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百零章,登陸四國島

英國,法官,美國公使,都認為他說得很得體,很有理。可是,不防備政委隻說了一句話,就把德國公使的鼻子驚歪了:“尊敬的公使先生,。您知道嗎?德國確實沒有資格做我們和日本之間的調停人,因為,德國和中國新軍目前還處於交戰狀態。”

看著德國公使先生的大扁臉張揚得過於辛苦,政委提醒他:“因為俄羅斯和中國新軍的戰爭,德國與沙皇結盟,等於是向中國新軍宣戰,雖然沙皇政府已經與中國新軍實現了和解,可是,德國呢?至今還沒有正式簽定和約,或者進行政府層麵的說明。”

於是,德國公使真的啞了,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政委一人,舌戰群洋,在前提條件上,沒有做任何地修改。倒不是要爭一二意氣,顯示中國新軍特有的強硬,而是敲打日本政府,不要心存僥幸,中國新軍以自己的命運來拚搏,花費無量的代價,終於將日本帝國主義者按了下來,絕對不會輕易寬恕。

日本政府在得知四國公使的調停計劃擱淺以後,不得不硬著頭皮宣布,“日本政府誓死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決心和日本人民一起,為此理想和信仰而奮鬥到底。鑒於中國新軍提出的停戰條件異常苛刻,日本政府決心不予理會。”

不理會是好事情,至少在中國新軍的幾個領導人看來,就是這樣的。關於怎樣處理日本的未來,他們無一例外地傾向於軍事消滅,武裝控製,直接管轄。之後,根據情況變化,再決定政治管理的模式和程度。

政委曾經有過想法,說,日本有否成為中國同盟軍的可能?比如德國在統一的過程中,對奧地利進行過殘酷的王朝戰爭,可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堅決反對普軍向奧國的都城維也納進軍,認為,在統一的大敵法國虎視眈眈在西南地區的情況下,應該保護奧國的尊嚴,與其和解。結果,普魯士和奧國簽定了非常寬鬆的條約,當普法戰爭開始時,奧國果然保持中立,使俾斯麥的遠見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栗雲龍立即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德國的情況與中日之間絕對不同。因為傲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同出一源,都是大德意誌地區的政治團體,是一個大國內的獨立邦國,他們是一家人。隻要確立領導權,沒有必要撕殺到底,同歸於盡。

中國和日本,處於東亞地區的焦點位置,兩者雖然有文化和種族方麵的曆史淵源,可是,地緣政治決定了其具有無法調和的競爭性,在經濟全球化到來之前,表現的主流是爭奪,而不是共生性,所以,非此即彼,必須決出絕對的領導者。實行資本主義,而經濟和政治方麵存在濃厚的封建性因素的日本,具有天然的侵略性和擴張性。中國新軍的道路,將來是計劃性占主導的資本主義,也必然要求自己的市場和資源,衝突無法排解。

軍團長和政委兩人的意見,很快就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必須強力壓製日本,將日本改造成為中國的附庸。在海洋霸權時代,控製日本可以橫掃太平洋西部,防止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國家集團,使用西太平洋環鏈來封鎖中國新軍的企圖。

當日本拒絕中國新軍最後通牒的電訊傳來時,曾經還有一絲優待日本戰敗條件的政委,徹底改變了思想。給栗雲龍的電報是:“軍團長,你的理解是對的。”

軍事解決日本的方案,包含兩個步驟,一是消除日本所有的外圍地區,二是攻占東京,殲滅日本政府賴以支持的最後軍事武裝。所以,經過簡單地籌劃,一個新的攻擊兵團出現了,這就是張德成部隊。

為了擊敗日軍,徹底取得最後的勝利。中國新軍可謂是精銳盡出,除了龍飛集團守衛燕然山脈和長城各口無法調動外,其他各部隊,紛紛東調,段大鵬第一軍守衛在九州島嶼和本州島嶼的西部,策應運輸補給線,鎮壓可能的日軍叛亂和危險事件,孫武第二軍,榮美爾的第三軍,徐竹的第四軍,都在本州前線,一路橫掃,目前就駐紮在京都,大阪一帶。是目前中國新軍兵力最為集中的地區。在朝鮮境內,特別是南部地區,馬鴻溪師團經過改裝和擴充,都升級為軍,負責保衛數千裏的補給線。也監督朝鮮政府。曹福田部隊開始還在朝鮮滿洲的交界處休整,後來,看到朝鮮南部的局勢緊急,也調集到了朝鮮南部。協助馬鴻溪軍,兩部隊分成東西地段管轄。

所以,剛從釜山地區和對馬一帶逐漸調集來的張德成部隊,就成為唯一可以機動的部隊了。

在白強司令員的配合下,大批的船隻將張德成部隊直接運輸到了四國島的北部,展開了對這一地區的軍事行動。

日本政府並沒有宣布這一帶是不設防地區,所以,抱著謹慎的態度,盡管知道此島嶼上日軍的勢力已經非常孱弱,中國新軍還是很緊張。

張德成部隊得到了奉天兵工廠新式武器的支援,裝備,由一個步兵騎兵混雜的師團,增加了一個坦克旅團,一個特殊的裝甲團,一個汽車運輸團,又由其他部隊的老飛行員加上奉天航空學校的學員訓練組成的一個新的空軍團。擁有了二百七十輛坦克車,一百輛裝甲運兵車,三百輛的汽車,六十架飛機。實力已經膨脹到令人側目的程度。考慮到這個軍的坦克部隊和空軍多是新手,才將四國島嶼的占領任務,交由他們完成,含有訓練部隊,實戰提升戰鬥力的意思。

這個軍的運輸任務之艱巨,無與倫比。因為,他們擁有一個標準的步兵師團,三個旅,加上其他步兵,總三萬人,還有騎兵一個團,兩千五百人,三千匹戰馬,而坦克車輛的運輸,就更為嚴重艱難了,所以。白強司令員的中國海軍艦隊,統統地趕到了朝鮮釜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一個步兵旅團,一個騎兵營,一個坦克團,一個裝甲運兵營,還有其他一些部隊,大約一萬步兵,七百餘騎兵,九十三輛坦克,三十輛裝甲運兵車,先運輸到了登陸地點。

海軍的任務更加沉重,不僅要運輸張德成軍的後續部隊,同時負責保證其軍需供應,以及保證全部五個軍的部隊,外加一個軍團總部的物資供應的安全,還要警惕海洋上別的敵人。

英國,美國,德國,法國,都參與進來,要為中國新軍和日本政府調停,說得好聽點兒,是為了和平事業,說得真實些,是要為日本打掩護,解套兒,中國新軍雖然嚴詞拒絕了他們的說項,可是,就不得不在軍事上有所警惕,一旦某些國家鋌而走險,利用其優良的海軍艦隊偷襲中國軍隊漫長的補給線,則是一個大問題。

栗雲龍就指出了這種可能。帝國主義國家沒有一個好東西。他們是不講理的,隻講一個字:利。利之所在,趨之若鶩,鶩,就是鴨子。所以栗雲龍說,我們要和一群野鴨子打架,就不能以人理來揣測。小心他們不講規則,突然撲騰著翅膀,跳起來啄我們的P股。

所以,在對馬,在釜山,曹福田部隊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國海軍的所有潛艇部隊,加上新從海參崴下水的二十餘艘潛艇,統統地開到了對馬海峽,以及往南的黃海地區,東海一帶,去監視列強,特別是英國海軍艦隊的動向。

在登陸的地點。中國軍隊的兩艘巡洋艦已經將岸上的日軍陣地窺探了很久,因為有日本新軍的指引,中國軍隊對登陸地點的選擇是很輕鬆的。在這個龐大的登陸大軍裏,有一個朝鮮團,兩個日本新軍的步兵營。各有兩千人。

同時,在栗雲龍的要求下,九州島嶼上的兩位大名,在大分一帶為根據的金口將軍,派遣了一個團的日本新軍,那幾乎是金口將軍屬下的一半部隊,三千人,自行尋找渡海器材,而已經搬遷到宮崎城的山下賀國大將,則派遣了一支更加龐大的登陸大軍,有一個旅,三個團,近萬人。

金口的部隊直接攻擊四國島的西部港口,逼近彎曲陸地深處的宇機島,山下大將的軍隊,則繞道而行,長途跋涉撲向了四國島嶼的南端,高知城。

栗雲龍坐鎮山口城,統一指揮了這場攻擊四國的戰役,在日本拒絕最後通牒五天以後,中國,朝鮮,日本新軍的聯合部隊,才從四個不同的地點,一起發起了攻擊。

中國軍隊登陸攻擊的地點在北麵,瞄準了鬆山城,那一帶的海岸線上,有日本軍隊的防禦工事。

朝鮮軍的登陸地點在新居濱,位於中國軍登陸地的東邊數十裏。兩軍在登陸作戰成功以後,要分進合擊,共同進攻鬆山城,然後,朝鮮軍一個團和中國軍一個團筆直地向南突擊,將四國島嶼截為兩段。其餘部隊首先和金口將軍的部隊一起,將捕捉四國島西部的日軍,聚而殲滅之。

白強海軍艦隊的航空母艦上的戰機出動了三十架,對日軍陣地進行了偵察和壓製。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