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高層的勾心鬥角終於將事實真相捅到了沙皇的宮廷會議上,也使沙皇的抗爭意誌刹那間就崩潰了,在連續三天的昏迷中,沙皇痛苦地輾轉反側,咒罵不已,還將床頭堆的一切東西,一本《聖經》,幾盤精美的糕點,連同一名禦前醫生,最寵愛的情婦薩爾諾娃夫人,都瘋狂地扔了出去。
不過,沙皇畢竟比他的祖父進化了許多,沒有以自裁的方式推卸責任,決定和中國新軍進行談判了。
消息傳到了天津,俄國談判的專使將沿著海路輾轉過來,暫時由薩鬆耶夫全權負責,薩鬆耶夫首先拜見了中國新軍的代表,正式表達了俄國想要談判的意向,接著,要求中國新軍的政委向清帝國的政府通報。於是,中俄兩國的談判就開始了第一階段。清廷的首席代表慶親王,李鴻章的大公子李經芳還有其他幾個新加入的代表,都粉墨登場,會談的地點在天津。
栗雲龍立即電告趙政委,要他滿足俄國人的意願。將已經組成的談判班子加入到清廷的代表中,作為清朝廷正式任命的鎮東侯,趙政委的地位還是相當不低的,想當年,大名鼎鼎的左宗棠先生也不過是封了一個侯爵罷了,趙政委盡管對這個虛偽的名號沒有多大興趣,可是,清廷的那幫子代表還是很看重這一點兒的。在天津城裏,慶親王親自跑到了政委的住所,作出了禮賢下士的姿態,也讓很多清庭官員十分羨慕。
談判是個長期鬥爭的過程,根本不合栗雲龍的胃口,所以,他將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實際的問題上。
在黑河鎮,軍部對俄國人前倨後恭的急劇變化感到疑惑不解,還是王梁的軍事情報小組得到了比較準確地認識,反映到了軍部,才使栗雲龍明白,原來,在俄羅斯的軍事政治體製中,也存在著嚴重的腐敗和梗阻現象,沙皇打了這麽久,竟然不知道前線的真正情況,難怪它們要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呢。
“確實嗎?”
“肯定,軍長,您看,這些資料,都是偵察員通過不同的渠道整理出來的。”
“哦,我相信,不過,我們是不是也有失誤啊?沒有能及時地將我們的戰報傳達給沙皇兄弟,是不是很那個不地道?連我們的最大敵人的情況都不摸,怎麽還搞情報工作?”栗雲龍批評道。“不過,你新接任局長職位,肯定有很多問題不能及時理順,是實際,以後要注意!”
“謝謝軍長的指導!”王梁的好處是,脾氣溫和,不管你說啥,都能扛得住,按照栗雲龍在下麵的說法,:“小王呀,你的臉皮測算過沒有?是多少公裏?”
各師團主官得到了通知。來軍部開會,商討下一步的軍事問題。因為栗雲龍表示,以後軍部的會要少開,開也隻開重要的,事關大局的。所以,各師團長都火速趕到了軍部。
就在中俄兩國代表正式接觸,開始了談判的第一階段的那天,黑河也召開了同樣重大的一次會議,內容也和兩國談判息息相關。
“諸位,我們下一步怎樣走,要看兩國談判的結果和趨勢,但是,這是一種思路,以我的想法,還有更多的選擇,總之,我們要開拓思維,集思廣益,探討出我們的新動作,我們中國新軍絕對應該是一支講究效率的隊伍,不養一個閑人,不做任何閑事兒,一言喪邦,一言興邦,說的是當政者的謹慎和重要,下麵,我們就認真地來說說,我們該怎樣做,這是全局性的問題,但是,又和每一個部隊單位的活動密切聯係,所以,誰也不要試圖回避,我們商談的時候,無所謂對錯,言者無罪嘛!誰要是老掖著藏著,他就不夠意思了!”
栗雲龍提出了幾條思路,方向,供大家參考。
會議開了整整兩天,這在注重速度的軍事機關,是罕見的。最後,確定了一個新的方案。
中國新軍保留三個師團為北疆域的邊防軍,作為談判會議的武力砝碼,震懾俄軍,其餘各師團則迅速南撤,進入休整訓練,將主要的精力逐漸往滿洲的經濟建設上來。
栗雲龍說:“今天的會議開到現在,一切都確定好了,可以說,這是一次根本轉折的會議,是中國新軍發展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一個裏程碑,在此之前,我們拋頭顱薩熱血,為的是排除國家民族的危機,拯救人民,之後我們的主要任務將是建設這個國家,建設好滿洲地區。富裕和強大是相輔相成的,軍事經濟統一不可分割,隻有將經濟建設好了,我們的新軍才能更加強大。”
接著,他解釋了,為什麽要這樣做的原因,要求各師團要時刻準備著參加經濟建設,不要討價還價。
所有軍隊根據關注的目標和所在區域編製為新的單位,其中,北方黑龍江沿岸留守的三個師團為段大鵬部,張德成部,徐竹部,總稱為中國邊防軍,升格為軍級編製,其中,段大鵬為軍長,張德成,徐竹等兩人為副軍長,各自兼任本部的師團長,他們的任務是,監視北麵俄軍的動向,加強訓練,增強實力,務必在半年之內,將所部訓練成精銳的老兵,在軍事條例指揮,戰術,單兵作戰,各軍種聯合等方麵做出探究和磨練。等候接收新的武器,在第二年春天,實現全麵的裝備升級。部隊的駐紮地進行調整,段師團向東麵移動,三師團的距離不超過二百裏,以做隨時隨地的策應。他們的一般不允許向俄軍發動進攻,在俄軍進行挑釁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回擊。總之,穩定邊防是第一要務。沒有實際的作戰任務。
這個變化的確定,和中國新軍的整體戰略變化有關係,此前,栗雲龍等態度鮮明地要求,收複滿洲的最終目標是,收回素有一切的中國失地,將中俄兩國的疆域揮發到《尼布楚條約》簽定之前,也就是說,在一八五八年和一八六零年,一八六四年,等等,通過《璦輝條約》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一係列條約,俄國割占中國的東北所屬領土,要全麵的收回來,同時,還要將西北的問題徹底搞定。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裏領土必須收回。這是底線,但是,根據情況的變化,栗雲龍以及各師團長們,逐漸修改了這個思路,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收回這些地方,並不是最佳的時機。
中國新軍的領導層,轉換了思路,要實現中國的根本進步,成為世界最強國家,最為需要的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現代戰爭要的是經濟實力,和冷兵器時代的野蠻精神,陰險狡詐的戰術為主導的情況不同的是,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則軍事基礎就不會鞏固,這是常識。坦克,大炮,先進的武器,甚至即將展開研究和製造的卡秋莎火箭炮,都是高物耗的東西,更不用說要說飛機的研製,戰爭是燒錢的經濟遊戲。不光是流血的體育競賽。
經過一年多的戰爭,雖然中國取得了全麵的勝利,但是,損失也極其巨大,從進入山海關的戰鬥開始,新軍前後共損失兵員達十多萬人,特別是在擊敗敵人五路大圍攻的過程中,在和俄軍伊春軍團的戰鬥中,損失很大,犧牲者的撫恤,傷員的照料。都是嚴重的負擔。有形的和無形的損失,超過了新軍能夠負擔的極限。
在民眾的物資損失方麵,同樣巨大,整個東北地區成為大戰場,百姓們遭遇了俄軍的燒殺掠奪,生活極其困難,許多村莊被毀滅,出現了許多流民,據初步統計,僅在遼寧一省,就有一百三十多萬流民,吉林省也有八十多萬人無家可歸者,黑龍江被俄軍占領的時間最長,禍害最烈,城鎮的損壞最嚴重,先後有三百萬百姓輾轉流離,居無定所,這些人,失去了家園和土地,需要國家政權的緊急救援。
自古以來,流民和疾病的傳染相關,東北地區在八月份以來,就一直有傳染病在流行,到了十月份還不停息,讓主持各省臨時政務的官員們十分頭痛。根據王梁情報網的不完全統計,在三個月裏,已經有十三萬的百姓死亡。
也因為這些,加上曆史的原因(日本侵入東北的甲午戰爭)東北地區的治安工作很混亂,許多土匪還在興風作浪,擾亂地方,采用惡劣的方式,強搶,截道兒,綁票,偷襲,不僅侵犯那些富裕的家戶,也侵害最普通的窮人,俄軍失敗以後,到處丟棄了許多的槍支彈藥,這成為土匪興風作浪的另外一個誘因,掌握了大量武器的土匪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搶劫城市。最典型的例子有兩個,一是一組數據。在三個月來,東北各地匯報向奉天為中心的行政機關的土匪傷害案件,有三千三百餘起,其中,百姓被殺四千二百九十一人,受傷兩千四百多人,財物損失八百萬銀元。另一個事件更加觸目驚心,一股土匪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武裝偷襲了吉林省的省會吉林城,破開東門,殺進了城中,搶劫財物,殺人放火,燒毀房屋三百多間,搶走婦女一百多人。城防司令。駐軍的一個地方警備連前往平叛,反而被擊敗,傷亡過半。恰好吉林城的知府,清廷任命的胡某官員舉轎回城,竟然被土匪包圍格殺,將屍體拋棄在街頭。引起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一時,群情振奮,要求新軍栗大帥回師剿匪。哈爾濱城更是混亂不堪,因為城池遭到了俄軍的嚴重破壞,城牆倒塌,完全沒有了防禦力,結果,是農村和郊區的土匪橫行霸道,肆意攻擊。
在農業方麵,遼寧南部一帶的重要糧食產區遭遇了今天的旱災,嚴重減產,許多地方甚至絕收。夏季的莊稼收成不好,直接影響了新軍的擴軍備戰,目前,新軍的糧食儲備已經減少到人均三百斤,不能支持到明年麥收。就是新軍夏季裏爭取時間插的夏甘薯,也因為後期的幹旱,很少收成。其實,新軍的糧食供應,更多的是依靠俄軍中的繳獲,但是,大戰已經結束,繳獲不可能了,俄軍戰俘數十萬人的糧食消耗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原來,全國各地向東北主動運輸的糧食也是重要的來源,可是,最近一段時間,這個物資來源忽然中斷了,情報顯示,清朝廷開始在暗中執行一項針對東北的物資禁運政策,具體的執行人是天津駐紮的袁世凱和北京的負責人剛毅。軍機大臣趙舒翹在兩地間奔走往來。所有的物資都被扣押,西太後親自頒發命令,叮囑兩地的官員組成嚴密的封鎖線,試圖從經濟上遏製住新軍的發展勢頭,實現對他們的控製。現在的清廷對待中國新軍的態度,可以說是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彎兒,原來對俄羅斯滅亡國家的擔心已經被新軍勢力膨脹,嚴重威脅清帝國皇權的心腹之患的焦慮所代替。清廷絕對在對俄談判中,采取必要的緩和措施,將主要矛頭針對新軍。這些情報,在善於滲透和偵察的新軍情報總局的係統偵察下,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工礦企業才開始起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技術上也非常粗製濫造,需要先進的精細的技術來指導。東北地區的經濟非常不好,已經難以支持長期的戰爭了。
在此等的前提下,栗雲龍最終確定的戰略是,緩取失地,能夠以談判的方式收複則收複,不能的話暫時不要,先穩住俄國,最關鍵的是要從俄國搜刮點兒賠款。急於收複百五十萬平方公裏失地雖然很長麵子,可是,會給清廷過於強悍,尾大不掉的憂慮,會過早地激化矛盾,引起內部爭端甚至戰爭,也會更深地打擊俄國,在麵臨日俄兩國的軍事夾擊態勢中,不要過於逼迫俄國還是需要的,中國新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日本,而且,日本當然是比俄國更具有危險性的國家,民風刁蠻凶殘,軍隊善於苦戰,是中國的頭號敵人。適當減緩對俄國的壓迫,也會減輕未來中日戰爭中中國新軍的背後環境。
從經濟方麵的考慮,是歐陽風參謀長提出來以電報的方式發來的,讓許多人為之震驚。他說,收複百十萬平方公裏的寒冷地帶的領土,在經濟上暫時無法開發,反而是一項經濟負擔。他的話讓栗雲龍等人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