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8章 鐵拐李(3)

  (何仙姑)年十五,夢神人教食雲母粉,可得輕身,因餌之,誓不嫁。往來山頂,其得如飛。每朝出,暮則持山果歸遺其母。後遂辟穀,言語異常。武後遣使召至闕,中路失之。景龍中白日飛升。

  《集仙傳》則說她十三歲時入山采藥,遇純陽仙師,賜之一桃道:“食此盡,他日當飛升。”自是不饑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後屍解。宋代曾敏行在《獨醒雜誌》中說:何仙姑放牧野中,得仙人賜棗而食之,遂絕粒,能前知人事。何仙姑在其少年之時,因食了呂岩等仙人所賜桃或棗以後,便能“洞知人事休咎”,“能逆知禍福”,於是,“鄉人神之,為構樓以居”,“士大夫之好奇者多謁之以問休咎”,“何仙姑”的名字就被叫開了,從此,何仙姑便以女仙的身份幹起女巫的職業來了。

  何仙姑的占卜有幾件突出的,據宋李昌齡《樂善錄》所載:“何仙姑在世時,一主簿忽得天書,字不可識。問以仙姑,姑曰:‘天書方:主簿受金十萬,折祿五年。’”

  宋曾敏行《獨醒雜誌》載:“狄武襄征南儂出永州,以兵事問之。對曰:‘公必不見賊,賊敗且走。’初未之信。武襄至邕境之歸仁鋪,先鋒與賊戰,賊大敗,智高遁走入大理國。其言有證類如此。閣中有遺像嚐往觀之。”

  狄武襄就是北宋名將、樞密使狄青。狄青征廣源州蠻儂智高,並大獲全勝,曆史上確有其事。但請何仙姑占卜一事則不得而知。但曾敏行則親眼見過“閣中有遺像”,是說,狄青將何仙姑像十分尊重地供奉在閣中。

  何仙姑究竟是誰的弟子,也有不同說法。據明代陳仁錫的《潛確類書》中說,何仙姑是呂岩所度。《東遊記》第十回、第二十回中則說,何仙姑是鐵拐李、藍采和二人共同度化的。

  廣東增城縣城內建有何仙姑廟,在她的家鄉新桂鄉小樓區還建有一座何仙姑的家廟,此廟至今尚存,大門有楹聯曰:

  千年履跡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

  “履跡遺丹井”一句是說,何仙姑的父母為何仙姑找了個婆家,並擇定吉日良辰,準備迎娶,但何仙姑不肯嫁人,便悄悄從家門口的水井裏“問仙”去了,去時隻穿了一隻鞋,另一隻繡鞋遺留在井台上。

  除了廣東以外,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廣西等地,都有各自的何仙姑和她的仙跡。

  傳說,農曆的三月初七是何仙姑的誕日。

  曹國舅

  曹國舅是八仙傳說中出現最晚的一個,是權貴們在仙界的代表。大概因他的官宦生涯本來就是無趣無味的原因,所以,他的傳說也沒有多少仙趣。

  在《神仙通鑒》和《龍圖神斷公案》中有兩則關於他的傳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神仙通鑒》中說:曹國舅是宋仁宗曹皇後的弟弟,故而稱做曹國舅。曹皇後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叫景休,不關心世間事務,小弟弟叫景植,仗勢欺人,為非作歹,雖然仁宗皇帝勸誡過他,也不見他有改過從善的表現。曹景植有一次不法殺人,被包公嚴辦伏法。這位景休還算有些良心,深深以其弟為恥,便遁跡山林,矢誌修道學仙去了。

  一日,鍾離權和呂洞賓兩位仙師問他:“聽說你正在矢誌學道,你學道後所養的是什麽?”曹景休說:“我養的是道。”兩位仙人笑著說:“道在哪裏呢?”景休指著天說:“道在天。”仙人又問:“天又在哪裏呢?”景休指著心。二位仙師笑著說:“心即天,天即道,你已洞悟了道的真義了。”遂授以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煉,不過多久就能成為仙了。

  《龍圖神斷公案》裏說,曹國舅是宋仁宗的大國舅,當時有一位廣東潮州府潮陽縣的秀才,名叫袁文正,帶著他的妻子張氏進京趕考。二國舅貪戀張氏姿色,請袁氏夫婦入府,先將袁文正絞死,後脅迫張氏,張氏誓不相從,二國舅便把她監禁起來。袁文正冤魂向包公告狀,包公決心嚴辦。這時,大國舅聽說了二國舅殺人擄妻之事,也知包公要嚴辦此案。大國舅想,此案若被包公查辦必定沒有好結果,就派人告訴二國舅,務必將張氏也除掉,以絕後患。於是,二國舅派人將張氏投入井中。不料,張氏命不該絕,太白金星搭救了她,並化作老人,把張氏引向包府。張氏在途中遇到了大國舅,昏頭昏腦地錯把大國舅認做包公,投狀訴冤。大國舅接了狀子後大驚失色,便以阻攔公務的罪名用鐵鞭擊打張氏。張氏昏厥過去,大國舅以為將她打死了,將屍身擲於垃圾堆裏後回府了。張氏醒後,直奔包公府告狀。包公問明情由後,假裝生病,騙大國舅來包府問候,又安排張氏在大國舅到來之際,喊冤投狀。以此辦法將大國舅監禁起來了。又做假書騙二國舅來府,故技重演,讓張氏訴冤。就這樣,把二國舅也監禁起來了。曹皇後和宋仁宗聽說後親來勸釋,包公堅決不從,把二國舅立即押赴刑場處死了,仁宗見此情況後,立即下詔大赦,大國舅才幸免被殺。大國舅被放回後,自稱他是死裏逃生的,決心痛改前非,便入山修煉去了,後得遇仙人點化,引入仙班。

  在後來的八仙形象中,曹國舅不是葛巾野服,一身隱士打扮,而是身著紅官袍,頭戴紗帽,臉上塗著豆腐塊,一副小醜縣官模樣。

  佛、菩薩、羅漢

  佛是佛陀的簡稱,是梵文的音譯,也譯作“佛馱”、“浮屠”、“浮圖”等。意譯是“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種意義,即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後一項,隻有佛才是三項俱全的。小乘佛教中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中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恒河沙子。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麵很大的還有毗盧佛(大日佛)等。從佛身說,有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等。

  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翻譯名義集》卷一引僧肇釋:“菩提,佛道名;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引智□釋:“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引法藏釋:“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意謂修持大乘六度,求無上菩提(覺悟),利益眾生,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舊譯有始士、開士、高士、大士、聖士、超士、力士、無雙、大聖、法臣等。與聲聞、緣覺並稱為“三乘”。菩薩的修行稱“菩薩行”;其教法以達到佛果為目的,稱“菩薩乘”、“經典稱”、“菩薩藏”;戒律稱“菩薩戒”。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薩有彌勒、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有時也被尊稱為菩薩,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也被稱為菩薩。

  聲聞,梵文的意譯,意為聽聞佛陀言教的覺悟者。原指佛在世的弟子,後與緣覺、菩薩二乘相對,為三乘之一。指隻能遵照佛的說教修行,並唯以達到自身解脫為目的出家者。以修學四諦為主,最高果位是阿羅漢,最終目的達到“灰身滅智”的無餘涅槃。《大乘義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又’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

  緣覺,梵文的意譯,亦作“獨覺”,音譯作“辟支迦佛陀”,略稱“辟支佛”。與聲聞合稱“二乘”,與聲聞、菩薩合稱“三乘”。據《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七本載,有二義:1.出生於無佛之世,當時“佛法已滅”,但因其前世修行的因緣(“先世因緣”),“自以智慧得道”。2.“自覺不從他聞”,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佛典一般側重於後一義。

  阿羅漢,梵文音譯,亦譯“阿羅訶”,略稱“羅漢”。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1.“阿羅漢果”也稱“無極果”、“無學果”,據稱是盡斷三界見,修二惑所達到的果位,已至修學的頂端。其義有三:(1)“殺賊”,意謂殺盡一切煩惱之賊;(2)“應供”,謂應受天人的供養;(3)“不生”(或“無生”)謂永遠進入涅槃,不在生死輪回(《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四)。2.“阿羅漢向”,指達到“不還果”繼續向阿羅漢果位修行者。

  金剛,梵文的意譯。金中最剛之意,用以譬喻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的意思。如說“般若”如金剛。一般為“金剛力士”之略稱。即執金剛杵(杵為古印度兵器)守護佛法的二天神。常安置於寺院山門左右,左稱密執金剛,右稱那羅延金剛。塑像多裸露全身,纏衣裳於腰部,怒目作勇猛之相。寺院四天王像也俗稱為“四大金剛”。

  如來佛

  民間習慣所稱的“如來佛”指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與孔子是同時期的人物。這兩位東方聖哲都以他們博大而精深的思想聞名於世,而釋迦牟尼作為佛教的創始人,他的生平事跡被人們塗上了浪漫的傳奇色彩,將曆史事實與神話傳說混織在一起,最終使其高高在上,成為佛祖而離開了人間。

  釋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譯,有的也譯為“釋迦文”。“釋迦”是一個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也可譯作“文”,意思是“仁”、“儒”、“忍”、“寂”、“寂寞”等。因此,“釋迦牟尼”的意思也就成了“能仁”、“能忍”、“能儒”、“能寂”或者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是尊稱,他的原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

  釋迦牟尼有一個流行的稱呼是“如來”,或者是“如來佛”。“如來”一詞是梵文的意譯。“如”又作“如實”解,即所謂的“真如”,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事物的真相,宇宙萬物之本體。“如來”即指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者。《成實論》卷一雲:“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常,故曰如來。”《行宗記上》稱“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大日經疏》卷一則說:“如來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

  “如來”也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尊號之一。十大尊號分別為:如來,應供(應享受人、天供養),正遍知(正確遍知一切),明行足(具有知過去之“宿命明”,知未來之“天眼明”,得大解脫之“漏盡明”),善逝(善終,人涅槃),世間解(了解世間一切),無上士(至高無上),調禦丈夫(以柔軟語,苦切語使人入善道),天人師(天與人之導師),世尊。但在十大名號中以“如來”和“世尊”最常用。

  狹義的“如來”專指釋迦,廣義的“如來”則指一切佛,如阿彌陀如來等。

  在傳說中,釋迦牟尼是古印度著名王族甘蔗王的後裔,父親淨飯王是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與印度毗鄰處)的國王。說是“國”,其實隻不過是一座小城,是個長有二十裏,寬有十六裏的小小城邦。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按照當時的風俗習慣,要回到娘家去分娩,可她在回娘家途中,路過藍毗尼園(今尼泊爾羅美德寺院處)時生下了悉達多。這一偉大日子的具體時間,在經書中眾說紛紜,竟然多達六十多種。但我國學者認為,悉達多大體與孔子屬同時期的人物,比孔子早逝七年。這一說法為日本、印度等國所接受。

  摩耶夫人在生產後的第七天不幸去世,悉達多便由姨媽波闇波提養育。悉達多到了十六七歲時,娶了表妹耶輸陀羅為妃,後來生下兒子羅喉羅。

  悉達多的國家雖然不大,但他畢竟貴為太子,生活很舒適,父親也對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繼承王位。但悉達多卻覺得自己的國家夾在強國之間,處境險惡,朝不保夕。他又親眼看到了社會殘酷無情的現實,以及人們的種種苦難,便決定出家修行,以獲得精神上的解脫。

  出家後,他以種種苦行折磨自己的肉體,想以此來解脫自己。但在六年的苦修中,始終沒有得到真正的“解脫”。於是,他拋棄了苦修,另辟蹊徑。他來到一棵菩提伽耶的畢缽羅樹下,結跏趺坐,進入了所謂的禪定境界。經過七天七夜(有說四十九天)的苦思冥想,最後終於豁然開朗,覺悟成道,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正本質,獲得了解脫,這年,他三十五歲了。

  過去的悉達多太子已不複存在了,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誕生了。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四十五年之久的傳教生涯。佛陀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橋陳如等五人第一次宣講了佛法。五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皈依了佛門,成為佛的最初弟子。這次說教,也就是所謂的“初轉法輪”。此後,佛又度化了耶舍、迦葉二兄弟,以及舍利弗、目犍連,在他的故鄉,有不少親屬,如堂弟阿那律、提婆達多、阿難陀,以及兒子羅喉羅等,都皈依了佛門。

  釋迦牟尼傳教的對象包括了當時社會上各種姓和各階層,有很多王族和富豪們在政治和經濟上給予他很大的支持。釋迦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的第一批五個弟子就成為佛教組織——僧伽(僧團)之始。在以後,僧團不斷擴大,最初隻收男弟子比丘(我國俗稱為和尚),後來,釋迦的姨媽波嶠婆提也來入教,才開始接納女弟子——比丘尼(我國俗稱尼姑)。

  起初,僧尼們雲遊四方,沒有固定居所。後來,為了在雨季時有一個安居的地方和便於集會的場所,才建立了寺院。隨著組織和寺院的建立,又製定了僧眾們應當共同遵守的戒律。

  釋迦在他八十高齡時,於遊化途中遇上了雨季,患了重病。行至拘屍那迦城(今印度聯合邦迦夏城)外河邊一片茂密的娑羅林中,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頭朝北,右肋而臥。月光透過樹葉照在了他的臉上,他顯得那樣安詳、高尚、聖潔。臨終前,他告誡弟子們一定要依法精心修行。半夜,佛陀呼出了最後一口氣,達到了徹底的解脫,至上的涅槃。

  釋迦入滅後,遺體被火化了,佛舍利(遺骨)分給了各國使者,被視為聖物,建塔供奉。

  釋迦成佛(智者)的過程大體如此,並沒有神秘之處。釋迦牟尼生前也曾反對祭祀禮儀,不拜偶像,他很重視自我修養和自我完善。然而,由於宗教的需要,釋迦佛卻不斷地被神化、偶像化,他的生平也就被後人塗上了神異的色彩。

  在我國漢族地區一般以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節。《百丈清規》卷二雲:“四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降誕令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饈),以申供養。”佛誕節亦稱“浴佛節”,是紀念釋迦誕生的節日,佛寺屆時要舉行誦經法會,並根據“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傳說,以各種名香浸水灌洗佛像,並供養各種花卉。另外,還舉行拜佛祭祖,施舍僧侶等慶祝活動。

  中國佛教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也稱做“成道會”、“佛成道日”、“臘八”。此謂釋迦在成佛之前曾苦修多年,餓得骨瘦如柴,在決定放棄苦行時,遇到一個牧羊女,送給他乳糜,食後體力恢複,後端坐在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中國佛教徒於農曆十二月八日,以米和果物煮粥供奉,稱為“臘八粥”。《百丈清規》卷二雲:“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饈),以申供養。”“臘八粥”後來亦被演變為中國民間習俗和“臘八節”。

  彌勒佛

  彌勒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慈氏”,是佛教的菩薩名,比佛還差一個等級。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成佛經》中說:他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庭,屬一等貴族,家世十分高貴。又說“慈氏”是他的姓,名“阿逸多”,意思是無能勝。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他後來成了釋迦牟尼的弟子,侍立一旁聽法。釋迦受記(預言),彌勒將繼承自己的佛位,為未來佛,即法定接班人。

  彌勒修煉成道,先於釋迦入滅(離開人世),上升到兜率天,享受種種妙樂之事。所謂兜率天,是佛經的說法。佛教的“三界”說,認為一切“有情眾生”,都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在三界內“生死輪回”。隻有達到“涅槃”境界而成佛,才能超脫三界,升入不生不滅的西方極樂世界。

  《彌勒下生經》中說:彌勒成佛以後,很多人都聽他說法。他教導弟子們應當知道“十想”。這“十想”之中有“樂有苦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佛說,給人們揭示了“苦樂”的辯證關係。而且他自己也以身作則,不隻是一味地“樂哈哈”。

  我國民間對佛教中這位彌勒佛的出處、法力、行事等知道的並不多,隻知他是一位渾身是肉,袒露著胸脯,凸著一個大肚子,短短的脖子,圓圓的肉頭,兩耳垂肩,咧著大嘴,無憂無愁,樂哈哈地笑著的和尚,那麽,他的這副形象是從哪裏來的?是來自我國古代的一個自稱是彌勒佛的化身的和尚。

  佛家認為,佛菩薩有無數化身,他們在人間弘揚佛法,救苦救難。這一觀點被我國民間所接受。因為我國傳統信仰中的神靈也是如此。比如,祭祀同一神靈的廟宇不止一所,但這一神靈卻能在眾多的,分布在各地的廟宇中“顯靈”,這不是該神靈分成若幹化身於各祭祀他的廟宇中受人間香火後而顯神靈的麽?這種觀念被宗教利用和民間所接受後,於是就有人以神靈化身自居,自稱為活佛、活觀音,或稱佛或觀音附身。彌勒佛這樣重要的佛教神靈,自然也就有人稱自己就是彌勒的化身了。

  相傳,我國的“布袋和尚”就是彌勒佛的化身。彌勒佛的形象也就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一般認為,這個被當做彌勒的布袋和尚是唐末時期浙江四明地區的一個和尚。宋人莊綽《雞肋編》卷中雲:“昔四明有異僧,身短而皤腹,負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時傾瀉於地,曰看看。人皆曰為布袋和尚,然莫能測。臨終做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識世人,時人總不識,於是,隱身而化。今世遂畫其像為彌勒菩薩以示之。張耒文潛學士,人謂其狀貌與僧相肖。’”張耒是北宋詩人,蘇軾的弟子,與黃庭堅、陳師道、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陳師道寫詩說張耒“張侯便便腹如鼓”。可見張耒也確實是個皤腹凸肚的胖子。黃庭堅有詩雲張耒:“形模彌勒一布袋,文字江河萬古流。”

  元人袁桷在《四明誌》卷十六《釋道考上》中雲:“布袋和尚者,唐末有僧,形裁猥瑣,戚□皤皤腹,杖荷布囊,隨處偃臥。張長汀子,雪中體不濡。示人禍福輒應。將雨則著草履,亢陽則曳木屐。梁貞明二年,於奉化嶽林寺東廊坐逝。偈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葬寺西二裏,曰彌勒庵。宋元符元年,賜號定應大師。三年,祥光現於葬所,得錫杖淨瓶,邑人建閣藏之。崇寧三年,賜閣名崇寧。”王世貞在《曆代神仙通鑒》卷十八中所雲與此大體相同。田汝成在《西湖遊覽誌餘》卷十四中雲:“今杭州諸寺,皆塑其像,撫膝袒懷,開口而笑,荷布袋於旁。”

  因為這位彌勒佛有一布袋,後人對此發揮出種種玄妙深奧的哲理。如宋代的坦坦居士就為彌勒佛像做讚雲:“即此布袋,非此布袋。不屬聖凡,不立行解。幾幾騰騰,處處在在。拄杖挑來賜予君,天上人間更無外。”嶽飛的孫子嶽珂在他七歲時也為彌勒佛像做讚雲:“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有人認為,坦坦之讚乃由此發揮佛理,嶽珂之讚則是“神童之言”。

  彌勒佛寺有一副最負盛名的對聯,其聯雲: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梁紹壬在《兩般秋雨閹隨筆》卷二載某寺彌勒殿一聯雲:

  年年扯空布袋,少米無柴,隻剩得大肚寬腸,為告眾檀越,信心時將何物布施;

  日月坐冷山門,接張待李,但見他歡天喜地,試問這頭陀,得意處有甚麽來由。

  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等載:彌勒原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上生於兜率天內院,經四千歲(據稱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當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廣傳佛法。亦有認為:中國寺廟裏供奉的笑口常開胖彌勒像為五代時名為契此的和尚。又有將彌勒或作人名,瑜伽行派奉為始祖,傳《瑜伽師地論》等為其所說。

  三世佛

  “三世”是佛教說法,三世之說是佛教業極輪回的理論根據之一。三世又叫“三際”。世在梵語中叫“路迦”,《楞嚴經》說:“世為遷流。”意思就是時間的流動。佛教用於因果輪回,指個體一生的存在時間。所謂“三世”,也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可以說成前世、現世和來世,或者前生、現生、來生,前際、中際、後際。

  佛教中“世”的時限概念與我國古人的時限概念很不相同。“世”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三十”的意思,故而,古人有以“三十年為一世”的說法。《論語·子路》中有一句“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此語之義是,如果有稱王做國君的,他一定要等到三十年以後才能施行仁政。後世對此句的集解是“三十年曰世”。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