明瑞揭發楊應琚欺罔之罪,奏劾提督李時升,總兵朱侖、劉德成、烏爾登額及副將趙宏榜畏敵懼戰,貽誤軍機,並指出,在前一階段作戰中,“滇兵積久廢弛無鬥誌,將領亦未諳戰陣,遺失炮位器械無算”。《嘯亭雜錄》卷5,《緬甸歸誠本末》。

  六月,明瑞奏陳征緬機宜,總結了以往失利的教訓,提出新的方略。他說:前次辦理,種種草率,動失機宜。永昌、騰越、順寧、威遠、普洱,沿邊土境二千餘裏,迤西七關八隘,旁通側出,絕少險要可守之地,若處處駐兵,二三萬人亦不敷分派。今已親督勁兵,鼓勇進剿,緬必“救護巢穴”。其各土司境內險要地方,如九龍江、隴川、黑山門等處,設置兵營,防敵來攻,其餘崎嶇小路,隻派人巡邏備禦,這樣,防守之兵比前大為減少,“而聲勢不分,較為得力”。兵自永昌、騰越兩處出口,由宛頂、木邦一路作為正兵,其餘分兩三路,由猛密等處並進,使敵疲於奔救。前次所需兵糧,係設站滾運,派兵護送,現在改為令兵士裹帶,省費,方便。帝允其奏。

  八月末,明瑞偕署刑部侍郎、參讚大臣額爾景額上奏三路進兵方略:進攻之軍,有北京滿兵三千名、四川兵八千、貴州兵一萬、滇兵五千,除黔兵一千遣往普洱外,綠旗兵共二萬二千,加上滿兵為二萬五千名,另調土司兵四千,以及原駐龍陵兵一千餘名、杉木籠兵二千餘兵,共三萬餘人。兵分三路,一路由宛頂出口,向木邦前進,有滿兵一千餘名、綠旗兵七千餘名,由明瑞統領,領隊大臣紮拉豐阿、伯玉魯斯,總兵國柱、李全同行。一路由鐵壁關出口往猛密,派滿兵九百餘名、綠旗兵七千餘名,由額爾景額與提督譚五格率領,總兵王玉廷同行。一路由紮防以南,經過猛古、猛浦,與猛密中路互為聲援,派滿兵九百餘名、綠旗兵三千餘名,令領隊大臣觀音保率領,總兵長清同行。命總兵達興阿統綠旗兵四千餘名,至木邦駐防。乾隆帝基本同意,隻是令中路由額爾景額為總統,命參讚大臣珠魯訥前往木邦。

  九月二十四日,大軍出發,這時明瑞作了一些調整,將觀音保一路並入己部,兵分兩路,南路明瑞統兵一萬二千餘名,由木邦攻錫箔,北路額爾景額往老官屯攻猛密,兩路至阿瓦會師;從征官將有員外郎傅顯、馮光熊,滇鹽道諾穆親,迤東道錢受穀,道府楊重英、郭鵬衝、蕭日章,還有革職知府陳元震、胡邦佑,武將有提督譚五格和總兵得寶、李全、國柱、達興阿、王玉廷、哈國興、本進忠、長青等。

  九月二十四日明瑞統軍出發,時天下大雨,三晝夜不絕,人馬俱立泥潦中,“饑且冷,多疾病,糗糧又盡濕”,行進緩慢。十月初十日,兵至宛頂,十八日入木邦,緬兵早已棄城而去。明瑞令珠魯訥留守,給兵五千人,以楊重英、郭鵬衝、陳元震管印務糧餉。

  明瑞統兵渡大壘江,抵錫箔,緬兵千餘先已撤走。清軍續進,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剿殺緬兵五百餘人,次日遇伏,複殺敵兵四十餘人。二十九日至蠻結,緬兵由密林內突然衝出,清軍盡力廝殺,斬敵二百餘人。緬軍二萬,在蠻結紮十六寨(柵),立木為柵,聚兵於其中,柵之外又開深壕,植竹木於旁,“皆銳其末而外向”,又列象陣為伏兵。緬兵有柵相護,清軍槍炮不能傷害,他們又從柵隙處發鳥槍射敵,一擊即中。明瑞向帝奏報蠻結之戰情形說:“登山?望,見賊匪甚多,所設十六寨,俱屬險要。密林之內,隱約見有埋伏,又見排有象陣”,不但山勢峻險,兼深林密箐,並無可通之路。設法挑誘,緬兵終不出寨交鋒。因與諸大臣、各侍衛商定,先破其中堅,餘寨自不能守。總兵哈國興請分三路登山,俯衝而下。十二月初二日,我軍分隊前進,衝擊木寨,“臣等俱在兵弁之前,首先追擊”,“人人奮勇”,用槍刀砍傷大象,象即倒奔衝突,緬兵不支,“紛紛敗竄”。清兵“衝冒槍炮,盡力攻擊,甚至彼此抱持,以手相搏,賊人不及施放槍炮”,但隔著木柵用槍刀砍戮,並拋擲火球,“我兵力戰不退,奮身直入木寨”,紮拉豐阿首先攻得一處。明瑞續攻得一處,觀音保亦攻取一處。貴州藤牌兵王連攻第二寨時,攀柵直上,飛身躍入,於數百緬兵中縱橫砍殺十餘人,頭帶刀傷,仍拔毀柵木,接應眾兵,“我兵乃得蜂擁而進”。敵兵於晚間,複來奪柵,“我兵奮力擊殺”,戰到二更時刻,“所有埋伏賊人,及他處防守各匪,俱棄寨奔逸”,“地方俱已廓清”,計殺緬兵二千餘人。《清高宗實錄》卷802,頁3、4、5.明瑞英勇督戰,“身先陷陣”,右眼遭敵槍擊傷,“幾殞”,“猶指揮不少挫”。《嘯亭雜錄》卷5,《緬甸歸誠本末》;《清史稿》卷327,《明瑞傳》。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