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李天王
托塔李天王是道教大神,被奉為統領百萬天兵天將的大元帥,是玉皇大帝身邊的武班領袖,與太白金星二人構成了文武二位“丞相”,統領著玉皇大帝神係中的文武神仙。
托塔李天王的形成是借鑒了佛教中的托塔毗沙門天王而來的。這位李天王是真實的曆史人物,叫李靖,是唐初大將,陝西三原人。他精通兵法,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家,並著有《李衛公問對》一書,是武經七書之一,也是武學中的經典著作。李靖在唐太宗時期曾做過兵部尚書和右仆射等高官,死後配享在武成王廟內,為十哲之一。這樣,就為能夠成為托塔李天王打下了基礎。
道教為了能讓李靖成為玉帝麵前的大元帥,為他編了很精彩的故事。說李靖早年家貧,有一次去華嶽廟朝覲華山神時問華山神說:“我能窮一輩子嗎?將來能做幾品高官,請神明示。”圍觀的人都為李靖這一行為感到驚訝。可李靖覺得沒有什麽,說完後才出廟門百步,忽聽身後有人說:“李仆射走好。”李靖回頭看時,卻不見有人。
又有說法,李靖因貧窮流落到山西霍山,寄居在深山中的一個村莊,以打獵為生。李靖寄居的這位主人是一個老翁,待他很好,他也十分感激這位主人。有一天,李靖外出打獵,天色將晚時分遇到了鹿群,他便緊追不舍,可怎麽也追不上。這時,他迷路了,找不著回家的道路,忽然,遠處出現了燈光,李靖朝著燈光走去,近前一看,原來是一戶官宦人家。因為求住心切,便上前叩門問話。這時,有人出得門來說:“公子們都出去了,隻有太夫人在家,你若是借宿的話實在有些不方便。”李靖因天黑難辨,走投無路,隻好再三請求主人行個方便。那人聽了後轉身進去了,不久又轉來說:“夫人初時不允,後因客官迷了路,天色又晚,若讓你走了,又恐你於深山之中更難行走,也就答應了。”那人隨即將李靖引至大廳之中。稍時,夫人出來了,約五十多歲,神態清高而文雅,讓李靖倍感起敬,遂向前行禮言謝。夫人還禮後說:“兒子們都不在家中,本不該留客人在此住宿,但夜色已深,若是不允,客官在這荒野之中又無處安身,老身於心不忍,所以才應允了。但兒子們雖然外出,於夜間回來也是可能的,如果回來時,難免有些驚動,你也不必害怕。”李靖聽完囑咐後說:“知道了。”夫人又給李靖安排了飯食,李靖用畢後就去房中安歇了。
到了半夜時分,忽聽有人敲門,李靖被驚醒後仔細聽時,有人說:“奉公符通知,該大公子去降雨了,不得延誤,不得猛暴成災。”又聽夫人說:“兩個兒子未歸,行雨符到了,過期又要受責,打發人去叫兒子又來不及,僮仆中又沒有人能擔當此任,這便如何是好。”有一小婢女說:“剛才廳中留宿之客非平常之人,何不請他幫忙?”夫人聽後便來到李靖住所,叩門詢問道:“客官睡了沒有?請出來一下。”李靖早已聽見,隻是不便插手,聽得夫人有請,便開門相迎。夫人這時對李靖說:“這裏不是凡間,乃是龍宮。剛才接到天符,命我家去行降雨之事,怎奈我的大兒去東海趕赴婚宴未歸,小兒子送妹子回婆家沒有回來,兩處路程又遙遠萬裏,是來不及去喚回他們了,眼下也隻有煩勞你來代替行雨,不知客官允否?”李靖聽後說:“我乃凡夫俗子,如何能行此事?”夫人說:“隻要你照我說的去做就行了。”夫人說完,吩咐仆役將青驄馬備好,取來降雨器具,將一個小瓶係在馬鞍前,對李靖說:“此馬不用韁繩,任它行走,凡馬跳動嘶鳴時,從瓶中倒出一滴水於馬鬃上即可,但不要多滴。”李靖聽後上得馬來,那馬便騰空而起,行至雲層時便覺風力迅猛,腳下雷聲滾滾。李靖隨著馬的跳躍與嘶鳴行降雨之事。忽然,一道閃電劃破雲層,李靖往下一看,下麵正是自己居住的村莊,心中暗想,此處天旱已久,莊稼快被枯死,而今下雨之事正在自己手中,何不多滴幾滴以救旱情。想畢,便連滴二十餘滴。降雨完畢,躍馬而歸。李靖剛一進門,就見夫人在大廳上哭泣。一見李靖回來,便說:“你可害了我們,我原讓你滴一滴,你為何滴二十滴,你可知道嗎?天上一滴水,地下就是一尺雨。這個村子已是平地兩丈深的水了,人還能活得了嗎?為了此事,我已被責十八大棒。”說著,夫人解開衣服讓李靖看,隻見她背上都是血跡。夫人說:“我兒子也要為此遭受連累,這可怎麽辦?”李靖此時不知說什麽才好,在那裏呆呆地站著。夫人見狀後,歎了口氣說:“你是凡間之人,不懂天上之事,這也難怪,我也不能恨你。隻怕龍師一會來了還要查問,怕你受驚,你趕快離開這裏吧。但我畢竟勞動了你一番,應當酬謝你才是。我這裏無物可贈,隻有兩個奴仆可以送你,你都收下也行,收一個也行,任你選擇。”當下,從東廊走出一個和顏悅色,神態清秀,一副溫順樣子的女子。從西廊下走出一位滿麵怒容,氣哼哼的女子。李靖自思道,我一個打獵之人,若要了那個溫順女子,人家會認為我膽小,便對夫人說:“兩人都要了,我又不好意思,夫人既然要賞賜與我,那我就要西邊的那個。”夫人聽後微微一笑說:“你的願望也不過如此。”李靖向夫人告別,那位怒衝衝的女子隨他就走。剛出得門來,再回頭看時,宅院已經不見。轉過身來想問那女子時,也不見了蹤影。自己尋路回去,到了村莊時,天已大亮,隻見眼前是一片汪洋,並無人影。
李靖在李世民朝中雖然做了尚書右仆射,而且功勞很大,但始終未能出任宰相一職。在民間傳說中,這是因為李靖沒有把那個和氣的奴仆一起收下的緣故,所以隻能當仆射而不能任宰相。因此也就有了俗語“關東出相,關西出將”的說法。這一則故事中的東廊被喻為關東,西廊被喻為關西。所謂奴仆,也就是指皇帝的臣子。當初李靖若要將這兩個奴仆都收下時,他就會成為兼文武兩職的宰相。
這一故事在《隋唐演義》中也有描述,大同小異。其中說,李靖,字藥師,三原人氏,足智多謀,深通兵法,且又弓馬嫻熟,真個能文能武。幼喪父母,育於外家,其舅即韓擒虎也。擒虎常與他談兵,讚歎曰:“可與談孫、吳者,非此子而誰?”時年方弱冠,卻負大誌。聞隋主以夢殺人,暗笑道:殺人何益,又想道:據夢樹木生子,固當是個李字,洪水滔天,乃天下混一也。將來有天下者,必是個姓李的人,便因想到自己身上。
一日,偶有事到華州,路經華山,聞說山神西嶽大王甚有靈驗遂具香燭,到廟瞻拜,具書默禱道:
布衣李靖,不揆狂簡,獻疏西嶽大王殿下:
靖聞上清下濁,爰分天地之儀,晝明夜暗,乃著神人之道。又聞聰明正直,依人而行,至誠感神,位不虛矣。伏維大王嵯峨擅德,肅爽凝威,為靈術製百神,配位名雄四嶽,是以立像請廟,作鎮金方。遐觀曆代哲王,莫不順時禋祀。興雲致雨,天實肯從,轉孽為祥,何有不賴。於乎靖也,一丈夫爾,何乃進不偶用,退不獲安,呼吸若窮池之魚,行此比失林之鳥。憂傷之心,不能亡已!社稷淩遲,宇宙傾覆,奸雄競逐,郡縣土崩。茲欲建義橫行,雲飛電掃,斬鯨鯢而清海嶽,卷氛祲以劈山河。俾萬姓昭蘇,庶物昌運,即應天順時之作也。若大寶不可以據望,思欲仗劍謁節,俟飛龍在天,捧忠義之心,傾身濟世,吐肝膽於階下,唯神降鑒。願示進退之機,以決平生之用。有賽德之時,終陳擊鼓。若三問不對,亦何神之有靈?靖當斬大王之頭,焚其廟宇,建縱橫之略,未為晚也,唯神裁之。
禱罷,試卜一笤,暗祝道:“我李靖若有天子之分,乞即賜聖笤。”將笤擲下,卻也作怪,那兩片笤兒都直立於地。李靖心疑,拾起再擲,卻又依然直立。李靖見了,不覺怒從心起,挺立神前,厲聲擊桌道:“我李靖若無非常之福,天生我身,亦複何用?唯神聰明,有問必答。何故兩次問答,陰陽不分,今我更卜,若不顯應明示,定當斬頭焚廟。”祝畢,再將笤擲下,那笤在地盤旋半晌方定,看時,卻是個陽笤。李靖暗想道:“陽為君象,亦吉兆也。”遂收笤長揖而去。一時,在廟之人見他口出狂言,也有說他褻瀆神明的,也有疑他是癡呆的。
李靖此夜宿於客店,夢見一位神人,襆頭象簡,烏袍角帶,手持一黃紙,對李靖說:我乃西嶽判官,奉大王之命,與你這一紙,你一生之事都寫在紙上。李靖接過展開一看,上寫道:
南國休嗟流落,西方自得其逢,紅絲係足有人同,越府一時跨鳳,道地須尋金卯,成家須賴長弓。一盤棋局識真龍,好把堯天日捧。
李靖在夢中將紙看了一遍,牢牢記在心間。那判官又說,凡事都有命數,不可奢望,亦不需性急,待時而動,擇主而事,不愁不富貴也。說罷不見了。李靖醒來,一一記得明白,想道,據此看來,我無天子之分,隻好做個扶助真主的人了。那神道後來自有應驗,自此息了圖王奪霸的念頭,隻好安心待時。
一日,偶因訪友於渭南,寓居旅舍,乘著閑暇,獨自騎馬到郊外射獵遊戲。時值春末夏初,見村農在田中耕種,卻因久旱,田土幹硬,甚是吃力。李靖走得困倦,下馬向一老農告乞茶湯解渴。那老農見是個過往客官,不敢怠慢,忙喚農婦去草屋中煎出一甌茶來,奉與李靖吃了。李靖稱謝畢仍上馬前行。忽山岩邊走出一個兔兒。李靖縱馬逐之。那兔兒東跑西走,隻在前麵,卻趕它不著。發箭射之,那兔兒帶著箭兒奔走。李靖隻顧趕去,不知趕了多少路程,兔兒卻不見了。回馬轉看,不記來路,隻得垂鞭信馬而行。看看紅日西沉,李靖心焦道,日暮途歧,何處歇宿哩。舉目四望,遙見前麵林子裏有高樓大廈。李靖道,那邊既有人家,且去投宿則是,遂策馬前往。
前麵那一林中人家正是龍宮,李靖所遇之事與道家所編差不了多少。不同之處,就是李靖帶著那女子行有數裏後,女子向李靖說:“方才郎君若取二女,則文武全備,後當出將入相,今舍文而取武,異日但可為一名將耳。”遂於袖中取出一書,付予李靖道:“熟此可臨敵製勝,輔主成功。”舉鞭指著前麵道:“此去不遠,便達尊寓。郎君前途保重。老夫人遣妾隨行,非真以妾贈君,正欲使妾以此書相授也。郎君日後自有佳人遇合,妾非世間女子,難以奉侍箕箒,請從此辭。”李靖正欲挽留,隻見那女子撥轉馬頭,那馬即騰空而起,倏忽不見。
就是在道教和民間對李靖的如此渲染下,終於將他推上了神的位置。李靖在唐末就被奉為神明了,五代時又加封他為“靈顯王”,到了元明時期,由於《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出現,他完全脫離了道教早期塑造的護法神的地位而成為握有百萬天兵天將的大元帥。
托塔李天王的成神傳說在唐代就開始流傳,在民間十分流行他的畫像。但此時的李靖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托塔李天王。明代作家許仲琳在撰寫《封神演義》時借鑒了佛教毗沙門天王的說法,將陳塘關總兵李靖塑造成托塔天王,請他來擔任道教中的托塔天王,並為他增加法力,將燃燈道人的寶塔送給他,作為護身法寶。自那以後,他就永遠托著這座寶塔,施展法力,降妖伏魔。小說《西遊記》出現以後,李靖又成了玉皇大帝的統領天兵天將的大元帥、總司令。民間這才認識了李天王是天界大元帥,天上的天兵天將都歸他管。
哪吒
哪吒在民間傳說中,他是李天王的兒子。托塔李天王有三個兒子,即金吒、木吒、哪吒。元代有故事流傳說:哪吒原本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大羅仙,身長六丈,頭戴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執法律,大吼一聲就能雲從雨降,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玉皇大帝令其下凡,以故脫胎於托塔天王李靖家中,為第三子。哪吒神通廣大,變化無窮,收服了許多魔怪,因此,被玉皇大帝封為三十六天總領,永鎮天門。
也有小說將他描寫為三頭六臂,腳踏風火輪,手執乾坤圈,肚上有裹肚形象的。這一形象為孩童形象,活潑可愛,為人們所接受。民間對哪吒的認識就是從這一形象開始的,他出自《西遊記》。
應該說,哪吒這一神名是來自佛教。佛教中說,佛教有四大天王,其中北方多聞天王在印度的原名叫毗沙門天王,即道教托塔李天王的來源神,他是佛教中的護法僧,有五個兒子,其中以二兒子獨健和三兒子哪吒最為有名。因此就出現了道教中的李天王與其兒子哪吒和佛教中的毗沙門天王即北方多聞天王和他的兒子哪吒這樣兩個哪吒的傳說。但在民間傳說的哪吒僅是道教所塑造的哪吒而非佛教中的哪吒。
另有“天門三將軍”,他們是周將軍、葛將軍和唐將軍。他們的職責是把守天宮大門。所以,在道觀場所,隻要一進山門,就可以看到他們三位的形象。
天師
天師之稱最早見於《莊子·徐無鬼》和《黃帝內經·素問》。前者是黃帝稱襄城牧馬童子為天師,後者是黃帝稱歧伯為天師,都是尊敬之詞。東漢時稱傳道者為天師,《太平經》卷三十五雲:“今天師為王者開辟太平之階路,太平之真經出。”漢順帝時,張道陵於蜀中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鬥米道,後道眾尊其為天師,其子孫承繼天師尊號,傳承至今。或說張道陵曾自稱天師。李膺《蜀記》載:“張道陵瘧於丘社中,得咒鬼術書,遂解使鬼法,入鶴鳴山,自稱天師。”據《魏書·釋老誌》雲:北魏時寇謙之曾自言遇太上老君,授予天師之位。
張天師
張天師即張道陵(34—156),又名張陵。東漢時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曾入太學、通達五經。漢明帝時當過巴郡江州(今重慶)令。後來,他聽說蜀地之人淳厚,易教化,而且蜀地又有很多名山,便入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修道。著有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了早期道教,凡人入道都要交五鬥米,故又稱“五鬥米道”。他主要教人悔過奉道,並用符水咒法為人治病。
當時的老百姓將張道陵視如神明,因而爭相事之,拜他為師。張道陵創建了二十四治(道教組織)、立祭酒(頭目)以領道民。魏晉以後,道徒們尊張道陵為“天師”、“五鬥米道”,也因此又被稱為“天師道”,成為道教的正宗。天師的名位由他的後人世代承襲,曆代嗣位天師,成為名正言順的全國道教領袖。金元以來,北方出現了道教另一大派組織——全真道,天師道也因之而改稱“正一道”,主要盛行於南方(道教中的符籙各派統稱為“正一道”)。
張道陵成了道教祖師爺後逐漸被神化,道教徒們撰寫出了不少天師仙話的書,如《漢天師家傳》、《曆代神仙通鑒》、《列仙全傳》等書。書中說張道陵是漢初留侯張良的九世孫,其母夜夢神人自北鬥星降臨張宅,以蘅香草送其母,並說:“我奉玉帝之命降到你家。”遂感而有孕,後生了張道陵。張道陵七歲時遇到了仙人河上公,給他一部《道德經》,張道陵讀後就通曉了其中之義。長大後,相貌不凡,身長九尺二寸,龐眉廣額,朱頂綠睛,目有三角。精通五經,天文地理,河圖洛書讖緯之學的奧妙,成為一代大儒。皇帝召他進京為官他都不去。入蜀後隱居在鶴鳴山,與弟子煉龍虎大丹。第一年紅光照室,第二年有青龍白虎繞護丹鼎(江西道教聖地“龍虎山”即由此傳說而得名),第三年龍虎丹成。張道陵當時已有六十多歲,吃丹以後如同三十來歲的青壯年,行走如奔馬。後來,太上老君又送他經書,符籙秘訣等一千餘卷,雌雄劍兩把,都功印一顆,並冠衣、方裙、朱履等。命他剪除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天師奉了老君誥命,布下了三萬六千龍虎神兵,在一場惡戰之後,終於滅了眾鬼魔,元始天尊因此封他為“正一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天師”。凡升天者,都要先參拜這位三天大法師後才能去靈霄寶殿朝拜玉皇大帝。
張天師雖是道教創始人,但道教卻奉老子(太上老君)為教祖,後來又發展到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繼而在神仙體係中又出現了以玉皇大帝為首的各路神仙,張天師在道教諸神中的地位便日漸低落,在《西遊記》裏,他已是一個護衛靈霄寶殿的張、葛、許、丘四大天師之一了。
葛洪在《神仙傳》中說張道陵得到了黃帝的九鼎丹法,決定煉神丹,來到四川隱居在邙山之中,偶遇丹藥大師魏伯陽,求教了一些技術問題後繼續西行,尋找合適的煉丹山川。他來到一處奇山異水之處,山上有一隻石鶴。在傳說中,若有道者進山,這隻石鶴便會鳴叫。張道陵在山中定居下來後,一日忽聽石鶴叫,張道陵便信心百倍,開始燒煉九天神丹,於三年之後終於煉成了。有一天,一位神人“虯髯鐵麵,皂襆金鞭”,騎著黑虎來到張道陵麵前說:“趙公明願永護真人丹爐。”於是,張道陵命他鎮宅立壇,自己又繼續向西拜訪仙源去了,並且求得了“五嶽攝召萬靈神龜秘文”,後精思修煉。修煉成功,便法術無邊,能騰空飛行,又有順風耳,隱形,分身諸術,令人莫測其高深。這時,太上老君又授他正一盟威秘文,三清諸品經,斬妖雄劍,令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張道陵把他們一一鏟平後,由此成為驅鬼辟邪的天師。此後,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在青城山集會諸仙,授張道陵以正一盟威之法,而且敕令張道陵及其後人代代為天師,並封張道陵為正一平氣大法師,凡升天成仙者,必須先拜謁三天大法師(即張道陵)才能上玉帝殿。後來,玉帝見張道陵勞苦功高,又授予正一真人,證位三天輔元大法天師,夫人被封為上真東嶽夫人。
張天師在民間的影響很大,各地道觀中都有他的香火。他的祖庭在江西貴溪縣龍虎山的上清宮,據傳,此為張道陵的煉丹修道的草堂。
張道陵入蜀創立早期道教的百年之後,他的第四代孫張盛張天師於晉初將傳道中心遷還龍虎山,並在張道陵所築元壇舊址建傳籙壇。
因為正一道信奉《正一經》,以畫符念咒來祈福禳災,驅鬼除妖,故而舊時民間有“請張天師驅邪捉鬼之俗,哪裏有妖孽出現,張道陵便靈至神到,鬼怪立除”。
張道陵的後代世世有一子承襲“天師”名號,一律統稱“張天師”。如今,張天師已傳到六十四代。
許天師
許天師,即許遜(239—374),是東晉著名道士,字敬之,汝南(今屬河南)人,後遷到南昌。
許遜喜歡打獵,一天,他進山射中一隻母鹿後腹胎墮地,母鹿傷心地舐其子,不久即死去了。許遜見後很難過,並愴然感悟,折弓棄矢,從此再不打獵,專心讀書。他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五行、讖緯等書,尤其喜好神仙修煉之術。他聽說吳猛有道術後,便去投奔,學得了三清秘法。
晉太康元年(280),許遜因舉孝廉當上了旌陽縣(今四川德陽縣,也有說為湖北枝江縣)縣令,故而,世稱許旌陽。許遜為官清廉,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傳說,有一年當地鬧饑荒,百姓們無力納租,許遜便以靈丹點瓦礫成金,叫人埋於縣衙後菜園,然後派交不出租的百姓來幹活,百姓鋤地得金,用以納租。又一年,瘟疫流行,許遜“以所得神方拯救之,符咒所及,發時而愈”。鄰縣疾民相繼而至,每日數以千計,許遜遂立竹江中,倒入符水,使疾民竹下飲之皆愈。
許遜看到晉室將亂,於是棄官而走,與名士吳猛到各處遊曆。蜀民感其德,盡立許遜生祠,家供其像。
晉明帝太守二年(324),鎮東大將軍王敦造反,許遜與吳猛去見他,勸他不要輕舉妄動。王敦見了他兩人後說:“我做了一個夢,用一根大木捅破了天,這是不是預兆我可以稱帝啦?”許遜說:“這可不是好夢。”王敦說:“為什麽?”吳猛說:“‘木’上破‘天’是個‘未’字。將軍未可妄動。”王敦聽後大怒,想加罪於二人,許遜與吳猛用隱身術逃走了。後來王敦果然舉兵造反,但未能成功,死於軍中。
許遜最突出的業績就是除蛟斬蛇,為民除害。當時南方很多地方都是江河為患,人們認為是水中有蛟魅為害。蛟,即蛟龍,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民間傳說它能吃人,還能發洪水。從現代觀念來看,它應是鱷魚一類的動物。晉代周處除三害中就有蛟,李冰、李昱等人都是古代傳說中的除蛟英雄。
據明代徐道的《曆代神仙通鑒》卷十一、卷十二中說:當時豫章(江西南昌)一帶常有洪水泛濫,是一條孽龍興風作浪造成的。許遜帶著弟子甘戟、施岑來到豫章。他們在城裏遇見一位衣冠楚楚的美少年,而且禮貌勤恪,應對敏捷。這位少年走後,許遜對弟子說:“這個少年就是那條孽龍變的,他來試探我們,我們非剪除他不可。”
那條孽龍也知道自己被許遜識破了,便躲到郡城江邊,化作一頭黃牛躺在沙灘上。許遜追蹤而來,見沙灘上有一頭黃牛,一看便知是孽龍所化,就剪紙變成一頭黑牛,與黃牛拚鬥起來。二牛正在酣鬥之際,施岑一劍擊中黃牛左股,黃牛負傷而逃,許遜等窮追不舍。孽龍又化作人形想逃過劫難,但終究沒有逃過許遜的眼力,將它識破後殺死了。
許遜斬蛟後,為了徹底消除其害,遂在南昌南井鎮鑄鐵為柱,下施八索,鉤鎖鐵穴,以鎮蛟龍。並祝告曰:“鐵柱若歪,其蛟再興,吾當複出。鐵柱若正,其妖永除。”後人便在此地建祠,叫鐵柱宮。
據道教傳說,許旌陽在他一百三十五歲時,帶領“仙眷四十二口,同時向日拔宅升天,雞犬亦隨”。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的。據說,許遜有個仆人叫許大,與妻子去買米沒有在家,聞聽許遜等飛升登仙後,即刻趕車奔來,當他趕到時,許遜等已升至半空,許大在地上哀求從行,許遜告之,緣分不到,不必強求,並授他地仙之術。
宋代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因此世人也將他稱做“許真君”。
許遜以儒家思想與道教方術相糅合,創立了“淨明大法”。許遜認為:“淨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染。”並稱以“教(孝)弟(悌)為之準式,修煉為之方術。”後來,淨明道(又稱淨明忠孝道)創立,尊奉許遜為教祖。因其教義一反唐宋道教重丹法,主靜的教義,而強調修道必須忠君孝親,並調和三教,認為隻要按照忠、孝、廉、謹、寬、裕、容、忍這八個字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淨明”的境界,得道成仙,故而,在宋、元、明時期的士大夫中很有影響,被譽為仙家之“最正者”。
許真君的祖庭在江西南昌西山玉隆萬壽宮。初為“許仙祠”,南北朝時改祠為“遊帷觀”,宋代升觀為宮。宋徽宗曾親書“玉隆萬壽宮”匾額。萬壽宮的主殿為“高明殿”,殿名因傳說許遜升天後被玉皇大帝封為“高明大使”而得名。許真君像為抱笏端坐,頭後有八卦頭光。左右有金童玉女侍立。
葛天師
葛天師,即葛洪(284—364),字稚川,江蘇句容人,道號“抱樸子”,生於江南士宦豪族家庭。葛洪年輕時以儒學而名噪一時,兼具文才武略。二十歲時在吳興太守顧秘的部下做將兵都尉,因作戰有功,被封為伏波將軍。葛洪的誌向不在高官厚祿,專好神仙導養之法,尤其喜好研究道教經典。葛洪的誌趣與他的家庭出身和家傳密切相關。
葛洪的伯祖父是三國時期的“仙公”葛玄,葛玄是三國時著名道士和煉丹士左慈的門徒。左慈道術奇絕,曾把曹操戲弄了一番。葛玄的道行很高深,據說,有一天他與幾位好友吃飯,客人們讓他露一手,葛玄就咳嗽了一聲,口裏的米粒立刻變成了幾百隻蜜蜂,飛集在客人身上。客人正在驚恐之際,葛玄一張嘴,蜜蜂又全都飛回他的口中,變成了米粒。葛玄也是一個煉丹專家,他在荊門軍紫蓋山上煉丹時,天寒地凍,他卻赤著雙腳。兩個屈姓農家姑娘見了後,頓生惻隱之心,就做了一雙鞋想送給他,當她們送去時,葛仙公已飄然離去,丹爐的底部還是熱的。姐倆撥開爐中灰燼後,得到了一粒仙丹,她們各自分吃了半粒,從此再也不饑不渴,而且精力旺盛。
葛洪就出自這樣一個煉丹世家,他為了學得祖上的煉丹秘術,特意拜伯祖父葛玄的高徒鄭隱為師,並得其真傳。後來他又拜南海太守鮑靚為師。鮑靚精於道術,會占卜。他見葛洪是個人才,將來必成大器,便把自己的絕招傾囊相授,還把女兒鮑姑許配給葛洪,成了葛洪的得力助手。
葛洪四十多歲時辭了官職,別了家小,帶著一名老仆周遊江南。他在臨安(今杭州)看到寶石山以西的西山嶺盛產紅色碧石,而且風景秀麗,是一個潛居煉丹的好地方,便在此結廬為舍,精心修煉,靜心參道。後人將此嶺稱做“葛嶺”。葛洪在葛嶺一邊修道煉丹,一邊采藥為百姓治病,還開辟了一條利於人行的山路,他給人們帶來不少好處,人們又稱他為“葛仙翁”。後來,老百姓修了葛仙祠來供祀他,後世又將其祠擴建為“抱樸道院”。道院途中有一山亭,道教第一護法神將三隻眼的王靈官威武地站在亭梁之上,為葛仙翁守宮。
葛洪在他晚年時,聽說交趾出丹砂,便來到廣州羅浮山中采藥煉丹,著書立說,開創了嶺南道教聖地。羅浮山也因此被譽為道教第七洞天和第三十一福地。葛洪在此活到八十一歲時仙逝,後人在他結廬煉丹處修建了著名的衝虛古觀,觀內供有葛洪及其夫人鮑仙姑。
葛洪在我國道教史上最大的成就是他在煉丹術上所取得的成果。他在三十五歲時完成了著作《抱樸子》(七十卷)奠定了他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該書是葛洪的代表作,以其道號“抱樸子”而命書名。“抱樸”之意是持守本真,不為外物所誘惑。《老子》雲:“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章)是說人們應當外表單純,內心淳樸,去掉私心,清心寡欲。
《抱樸子》分為兩個部分,《內篇》二十卷,講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避禍的仙道學說。它總結了自戰國以來神仙家們的理論,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係;又繼承了東漢魏伯陽的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所舉仙經神符多達二百八十二種。並且在神仙學理論中蘊涵著道教哲學思想。《外篇》五十卷,論述人世得失,世事藏否的經國治世之術。還闡發了社會政治思想,反映了葛洪內道而外儒的主張,把神仙道教和封建綱常緊密地結合起來。
葛洪宣稱:凡人可以通過修煉而成為神仙,可以長生不老。主要途徑是服食金丹,他在《抱樸子·金丹》中說:“五穀猶能活人,人得之則生,絕之則死。又況於神品之神藥,其益人豈不萬倍於五穀耶?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銷,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葛洪對功名富貴看得很淡,他四十歲時參加了鎮壓流民起義的戰爭,因建有戰功,升為伏波將軍,後來又被晉元帝賜爵為關中侯。但他急流勇退,離仕歸隱。他認為:“禍莫大於無足,福無厚乎知止。”“樂天知命,何憂何慮,安時處順,何怨何憂。”葛洪以道教神仙的觀點來論說神仙與榮華富貴,認為它們之間是不相容的,“仙人殊趣異路,以富貴為不幸,以榮華為穢汙,以厚玩為塵壤,以聲譽為朝露”。
葛洪博才多學,著述甚豐,他對道教理論、古代科技(實驗化學)、祖國醫學都作出了貢獻。
丘天師
丘天師,即丘處機(1148—1227),又被稱為丘真人。他是金元時期著名的道士,在當時聲名極其顯赫,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尊稱為“丘神仙”。
關於丘處機的身世有不同說法,據元代全真教道士秦誌安所編《金蓮正宗記》卷四所雲,丘處機“家世棲霞,最為名族”。說他出生在山東登州棲霞縣的名門望族。但更多的說法是,丘處機出身於一個本分的農民家庭,元代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稱其“祖父業農,世稱善門”。清人黃永亮編著的《七真因果傳》、清刻本《七真祖師列仙傳》(不題撰寫人)敷深丘處機事跡甚詳,皆言丘處機為普通農家子弟,父母早喪,由兄嫂將他拉扯大。陶宗儀是元代著名學者,見多識廣,治學嚴謹,所著《南村輟耕錄》學術價值極高,故其所記丘處機身世是比較可靠的,而丘氏門徒秦誌安所記則難免有抬高祖師之嫌。
丘處機在少年時就顯示出了超群的氣質,“敏而強記,博而高才,眉宇閑曠,舉措詳雅”。據說,丘處機兒時即“有相者謂其異,曰當為神仙宗伯”。《金蓮正宗記》對此有較詳地闡述,雲:丘處機少時,一位相者看其相後言:“足下有龜文,必為帝王師。”此處的“足下”是指丘處機的腳掌。
丘處機的父母喪後,由兄嫂拉扯著,他讀了幾年書,但無心於功名,一味好靜,常獨坐終日,似有所得意處。兄嫂屢勸他讀書以求功名,又欲與之議婚,都被他堅辭了。丘處機說:“人生在世,終日爭奪名利,貪戀妻子,無常一到,萬事皆空,人以為世事皆真,予我視之如浮雲朝露。”於是,他便去了寧海隱居修行。這時,全真道祖師王重陽來山東傳道,丘處機慕名往投,欲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一見丘處機,便知其有一定根基,但因其少年學道,需要磨煉才可成才,並未立即收為弟子,在幾次考驗後才收為徒弟,為其取了“長春子”道號。丘處機悟性極高,成為王重陽七大弟子(馬玨、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中的佼佼者。王重陽祖師去世後,丘處機、譚處端、劉處玄護送師父歸葬終南山後,三人又分頭去傳道。丘處機西入磻溪(今寶雞市虢鎮附近)穴居苦修達六年之久,期間,日乞一食,行則一蓑,世人稱之為“蓑衣先生”。他遵照祖師所規定的全真宗旨,苦己利人以吸引道眾。他有苦修詩一首曰:
十年苦誌忘高臥,萬裏甘心作遠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