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2章 生辰(1)

  生辰滿月禮俗

  在我國傳統觀念中,生育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自古以來就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所以,生育一直被我國人民看得很重,尤其是生兒子,更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正因如此,在生育習俗裏產生了很多禮儀成規,雖沒有婚喪禮俗那麽大,但講究程度以及儀規程序的安排等是不亞於婚喪禮俗的,一直被人們重視著和遵循著。

  婦女一旦有了身孕,婆婆就會在前後門上貼掛門神,祈求門神保佑自己的兒媳能夠平安渡過孕期並順利產下孫子來。孕婦的娘家知道女兒懷孕的消息後,也會感到欣慰。因為女兒能為婆家生一男半女,從此在婆家就有了地位。如果所生是男孩,她的地位馬上就會扶搖直上,尤其是長媳所生是長孫,她在這個家庭就具有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常言說得好,“母以子為貴”,其他兒媳為婆家生了兒子,也同樣會受到重視。這是我國傳統思想體係中傳宗接代理念的直接反應,至今仍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所以,很多禮俗都是圍繞著生育與不孕、生男與生女等問題形成的。

  依照我國舊的禮俗,當娘家人知道女兒懷孕以後,要為女兒送去叫做“駝肚婆人情”的禮物。這種禮物一般是孕婦的長輩要宰殺一隻老母雞,用蒸缽蒸熟,再帶一些雞蛋,一同送去。如果是孕婦的平輩,則送一些營養品即可。民間將女人懷孕稱做“有喜”,在女人有喜時送禮物稱做“送喜”,也就是向女人表示祝賀。禮物常常是由母親為女兒送去一隻公雞、雞蛋和掛麵。送公雞是預祝女兒能生一個小子,將來有依靠。陝北民間有俗語雲:“輩輩雞、輩輩鳴,輩輩公雞會叫鳴。”送公雞的寓意正是如此。送雞蛋則希望女兒多生子,蛋即雞子,子即子息,掛麵就是長麵,長麵就能長壽。送這些禮物總的寓意就是希望女兒能多生子息,並能長壽,代代相傳地傳承下去。

  報喜

  當嬰兒出生後,婆家要做的第一項禮儀就是報喜。因此也可以說報喜是人生中第一項禮儀活動。人從這一刻起便踏上了漫漫的人生之路。

  報喜要先到宗祠去報,向列祖列宗們報告自己家族又新添一口。然後在產房門首懸掛報喜標誌。報喜標誌一般是生了男孩就在門上懸掛一張弓和一支箭,並將箭搭在弓下,綁束好掛起來,外帶一根紅布條;如果所生是一女孩,就掛一塊絲帕和一條紅布條。這一習俗是由先秦時期的“弄璋”與“弄瓦”之說經過改進以後延續下來的。“璋”是美玉,“瓦”是土器。在生育習俗中,用璋來代表男孩,用瓦來代表女孩,所以有“弄璋”、“弄瓦”之說。弄在這裏指的是“逗玩著”的意思。所謂“弄璋”就是逗玩小男孩,“弄瓦”就是逗玩小女孩。嬰兒的降生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家人們經常逗他(她)們玩,所以有“弄”的意思。這也是陝北民間所說“娃娃是滿家紅”的所由。故而,古人又將生男孩稱做“弄璋之喜”,生女孩稱做“弄瓦之喜”。從這一用意來看,古人很是重男輕女的,將男子比做美玉,將女子比做土器,但總的來說,嬰兒的出生,無論是男是女,都是一件喜事,值得人們慶賀。

  報喜習俗在《禮記·內則》中也有記載,其中說:“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所謂“弧”,指的是弓,帨是佩戴在身上的帕巾。弓箭是武士作戰的武器,在古代,武士們常常佩劍挽弓,因而,弓箭也就成為武士的象征。帕巾是婦女用品,把這些象征物和專用物運用到生育標誌中來,弓箭就代表男性,帕巾代表女性。在產房懸掛弓箭和帕巾習俗的另一個用意就是避邪。我國民間認為,弓箭和帕巾都是可以用來避邪的鎮物,尤其是柳木弓、桃木箭更是鬼邪懼怕的鎮物。這些說法出自我國神話傳說和神話小說。神話傳說中說,在東海有一座叫做“桃都”的鬼城,所有的鬼居住在鬼城內的桃樹下麵,而且服服帖帖,不敢滋事。在神話小說《桃花女鬥法》中又說:桃花女用柳木弓、桃木箭和篩籮兒破解了很多煞星,自己卻安然無恙,這個篩籮兒就是用絲線編成的。所以,用弓箭,尤其是柳木弓、桃木箭和帕巾來避邪是再好不過的了。孕婦新產,在產房內是汙穢滿室,孕婦的體力又極度虛弱,是最容易受到邪氣侵害的時候,所以將這些吉祥物懸掛在產房門首,既是人們祈求產婦與嬰兒平安的希冀,也是向外報喜的標誌。報喜也是向人們提示,此家正當大喜,不要輕易去打攪產婦與嬰兒。

  報喜習俗隨著曆史的發展,文化的進步,以及各民族、各地區思想理念的不同,在傳統習俗的基礎上,結合本民族、本地區的特點,經過不斷演化形成了各自的產育禮俗,並賦予了新的內容。比如滿族,如果有人家生了男孩,就在產房門首懸掛起小弓和箭,既是一種報喜標誌,又將這種標誌作出了另一種解釋,就是說,家人們對嬰兒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嬰兒長大以後能夠精於騎射,成為一名勇猛的武士。如果所生是一女孩,就在門上掛上一條紅條,既象征吉祥,祈求吉祥,又祝願孩子在生長過程中能長得腿正胯平,成為窈窕淑女。從東北遷徙到西北的錫伯族人,將這一習俗帶到了西北,並從形式上進行了改進。即,所生如果是一位男孩,就用紅絲線挽上一副小弓箭,懸掛於門首;如果所生是一位女孩,僅在門首掛一條紅頭繩。山西西北部地區的習俗是生了男孩,就在門外貼一對用紅紙剪的葫蘆,生了女孩則貼一對梅花剪紙。這樣的圖案就是小孩性器官的抽象表現。北方地區另有說法是:掛出了箭則是向父老鄉親們報告,又有一個可以參戰的子弟出生了;掛帕巾的用意則是表示,子弟兵們又有了一個可以縫補衣服,為子弟兵們送去溫暖的女子誕生了。這一說法與古代戰事有關,北方是我國的邊陲地區,又是各民族混雜居住的地方,在我國曆史上,戰爭頻繁發生,所以,居民也大都是戍邊子弟。為了國家安全,民眾安寧,將這一新的寓意運用到生育習俗中來,可見我們先民的用心良苦。陝北民間的產育禮俗一直沿用此俗,千百年來始終沒有改變,說明陝北人民一直為祖國的安寧生育著戍邊子弟。

  陝北民間在生育禮俗中雖然沒有了先秦時期“弄璋”、“弄瓦”的說法,但以弓箭、帕巾來作標誌,說明傳統文化在民間既有著深厚的底蘊,又在不斷地演化著。

  影響我國人民生育觀念的是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在綿延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中,誕辰禮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誕辰禮俗的突出特點又是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主要表現。在《禮記》中除了規定了生男“設弧”生女“設帨”的設示外,還說:“故男子生,桑弧蓬天,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這說明,“天下事”乃男子之事,非女子之事,將女子排除在天下事之外。這一思想不僅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育觀念,就在生育禮俗中也有所不同。如新做父親的人在向嶽家報喜時,如果所生是男嬰,到了嶽家大門以後,就要燃放鞭炮,表示大喜。如果所生是女嬰,則隻是到了嶽家的堂屋門前才將鞭炮燃放起來。從這兩種燃放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來。向嶽家報喜的講究還有:做父親的要提上一籃紅蛋(就是將煮熟的雞蛋塗上菜紅),這是向嶽家表示自己已經有了“滿家紅”的孩子了。到了嶽家門前,在燃放完鞭炮將紅蛋遞上後,趕緊轉身回家,否則,就要遭到小舅子、小姨子們的一頓笤帚“打P股”的打鬧。陝北民間僅是將一些禮品送給嶽家,禮品一到,就表示需要嶽家人來“侍候月婆”。在滿月以後,再給嶽家送一些衣料,以表謝意。送衣料的用意是,從此以後,兩家就有了依靠,一定要相依相靠,互相照應,同時,兩家人也就成為最親的親戚了。因此,陝北民間有“親戚中隻有舅家和姨家最親”的說法。因“衣”與“依”音近,用衣來表示“依”,故有此俗。

  報喜時應向嶽父母奉上請柬,請他們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三天來吃“三朝酒”,在民間俗稱“湯餅宴”。

  請柬格式為:

  喜提一男(女)謹於×月×日

  潔治湯餅

  敬請

  ×府××××大人暨闔府玉趾賜臨

  ×××鞠躬

  ×月×日

  帖中×府是指姓,即王府、張府等,府後是名字和稱謂。如果被請人既有名諱又有字,就應稱他的字而不稱名。如寫給一個叫王雲山(字雨潤)的舅父時,所用請柬就應該寫做“王府雨潤舅父大人”。此稱謂是古時之俗。因為有名有字,或有名有號的人一般都是知書達理之人,或有學問,或有地位,直呼其名是一種不恭敬的行為,而且這些人也特別忌諱別人對他直呼其名。

  請柬也有豎寫的,而且稱謂也有所變化。

  如果所生是一女孩,應將“喜慶熊羆”換做“喜得小女”。

  陝北民間有在未滿月之前“送湯”的習俗。所謂“湯”實際是營養補品,即雞蛋、掛麵等。為什麽要稱“湯”,是因產婦在未滿月前,尤其是在前三日,因產後體弱,正在恢複期,腸胃的消化功能還沒有恢複正常,僅以米湯或其他流食作為主要食品,故而將所送禮品稱做“湯”。其義是希望產婦多進一些湯水,使體力恢複,有更多的奶水來喂養嬰兒,所以也稱做“湯水”,與“湯餅”相應。送湯水的一般都是親友和鄉鄰,此俗既表示了親情關係、鄰裏關係,也表示了對產婦的祝賀。送湯的人同時也是參加“滿月禮”的主要客人。

  起名

  嬰兒出生後的第三天要舉行傳統的祝賀禮俗,稱做“三朝禮”。舉行祝賀禮俗時要設宴招待前來祝賀道喜的親友,因此,要在賀禮之前給孩子起好名字,以供親友們稱呼。

  人一般有乳名和大名兩個名字。乳名在陝北民間稱做“小名”,是表示用在小時候的名字。其義也有小小之名,不足掛齒的意義在裏麵。小名一般是父母及長輩們呼叫的名字,既表示了親情關愛,又表示了年齡狀態。長大以後,父母親也很少呼叫,隻有祖輩們仍可呼叫,其他人則是不能叫的,如果叫了,就顯得對人不尊重。大名,在陝北亦稱“官名”,是在社會活動中使用的名字。民間將這類名字稱之為大名或是官名,是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得到官爵並因此而聲名大振。這其中就寄予了無限的希望。乳名一般是由孩子的父母出麵,邀請一些族內長輩或一些有名望的人來起,民間俗信認為,這種起名的方法可以使孩子得到尊長的庇護。大名應當由父親來起,他根據自己的家世、地位以及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麽樣的人,為孩子起一個能夠表達並寄予希望的名字,以激勵孩子奮發向上,努力完成父親及家族的願望。如有些人在事業或功名上有一定的成就,他希望孩子也能繼承自己的事業,就為孩子起“承誌”這樣的名字。有不會起名的,也可邀人來起,有家譜的,則以譜起名。

  舊時,為孩子起名有兩種忌諱,一是忌諱與生肖相克之字來命名。如命中缺土,不得以木命名,因為陰陽五行中,木是克土的物質,命中本來就缺土,用木一克,豈不是更為糟糕。二是忌諱有與祖先之名同字或同音的,這種忌諱的用意就在於表示對祖先的崇敬和景仰,避免因犯忌諱而招致不祥。起名應在漢字的形、音、義上下工夫,用字一定要工整規範,字義要雋永含蓄,字音要響亮清澈,才能使名字在漢字的表現形式與內容上達到完整統一,構成一個完美的意境。根據我國曆史上對起名的方法分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考慮。

  一、以排行起名。民間也稱為排家譜,俗稱“排行”或“排字輩”。在封建傳統觀念中,一般是排男不排女。這種起名方法一般是取雙名,取雙名多用在第一個字上,但也有用在末一字上的。排行起名方法也有使用單字的,使用單字的多在字的偏旁上來區分輩分,如《紅樓夢》中的賈政、賈赦,他們在反文旁上,其他輩分有在王字旁的,有在草字頭的。

  二、以父母及長輩夢兆和意願起名。這種起名的方法意在表達父母及長輩的心願和反映家長的美好夢境,以此反映尊長對子女的企盼與希冀,也有以名言誌、以名抒情的成分在裏麵。以夢幻起名的方法在我國上古時期以及神話傳說中都有。比如,神話小說《桃花女鬥法》中說任太公之妻夢見一仙女下凡,手中拿著一支光燦燦的桃枝,遞給太公之妻,一嗅之後,懷胎十月生下一女,即取名桃花女。以名言誌者,如廖承誌,秉承了其父廖仲愷的宏誌大願,為中國人民作出了很大貢獻。以名言情者,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就是用來表白自己情懷的。

  三、以出生時期起名。這是我國傳統起名習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這種起名方法有具體的出生日期,有的名字還有出生這天的時辰在裏麵。比如,出生在黎明時分,就取“啟明”或是“金星”。金星是八大行星之一,又是啟明星,無論是“啟明”還是“金星”都指的是這顆星,它是黎明的代表。如果出生在黃昏,則取名“長庚”。長庚即金星,黃昏時掛在西天,黎明時出現在東方,一顆星可以取兩個名,這是由它出現的時辰來決定的。又如,出生在早上,則以“旭”為名,出生在立春日,可取名“慶春”。現代人用出生時間取名的方法通常與重大事件或重大自然現象相聯係。如一九四九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年份,凡於這年出生的人,大都以“建國”來取名,在十月一日出生的人大都以“國慶”為名。出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的人,又大都以“抗美”或“援朝”來命名。一九九七年三月九日至四月一日是兩千四百年才出現一次的“海爾—波普”彗星光臨地球的時間,張海波出生在三月二十一日,正處於這一時間之內,就以“海爾”之“海”、“波普”之“波”為名,加上姓,名之張海波,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名字。

  四、以出生地為名。如李西安、王延安等。

  五、以姓與名組合成一個有意義的詞的起名方法。這種起名方法不僅是古人常用的方法,也是今人所用的方法之一。如張飛,羽翼既張,就要飛翔。又如“牛得草”,牛得了草,就可以體健。“魚得水”,魚有水,就可以海闊憑魚遊。

  六、以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為名的起名方法,如李雪梅、張蘭花、劉香草、沙楠、鄭桐、張龍、趙虎等。

  七、以父母的姓組合成名字的起名方法。比如:父親姓王,母親姓強,可為其子取名“王強”。

  八、用反語修辭的手法來起名。如王若愚。若愚是用來表示此人如若愚頑。此謂出自我國古語中“大智若愚”的說法。意即:表麵看來,此人有些愚頑,但其實質則是大智所在,形愚而內含聰穎。

  九、用曆史事件來起名。如在“大躍進”年代出生的人多用“躍進”為名;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生的人,多用“文革”為名。

  十、以身世取名。如“路遇”,就是路上所遇到的棄兒。棄兒,即被父母所棄的孩兒。

  十一、以與自己性命攸關的事件來取名。如嬰兒在出生後發生窒息現象,民間常用公雞嘴插入嬰兒口中,拍打公雞,使之叫鳴,為嬰兒做呼吸,將嬰兒救活。這種嬰兒常被命名為“喚喚”或“換換”,即以雞的鳴喚而換得性命。

  除了以上一些起名方法外,民間還信奉著另外一種起名方法,認為,平民百姓的福分淺薄,起得名字太好了恐怕孩子服不住,因此要將乳名起得很醜很髒,這樣神鬼才不會見怪,孩子才好撫養。諸如“狗髒”、“驢圈”、“茅缸”等,就是在這種認識觀下所起的名字。因此可以說,人的名字是在父母的文化修養和對事物的認識觀的基礎上取來的。總的來說,人的名字除了必要的避諱外,隻要上口,好聽,有美好意境和深刻的寓意就行了,也不必苛求其完美無缺,這是很難做到的,如古人,除了有名,還有字、號等,要求這些都要達到完美,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形之下,現代人取名倒是容易得多了。

  踩生

  民間對踩生很講究,人們也就很注意這件事。所謂踩生就是嬰兒出生以後第一個人(家庭成員之外的人)進入產婦的家門,就叫做“踩生”,這個人也因此而稱做“踩生人”。陝北民間將這一習俗叫做“拶月屋”。民間一般認為踩生人有什麽性格,嬰兒長大以後也就是什麽樣的性格,同時也會影響嬰兒的長相。因此,一些性格不好,長相較差而又心地善良的人,一般都不去有將要臨盆的孕婦家串門,以免不小心“踩了生”,這樣會使主家不高興。而且,一般人也不願去踩生,因為產婦在新產之際,血汙之氣沒有散盡,闖到這樣的地方會給人帶來“晦氣”,是要招災惹禍的。正因為有這樣的俗信,一旦有人踩了生,主人就要如實地告訴踩生人,並對他的踩生表示感謝。表示感謝有兩種態度,對那些性格好、長相好的踩生人表示感謝是熱情的、真誠的;對那些性格壞、長相不好的踩生人雖表示“感謝”,但不是真心的,內心是很不滿的。但無論哪種人踩了生,主人都要將燒紅的石頭放入裝有酒或醋的盆子裏浸一會,然後捧到踩生人麵前,讓他聞一聞,讓酒或醋的蒸氣將他身上的邪氣驅除,以祈求平安。完了之後,還要以酒飯招待踩生人。此時,踩生人也要說一些祝福嬰兒能夠健康長大的祝詞來回敬主人的招待。這時,主人要非常熱情地邀請踩生人作為嬰兒在“三朝禮”宴席上的嘉賓。

  三朝禮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