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2)

  又過了一天,五月十九日,欽差吏部右侍郎楊嗣等人的奏折到京,奏稱:奉旨查審薩哈諒“貪婪不法,款跡確鑿”,照律計贓擬罪。乾隆帝降旨:薩哈諒前任廣東布政使,聲名不好,且趨奉鄂彌達,故朕將其左遷山西按察使,繼因山西布政使缺出,一時不得其人,將其補授,以觀後效。今楊嗣等人的本內談到,薩哈諒在臬司任內,已有劣款種種,及升任藩司,婪贓尤多,共計一千六百餘兩,且實係科派屬員,重收尾封,贓私入己,並非公項餘銀應報不報者可比。當時庫吏言稱舊例所無,力行稟阻,而薩哈諒斥其膽小,悍然不顧,“則其始終狡詐,藐法負恩,罪實難逭”,著“三法司從重定擬,以昭炯戒”。②。

  刑部等衙門遵旨議奏,請將喀爾欽擬斬立決,將薩哈諒擬斬監候,秋後處決,乾隆帝批準此議,喀爾欽解到刑部後,立即正法。

  乾隆帝乘此時機,於五月二十八日連下兩道諭旨,狠煞貪風,整頓吏治。他在第一道諭旨中,列舉山西官員貪婪不法苛索民財諸弊,責令他們痛改前非。他說:山西地方,自石麟為巡撫以來,因循舊習,吏治廢弛,繼以薩哈諒、喀爾欽貪縱無忌,而各屬浮收濫取之弊,更相習為固然。如征收地丁錢糧,每兩例加耗羨一錢三分,今加至一錢七八分不等,更有加至二錢者,若如此征收,民何以堪。至鄉村編氓,有以錢納糧者,每兩銀折收大製錢一千零三十文,按時價合算,“計一兩加重二錢有餘,是耗外又加耗矣”,“小民有限脂膏,豈能供官吏無厭欲壑”。其他如需索鹽店當商陋規,買取貨物,任意賒欠,短發價值,或勒定官價,苦累行戶,“種種積弊,不一而足”。在晉省官吏中,並非沒有潔己自愛之人,然而“積習已久,效尤成風,故貪黷者常多,廉潔者常少”。“民生吏治,關係匪輕”。朕特施寬大之恩,既往不咎,自今以後,“著嚴行禁革,務使痛改前非,潔己恤民,奉公守法”,若不改悔,朕一聞知,即派大員徹底清查,水落石出,“必將大小官員從重治罪,不少寬貸”。《清高宗實錄》卷143,頁19、20.

  這道諭旨將山西貪風盛行民難承擔之情,講得十分清楚。僅就地丁錢糧而言,每兩本應隻加耗羨銀一錢三分,而各級官員卻加至一錢八分甚至二錢,每兩地丁賦銀多收了耗羨銀五分至七分。姑按六分銀計,此時山西全省地丁賦銀約為三百萬兩,各級官員利用這一方式多向晉民征收了白銀十八萬兩。再加上“耗外之耗”,鄉村農民和中小地主以錢納糧,每兩多交二錢餘銀子,若按全省三分之二的地丁銀係鄉民所交,則官員又多征銀四五十萬兩。兩項相加,晉省官員僅通過地丁錢糧的加耗和“耗外之耗”,每年就榨取民財六七十萬兩銀子,民何能堪!正如乾隆帝所說:“小民有限脂膏,豈能供官吏無厭欲壑”!

  第二道諭旨是訓飭科道官員糾參貪官墨吏。乾隆帝說:科道職司言路,為朝廷耳目,凡有關於民生利弊之事,皆當留心訪察,據實上聞。即如山西巡撫石麟之廢弛,布政使薩哈諒之貪黷,各屬浮收重耗,甚為民累,科道等官每將無幹瑣務陳奏朕前,“而此等緊要大端,並不指實糾參,豈果出於不知耶?抑明知而不言耶?”至本省之人,於本省事務,見聞尤切,知之必悉。給事中盧秉純,本係山西人,石麟蒞任甚久,薩哈諒劣跡多端,“盧秉純豈得推為不知,而並未一經參奏,何也?”現特頒諭旨,通行申飭科道等官,嗣後當留心訪察各省有關民生利弊之事,一有確據,即指實糾參,若知而不奏,必將本省之科道官議處一二人,以示警戒。《清高宗實錄》卷143,頁20、21.

  在乾隆帝嚴厲訓飭下,山西巡撫喀爾吉善上疏劾奏婪贓不法之知州、知府章廷、童紱、車敏來、盧壑、龔振等五人。乾隆帝批示:這五人皆革職,其婪贓不法等情,著喀爾吉善嚴審具奏。“山西吏治,甚屬廢弛”,著九卿保舉賢員前往,擔任知府、直隸州知州。《清高宗實錄》卷144,頁6.乾隆帝又將不行訪察題參薩哈諒之原山西巡撫石麟,給予革任的處分。

  二、盧焯納銀數萬兩論絞減戍。

  乾隆六年三月十四日,即山西巡撫喀爾吉善劾參學政喀爾欽之折到京後的第七天,左都禦史劉吳龍上疏彈劾浙江巡撫盧焯貪贓枉法。劉吳龍奏:聞得浙江巡撫盧焯“營私受賄”。盧焯準理嘉興府桐鄉縣汪姓分家一案,汪姓送知府楊景震銀三萬兩,又托楊轉送盧焯銀五萬兩,“物議沸騰”。總督德沛檄委嘉湖道呂守曾查訪知府劣跡。盧焯一聞消息,恐事發牽連本人,星夜出本,題參知府楊景震,又參劾湖州府烏程縣革職道員費謙流輕信誣奸一案,幕客得銀五百兩後聽送銀者囑托,“顛倒是非”。又運判員缺,嘉興縣知縣閻沛年親送盧焯銀兩千兩,盧即題升其充任。“凡委署州縣,俱有饋送,以缺之大小,為數之多寡”。以上各款,既已風聞,不敢隱瞞,請旨密查。乾隆帝讀後既恨盧焯之貪,又十分高興,降旨嘉獎劉吳龍說:“此奏,卿其秉公察奏。朕以至誠待臣下,不意大臣中竟尚有如此者,亦朕之誠不能感格眾人耳,曷勝愧憤。近日薩哈諒、喀爾欽之事,想卿亦知之矣,此事若虛則可,若實亦惟執法而已矣。朕知卿必不附會此奏,以枉入人罪,亦必不姑息養奸而違道幹譽也。卿其勉之。若有實據,一麵奏聞,一麵具本嚴參。”《清高宗實錄》卷138,頁23、24.

  此案與前述薩哈諒、喀爾欽之案相比,有不少奇特之處。從贓銀數量說,薩哈諒為一千六百餘兩,而按劉吳龍所劾,盧焯僅收汪姓之銀就達五萬兩,還不包括其他賄銀,較之薩哈諒,多數十倍,可是薩哈諒一案,從題參到結案,隻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而盧焯一案,卻曆時一年零一月有餘,中間還時起風波,原因何在?看來可能有兩個因素在起作用。一係薩哈諒一案,是乾隆帝先行訪聞巡撫才隨後題參的,皇上親自下達諭旨,揭發此案,定其性質,巡撫、刑部尚書等官怎敢怠慢遲延,怎不依旨而行遵諭審處,結案的時間當然很快。而盧焯一案,卻係言官風聞彈劾,是否屬實,如何定罪,當然要周密調查,細心審理,而且還很難沒有大員為其說情,更增加了定案的難度,非幾易其稿,恐不能定。

  另一因素則是盧焯本人的才幹、政績及其曾蒙帝之嘉獎。盧焯是漢軍鑲黃旗人,入貲捐授直隸武邑知縣,縣舊有均徭錢,按田派斂以供差費,而一遇有差,仍按田派夫,民有雙重負擔,盧革除此弊,歸公耗於公,又懲辦把持公務欺淩小民的大莊頭。雍正六年盧解餉入京,蒙世宗召對,即遷江南亳州知州,禁械鬥,清監獄;再遷山東東昌知府,築護城長堤,疏運河,賑恤災民,政績顯著。雍正九年,盧遷督糧道,移河南南汝道,十年授河南按察使,十一年遷布政使,十二年擢福建巡撫。乾隆元年、二年,盧焯奏減福建邵武縣永安所、霞浦縣福寧衛屯田征米科則,豁除侯官諸縣額缺田地,減免平和、永安、清流諸縣攤餘丁銀,又教民蠶織,疏浚省會的城河。乾隆三年調浙江巡撫兼鹽政,盧焯奏請停仁和、海寧二縣草塘歲修銀,減嘉興府所屬七縣銀米十分之二,請禁商人短秤,飭州縣捕私鹽毋擾民,毋捕肩挑小販,鹽場征課不得用刑追索。盧又減鹽價,免米稅,廣學額,“革官價買物之陋規”,“浙人實受其惠”。盧並請改海寧草塘為石塘,籌備塘河運石。尖山壩為浙省屏障,日久將傾,乾隆四年盧焯奏準築尖山大壩,“工料悉照民價,兵夫匠役給以飯食,不時犒賞”,很快完工,對護衛浙民免遭水災起了很大的作用。盧對浙省縉紳予以優遇,“舉鄉賢名宦,絡繹不絕”。盧焯之政績曾蒙二帝嘉獎,世宗賜其以“文瀾學海”之匾。乾隆帝親書尖山壩之碑文,盛讚其功說:“尖山壩工,上廑先帝宵旰焦勞,封疆大吏不數月告成,用慰朕心。”《清高宗實錄》卷79,頁12;《清代碑傳全集》卷71,陳弘謀:《湖北巡撫盧先生焯暨德配周夫人副室崔宜人合葬墓誌銘》;袁枚:《原任浙江巡撫盧公神道碑》;《清史稿》卷337,《盧焯傳》。可能是由於這些原因,乾隆帝在看到左都禦史劉吳龍的彈章三個多月後,才於六年六月十六日下諭說:浙江巡撫盧焯著解任,所有參奏情節,令總督德沛、副都統旺紮勒逐一查審具奏。過了十三天,六月二十九日閩浙總督德沛參劾盧焯“營私受賄各款跡”的奏折才送到京師,乾隆帝批令德沛、旺紮勒嚴審定擬具奏。《清高宗實錄》卷145,頁1、24.

  又過了五天,七月初五日,福州將軍署閩浙總督策楞之折到京。策楞奏:原任總督郝玉麟、調任巡撫盧焯,在任期間,“並無政聲,?簋不飭”,乃均於閩省“肖像置牌,附供生祠數處”,郝玉麟還專立生祠書院一所,違犯定例,且恐流傳日久,賢否難辨,於朝廷激揚之道兩相悖戾。乾隆帝批示:此奏甚是,有旨諭部。郝玉麟在閩督任內,並未實心辦事,與盧焯朋比行私,閩省吏治廢弛,皆二人之罪。可察其在任內有無私弊或工程錢糧不清之處,若有可參之處,具折奏來。③《清高宗實錄》卷146,頁10,10、11.

  同一天,他又就生祠一事下諭:外省官員,現任之時,不許建立生祠,例有明禁。若去任之後,“實有功德在人”,當地官民建祠“以誌去思者”,準予留存,此外一概不準。因為,此等生祠之建,多係出於下屬獻媚逢迎,及地方紳縉與出入公門包攬詞訟之輩,倡議糾合,假公斂費,上以結交官長,下以私飽其囊,而非出於言論之同懿德之好也。最近訪聞外省此風尚未盡革,郝玉麟、盧焯在閩省建立生祠書院,肖像置牌,妄行崇奉。閩省如此,其他各省亦恐相同,著各省督撫秉公查核,以定各類生祠之去留存拆。③。

  八月二十七日,奉旨審理盧焯之案的閩浙總督德沛、副都統旺紮勒的奏折到京,言及“盧焯狡飾支吾,供詞閃爍,請革職刑訊”。乾隆帝批準其請。《清高宗實錄》卷149,頁13.這就使此案的審理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此之前,盧焯雖被左都禦史劉吳龍和閩浙總督德沛參劾,奉旨被審,但仍官居巡撫要職,仍係從二品封疆大臣,而且因其築尖山壩等事有利於民,紳民擁戴,因此,盧焯可能存有僥幸之心,幻想支吾過去,審案者也礙於其係二品大員,不便嚴究,故曆時二月,一方是“狡飾支吾”,另一方是難壓欽犯,審理無法進行。現在,形勢大變,皇上諭令革盧焯之職,用刑拷問,這便很明確地表明了乾隆帝對此案的態度和對盧焯的看法,已欽定其為貪官,欽差大臣就可放手行事,盧焯的幻想也就破滅,隻好考慮認贓服罪之事了。

  閩浙總督德沛、副都統旺紮勒嚴厲審問盧焯、升任山西布政使的原嘉湖道呂守曾、嘉興府知府楊景震及其他有關人員,動用大刑,但進展並不快,德沛又對盧焯家有所安撫。乾隆帝甚為不滿,屢次降旨申飭德沛、旺紮勒。十一月初,浙江布政使安寧就此上奏說:浙省審理參革巡撫盧焯等人之案,“可以結而不結,不當嚴而過嚴,督臣、欽差不能和衷共濟”。帝讚其言,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批示:“若此據實陳奏,朕實嘉悅覽之。朕早聞其如是,亦已降旨矣。”同一天,他諭告大學士:德沛、旺紮勒承審盧焯婪贓一案,“種種不協之處,已屢降旨訓諭矣”。近聞山西布政使呂守曾已經自縊,此固本人畏罪所致,亦由承審官辦理不善之故。又聞,初審時,甚為嚴刻,案外拖連多人,案內要犯監斃數人,“且有嚴刑疊夾,腿骨已碎,尚未招認者”。既如此嚴刻,而德沛又將皮棉衣服數十件送與盧焯家,“是又何意”?盧焯一案,為時已久,該地審辦情由,朕皆得知,為何德沛並未陳奏?況盧焯等自有應得之罪,早應定案,何以稽遲至今?②《清高宗實錄》卷155,頁18、19,24.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