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見
廟見是新婚婦女到宗廟祭拜祖先的儀式。
《禮記·曾子問》中雲:“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其意為“婦人在成婚三月後,到祖廟去祭拜祖先後,才能被正式承認為男方家的成員。後來,去祖廟的時間有了變化,但儀式卻一直沿襲下來”。
試廚
試廚在古禮中是一項重要禮俗。就是在新婚那天,新娘要下廚做飯,伺候公婆。雖名試廚,但多是象征性的。後世竟連象征性的儀俗也很少見到。
陝北民間的試廚一般是在對七對八以後,讓新娘擀一塊雜麵。陝北雜麵講究的是擀得薄如紙,切得細如線,這是一個基本功。陝北女人能擀好雜麵,就有一定的炊廚水平。
我國其他地方在試廚時主要是擀餃子皮,一個人擀皮能供上四五個人包,試廚就可以通過。
下麵禮
下麵禮是指娘家人前往男方探望新娘的禮儀。在新婚後的第三天,新娘的母親及親屬長輩、同輩女眷等,攜帶著衣服鞋襪及油包子等禮品,第一次到新郎家探望新娘。這一禮俗中,新娘的母親必須帶著長麵或掛麵數把(應是雙數),在男家煮熟後共食。下麵前,下麵者應向新郎的父母及叔伯妯娌和操辦婚禮管事的東家獻上紅棗,然後再入席吃特意從婚宴上留下來的一桌酒食,最後再吃麵。此禮象征著新郎新娘情義恩愛,天長地久。
抓錢
抓錢之儀是在婚禮大典的拜人之儀後舉行。部分禮金放入盤中,由主持人端著來到洞房門口,側身一腳在外,一腳在內。新郎在房外,新娘在房內,二人從盤中搶抓錢幣,或主持人將盤一傾,倒在地上,任新郎新娘搶抓。有的則是將全部禮金放在盤中,由主持人端著,任新娘抓,但隻能抓一把。有的新娘賢良一些,僅從盤中“抓取”很少錢幣,以行“抓錢”禮儀。有些愚頑者則狠抓一把。因為抓錢禮儀中所抓之錢就是自己的,那些貪財惡婦狠抓一把,將禮金多數抓去,會給事主日後的生活造成窘迫的處境。此俗的前一種儀俗是一種喜慶吉祥之儀,是將錢換成銅子或散碎銀兩,新郎新娘抓錢的寓意是“抓子”,因銅子與“童子”音近,搶抓銅子就是“抓子”,以寓意日後有子。因此,在這一禮儀中,新郎都讓著新娘,使其多抓,以兆日後可多生子。
回門
回門在古時候被稱做“反馬”之禮,舊時多在新婚的三月以後舉行完廟見之禮後才行回門之儀。後來大都在新婚三朝之日後行之。回門是新郎與新娘一同前往嶽家。因為是女子出嫁後的第一次回娘家,所以也叫“歸寧日”,所行之禮儀也因之而叫“歸寧之禮”。歸寧禮儀很重要,女家待新郎新娘如宴大賓,要操辦酒席,叫做“辦回門飯”。飯後,小兩口即返程回家。回門臨行之前,新娘要將一直放在新房炕上的麩鬥和新房鑰匙交給婆婆,婆婆為回門打點禮品。此俗的寓意是讓婆婆看好富貴鑰匙。
對七對八
新郎新娘在行“回門禮”以後,在婆家住七天,又到娘家住八天,叫做“對七對八”。對七對八禮後,婚俗講究便不嚴格了,相對來說,可以自由一些了。河南將這一習俗稱做“接九送九”。也就是在婚後的第九天,娘家派人到夫家將新娘接回家去,稱做“接九”,九天以後又將新娘送回婆家稱做“送九”。陝北民間一般都是“對七對八”,不願用九。因九是極數,極則損。七有七子團圓之說,八有八仙之說,都是吉祥的,所以行“對七對八”之禮俗。
拜門
拜門是新郎新娘對自己族人看望的禮儀。女家的拜人是在“回門”時進行,新郎在新娘的陪同下,對女家的族人逐門看望,新娘將親屬關係介紹給新郎。其實是族人將新郎新娘請到家中來完成這一禮儀的。新郎家的拜門是在回門回來以後進行。無論是在新娘家的拜門還是新郎家的拜門,新郎新娘都應攜帶禮品,受拜人則給以錢幣作為答禮。
婚後的第一個正月裏,新郎新娘還要對外家行拜年禮。
回娘家
在舊婚俗中,回娘家是很講究的習俗。因為這是新娘在出閣之後第一次回到娘家,此時,已是為人之妻了,相對娘家來說就是“客人”了,所以民間將此次的回娘家也稱做“做客”。
回娘家的日期在我國最早的習俗中是於婚後的第三天,最遲的是在四個月或六個月內,但大都是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行回娘家之禮。回娘家一般是由娘家弟弟或妹妹來接姐姐和姐夫一起回娘家省親。因為是新婚夫婦一塊回娘家,因此也將這次回家省親叫做“雙人返”或“雙人還”。新郎必須帶一些禮物,準備饋贈嶽家親友。禮品一般是果類或餅。餅上應粘有砂糖或芝麻,以兆甜甜蜜蜜,多子。水果則表示將來一定能結出果來。回娘家禮結束以後,女家送給新郎和家人的禮品是讓新娘帶著“米糕”回去。糕要加糖,上插桃,以兆新郎步步高,新郎的父母長壽。
新娘回娘家“做客”,如果路程不遠,早上動身,到娘家吃過午飯以後,要在天黑時趕回來。民間有一種俗信說法是:“暗暗摸生查哺。”其意思是天黑了以後回來,就有希望生男孩。也有新娘在娘家住幾天新郎先回來的,但回來的時候應由新郎的弟弟或妹妹將新娘接回來。新娘從娘家回婆家時,還要帶上“領路雞”,領路雞必須是一公一母的小雞。這兩隻雞帶回婆家以後是不可以宰殺的,要好好飼養,使其長大後下蛋,再孵出小雞來。此俗的寓意就是說,新娘到了婆家以後,就像這兩隻小雞一樣,會為婆家繁衍出後代來。另外,娘家還要送一些根葉齊全的土特產,以此來祝願小兩口的日子將來一定會甜甜蜜蜜。還要送一些種子,用在來年播種,以象征繁衍子孫,茂盛成長。
陝北回娘家的習俗是在“對七對八”以後,在婆家住一個月由新娘的妹妹或兄弟將姐姐和姐夫接回去,新郎於第二天返回,新娘在娘家住一個月,稱做“對月”。一個月後,由新郎的妹妹將嫂子接回來。新娘從娘家回來時帶一公一母小雞,以兆將來能生子繁衍。陝北有俗語說“輩輩雞,輩輩鳴,輩輩公雞會叫鳴,輩輩母雞會下蛋”就是這個寓意的表示,以此來祈盼吉兆,免得被婆家人將自己說成是不下蛋的母雞。另帶一些種子回來,第二年播撒在夫家的土地裏,是祈盼生育的願望。
婚禮中的吉祥用品
花燭
花燭是新郎新娘在行合巹大禮時所用的吉祥物品。花燭設在舉行合巹儀式的室內,室內布置華麗,因此也叫做“華堂”。又因兩支大紅喜燭高高點燃在華堂正中,各色蠟燭依次排在喜燭兩邊,將整個華堂襯托出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讓人覺得處在一種燈紅酒綠、花天酒地、心花怒放的境界,故而名曰“花燭”。我們通常所說的“洞房花燭夜”的花燭就是指此,因而又將洞房稱做“華堂”或“花堂”,婚禮之夜稱為“花燭之夜。”
秤
喜房裏要放一杆秤。秤是新郎新娘進入洞房以後,新郎用來挑蓋頭的。它的用意是取“稱心如意”。另外,在迎人啟程時,用秤將婚服、被褥稱一稱,就沒有什麽忌諱了,也表示這些婚裝很稱心。
弓箭
有些禮俗是將三支箭、一張弓係在花轎上,這是由女家來準備。有的是男家準備一張弓、三支箭,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放進擺設在香案上的鬥中,一種是由兩人拿著夾轎而行。弓是用柳枝做的,箭是用桃枝做的。有的習俗是由新郎拈弓搭箭,向未揭蓋頭的新娘虛射三次;有的是由娘家人拿著向未落轎的花轎虛射三次,這兩種射法都是為了破解邪祟。
馬鞍、瓶
馬鞍放在男家門口,還要在鞍上掛一個瓶子。花轎到來以後,新娘從轎中走出與新郎雙雙跨過馬鞍,也有騎在馬鞍上的,其用意是取“平安”之意。陝北民間還有在轎的兩邊各掛一個瓶以祈求平安的。
鬥
有的將鬥放在男家院子中央或所設的香案之上,裏麵裝有五穀,以紅紙封口,上插弓箭、秤杆等物。表示糧食滿倉,食祿走紅。
陝北舊時一般將米鬥、麵鬥放在新房門口,因米為黃色,麵為白色,以表示金鬥銀鬥來兆示新郎新娘日後有食祿。另有麩鬥以兆富貴,由新郎提著。
鏡子
有的將鏡子裝飾在花轎上,有的是揣在新娘的懷裏,還有放在米鬥中的。用鏡子的意思是“破暗宜家”,另有照妖驅邪的作用。
核桃
用核桃是表示和氣、合好。核在普通話中的讀音與和、合同音,故而用之,核桃又是圓形果實,取“圓滿”之義。陝北習俗中用核桃是普遍習俗的表現。
棗
棗樹是我國北方農家院落裏栽種的樹種。一則為食其果,另則,用在婚禮中是為了討口彩。因棗音諧“早”,人們以棗來祈願“早生子”、“早發財”。婚禮中的撒帳用棗和栗子的寓意是“早立子”,因栗與“立”諧音。用棗與桂圓的寓意是“早生貴子”,因桂與“貴”諧音。棗與花生同用的寓意是“早生,花生”,即兒兒女女花著生,不要隻生男孩或女孩。陝北習俗則是在床下壓棗、花生、核桃。陝北因舊時不能得到桂子,便以核桃代之,核桃樹又是長壽樹種,因而又有祝願新郎新娘長壽的寓意。
栗
古時將栗子與棗合用,表示婦人見麵禮。《禮記·曲禮》中雲:“婦人之贄,脯脩棗栗也。”《國語》又雲:“夫婦贄不過棗栗,以告虔也。”《注》雲:“棗取早起,栗取欲栗,虔敬也。”作為吉祥用意,民間取其諧音以喻“立”或喻“立子”。
花生
清檀萃《滇海·衡誌》十《果》: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以其資於民用者最廣。宋元間與棉花、番瓜、紅薯之類,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民間以其音中有“生”,且結實甚多,象征子孫不斷。
瓶
瓶作為民間使用的吉祥物,主要取其諧音“平”來寓意“平安”。除婚禮中使用取“平安”之義外,以瓶為主組成的吉祥圖或吉祥語還有“平安如意”、“平升三級”、“玉常和平”、“歲歲平安”等。
盒
古時盒亦作“合”。《太平禦覽》引宋元嘉《起居住》:“廣州刺史韋明被彈,事有金鏤合二枚,銀鏤合二枚。”唐王建《宮詞》詩三六七:“黃金合裏盛紅雪,重結香羅四出花。”民間俗信用盒以其音來象征“合”或“和”,以喻和合、和諧、合好。合是和合二仙之一,和仙手執的象征物是“荷”,合仙手執的象征物就是“盒”。
連中三元
三元的吉祥圖案是由荔枝、桂圓、核桃構成。這三種果實都是圓形,以象征“三元”。三元是舊時科舉製度中鄉試、會試、殿試的魁首,分別被稱做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明時以廷試的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人們用三種圓形果實來寓意考試成績優異,喜報頗傳。在婚禮中用此來預祝將來生了兒子,就可連中三元。
被褥
洞房裏的被褥多選擇一些喜慶、吉祥的麵料,諸如龍鳳呈祥、大紅喜字、鴛鴦戲水、蓮開並蒂、鳳攀高枝、鳳棲梧桐等等。色調用紅色,也有用一紅一綠的,自古以來,民間就有紅男綠女的說法。這是陰陽搭配,綠葉襯紅花的說法。
服飾
新郎穿長袍,新娘鳳冠霞帔。鳳冠是用銀子或其他材料製作成鳳凰的樣子,戴在頭上給人一種豔麗、嬌媚的感受。霞帔則是紅色的披肩,主要起裝飾和保護新娘嫁妝的作用。新娘的嫁妝一般是紅色的綢襖、綢褲,紅色的繡花鞋,上繡梅花、蓮花,表示梅傲霜雪,潔淨無暇,蓮出水中,潔身自重。還有繡鴛鴦的,因為鴛鴦最重情感,相依相戀,以此來表示夫妻永不分離。
蓋頭
蓋頭源出於古代的“罩麵紗”,從六朝開始,到隋唐,常常是新娘用來遮麵的飾品。古代在同牢與合巹禮俗後有“卻扇”的儀俗,就是新郎將蓋在新娘頭上的障麵物除去。此俗就是後世“挑蓋頭”的鼻祖。蓋頭在民間又叫“蒙頭紅”、“蒙頭巾”、“埋頭紅”等等,是蒙在新娘頭上的一塊紅布。蓋頭在新娘閨房裏蒙上,直到進入洞房以後,才由新郎用秤杆挑去,也有用手揭去的,所以又叫“揭蓋頭”。
使用蓋頭的原因從我國的婚姻習俗淵源中可以看出一些根由,是古代婚俗的遺風。上古時期有搶婚習俗,蓋頭或許就是在搶親時用來蒙新娘頭麵的東西。此俗沿襲下來後被民間所信奉,成為婚禮中很重要的飾品之一。有些習俗認為是姑娘在出嫁的時候為了防止被路上的鬼祟邪魔擄去,就在臉上抹上很多黑,打扮得奇醜無比,但這樣的做法畢竟影響了姑娘的花容月貌。為了不讓鬼邪看到新娘的容貌,用紅布將頭蓋住,以此來逃避鬼邪的加害,這大概是蓋頭產生的另一個原因。
紅雙喜
是用紅紙剪成的雙喜字。舉行婚禮時,嫁妝等物品上以及堂前、門上或窗戶上都要貼大紅雙喜字,以象征新人成雙,喜慶吉祥。此俗源於宋代,由江南漢族地區逐漸傳至全國各地。
陝北婚俗的演進
陝北婚俗從清光緒以後逐漸開始簡化,尤其在民國以後,僅存大禮而舍棄小禮,因此在陝北有了“大禮通天下,小禮由人定”的說法。以此看來,陝北在大禮方麵與天下之禮互通,小禮則不僅各縣份之間,甚至鄉鄰之間亦有所不同。
據《延安府誌》記載:“陝北民俗中的禮儀大都從簡。二十弱冠在我國傳統禮儀中都要行佩冠之儀,表示男子成年的意思,這一禮俗在陝北久廢不行。”在這種背景下,婚俗中的禮儀也開始從簡。初聘時,男女兩家互換庚帖,侑以禮儀,但不用婚名。到了將要婚娶時,男家到女家,請女家長幼各輩,當麵商定娶親吉日,稱做“商話”。迎娶吉日議定後,男家準備銀元、衣飾等物送到女家,俗稱“交大錢”。迎娶前三日,男女各家都要請外家宴飲,稱做“告外家”或“宴外家”。宴請外家之後的第二日,男女外家各將儀物,即婚用物品送到男女各家,此俗在女家稱做“添箱”,在男家稱做“洗頭”。第二天,男女兩家都不行醮禮之儀,也有個別書香門第者舉行此禮儀。迎娶儀式中,婿不親往迎娶,隻是在花轎出門時,新郎坐在花轎中,一出村子後即下轎返回。也有使一小孩坐在轎中一塊去迎親的,這一做法的目的是為了不讓花轎空著,因為這是一種忌諱。到了新娘家,花轎出行時,要讓新娘的侄兒或小兄弟坐在轎中,陪著新娘到新郎家來。男女兩家大都以老成婦女行迎親送親之儀,但也有一些忌諱,如“姑不迎,姨不送,妗子迎的是黑棗棍”。
新娘迎回後,應當行合巹之儀,在陝北婚俗中如此重要的禮俗已不舉行,可見簡略之程度。但在第二天早上是要謁家廟的,謁家廟後,覲尊卑親屬。儀禮完畢,新婿與新娘擇一吉日到嶽家,此儀叫做“謝親”。謝親後,新婦也要擇吉日回新婿家,叫做“回麵”。所謂“回麵”就是回來麵見公婆。新婦在娘家所住時間的長短,應以到新婿家的日子多少為限。
陝北婚俗中的聘禮大都以年歲豐歉、世事吉凶而判,其禮因而輕重不等。男家在過禮後,備服飾,養饋牲物。女家所備妝奩大都是衣箱大櫃,另製新郎衣服冠履以伴嫁。有新婦在出嫁時著姆家服飾於歸,次日早上更換翁家新飾及服謁堂的習俗。此俗謂不致新婦日後在婆家留下窮得光著身子來到婆家的口實。謁堂就是古時謁家廟之禮。有在三日或十日時行之。姆迎女歸寧,婿同往,名曰“對日回門”。以婦至夫家之日,為婿到翁家準也。滿月歸女父母送至翁家,留款亦三日。女出嫁時,父母不送,或兄弟、外姻送之。入門亦有行合巹者。
陝北禮俗中,女婿呼嶽父為“爹爹”或“老爹”,嶽母為“媽媽”。呼妻伯、叔及姑亦如之。婦呼翁,依夫為呼為爹爹,呼姑為媽媽。
根據以上《延安府誌》的記載,陝北婚俗在一百年前開始與古禮有了變化,既有循舊之俗,又有從簡新出,但總的看來是一種繁簡交織,新舊混雜的習俗。時至現在,又有了循舊之俗,又出現了新的禮俗。可見,禮俗隨著政治、文化、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陝北新郎為何不親迎
《禮記》中規定,婚儀中新郎是要親自去迎娶新娘的,但陝北舊俗中一直沒有新郎親迎之俗,這大概是母係社會的一種遺風。
民俗中將公婆呼為“舅姑”或“翁姑”,這就帶有很濃的母係氏族社會的色彩。如果將這種關係倒置過來,就可以說明舊時的男子是上女家作為女家的家族成員的,因此才將公婆稱為“舅姑”。後來為什麽女子又到男家來了,一則是社會製度的變化,另外也有民間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小兩口,因為一點小事吵了架,男子覺得自己在妻家的地位太低,又受了些氣,一怒之下,便回到父母身邊。因為是小兩口,吵歸吵,鬧歸鬧,但感情還是很好的,沒有多久,小夥子又想念起自己的妻子來了,但又不好意思回去,就央告起姐姐和嫂子到丈人家將妻子接過來。起初說住幾天就回去,時間長了,小夥子不想回到丈人家去了,妻子也覺得婆家不錯,就住下了。後來丈人家多次催他們回去,他們卻執意不肯,丈人家也就罷了。這小兩口的做法也被別的人家所仿效,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風俗被沿襲下來。此俗就是新郎不去迎親,而是由嫂子和姐姐等人去迎,迎回來的新娘與新郎可以和睦相處,一定是一對恩愛夫妻。在這一傳說下,又有了“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吵架不記仇”的說法。
陝北“拜人”禮儀與“八碗”
新娘被迎娶回來的當日,新婚夫婦“搶門”入洞房行合巹等禮後,是日,除夜間鬧洞房聽房外,再無其他禮儀。淩晨由婆婆送兒女餃子給兒媳與兒子吃,天亮以後,餄餎鍋開了,婆婆給兒媳端一碗稱做“和睦麵”的餄餎,餄餎鍋撤除後,準備“拜人”禮儀事宜。
陝北有俗話說:“門戶錢誰也尋得起,禮錢就不一定尋得起了。”陝北婚禮中的禮金在舊時是分開兩次尚的,即門戶禮與拜人禮,民間將此做法稱做兩禮。門戶禮是人們交往禮儀的象征,既有親屬關係,又有朋友關係,尋門戶是人們交往的標誌。拜人禮則是論親疏輩分的禮金,嫡親較朋親禮重,尊長較晚輩禮重,是尊長卑幼的區分標誌。門戶禮基本都是相同的,舊時一般以五角或一元為限,拜禮則根據輩分,親疏友親的不同,差異很大。
舉行拜人禮時,院子上方擺一禮桌,桌上有冷碟菜肴和酒,桌旁有司儀,邊上有禮房先生和賬房先生。新郎穿長袍、戴禮帽,新娘鳳冠霞帔,新郎新娘出洞房後,先在天地神位前燒表上香,然後向祖先靈位上香。上香畢,來到鋪著氈毯的禮場,拜人禮開始。拜人禮在陝北舊俗中有兩種說法,即由外往裏尋或由裏往外尋。由外往裏尋是先由外家尚禮,然後是家族成員尚禮。由裏往外尋則反之。大都是由外往裏尋,此俗的說法又有兩種,即“沒有外家,就沒有本家。”“從外往回尋,是把錢財尋回來了,將來有財運。”無論那種尋法,都是從祖輩開始。新郎新娘須行三跪九叩大禮,其次是父母及父輩親屬成員,亦行三跪三叩大禮。祖輩們在受新郎新娘三跪九叩大禮後,可將禮金分為若幹次放在盤中,每放一次,新娘新郎就得叩首一次,禮金多者,使新郎新娘叩頭甚多,以此來逗樂。但父輩則是一次放下禮金,受大禮後即結束。同輩者,僅行躹躬作揖禮。行叩首禮或作揖禮新娘與新郎都得斟酒相敬。行拜人禮時,司儀唱叩首禮,禮房收禮後,賬房先生將禮金數計載入冊。有些地方與新郎同輩者,但年紀很大,在尚拜禮時,新郎新娘亦行跪拜禮,這是尊老的禮俗。正是因為拜人禮的差異,往往會在親屬間造成矛盾,甚至產生打鬥行為。貧者嫌富者多尋了,富者因誇富,故意將禮抬高。人們將少尋禮的人稱之為“從橋下過去,那些多尋的人是從橋上過去了”。陝北舊俗中“門戶錢”到什麽時候都是要還的,這是禮尚往來的行為,拜人錢則屬一種“資助”行為,還得起則還,還不起則不還。後來將此二禮合並為一禮,通稱為“門戶錢”,即現在所說的“尋門戶”。
拜人以後,大開婚宴。婚宴中排座次有一定的講究。陝北舊俗中,將老小外家排在第一撥的上席上,其餘則各就客位。婚宴開始前,新郎新娘行“參廚”禮,即帶著煙酒到廚房向廚師表示感謝,然後鳴炮,婚宴開始。未動筷子之前,新郎新娘要到老小外家席上行“拜席口禮”,即在餐桌旁向他們再行跪拜禮,並向長者斟酒致謝。拜席口時,老小外家又要給新郎新娘“喜筵”錢,婚宴正式開始。新郎新娘這時到各桌斟酒致敬。
陝北婚宴以“八碗”為主。所謂八碗,就是由燒肉、酥肉、肘子、羊肉、排骨、丸子、酥雞、燉肉等八個碗組成,外加粉湯。八碗中除燉肉外,不予添補,以燴菜作底墊。有些富裕人家有添加燉肉的,稱為“添席”。但一般是不添的,隻有為老人辦喪事時才有此舉。因為陝北宴席是以八碗為主,故而人們常將吃婚宴稱做“吃八碗”。現在雖然改變了婚宴舊俗,以炒菜為主,但有的人家在炒菜之後,還要上八碗。盡管是一種象征性的,但人們還是以八碗作為吉祥的菜肴來祈求平安,因“八”在陝北民間認為是一個吉祥數,或是人們在婚宴上根本沒有吃到這種完整的八碗,還是以八碗為稱,可見,八碗既是陝北的傳統婚宴,又是吉祥的寓意,已牢牢植根在陝北民眾的心裏。
送親人吃婚宴要根據其路程遠近來安排,不將他們安排在第一撥。如果事主想留住娘家人,無論路程遠近,都將他們安排在第三撥,如果娘家確實想回時,路途近者安排在第三撥,路途遠者,安排在第二撥。
尚禮
婚禮中所送禮金或禮品,應當稱做“尚禮”。尚禮是“禮尚往來”的禮儀之稱。《禮記·曲禮》中雲:“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古今圖書集成·明倫編》卷四十一中雲:“昔人有厭世多事而為之說曰: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人情決無不相往來之理,凡人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聖人憂之,以為上古之時其民施而不望報,中古時施斯有報矣,施而不報禍之所由起也,於是製禮以文之,使民知有往來,柔伏天下好事之心。”《詩經》有“授我以桃,報之以李”之語,被視為禮尚往來的人情饋贈原則。在現在社會交往中,人們依然十分重視這一禮俗。所以,婚喪嫁娶、生辰滿月、社會交往中互相送禮,是一種文化現象。陝北民間將婚事中送禮金稱做“上禮”,就是禮尚往來中尚禮的訛傳,應為“尚禮”。陝北民間有“禮往還舊債”的說法,禮往,就是禮尚往來,舊債就是《詩經》中所說的“授我以桃,報之以李”,桃李無甚相差,所以禮尚往來中的各式禮品與禮金也應是相近的。陝北民間還有一種錯誤說法是將尚禮稱做“記禮”,因記禮與白事中的“祭禮”音近,讓人容易與白事聯係起來。祭禮是對死者祭奠時所送的禮品或禮金。祭禮不是往來的禮金,尚禮則是有往來的,所以應加以區別。
送禮
送禮是應邀(指紅事或慶典)或聞訊(指白喜事)前往做客並攜帶禮品向主家表示心意。
送禮的禮單和接受禮品以後出具的謝帖在舊時是十分考究的。所送禮品一般不直接言明,由一定的代稱來表明,送禮物的數量也是用一定的語言方式載明。
舊時的納彩禮物如漢代,就有合歡、鴛鴦、九子蒲(或墨)雙石、五色絲、長命縷、蒲帶、卷柏、嘉禾、阿膠、幹漆、魚、鹿等。送上這些禮品時,都要附上先鋒讚文,表明這些禮品的象征意義。如,五色絲是表示錦繡前程,阿膠和漆表示新郎和新娘和睦得如膠似漆,而且阿膠是婦女的養身良藥,長命縷表示小兩口能長命百歲,魚是年年有餘,鹿是祿的意思,鴛鴦是永不分離的情侶。在我國民俗中,一般將這些物品根據它們所蘊寓的意義不同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表示吉祥的,如:以羊代“祥”,以鹿代“祿”。第二類是表示夫妻和好的祝吉,如:鳳凰和儷、膠漆和諧、鸞鳳和鳴、鴛鴦相伴等。第三類是象征男性為主的夫婦關係,比如雁候陰陽,就是表示妻子從夫的意思,以蒲草來比喻婦女的柔順,附生在山頂之上,卷柏則是表示婦女屈從於丈夫。第四類是表示德性的,如以舍利獸表示廉而謙,受福獸體現出恭而心慈,烏鴉反哺表示孝順。如此複雜的禮品寓意,對一般人來說,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隨著儀製的簡化,就以羊、雁、黍、稷、稻米、麵等為主要彩禮,這些都是表示小兩口將來有食祿,也是一種實惠的東西。
媒人
陝北將媒人稱做“冰公”。有的地方也稱做“冰人”或“冰斧”。《晉書》中雲: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說話。有人給令狐策解釋此夢說:你在冰上同冰下的說話,這就是說,你在調和陰陽,調和陰陽就是做媒介。你將會給別人做媒,但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熱情把冰融化了,男女雙方才能成婚。由此看來,說媒是在調和陰陽。我國傳統文化中,把男子比做陽,女子比做陰,調和陰陽就是調和男女。也可以說,在冰上站著,是站在陽的方位,在冰下的則是處在陰的方位。這是陝北將媒人稱做“冰公”的由來。還有將媒人稱做“伐柯人”的,此說出自《詩經·豳風·伐柯》,其中雲:“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這是一種比喻,比喻伐柯就得用斧,娶妻匪媒而不能得到,所以後世將這一比喻用在婚姻中的稱謂,稱媒人為“伐柯人”或“伐斧”。媒人在舊的婚姻關係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而且任務也很多,相親、互換庚帖、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迎親以及迎回新娘以後協助司儀來組織新郎新娘的拜堂,都少不了媒人。媒人在完成上述任務後,也沒用了,所以有“新人入洞房,媒人拋過牆”的俗語。
媒人在說合一樁大媒後,應得到贈與的財物,稱之為“謝媒禮”。是由男家給付,如果是招女婿,則由女家給付。謝媒禮不僅有錢,而且還有雞、鴨、肘子、鞋襪、布料等,俗話說“媒人跑斷腿”,給鞋襪就是他跑腿的禮品。陝北則有俗語說,說好一宗媒,豬頭羊胛子,說不好了就是磨棍碾夾子。現在的媒人都不是職業的,而是親朋好友或其他熱心腸的人來說合,所以,沒有酬金之說,隻是以婚宴禮品來相送。
媒人又稱“媒妁”。周代就有了官媒的規定。《周禮·地官下》:“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舊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認為是金科玉律,天經地義的婚姻,是不可違犯的。周以後對媒人沒有了明確的規定。
官媒是古時由地方官府設置的媒人。《周禮·地官》中有“媒氏”一職負責和登記地方上男女的適時婚配。三國時有“媒官”,元代由地方長官推薦地方上穩重可靠的婦女來擔當媒妁。清代,各地方官遇有發堂擇配之婦女,交充官役的婦女執行男女婚事,稱“官媒”,或各地方官鑒於管轄區內之貧女、婢女,婚嫁困難時,由官府代為媒妁,簡禮予以婚嫁,也稱做“官媒”。
霞帔
霞帔本是道士的一種服飾,因上有雲霞花紋,又是披於肩上的服飾,故名霞帔。《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引《三洞奉道科戒》雲:“大洞法師,元始冠,黃裙紫褐,如上清法,五色雲霞帔。三洞講法師,元始冠,黃褐,九色雲霞帔。”
霞帔後來被演化成為古代婦女的服巾。這種服巾實際是一種“帔子”,形狀像兩條彩練,繞過頭頸,披掛在胸前,下垂一顆金玉墜子。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以後,人們因其美如彩霞,所以稱之為霞帔。從宋代開始,正式將它作為一種禮服,並且規定按婦人品級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明代沿襲宋製,將之用做命婦的禮服,並對它的尺寸和紋樣有了比較嚴格的規定。《明會典》中規定:每條霞帔闊“三寸二分,長七尺五寸”。一、二品命婦的霞帔用蹙金繡雲霞翟紋,三、四品命婦用金繡雲霞孔雀紋,五品命婦霞帔用繡雲霞鴛鴦紋,六、七品命婦霞帔用繡雲霞練鵲紋,八、九品命婦霞帔用摘枝團花,不用纏枝花紋。明代以後,逐漸流傳至民間,成為婚娶禮儀中新娘的主要裝飾品。
帔子
帔子又稱“帔帛”,是古代貴婦人的服飾之一。即以羅紗織成披於肩上,盤繞兩臂的披巾。始於秦,盛於魏晉。據《兩儀實錄》稱:“晉永嘉中製絳暈帔子。”到唐代開元中,詔令二十七世及寶林、禦婦等披帔。後一直流傳下來,民間也逐漸興用。
帔子作為“霞帔”的前身,在服飾發展史上起著重要作用,並繼而成為一種禮服,為我國民間所重視。
鳳冠
鳳冠是古代貴婦的禮冠。早在秦漢時期就已成為太皇太後、皇太後和皇後的規定服飾。到了明代,鳳冠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皇後妃嬪們所戴的鳳冠,冠上除綴有鳳凰外,還有龍翬等飾物。如皇後鳳冠,綴九龍四鳳,皇妃鳳冠綴九翬四鳳等。另一種是外命婦所戴的彩冠,上麵不綴龍鳳,僅綴珠玉、花釵等物,但習慣上也稱它為鳳冠。鳳冠結構精巧,製作複雜,以金絲、銀絲或銅絲先編出圓框,然後在表麵及襯裏各敷一層羅紗,後麵用金絲或竹篾製成六扇舌形“博鬢”,左右分開,每麵三扇。冠上的龍鳳翬鸞等也都用金屬絲做成,然後綴在冠上。冠的兩側一般還插有金鳳釵一對,以便與發髻聯係。另在鳳嘴中銜一串珍珠及以珍珠編成的珠花,下垂至肩。因鳳冠飾物多,分量重,皇後嬪妃們也隻是在行禮時戴用。
民間婚典中新娘所用鳳冠指的是後一種,不綴龍鳳,僅綴珠玉、花釵的鳳冠,但大都連這些也不予綴飾,僅是繡工鳳冠,質地也是用硬布製成,不用金屬絲編製。因鳳冠出現較早,僅是貴婦的禮冠,沒有局限在皇家範圍內,後來雖有皇家規定鳳冠之製,但民間所用與之有區別,所以不避皇家忌諱而稱鳳冠,在民間婚禮中流行至今。
蓋頭
蓋頭是宋代婦女服飾之一。它起源於唐代的冪□,方五尺,以皂羅製成,富貴之家用銷金作裝飾。蓋頭的使用方法是:戴時可直接戴在頭上,遮住麵顏;也可以將其係在冠帽上,擋住風塵飛沙。
蓋頭作為古代舉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飾物是從宋代開始的。在成婚之日,女子以蓋頭蒙住頭麵,由新郎在洞房內為新娘揭開蓋頭後,新娘方可露出臉麵。這一習俗已成為我國婚禮中的一項重要儀注,一直流傳下來為民間所用。但現在已很少使用。
零碎禮俗
陝北婚俗中的零碎禮俗不少。在迎人之時,新郎家除了要帶酒、肉、水果等禮品外,還要帶上半袋麵、半瓶酒、半瓶油,新娘家要將這半袋麵和兩個半瓶添滿。意為添福,是兩家人為小兩口添了一代(袋)福,添了平(瓶)升三級。另有添鹽的習俗,因鹽在舊時是稀有食品,很貴,添鹽就意味著添富貴。麵拿回來後要包兒女餃子,一家人要吃“和睦麵”。添酒是祝願小兩口天長地久,添油是讓小兩口在洞房中添加在油燈裏,讓洞房內通宵明亮,以寓意新娘是精明女子。有坐轎習俗的是將兩個瓶掛在轎上,既有祈求平安的寓意,又攜帶方便,不坐轎的則是由專人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