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從曲敏將派係鬥爭看得極緊,她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市委書記。明陽新區創造了雲廣近2/5的GDP,而曲敏上任近1年卻未來過這裏,看到的全都是表格上的數字。
冰冷的數字,條狀的數據,永遠比不上親自來這是看一看。
光是一路上過來,看著不停的修建著高樓的街道兩旁,曲敏就心生感慨,早就該過來了。
而新蓋好的明陽區政府大樓,卻讓她心裏很是不爽。8層高,總建築平米超過3萬平,容納了區委、區政府、西高新區管委會等一係列的機關單位,地麵全都是上等的大理石鋪就,比市府看著都氣派得多。
"需要這樣奢侈浪費嗎?"曲敏皺眉道。
奢侈嗎?趙晉一苦笑,區局單位基本上都集中在這裏,也是像於駿提的一樣,轉變成服務型的政府,光是辦事的時間成本都節約了不少。
至少不用辦一件事,光是這個局,那個局的就要跑一整天,有的事,平時需要1天的,這裏隻需要半小時就能辦到。
而這要分成數個局辦機構的話,那每個機關至少需要三棟樓,那才叫浪費。
葉霆沉住氣,解釋給曲敏聽。
她聽得微微發愣,好半天才點點頭,一言不發的往外一指說:"雲電基地離這裏不遠吧?帶我去看看。"
明陽基地是在老管委會的對麵,現在管委會搬到這裏辦公,畢竟隨著明陽的發展,雲電雖重要,但也還有諸多的企業需要服務,離現在的新區政府的地點相隔了10多分鍾的車程。
曲敏沒想到的是,於駿這時也在雲電。
衛菁、易明耀,以及手握著一遝資料的林子軒關著門,在一間相對隱秘的房間裏,商討著什麽,連喻君豪都被擋在了門外。
於駿本來是過來拿剛量產的I400的手機,準備送給孫雨朦等諸位佳麗每人1台,與I300相比,I400在Wifi和Wap性能上大幅度的提升,並自帶擁有高達4G的內存,音頻解碼芯片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基本接近了LM四代的水平,能取代LM四代,成為音樂型的手機。
由於可以直接讀取Mp3設置為鈴聲,和弦鈴音的說法,不久就會拋棄。
當然,I400秉承了I300的奢華設置,手機上剖開鑲嵌著99顆鑽石,每台手機比I300,還要高出15倍,高達150000美元。畢竟I300才有1顆30分的鑽石,而I400光是鑽石加在一起,每台都達到了5克拉。
這是限量的奢侈品,也是鑄造品牌的產品,說是量產,其實是限量生產,全球99台,於駿要了10台,剩下的全都被訂光了。
工業設計是跟原來的愛馬仕的設計總監合作打造的,他現在是跟雲電合資的一家工作室的負責人。
光是這些噓頭也足夠讓人目眩,而I400的簡裝,也就是11月推出的I500才是主打普通級奢華市場的利器,每台訂價依舊是1萬美元,隻是沒那樣多的鑽石。
而按I300近10萬台的銷量來看,I500少說也能賣出12萬台,光是這一款手機,帶來的就是12億美元的收入,隻怕是很多奢侈品牌都望塵莫及的了。
拿了那10台I400,於駿就準備離開,卻看到衛菁在跟喻君豪在辦公室裏說話,就停下腳步說了幾句,接著林子軒就帶著易明耀來了。
拉著於駿、衛菁來到這間辦公室裏,將百葉窗全都拉下,房門反鎖上,他才將手裏的資料分成好幾份分別遞給3人。
"以前跟你提過一件事,"林子軒說,"是關於一些政治方麵的東西……"
易明耀瞥了他眼,就算他清楚林子軒的父親是現在國資委主任林薄陽,他的嶽父王遠山是嶺西的常務副省長,他的內弟王冰就是他掛名的頂頭上司,林家在政界的影響力超乎尋常的大,但他從不認為這種事跟他有什麽關係。
"這資料上的名單就是國家著力培養的28~35歲的政治新星……"
於駿翻開資料,第一頁上文靜、寧梓明、葉霆、趙晉一、潘鐸、鄭楚生等人的名字赫然列在上麵,下麵還有許多嶺西、嶺東、湖南、銀海、川北、浙東等省,打過交道的年輕幹部。
十幾頁,總共超過了近千人,布滿了大半個中國。
"從政治方麵說,這些人都過硬,本身也沒有經濟問題,能力自然是不用提,遠在一般的庸吏之上,而最要的是,這些人現在最高也不過是正廳級幹部,還遠不到無法控製的地步……"
衛菁臉色有點異樣的掃向林子軒,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小菁,你別那樣看我,"林子軒衝她笑了笑,"我是受中紀委、中組部的委托來辦這件事的……"
"嘖,有點讓人懷疑啊,"於駿摸著下巴說,"憑什麽委托你?林伯伯還差不多,你?"
林子軒笑道:"怎麽我就不夠格啊?"
於駿聳聳肩:"要我說……"
他還沒說呢,手機就響了,一看號碼,他就一臉訝異的瞟了林子軒一眼,走到一旁去了。半晌後走回來坐下說:"你繼續說,你夠格。"
衛菁和易明耀猜測他可能接到了中紀委和中組部某個部門的電話,才會改變看法。
"上麵決定將這1258位的骨幹的家庭財產都委托給雷雨金融打理……"
"什麽?!"
易明耀一驚,他這才總算是想到為什麽王冰要催促著他回雲廣一趟,而又沒提到是於駿還是衛菁讓他回來的。
"文靜在雲廣的打黑風暴讓上麵意識到,這腐敗的根源其實還是貪婪,說白了,很多都是貧富差距造成的。別看那些官員跟老百姓比錢是多得多了,但跟他們接觸到的老板來比,這錢就差得多了。想要讓他們安心的為老百姓做事,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子軒哥,你繞來繞去的,其實就是代客理財,隻是比較特別的代客理財。"於駿一眼就看清楚了問題的實質,"要是沒有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的話,這些人能拿出的現金最多不會超過20萬,資產不會超過100萬,就按50萬算,1200人……"
"6個億,"衛菁說,"對於雷雨金融的投資部門來說,數量不算多。"
雷雨金融光是深發展的總存款就超過了1萬5000億,這裏有一半是西嶺的資金,西嶺其它的資金都分散存在四大行和交行裏。
"每年的回報率能達到多少?能不能達到10%?"林子軒看著易明耀問道。
"每年回報率20%能做得到,遞增形的,能做得到……"
這就很不得了了,以10萬來算,10年後就是60多萬,接近6倍多的回報,第2個10年,再翻6倍的話那就是370多萬,20年後要是還是持續投入的理財的話,可能這個數字還要翻幾倍,超過千萬,雖說還無法與那富豪相比,但生活品質是不會有太大區別的了。
以35歲的上限來算,20年後,也不過是55歲而已,就算算上通脹,1000萬還是很誘人的了。這大大降低了這些基層骨幹,未來的政冶新星的犯罪可能性。
像是那幾十萬,幾百萬的貪汙,他們還有必要去做嗎?而幾千萬,上億的貪汙,實在是件很難的事,紀委官員可不都是瞎子。
況且這是能放在陽光下的收入,上麵也是看重雷雨金融的理財能力。要將褚浩偉的團隊算在雷雨金融裏的話,除去某些變態級的百家家族,能比得上他們的很少了。
問題在於,上麵做出這個決定,也實在太過詭異了。
於駿回想著剛才的那個電話,現在還沒回過神來。
"不過,這得單獨做一個部門來做,獨立操作這6億,或者6億以上的資金。"易明耀看於駿和衛菁的態度都是支持的,就說道。
"閔柔給全國的金融係統的那些官員授課差不多都完了吧?那些投資部門的員工的課程就讓閔柔交給別的人去做吧,這個理財方麵的事,由她親自負責……"
閔柔的理論能力和實戰能力都極強,而在為那些官員授課時,也算是在政界裏小有名氣,由她出麵比較合適一些。
這件事不說攤上了,光是這些積累的政治資源都是不可想象的。
想都能想得到這1258位年輕幹部,在10年20年30年後將走到何等重要的崗位,這裏麵將出來多少省部級的高官?甚至是國級副國級的高官?
上麵將這種敏感關鍵的事交給西嶺來做,而不是交給國家金融係統的投資銀行,像是中投等公司來做,到底是怎樣考慮的?
於駿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但打電話給他的那位可是很明確傳達的是來自於最高層的指示,這讓於駿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中又帶著些惴惴不安,想著7月的時候要去京城一趟,倒要當麵問問那位了。
"就是這麽一個事吧,明耀,讓你過來,也是讓你心裏有個數,王冰那小子又是個不管事的……"
林子軒正說著就聽到敲門聲,他不耐煩的說:"君豪,這裏說著話,晚些再進來。"
"林總,有什麽話不能打開門說?"回答的是曲敏的聲音。
……
兩更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