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的社會神職功能又因時因地而有許多說法。在《重修緯書集成》卷三中引《尚書緯》說:“州國分野年命,莫不政之。”又卷六引《河圖帝覽嬉》雲:“鬥七星,富貴之宮也,其旁二星,主爵祿,其中一星主壽夭,鬥主歲時圭歉。”從這一所述可以說明,北鬥的社會神職功能有著主象國家政事,人的富貴爵祿壽夭,年景好壞的天象。幹寶在他的《搜神記》卷三中說:“管輅至平原,見顏超貌主夭亡,顏父乃求輅延命。輅曰,子歸,覓清酒一榼,鹿脯一斤,卯日,刈麥地南大桑樹下,有二人圍棋次,但酌酒置脯,飲盡更斟,以盡為度。若問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顏依言而往,果見二人圍棋。顏置脯斟酒於前。其人貪戲,但飲酒食脯,不顧。數巡,北邊坐者忽見顏在,叱問:“何故在此?”顏唯拜之。南邊坐者語曰:“適來飲他酒脯,寧無情乎?”北坐者曰:“文書已定。”南坐者曰:“借文書觀之。”見超壽止可十九歲,乃取筆挑上,語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顏拜而回。管語顏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壽。北邊坐人是北鬥,南邊坐人是南鬥,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這段記載說明了人們信仰北鬥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人們要想長壽,就得向北鬥祈求。
道教典籍中又有北鬥主萬物生死壽夭的說法。在《太上玄靈北鬥本命長生妙經》中說:“北鬥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即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北鬥之政命也。”此說,北鬥為天地萬物之大總管,什麽事情都由他來決定,難怪人們對北鬥的信仰是如此強烈與濃烈。
人們在信仰北鬥星宿的群體功能的同時,又在信仰它的個體星宿,將七星分別命名為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闓陽和搖光,並配以相應的職能。即天樞為天,天璿為地,天璣為人,天權為時,玉衡為音,闓陽(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這七星中的第一星為正星,主陽德,天子之象;第二星曰法星,主陰刑,女主之位;第三星曰公星,主禍害;四曰伐星,主天理,伐無道;五曰殺星,主中央,助四旁,殺有罪;六曰危星,主天倉五穀;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又有說法是:第一星主天,第二星主地,第三星主火,第四星主水,第五星主土,第六星主木,第七星主金。另有一種說法是以人間地理相對七星。第一星主秦,第二星主楚,第三星主梁,第四星主吳,第五星主趙,第六星主燕,第七星主齊。又有將十二屬相與七星相配的說法。這一說法是,十二屬相分屬北鬥各星所管。人的屬相歸屬七星中的哪顆星,那顆星就是此人的“本命星”。所謂“本命真君”就是指本命星之神。所以,人們祭祀北鬥星君,重點就是祭祀本命星。因為人的命運禍福都是由各自的本命星直接掌管著的,決定著人的一切。
本命星分別為:
鼠的本命星為北鬥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
牛豬的本命星為北鬥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
虎狗的本命星為北鬥第三真人祿存真星君;
雞兔的本命星為北鬥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
龍猴的本命星為北鬥第五丹元廉真綱星君;
蛇羊的本命星為北鬥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
馬的本命星為北鬥第七天官破軍關星君。
每當人們遇到厄難時,禮拜北鬥七星,特別是本命星,就會解脫厄運,平安無事。
厄難包括:三災、四殺、五刑、六害、七傷、八難、九星、夫妻、男女、生產、複連、疫癘、疾病、精邪、虎狼、蟲蛇、劫賊、枷棒、橫死、咒誓、天羅、地網、刀兵、水火,等等。從羅列的這些厄難來看,幾乎將人所有的災難都包括在裏麵。
禮祭北鬥必須遵循一定的儀規。雖被稱做“儀規”,但方法也很簡單。人們隻需酌以酒水,獻以鮮花,冥心望著北鬥,並稽首禮拜,念著本命真君的名號,就能夠延生注福,消災降祥,獲無量之福。
民間有人將鬥姆與玄女、天後混為一人者,其實不然。在黃帝與蚩尤的戰爭中,天遣玄女為黃帝傳授兵書,在玄女與天女魃的幫助下,黃帝戰勝了蚩尤,因而,聖人用兵均以神女為助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的。鬥姆沒有這一說法。
在我國民俗中,以農曆九月九日為鬥姆的生日。屆時,人們對鬥姆進行禮祀,也禮祀北鬥,以求得他們的庇佑。
北鬥七星在天文學中為大熊座,把天樞、天璿兩星連成直線,然後延長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因而,這兩顆星又被稱做“指極星”,它是北方的標誌。所以,北鬥既可用來確定方向,也可用來確定季節。
北鬥星在不同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裏,出現在天空的不同方向。看起來,它像是圍繞著北極星運轉。所以,古人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確定季節,即,鬥柄在東,天下皆春;鬥柄在南,天下皆夏;鬥柄在西,天下皆秋;鬥柄在北,天下皆冬。古人發現,北鬥星的運動與其他星辰不一樣,它不沒於地平線下,隻繞北極星回轉。它居於天的中央。所以,古人認為那是天神中最尊貴的天帝居住的地方。二十八宿也以北鬥為中心。北鬥似乎控製著四方,為群星之王。於是,古人將北鬥與天帝聯係起來,視北鬥為天帝的禦車,天帝常駕其巡視四方。《史記·天官書》中稱“鬥為帝車,運於中央”,指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五鬥星君
五鬥星君指北鬥星君,南鬥星君,東鬥星君,西鬥星君和中央鬥星君,合稱為“五鬥星君”。
北鬥因有七宮(星),也被稱做“七元”,主管著解厄誕生的事情。已在北鬥中述過。
南鬥六宮(星)也稱做“六司”,主管延壽度人。南鬥中已述。
東鬥有五宮,主管紀算護命。第一宮蒼靈延生星君;第二宮陵延護命星君;第三宮天天集福星君;第四宮大明和陽星君;第五宮尾極總監星君。
西鬥有四宮,主管紀命護身。第一宮白標星君;第二宮高元星君;第三宮皇靈星君;第四宮巨威星君。
中鬥,又稱做“大魁”,有三宮,主管保命。第一宮赫靈度世星君;第二宮翰化上聖星君;第三宮衝和玉德星君。
遠古時期,我國人民在對自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後,創立了對星辰崇拜的原始宗教。在眾多的崇拜對象中,首先對北鬥產生了崇拜心理,並且形成了北鬥信仰學說,繼而又創立了五鬥星君的說法,這是古人對天地六維認識觀的反映。
五鬥之說都與人的護命、保命、延壽有關,說明我國的先民們是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並把生命視為高於一切的生存觀念。所以,他們就用祈求星鬥來保護生命,延長壽命的辦法來達到長壽的目的。在道書《度人經》中稱:北鬥落死,南鬥上生,東鬥主冥,西鬥記名,中鬥大魁,總監眾生。此說將五鬥做了具體的分工,人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別對不同星辰進行祈求,“禮鬥朝真”就可以消災解厄,增福延年了。
在天體中,除了北鬥和南鬥是天體物質出現在天空外,其他三鬥隻不過是道教的五方五行理論的說法,沒有具體的星宿指向。“五鬥”的論點出自《靈寶經》,其中說:“天有五方,各有其神主之。”這樣,五鬥星君也就產生了,與五方五帝、五方五老、五嶽大帝等一樣,都是五行學說的派生。
五魁星
五魁是“五經魁”或“五經魁首”的意思。
五魁星是源於古代科舉製度所產生的一種民間信仰。
在明朝時期,科舉是通過對《詩》、《書》、《易》、《禮》和《春秋》這五部儒家經典著作的考試來錄取士子的。在每經的考試後,取某經的第一名為“經魁”,五經共有五個經魁,故而稱做“五經魁”。這種考試製度雖然後來被廢止了,但人們仍然把鄉試的前五名稱做“五經魁”,“五魁”這一叫法也就一直延續下來了。
在我國古代星宿崇拜中,有對“奎宿”的崇拜。“魁”與“奎”雖然音同,但原本沒有什麽聯係。“奎宿”本是天上的星座,共有十六顆星,其中包括“仙女座”的九顆星和“雙魚座”的七顆星。奎星被古人視為是主管“文運”的星神,在東漢時期就有了“奎主文章”的說法和信仰,並且有時也將“奎”稱做文章、文運。比如,稱秘書監為“奎府”,稱皇帝寫的字為“奎書”、“奎章”。因為“奎”與“魁”音同,“魁”又有“首”的意思,所以就將“奎”改稱為“魁”,“奎星”也就成為“魁星”了。
“奎星”在星宿信仰中又被稱做“天豖”或“封豖”,是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人們為什麽將“奎星”改稱為“魁星”呢?這是因為,魁不僅有“首”的意思,而且還因為魁含有一種特殊意義。這是人們對“魁”字望文生義所產生的說法。認為“魁”是“鬼”與“鬥”組成的,就形成了“鬼”搶“鬥”的說法,認為“鬼腳右轉,如踢北鬥之狀”,正如一赤發藍麵之鬼,立於鼇頭之上,一腳向後翹起,猶如大彎鉤,一手捧鬥,另一手執筆,意即筆點中試之人,這就是“魁星點鬥,獨占鼇頭”之說的來曆,也是對魁字形象的具體抽象。人們對“魁”字惟妙惟肖的抽象化,對其字義的玄虛解釋,“奎”就不得不讓位於“魁”了。
由於民間信仰中將“奎星”或“魁星”視為主文章或主文運的,人們便將它與文昌帝君一樣看待,尤其備受讀書人的崇拜和敬仰。在這一信仰下,我國古代的魁星樓,魁星閣到處都有,並且在此基礎上又繁衍出了摘星樓、摘星台等魁星信仰的係列建築。
魁星也有廟供奉,所塑神像一般是一位高約二三尺的手執點鬥朱筆,獨占鼇頭的魁星像。像後有似海水、波濤、遊龍、礁石等的襯托畫,它的寓意是:學海浩大,任龍遊擊。魁星的兩側有文昌帝君和關帝配祀。
文昌星
文昌星在星宿信仰中本來是一位司命星神,掌管著人的壽命長短。可是在民間信仰中,將它與“五魁”信仰一樣,與“文”和“官”聯係在一起,成了另外一位主文章,文運的神。
應劭在《風俗通義·祀典》中說:“《周禮》以槱燎祀司中司命。司命,文昌也。司中、文昌下六星也。槱者,積薪燔柴也。今民間獨祀司命耳,刻木長尺二寸為人像,行者置篋中,居者別作小屋。齊地大尊之,故汝南郡亦多有,皆祀以豬,率以春秋之月。”《史記·天官書》中雲:“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司馬貞在《索隱》中雲:“《春秋元命苞》:‘上將建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士,司命主老幼,司中主災咎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文昌星並不主文章或官的事情。文昌宮,即鬥魁戴匡六星中隻有三星“貴相”,是理文緒的,六星司祿,是賞功進士的。大概就是這兩顆星所司受到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的重視與關注,又加之,“文昌”有“文運昌盛”之意,就將整個文昌星宿借用過來,成為主管文章與官祿的大星宿。在唐宋以後所興起的文昌信仰經久不衰,沿襲至今。
我國古代對神的信仰大都是先由對人的崇拜而後又將其神化的。即便是自然神靈,也要將那些對社會、對人民有功德的人附會到自然神靈上去,讓他更有生命力,更有傳世的信仰資本。那麽,這位主管科舉考試的文昌星它本來是一個星體,應當由誰來充任呢?世人以張亞子(或雲張惡之、張□子、張堊之)實之。
張惡子為神由來已久。晉人常璩在《華陽國誌》中雲:“梓潼縣郡治有善板祠,一名惡子。民歲上雷杵十枚,歲盡不複見。雲雷取去。”以其所雲,與雷有關。
相傳,張亞子是四川梓潼人,於晉代做官,死於戰事。蜀人遂祠之。奉為其地保護神,很靈驗,影響也很大。
崔鴻在《後秦錄》中說:“姚萇隨楊安代蜀,至梓潼嶺,見一神人,謂之曰:‘君早還秦,秦無主,其在君乎!’萇請其姓名,曰張亞子也。後居秦稱帝,即其地立張相公廟祀之。”唐代詩人李商隱題張亞子廟詩:“下馬捧椒漿,迎神白玉堂,如何鐵如意,獨自與姚萇。”說的就是這件事。姚萇隨楊安率兵伐蜀,張亞子以秦地之位使姚萇回秦,使蜀地免去一場災禍。這與張亞子為蜀地保護神的神職功能是相符的。
到了唐代,張亞子的名氣更大了,甚至與大唐朝廷也有了關係,被封官封爵。唐玄宗天寶十載,由監察禦史王嶽靈撰寫的《張亞子廟碑》(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卷十五)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入四川,迎張亞子神於萬裏橋,追命為丞相。唐僖宗年間,黃巢造反時,僖宗逃入四川,亦禮張亞子神,並封他為“濟順王”,(見高承《事物紀原》卷七)由此來看,張亞子這位神明與唐玄宗,唐僖宗的入蜀有很大關係。
宋朝時期,張亞子仍然履行著他地方保護神的職責。《文獻通考·郊社考》卷二十三雲:宋真宗“鹹平中,王均為亂,官軍進討,忽有神登梯衝指賊大呼曰‘梓潼神遣我來!九月二十日城陷,爾輩悉當夷滅!’射之,倏不見。及期,果克城。招安使雷有終以聞,詔改王號,修飾祠宇,仍令少府造衣冠法器祭物”。即改王號為“英顯”。
張亞子歿於王事,被當地人立廟祀之,並奉為保護神,這是合乎古代祀典的,但他的有關生平方麵,隻有戰事有紀,而文采卻沒有傳聞。成神以後,在宋代以前,他所顯現靈異也與文事無關。
張亞子與科舉發生關係,大概是在宋真宗以後的事情。葉夢得在《岩下放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祥符中有兩個舉子進京考進士,路過張亞子廟。以此神“靈響震山川,過者必禱”,又值傍晚時分,遂宿於廟中,禱以科名。入夜,二人見諸大山川貴神到此相會。主神張亞子設席,與眾客神一起宴飲。席間,諸神共同商議,作來歲狀元賦,欲召當做狀元者之魂魄授之。二人遂於暗處牢記此賦。但二人一入考場,便不能記憶此賦一字,竟然落第。新科狀元是徐武卿。二人見市井上所賣徐武卿中狀元之賦,竟與張亞子廟中的諸神所作不差一字。
又有王龍光者,赴京應試,過四川梓潼縣七曲山英顯武烈王(即張亞子)廟。當夜,夢一人持榜,正麵無姓名,紙背乃有之。又有持席帽蒙其首者。龍光覺而醒,謂士人登第,則戴席帽。但是,他在這一科卻落第了。到政和八年才登的第。這時,他才醒悟過“紙背無名”之兆。當時朝廷禁止以龍、天、君、王、玉、主等字為名字。唱第之日,龍光被賜改名“寵光”,“龍”多了一蓋,正應了夢中“戴帽”之兆。
《夷堅乙誌》卷五《梓潼夢》中雲:成都羅彥國累試不第,乃乞夢於張亞子廟。夢見蔡京對他說:“已奏徐公樞密直學士矣。”次年,省試又不第。舉人邵允蹈累不第,紹興七年被鄉薦,亦乞夢於張亞子神。夢神告曰:“已與卿安排甲門高第矣。”及試,果為第一。高第不虛,乃刻石祀於廟之西廡。後罷眉州幕官,赴調臨安,船行至閘口鎮病死。原來“閘口”之“閘”正應了夢中所聞之“甲門”也。
《夷堅丁誌》卷八《何丞相》中說:何文縝赴京趕考,路過梓潼欲謁張亞子廟,但因隻顧行路,超出十餘裏時發覺過了路頭,隨即下馬回頭默禱再拜。是夜,夢入廟庭,神坐簾中,投文書一軸於外。何文縝取過看時都是世間告命之詞。醒後隻記得其中雲:“朕臨軒策壬得十人者,今汝褎然為舉首。”是科,何文縝果然中了狀元,為一甲十人之首。後又官至宰相。
蔡約之在《鐵圍山叢談》卷四中說:從前去往蜀國的路上有一座梓潼神祠,向來傳的很奇異。凡有士大夫經過有風雨相送者,官必至宰相之位。凡考進士的舉子路過這裏有風雨相送者,必能考中狀元。相傳,自古無一失者。但有一位姓王的提刑路過時正遇大風雨。王提刑自此很是自負,但沒有應驗。但是與他同行的兒子後來做到了宰相之職,這就是王安石。人們這才明白,原來這場風雨是衝著王安石來的。王安石那時隻有八九歲,還不能算做什麽“士大夫”。又說,蔡京在成都為官,應召回京師路過梓潼祠時,也有大風雨,遂而位極人臣。
通過以上各種傳說,梓潼漸漸成了專司科名祿位的神靈。不過,這時的張亞子與司命祿的文昌星之間還沒有什麽關係。
張亞子成了專司科名祿位的神靈以後,從四川走向全國,各地也陸續立廟祀之。如,吳自牧在《夢粱錄》卷十四中說:“梓潼帝君廟,在吳山承天觀。此蜀中神,專掌注祿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選者悉禱之。封王爵曰惠文忠武孝德仁孝王。王之母及妃及弟,若子若孫,若婦若女,俱褒賜顯爵美號,建嘉慶樓,奉香燈。”《新定續誌》載葉夢鼎《梓潼真君祠記》雲:“世言帝命司桂籍,主人間科籍。”封號中之“武”字,乃由此神“戰死”而起,“文”乃入宋以後因此神司科名祿位而得。此時的張亞子仍與“文昌”沒有拉上關係。
張亞子是在元代被封為“文昌帝君”的。宋仁宗延祐三年七月,朝廷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這一封號是將張亞子這位神靈封為“文昌司祿”,並非星象崇拜中文昌星之司祿。但在民間信仰中已將文昌星之司祿與張亞子文昌司祿合二而一,即以封號為文昌司祿的人鬼,梓潼張亞子坐實了有司祿之職的文昌星的位子。人們又將這一說法進行了圓場,元人虞集在《廣州路右文成化廟記》中說:“《天官書》以鬥魁戴匡六星為文昌之宮,征文治者占焉。或曰降靈吾蜀之梓潼者,則其神也。是以縉紳士大夫多信禮也。而文昌之祠,遂遍郡邑。”
元代以後,文昌之祠更多,並以每年二月初三日為其誕日。明代亦然。《續文獻通考》中雲:“景泰五年,敕賜(梓潼)文昌宮額。歲以二月初三日為帝君誕生之辰,遣官致祭。”明弘治元年,禮部尚書周宏謨等說:“道家謂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景泰中,因京師舊廟辟而新之,歲以二月三日生誕遣祭。夫梓潼顯靈於蜀,廟食其地為宜。文昌六星與之無涉。宜敕罷免,其祠在天下學校者,俱令折毀。”(見《明史·禮誌》)清嘉慶中,倪嶽在《清正祀典疏》雲:然都未行。清嘉慶六年,皇帝下諭,言文昌帝君“主持文運,福國佑民,崇正教,辟邪說,靈跡最著,海內崇奉,與關聖大帝相同,允宜列入祀典”。(見《清朝續文獻通考·群祀考》卷二)文昌帝君的地位就更加顯赫了。
文昌主科名祿籍尤其在讀書人來說更是謹慎事之的。陸以湉在《冷廬雜識》卷三中雲:“台郡(台灣)士子祀文昌神甚虔,城中除府縣西□外,又有祠十餘處。二月初三之期,先一日,各醵錢會於祠中,笙歌徹夜,三日而後罷。”顧祿在《清嘉錄》卷二中雲蘇州之俗為:二月“三日為文昌帝君誕。大吏致祭於竹堂寺畔之廟。廟屬長洲境,故長邑宰亦祭於此。他邑有其廟者,各邑宰為之主祀。餘如道宮、法院、會館、善堂供奉帝君之像者,俱修《崇醮錄》。謂帝君掌文昌府事,主人間祿籍。士大夫酬答尤虔,雖貧者亦備分燒香,紛集殿庭,謂之文昌會”。
張亞子被奉為文昌神後,又有了許多怪說法。五代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佚文卷四中雲:“梓潼縣張蝁子神,乃五丁拔蛇之所也。或雲雋州張生所養之蛇,因而祠,時人謂之張蝁子。其神甚靈。偽蜀王建世子名元膺,聰明博達,騎射絕倫,牙齒常露,多以袖掩口,左右不敢仰視。蛇眼而黑色,凶惡鄙褻,通夜水寢,竟以作逆伏誅,就誅之夕,梓潼廟祝亟為蝁子所責,言‘我久在川,今始方歸,何以致廟宇荒穢如是耶?’由是蜀人乃知元膺為廟蛇精矣。”由此,五丁拔蛇的故事便流傳開來,張蝁子也非善神。也因為這則傳說,說張蝁子是蛇神,因為“惡”與“蝁”同音,而且字形相近。“蝁”乃毒蛇名。《爾雅·釋魚》中雲,“镻,蝁也。”注雲:“蝮屬,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蝁子。”
元明間又編造了文昌出身顯化的故事,如《清河內傳》、《文昌帝君顯化書》、《文昌帝君本傳》等書中,有說七十三化者,有說七十九化者,有說九十四化者。於世,或為名人,或為異人,或為龍蛇。
在文昌帝君顯化故事中,尤以徐道在《曆代神仙通鑒》卷十一中渲染得更有意思。自周至漢,文昌屢作士大夫身,未嚐酷民虐吏,陰德傳家,時行方便,故得上仙之品,當於人世顯應,遂托生張家,名亞,字需美。得仙人啟發,大悟前身,成仙而去。士民於閬中梓潼縣立廟祭祀,稱梓潼君,神堂降筆以勸人忠孝。又“每出駕白騾,隨二童曰天聾地啞。真君為文章之司命,貴賤所係,故用聾啞於側,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機弗泄也。凡禳災祛穢,禱雨祈嗣,有感必通。世有虔奉之者,常降乩直書,或觀夢隱示。又能鎮伏妖魔,疫癘神鬼聞騾鳴則遠遁,為其慣啖邪物也。道德圓通,久證真位,天使宣上帝命為太玄無上上德真君,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層地獄輪回”。這些說法似乎沒有被世俗認可,天聾地啞是文昌的侍童倒是被後世認同了。
到了明代,有人說文昌神顯化當世。這是荒誕不經的。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我國四大傳說故事。即《牛郎織女》、《孟薑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之一。牛郎與織女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星辰崇拜,是星宿的神化與人化。
牛郎星就是牛宿星,也叫牽牛星,是二十八宿之一,為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共有六顆星,其中有三顆星連成●—●—●形狀,好像一個人挑著一副擔子在趕路。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有名的亮星,與織女星隔銀河相望。織女星又叫“天孫”,即天帝的孫女。共有三顆星,成等邊三角形,在銀河西麵,與銀河之東的牽牛星相望。
成書於春秋時期的《詩經》在《小雅·大東》中就記載了牛女二星,但無故事情節。到了漢朝時期,這兩顆星被人格化。《古詩十九首》中雲:“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濯素手,劄劄弄機抒……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到了南朝時期,梁朝殷芸的《小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就比較完整了。其雲:“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孫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見《月令廣義·七月令》引)
又說唐朝一位禦史姓姚,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外甥,都已三十多歲,不肯讀書。姚禦史在中條山蓋了房,送他們三人到那裏讀書。姚生還有了改進,兩個表弟卻一如以往。
一天夜裏,姚生在燈下讀書時覺得身後有什麽東西往下拉他的衣服,他沒在意,拉上來又穿好了。過了一會兒,又拉下去了,姚生回頭一看,一頭小豬睡在自己的裘衣上,雪白光潔,如玉一般,姚生拿起戒尺打了它一下,小豬號著逃去了。姚生叫醒表弟們搜尋,小豬卻無影無蹤。
第二天,有僮仆,奶娘數人,抱著一個嬰孩來了,嬰孩的眉間有一條被打傷的紅色印痕。過了一會兒,幾個穿著紫衣的宮監,幾百名騎著駿馬的侍從,簇擁著一位三十多歲的夫人前來。夫人微笑著說:“小兒無知,雖被打傷,不十分厲害。恐你們擔心,所以前來說一下。”夫人從言談中知道他們三人尚未婚娶,願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他們。順手一指,原來的房子成了三座富麗堂皇的樓院。
第二天,在寶車轔轔聲中,送來了三位十七八歲,姿容豔麗的女郎,頓時香滿山穀。在三對夫婦喝交杯酒時,夫人對姚生三人說:“百日之內,你們要保守秘密,我就可以使你們長生不老,位極人臣。”三位拜謝後又將學業之事告知。夫人讓他們放心,隨即命人去召孔子。不久,孔子來了,拜見夫人。夫人讓他教導一下自己的三個女婿。孔子命三人上前來,向他們一一指示六經篇目,好像通曉已久一般。夫人又召薑太公,給他們講玄女兵法,玉璜秘訣,三人一覽無遺。
姚禦史派家僮送糧入山,一看這般華麗景象,嚇得逃了回來,向主人稟報。姚禦史聽後以為他們是受了鬼魅的蠱惑,急忙派人召他們回來。臨行前,夫人再三告誡三人,不得泄露真情。
三人回家後,姚禦史非要問個水落石出,一頓皮鞭之後,三人說出了真情。這時,姚禦史家有位客人,聽了三人的講述後,責怪姚禦史說:“你為何打他們,他們如果不泄露真情,一定能做公侯將相,如今將真情泄露出來,一切都完了。真是命不由人啊。”姚禦史驚奇地問客人,這是怎麽回事。客人說:“我夜來觀天,見織女、婺女、媭女三星黯淡無光,依此可知,她們已降臨人間,將造福她們在凡間的三位夫君,現在天機已經泄露,他三人不要說得福了,能免除禍害已經不錯了。”姚禦史這才後悔起來,把兒子和外甥又送回到中條山中。
三人回到山裏後,三個女郎對他們冷漠得如同路人一般。夫人也責怪他們說:“你們既然不聽我的話,也隻有分手一條路了。”說完,拿了三碗湯給他們喝。他們喝下後,變得又同從前一樣昏頑了。
這則故事是唐代無名氏所撰的《異聞錄》中的《姚生傳》。故事的最後說,織女等三星仍然留在人間,恐怕在河東蒲州張嘉貞的家裏。為什麽要留在張嘉貞的家裏,因為他在唐玄宗時為相,他的兒子張延賞,孫子張弘靖都做到丞相之職,大概是想以上麵故事附會他家的緣故。這一“三世為相”的事,大可不必三星同時下凡。
就是根據這樣的素材,牛郎織女的故事經過曆代不斷地發展,故事情節越來越豐滿、曲折,並且充滿了人情味。最終形成的故事情節是:
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王母娘娘的外孫女,也有說是玉皇大帝的孫女。織女在天上時織得一手好雲錦天衣。她在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到銀河去洗澡、嬉戲,也算得是其樂融融。
牛郎在人間,由於父母早喪,從小與兄嫂在一起生活,但受盡了虐待。牛郎長大以後,兄嫂隻分給他一頭牛,讓他自立門戶,去過日子。從此,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時候,天和地離得不遠,銀河與凡間是相連著的。牛郎一有空就牽著老牛來到銀河邊觀望銀河那邊的天上世界。老牛好像看出了牛郎的心思,給他出了個主意。一日,織女與諸仙女們又來到銀河中洗澡,牛郎潛水來到對岸,竊走了織女的衣裳。織女洗完澡後沒有了衣裳,正在尋找時,天門已經關了,她回不了天宮了。牛郎將衣裳送上,織女喜歡上了牛郎,便結為夫妻。婚後,他們生了一兒一女,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很美滿。不料,此事被天帝知道了,命天兵天將去捉拿織女,王母娘娘唯恐天神有誤,也一同前往。織女被押往天上。牛郎因上不了天,帶著兒女仰天號哭。這時,老牛就要死去了,它對牛郎說:“我死以後,把我的皮剝下做成衣裳穿上,你就可以登天了。”說完就死了。牛郎照老牛說的話做了,果然,他能升天了。牛郎用筐挑著一雙兒女拚命向織女趕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簪,憑空劃了一下,轉眼便成了波濤滾滾的天河,將牛郎攔住,不能過去。牛郎織女隻能隔河相望,悲傷落淚。日久天長的相思相悲終於感動了天帝,便允許他倆於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鵲橋是由無數喜鵲搭成的橋,據傳說,七夕這天,喜鵲頭上的毛都會脫落。也傳說,七夕這天,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
這些傳說與信仰,後來被衍化成了民俗節日,即民間所說的“七巧節”或“乞巧節”。姑娘媳婦們在這一天要穿針引線,向織女乞求智巧。為何要向織女乞巧呢?因為織女能織出雲錦天衣來,這是非巧而不能為之的紡織工藝。唐人有《七夕》詩曰: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月試看看。
圍繞著“乞巧”又衍化出了“乞聰明”、“乞富貴”、“乞美貌”、“乞長壽”等習俗,其中也少不了有乞求良緣的,於七夕之夜,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人們對著星空,祈禱自己能夠得到美滿的姻緣。
舊時,各地一般都有織女廟,用以祭祀這位自由愛神。有的織女廟中以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為配祀。二人雖未被神化,但他們自古以來就是愛情的偶像。
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並非子虛烏有的人物,清人俞樾根據《史記·秦本紀》以及《漢書·律曆誌》的有關記載做出推斷說:驪山老母是生於殷、周之間的驪山女。姓薑,是戎胥軒的妻子。因為她具有非凡的才藝,受到了諸侯們的推崇。到了唐宋時期,驪山婦被人們奉為仙女,尊稱為“老母”。誌傳小說《薛丁山三請樊梨花》中將驪山老母說成是樊梨花的師傅,在她的教誨下,樊梨花的本事十分了得,可以呼風喚雨,移山倒海。有了這樣一位徒弟,驪山老母一下子成了民間認為法力、本事都很大的一位神仙,陝北民間無人不曉她的名諱。
又有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讀書期間看到一位老婆婆在河邊不停地磨一根鐵杵(即鐵棒槌),李白問她幹什麽,老婆婆說:要把它磨成一根針。李白也因此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即隻要肯下工夫,世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情。自那以後,他奮發向上,勤學好問,終於取得了偉大成就。據說,給李白指點迷津的這位老婆婆就是驪山老母。這一傳說又被後人所用,說真武大帝在武當修煉時,想馬上成為神仙,但修煉是長期的、艱苦的,他有些受不了,便下山欲中斷修煉。在下山的路上,他也遇到了一位用鐵棒磨針的老婆婆,老婆婆用鐵棒磨針的道理教育了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返回山中,修行四十二年後終成金身。沒有說這位婆婆是誰,但事情的經過卻與李白所遇是一樣的。
又有說,有一位名叫李筌的唐朝人,很喜歡神仙之道,經常遊曆名山大川,尋道訪術。有一次,他在嵩山的虎口岩石室中撿到一部黃帝的《陰符經》,據說是後魏道士寇謙之藏在這裏的。他把書帶回家後抄讀了幾千遍,但仍然弄不懂其中的義理。他後來遊曆來到驪山,在山下遇到了一位鶴發童顏,神態怪異的老母。看著路邊的殘火在燒樹,並且自言自語地說:“火生於木,禍發必克”。李筌感到很驚奇,便上前問道:“老母方才所言是黃帝《陰符經》中秘文,老母,你怎麽也懂呢?”老母說:“你感到奇怪嗎,實話對你說,這部《陰符經》已經有三元六周甲子了,共計一千零八十年,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又怎麽能弄懂其中的經義呢?”李筌一聽,知道自己遇到了仙人。立即下跪叩頭,拜老母為師,把自己獲得《陰符經》的經過告訴了老母,請老母為自己指點其中奧妙的義理。老母命李筌麵日立正,把他端詳了一番後說:“你心影不偏,性賢而好德,神勇而樂智,真是我的弟子呀!”遂讓李筌坐下,說:“此書三百多字,一是演述神仙抱一之道,二是演述富國安民之術,三是演述強兵戰勝之術。全都出自天機,所以又稱‘黃帝天機書’,此書隻有奇人、賢人才能領悟,而慳吝愚癡、驕奢淫逸的小人學了,反要遭到禍殃。”說完後,將書中的奧妙義理一一講給李筌。不知不覺,日影偏西,他們都沒有吃飯呢。老母說:“你餓了吧,我煮點麥飯給你吃。”一邊說,一邊從袖中取出一個葫蘆,讓李筌去山穀中打些水來。李筌來到山泉邊蹲下身子用葫蘆汲水。水剛裝滿,李筌忽然覺得葫蘆有千百斤之重,怎麽也抓不住了,手一滑,葫蘆掉到泉中沉了底。山泉很深,李筌沒辦法將葫蘆撈上來,便怏怏地回來。當他走到大樹下時,隻見大石上放著幾升熱騰騰的麥飯,老母卻不見了。李筌等到日落時分,仍不見老母的身影。他知道,她再也不會出現了。於是,李筌吃了麥飯,從此絕粒,不食人間煙火。後來,李筌就入山訪道去了,人們再也沒有見過他。
從史料來看,驪山老母僅有這兩位弟子。她雖是神仙但沒有她的廟祠,她隻有民間傳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