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溫氏的鬼魂來到陰曹地府,在孽鏡台上看到自己的前塵往事後,她決不反悔,欣然接受了閻王以謀死親夫的審判,被判入叉胸地獄受罪,她無所畏懼,令鬼卒們感到吃驚。
七、用秤稱罪的泰山王
泰山王姓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
泰山王掌管著“大叫喚大地獄”和“枉死城”下設十六處小地獄。凡在陽世取骸骨合藥,離間人之至親者,打入此獄。
這座地獄的刑罰離奇古怪,正中的牛頭柱下吊著一杆秤,秤砣是鬼,稱的也是鬼,此秤稱的不是鬼的體重若幹,而是其罪過的輕重。
五牛分屍酷刑。戰國時期,商鞅變化失敗後身遭車裂之刑,開了改革變法者慘烈的先河。
五牛分屍,即用五條精壯的公牛,分別套著受刑人的四肢及頭顱,站在台階上的惡鬼,高舉趕牛鐵鞭,大聲吆喝,鞭響令下,五條牛朝著五個不同方向狂奔,將受刑者頃刻之間四分五裂,撕成碎塊。
車碾馬踏地獄。駕車的惡鬼狠狠地揮鞭策馬,烈馬狂奔嘶鳴,奔馬的鐵蹄正踏在一個鬼魂的肚腹上,頓時,五髒六腑迸出體外,令人毛骨悚然。後麵的車輪旁,一個惡鬼正將一個罪鬼塞到車輪下,任由車碾馬踏,化成齏粉。
五代時,梁武帝的正宮娘娘郗氏,妒忌成性,容不下梁武帝從外邦帶回宮中的金妃、苗妃,趁梁武帝出征之際,借故將二妃綁在高杆之上,用亂箭射死,她還覺得不夠解氣,又將二妃屍身置於車輪、馬蹄之下。
令淫棍們不寒而栗的宮刑地獄。“宮刑”即“腐刑”。《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因李陵降匈奴而受到株連,被漢武帝處以宮刑。
泰山王學漢武帝故技,將此殘酷的刑罰施於那些取骸入藥、離人至親者,或淫人妻女者。
八、都市王與悶鍋地獄
都市王姓黃,四月初一日誕辰。
大熱惱大地獄是都市王掌管的地獄。並有十六處小地獄。凡世間不孝的子媳,使父母翁姑愁煩惱怒者,均推入此獄受罪。受罪期滿後還要變牛變馬。據說,使老輩發愁的小輩變牛,使長輩煩惱的變馬。以變牛變馬來償還養育的恩情之債。
這座地獄中還有一口無縫密封的悶鍋,鍋下有一個綠毛惡鬼在呼呼地吹火,火苗躥得很高。鍋旁有一個長腿黑怒鬼,像老鷹抓小雞一樣,抓著不孝的鬼魂,掀開鐵鍋蓋,正要把鬼魂扔進熱惱鍋中蒸煮。鍋台下還有幾個被捆綁著的不孝子媳,半死半活地在等待著受此酷刑。
據說,這些不孝子媳在陽世時不孝敬父母、公婆,不好好侍候翁姑、叔伯,使他們整天生悶氣,煩惱莫名。他們死了以後被判往悶鍋受刑。將他(她)們投進這悶鍋之中後要蒸煮悶爛,受悶熱及皮熟肉爛之苦,直要受夠一萬年(合人世約三千六百萬年),或者那些曾經被他(她)們氣惱而死的父母、公婆一個個都轉世投胎之後,才能解脫。
剝皮地獄。剝皮地獄是對生前不孝兒孫的死後懲罰。在兩根剝皮柱上綁著不孝男女,男的已被惡鬼卒剝去了鬼皮,成了一根“肉棍”,女的早已魂飛魄散,失去知覺,刀手正從她腿上開剝,像剝兔皮、狗皮一樣,先從腿上下刀,然後向上倒剝。
左上方還有兩個惡鬼押著一雙男女在現場觀摩,以“殺雞儆猴”。
還有那些生前以宰剝動物為生的人和曾經傷過人皮肉的人,死後都要下此剝皮地獄,讓他們飽受剝皮之苦。皮剝下之後,這些鬼魂並沒有死去,風一吹,皮肉又完好如初,然後再行剝皮。
九、平等王酷刑懲惡
平等王姓陸,是十殿閻君中年紀最長的大哥。四月初八日誕辰。
阿鼻地獄。是平等王在酆都鬼城鐵網中的一座大地獄,另有十六處小地獄。凡生前因殺人放火而被處以斬絞正法重罪犯,打入此獄受刑。此獄中還有“毒蛇地獄”、“炮烙地獄”兩座小地獄,令鬼魂毛骨悚然。
“阿鼻”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是“永無間隙”,所以“阿鼻地獄”也叫“無間地獄”。凡欺君罔上的奸黨,禍國殃民之國賊,如董卓、盧杞、李林甫、嚴嵩之流都已打入此獄。凡在陽世間造“十不善業”,也就是十惡不赦的重罪犯,均墮入此獄,備受諸刑,一刻不停,永無間隙,並永遠不準轉世投生。
炮烙地獄,殷商時期,紂王沉湎酒色,荒淫無度,聽信了妖姬妲妃之言,使用炮烙之刑殘害忠良。即製造了一個空心銅柱,下開火門,添炭燒火。等銅柱燒得通紅後,迫令忠臣梅伯抱柱上攀,直到烙得皮開肉爛而慘死。陰曹地府如法炮製,設下此“抱銅柱”之酷刑,名曰“炮烙地獄”。
十、六道輪回轉輪王
轉輪王姓薛,四月十七日誕辰。有說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執掌此殿。
六道輪回大地獄。專為各殿解來的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按六道輪回之數發往四大部洲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變畜牲蟲豖,賞罰分明,均有定數。
“六道”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凡沒有得道成仙,超凡入聖的芸芸眾生,都在“穢土”中輪回往複,無盡無休。轉輪王就是執掌著這一無盡無休的“六道輪回”。
補念經文的懶鬼。轉輪殿前有一處專門的“補經演習所”。
在酆都鬼城中,轉輪殿中有一個和尚,一個道士、一個尼姑,正低眉順眼盯著經卷,在補習功課。這三個出家人生前雖然皈依了佛門,但並不修行;信奉道教,卻不煉丹講道。每遇施主請他們去作法事為人祛病禳災,或超度亡靈,拜佛念經時,他們卻偷工減料,神遊太虛,該念九卷經,念不到七卷,因而欠下了眾施主的許多經債。死後便罰他們在轉輪殿補念經書。生前少念一卷,要在此補念十卷,直到補足欠經之數,才安排他們各自投生。
迷魂湯。閻王殿外有個“孟婆茶樓”,是專供來往神鬼們渴飲品茗的。
轉輪殿也有個“孟婆茶婆”,明裏是賣茶,暗裏賣的都是“迷魂湯”。
因為怕鬼魂在轉世投生後不忘前塵影事,個人恩怨,來到陽世後滋生事端,所以上天特封孟婆為幽冥之神,並造築忘□台,采集健忘藥草,配成似酒非酒,似茶非茶之湯,含辛、酸、麻、甜、鹹五味。凡往轉輪殿投生的鬼魂都須飲用“忘□台”的迷魂湯。飲畢,前生之事盡忘,後世之事不想,所有情仇恩怨一筆勾銷,以免轉世後尋釁滋事,有那些不願變牛變馬,不肯飲此湯者,便有陰差鬼卒以銅管刺喉強行灌下。
轉世投生需洗腦。轉世投生之前,諸案均已結清,善惡分明,等級核定,或變畜生蟲豖,或變販夫走卒、尋常百姓,或投生王侯將相富貴之家,一個個就像即將登台的演員一樣,先要在後台化妝室挑揀合乎自己身份的衣冠,穿戴整齊後粉墨登場,最後告別轉輪殿,由屬於自己的“一道”門離開陰曹地府,投生去了,他回到陽世,再走一遭。
大轉盤與生死輪回。六道轉輪盤是指所有經過十個閻王處理過的鬼魂,凡是可以轉世投生的,在喝了迷魂湯,穿戴整齊後,即被送入到這個轉輪盤的巨口中,然後從這顆巨頭項部,由衝冠怒發似的“六道”中的“一道”轉出去,再一次進入生死輪回。大足石刻“地獄”中的轉輪盤是一尊站立的大神像,銅鈴大眼,如山寬的鼻下,巨口叼著一隻遮掩胸腹的巨大輪盤,大圓盤上塑著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共六道的具體形象。由圓盤中心放射出六條投生之道。
城隍
城隍是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受到人們的關注,城隍作為冥界在陽間的代表,他行使著一定的地方冥界權力。
城隍信仰的由來是在我國古代八蠟中的“坊”與“水墉”二位神靈的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純地方神靈。我國古代把“城牆”稱為“城”,“護城河”稱為“池”,因而,有城牆的城市又被稱做“城池”。坊和水墉與城池產生聯係是因為《正義》中說:“坊者,所以蓄水,亦以障水。墉(水墉)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由此可知,坊是蓄水、障水的,水墉是受水、泄水的。“坊”字在古義中又通“防”,所以也就是堤防的意思。水墉是溝渠、水溝的意思。坊和水墉在古代是用來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也可以用來保護住宅,免遭水患。
城市的城牆也是一種堤防功能的建築,雖然沒有“坊”的蓄水功能,但卻有“坊”的障水功能。這一功能在《戰國策·秦策一》中作了肯定:“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巨坊,足以為基。”以“長城”為巨大的障水工程,足可以保證人們安然無恙。城市的護城河起到了水墉的作用,是用來受水和泄水的。坊和水墉這兩種農田水利設施被鄉村農人們加以祭祀,以祈求二位神靈對農田家園予以保護,那麽,城牆和護城河這兩種城市設施與坊和水墉有著相同的功能與作用,理所當然地應受到居住在城市的人們的祭祀,祈求他們二位神靈對城市加以保護,於是城市的保護神城隍也就誕生了。
城牆與護城河又怎麽能成為“城隍”呢?“城”可以理解為“城牆”,那麽“隍”指什麽?“隍”是沒有水的城壕。《易·泰》雲:“城覆於隍,其命亂也。”由此可以看出“護城河”就是“隍”《梁書·陸囊傳》中記載了陸囊曾率城中百姓官吏一起修城隍(即護城壕)以防備敵人攻城之事。我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說,這一說法是由《周禮》中所祭八神之一的“水墉”衍化而來的。據《禮記·郊特牲》雲:“天子大蠟八。祭坊與水墉事也。”鄭玄注雲:“所祭八神也,水墉七。”又雲:“水墉,溝也。”《陔餘叢考》三十五則稱:“水則隍也,墉則城也。”
最初的城邑是由原始大部落經過多年的發展而來的,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裏居住的人的安全的,所以修建了高大的城牆,開挖了城壕,《博物誌》中說:“禹作城,強者攻,弱者守,敵者戰,城郭自禹始也。”
夏禹時期不一定就有了城池,但城池確實有防守、保護的作用。
我國古人的原始崇拜認為:凡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都有神在,還認為“功施於民則祭之,能禦災捍患則祀之”。(見《五禮通考》)城池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並有功於民,所以,城池也應當有個城神——城隍來保護百姓,《集說詮真》引《五禮通考》雲:“況有一物,則有一物之神。近而居室飲食,如門、井、戶、灶、中霤(土神),尚皆有祀,矧夫高城深溝,為一方之屏翰者哉!”
我國最早的城隍廟,並載入史冊的是三國時期赤烏二年(239)建於蕪湖的城隍廟。城隍信仰在最初僅僅是地區性的民間信仰,並不普及。到了南北朝時期,城隍的影響逐漸擴大。《北齊書·慕容儼傳》載:一次北齊大將慕容儼奉命鎮守郢城(今河南信陽縣南),剛一入城,梁朝大將侯瑱和任約就帶領大軍將郢城團團圍住,但久攻不下。梁軍見齊軍通過城外河道運送糧草,便在上遊的鸚鵡洲上用荻葦連成數裏的封鎖線,以堵塞航路。郢城便成了一座孤城,眼看糧草將絕,城中軍民不由得慌了起來。慕容儼聽說“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公私各有祈禱”。於是,有了主意,便“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佑”。說來也巧,不久便刮起狂風,驚濤洶湧,陣陣巨浪將荻葦全部衝走了。梁軍又以鐵鏈封鎖江麵,不料暴雨頻至,江水猛漲,封鎖又成為泡影。被圍在城中的北齊軍以為這是祭拜城隍而“顯靈”的結果,頓時,士氣大振。慕容儼借以鼓動,帶領軍隊殺出城外,齊軍勇不可當,以一當十,大敗梁軍。自此,城隍爺威名遠揚,從南方逐漸擴大到北方。
到了唐代,城市經濟空前發展,商業十分繁榮,城隍信仰更為普遍,各城鎮紛紛建廟供奉城隍,並被一些達官顯貴們所看重,甚至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城隍信仰也就由此而傳播開來。但在這一時期城隍的神靈作用還是很有限的,僅僅是城市的保護神,保護城市免遭水兵匪盜的災害。
隨著人們對城隍信仰的加深,城隍的神職功能也在逐漸擴大,將生人、亡靈、旱澇、疾病、善惡賞罰等種種事情,都讓城隍管上了。比如,人死了以後,家人要到城隍廟裏去報喪,由城隍將鬼魂發送到陰間後,閻王才能對鬼魂作出判令。被放回陽間的鬼魂還要受到當地城隍的管理。有些情況下,城隍還能給人治病。這些信仰主要是源於佛教陰間地獄之說,人們相信,人死了以後要在陰間去生活,陰間和人間一樣,是由陰間的閻王及各級陰間官吏們管理著。道教利用了佛教的陰司地獄之說,將城隍納入道教神係,以其為剪惡除凶,護國保邦之神。稱他能應人所請,旱時降雨,澇時放晴,以保穀豐民足。道教又以城隍為管領亡魂之神。所以,道士們做道場建醮“超度亡魂”時要發文書“知照”城隍(稱為“城隍牒”),才能拘解亡魂到壇(《道藏》九百七十三冊《道門定製》)。《太平廣記》卷一百二十四《王簡易》中記載了唐代王簡易見城隍的傳說:
唐洪州司馬王簡易者,常暴得疾。腹中生物如塊大,隨氣上下,攻擊髒腑。伏枕月餘。一夕,其塊逆上築心,沈然長住。數刻方寤,謂所親曰:初夢一鬼使,自稱丁郢,手執符牒雲:“奉城隍神命,來追王簡易。”某即隨使者行。可十餘裏,方到城隍廟。門前人相謂曰:“王君在世頗聞修善,未合身亡,何行遽到此耶?”尋得見城隍神,告之曰:“某未合殂落,且乞放歸。”城隍神命左右將簿書取來,檢畢,謂簡易曰:“猶合得五年活,且放去。”
此說雖荒誕不經,但可以證明清代學者俞樾的說法:“唐時城隍神已主冥籍,如今也所傳矣。”(見《茶香室叢鈔》卷十六)
到了宋代,城隍神已成為朝廷規定的由國家進行祭祀的神靈之一,列入了祀典之列。並且規定:各府、州、縣必須按時舉行祭祀城隍的禮儀。對城隍的祭祀,在平時是不舉行的,隻有在有事,需要向城隍進行祈禱時,才行祭祀。除此之外,每年按例大祭若幹次,一般都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舉行祭祀,有些地方至期舁像出巡一次,意圖是在於驅趕疾疫,禍害之鬼。又有俗習說:這樣可以使人身上的黴氣散發,平安無患。
城隍出巡是舊時十分熱鬧的迷信活動,城隍廟中一般有兩尊城隍神像,一座是泥塑的,是永遠不動的,一座是木雕的,是專門為抬著出巡而雕塑的,是大木偶,裝有機關,能立能坐,大小與真人差不多。一般於春、秋、冬三季各出巡一次。春季是在清明節出巡,名為“收鬼”。此時正值春耕繁忙季節,人們出山勞動,為了免遭鬼魅的危害,請城隍出城將“鬼魅”緝拿後囚之城內。但也有些地方是在清明之前,認為城隍爺喜歡早點出城逛逛,這個年頭就會平安無事。秋季是在七月十五日,稱為“訪鬼”,傳說城隍爺專查屈死鬼魂,並且當麵“受理申訴”平反冤案,使屈鬼早點進入“輪回”。冬季在十月初一日,稱做“放鬼”。此時,農人的農事已完,不出山了,放眾鬼出城散散心,也是無甚大害的。
府、縣城隍因其級別不同,他們的打扮也有所不同。除了衣帽有別外,最明顯的是府城隍坐十六人抬的大轎,縣城隍是八人抬,儀仗旗牌也減半。但聲勢、氣氛都很森嚴。城隍出巡都在清晨,道士擊雲牌三下,廟門外燃放萬頭長鞭,先後將城隍及夫人木像抬入轎內。府城隍轎為藍色,縣城隍轎為青色,城隍夫人轎為彩色。城隍隊伍最前列為“肅靜”、“回避”各八麵虎頭木牌,鳴鑼喊“道子”開路。隔十餘步就有白底鑲紅邊的二十八麵大旗,上麵分別繪有青龍、白虎、雲鷹、熊羆、太極八卦、日月星辰等。再後為六十四執事(儀仗),所執兵器有刀、槍、矛、戟、金瓜、鉞斧、朝天鐙等。接著是由四郊組成的大鼓隊共四五十麵,再後為該府所轄各縣百姓送的“香山”、“香塔”、“香傘”和萬民傘、萬民旗等。再後就是民間走會雜耍,如中幡、杠竿、五虎棍、高蹺、秧歌、耍壇子、耍獅子、跑旱船等。
在民間雜耍之後則是全城各寺院道觀中的和尚道士們分成兩行行進,和尚們托著銅缽,敲擊著木魚,道士們揮舞著拂塵,吹著笙管。再後是十幾對大宮燈,上貼金色的“城隍”字樣,後麵是四人抬的香爐,最後是城隍與城隍夫人的坐轎,轎前有一圓頂杏黃傘,左右執有兩麵黑地撒金方形大扇。城隍出城後,在臨時搭成的席棚前“下”轎,與夫人麵南而坐,各界人士,百姓分撥上香叩拜。禮畢,送上香錢若幹,放入大笸籮內。傍晚,和尚誦經、道士念咒,鑼鼓齊鳴後,城隍老爺和夫人“升”轎,按原次序返回城中。有些地方在城隍出巡禮儀隊伍中,還有人扮作牛頭馬麵、判官、小鬼之類的陰司鬼吏,以表示懲惡勸善。
城隍所轄與其所處府、州、縣的範圍相等。與社稷神亦相同。因城隍在神權作用上比社稷神的作用大,所以,在老百姓心目中,將社稷神逐漸遺忘了,而對城隍的信仰卻加強了。宋代是城隍信仰的普及時期,所以信仰程度也很高,人們對城隍的信仰已達到了可以和陽間官員相比的程度。城隍信仰雖然在宋代達到高潮,但塑造出一個國家級的城隍形象卻是元代開始的。元朝在京城建立了國家城隍廟,城隍在這一時期成為國家的保護神。
到了明初,禮部官員上疏,要對全國的城隍祠加以整頓,以規範這一信仰的儀製。在得到朝廷的準許後,把各地城隍的廟號都進行了封爵,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府城隍為“鑒察司民城隍靈佑侯”秩正三品。縣城隍為“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秩正四品。並賜相應品級的服飾裝飾神像。明洪武年間,朝廷又下令去掉了府、州、縣城隍的封號,改用陽間官員儀製,並“令各廟屏去他神,定廟製,高廣視官署廳堂,造木為主,毀塑像,舁置水中,取其泥塗壁、繪以雲山。”由此規定可以看出,城隍被朝廷敕封後,他的級別待遇與陽間官員相等。這時候,在城隍廟裏所供城隍像大都是雕刻和泥像,以人的相貌出現在俗家香客麵前。就在這一鼎盛時期,有人提出:城隍是神而不是人鬼,因此,不應當以人的形象出現在廟宇裏,朝廷聽取了這一意見,遂下令以木主代替了神像。木主就是一塊木牌位,上麵寫著神靈的名號。這一規製頒行以後,京城的城隍廟完全改製,但在一些地方城隍廟裏仍然供著塑像而不是木主。還有一些地方把當地死去的名人、好人奉為城隍。所以,這一時期在全國各地的城隍形象是五花八門,各有所長。京城所供奉的國家級別的城隍被稱做“京都城隍”,木主兩旁用花紋裝飾,上麵神名用漆寫成,並塗上金粉。京師城隍廟建成以後,迎城隍神主入廟時,以王者儀仗迎之。從迎神主入廟的儀仗和神主兩旁飾以龍紋為飾就可以看出朝廷對城隍信仰的推崇和京師城隍本身所享有的特權是何等之高。盡管如此,京師城隍是不能統轄府、州、縣的城隍的。因為京師僅僅相當一個府的建置,它是京師的地方行政區,它的行政長官也僅是一個京兆尹而不是皇帝。京兆尹不能統領全國,京師城隍也就不能統轄全國城隍了。從這些關係中可以看出,城隍之間是沒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所以,城隍都是地方城隍。省級城市是沒有城隍廟的,省級城隍都配祀在中央城隍廟中。這是因為,在封建王朝時代,到各省去做地方長官的都是皇室宗親,被稱為“王”,他們是皇家成員,皇家供奉城隍是為了國家安全,所以,各王將自己省的城隍配祀在中央級的城隍廟中,既顯示了皇家一統天下,又表達了皇家的共同心願,以求國家太平。在我國曆史上,隻有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杭州這些曾經建過都的城市裏,曾是京兆尹行政區,才有城隍廟。其他各省會城市,如果有建置府、州、縣的曆史,它們的城隍也僅僅是府、州、縣的級別。明製規定:地方官員蒞任要去拜謁當地相同級別的城隍,省級官員蒞任要拜謁省衙門所在地的府級城隍,“京師都城隍廟以天下十三省城隍之神配享,禮也”。
明代城隍儀規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它的儀規一直被沿用下來。行政區域發生變化,城隍的設置也跟著變化。城隍信仰在明代,以及後來的信仰中,不僅有陽世官員的“職責”即保護城市之職等,而且還統轄著當地陽世、陰間、陰陽相涉的各種事情,在冥冥之中還要處理人與人、人與鬼、鬼與鬼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
明初時期對城隍信仰達到高潮。朱元璋在剛頒布以上詔令不久後,恐怕城隍信仰對皇權造成威脅,又下令革去了各地城隍的所有封號,把府、州、縣的城隍一律重新加封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鑒察司民城隍靈佑侯”、“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從顯赫的王者地位一下降到公、侯、伯的地位,他的神職功能也由城市保護神下降到了“鑒察司民”的地位,城隍不再顯赫了。全國各地的城隍廟裏的城隍神像不見了,一律為木主。其原因就是朱元璋的這道詔令。也有較好聽的說法是“城隍是城和護城河,用泥塑像或木雕的人形神像是不利的,而用神主作為城隍的依附之所,就顯得更有神氣了,自此,城隍廟大都是空廟,隻有木主和十殿閻君的壁畫,而無他物”。
城隍的人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