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與六禮
婚姻是種族延續的禮製表現。婚俗是人們在長期社會發展中形成的觀念,它包含著人們對婚姻的思想觀念、社會基礎、意識形態以及宗教信仰、家庭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麵的文化背景。婚姻關係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完全脫離了母係社會中的群婚現象,使得男女在交媾生育方麵向前邁進了一步,最終走進了父係社會的社會製度。
婚姻是指兩個方麵的行為範疇。《說文解字》:“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從女從昏。”由此可以看出:“婚”是因為要出嫁女兒所產生的禮製行為。又雲:“姻,婿家也,女子所因,故曰姻,從女從因。”這就是說“姻”是因為女的到來所產生的家庭關係,故而被稱做“姻”。即現在所說的姻親關係。“婚”與“姻”原本無女,隻寫做“昏”與“因”,女旁是後來加上的。古人把黃昏認做吉時,結婚儀式在“昏”時舉行,所以言“昏”。又因女人屬陰,昏時進入一日時辰的陰的時間段,陰人逢陰時,陰愈盛,所以將昏認做吉時。“姻”是女子因之有了丈夫,父母因之嫁女,所以言“姻”。《禮記》中對婚姻的注疏是“婿曰昏、女曰因,婿以昏時來迎,女則因之而去,故名‘婚姻’。”
根據古籍記載,我國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就有了“夫妻之道”。到了伏羲時代,男女嫁娶的禮儀基本形成。在這一時期的婚姻禮儀中規定以“儷皮”為禮。所謂“儷”,就是成雙的意思,“儷皮”是男女二人相匹配的意思。這也是從古到今人們稱夫妻為“伉儷”或“賢伉儷”的由來。“儷皮”就是兩張鹿皮,是由男方送給女方作為聘禮使用的。這大概是婚姻中要有聘禮的由來。
到了夏商兩代,婚禮製度逐漸完備。發展到周代和春秋戰國時期,婚姻製度不僅更加完備,而且非常複雜,要舉行婚禮需經過六種禮儀才能完成,因而,婚禮儀式又被稱做“六禮之儀”。六禮,即問名、納彩、納征、納吉、請期和迎親。六禮始於周代,以後各代的婚禮均沿襲此製。北宋仕宦之家婚禮用六禮,一般人家僅用四禮,即問名與納彩合並,請期與納征合並。到了明代,六禮中隻用納彩、納幣、請期。清代婚禮製度中隻重視納彩、迎親。六禮多行於豪門官宦之家。陝北習俗中隻重視納彩、納征與迎新。
一、納彩。納彩是傳統婚聘六禮中的第一禮,是“納其彩擇其禮”的意思。相當於現在婚嫁中的“提親”或“說媒”。男家請媒人到女家去提親,如果女家同意議婚,則男家以活雁為禮物,再到女家求婚。《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彩用雁。”鄭玄注雲:“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彩擇之。”又疏雲:“納彩,言納者,以其始相彩擇,恐女家不許,故言納。”納彩用雁,是因雁是候鳥,隨氣候南北遷移,有雲“雁”木落南翔,冰灃北徂。順乎陰陽調和,也就是指女子已大,是該出嫁的時候了。另有說法是雁雌雄專一,一旦失卻配偶則終身不再成雙,取其意來象征妻從夫後忠貞不貳。納彩在其初時,大夫用雁,公卿用羔羊,士用雉,後來一律用雁,但曆代豪富之家的納彩禮每有增加,如北齊自皇子以下至於九品,用羔羊一隻,雁一隻,酒、黍、稷、米、麵各一斛。唐代納彩有用合□、嘉禾、阿膠、九子蒲、蒲葦、雙石、棉絮、長命縷、幹漆等九種者。貧窮之家納彩無雁則用雉、雞、鵝等代替。
納彩是六禮中的第一禮,所以在稱呼上也很有講究。一般用“忝眷”,如果是單名,則可增加一字,改稱“年忝眷”,這是因為“納彩帖”需要用四張大紅金帖書寫,每頁每行的字數必須成雙的緣故。如果一家由父親出麵而另一家則是由兄長出麵,父親出麵者書稱“忝眷待生”,兄長出麵者書稱“忝眷晚生”。
二、問名。是六禮中的第二禮。由男方家托媒妁之人持著男方家當婚之子的庚帖送給女方並索取女方家庚帖。然後據此占卜吉凶,合八字並準備合婚儀式。《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舊時問名均有詞語,多為:某既受命,將加諸卜,敢請女為誰氏,生辰庚年。魏晉以前,問名隻用於占卜,魏晉以後將其擴充為議門第、財產、職位、容貌等,南宋一度取消問名儀式,明代又將其恢複。
庚帖中的八字,就是宿命論中的“四玉柱”,就是出生年月日時與天幹地支的對應。古人很重視八字,認為八字不僅決定著婚姻的合配問題,而且還左右著人一生中的命運。古時候,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女在八字上顯現出不吉利,當兒女出生以後,尤其是女孩子出生以後,就請算命先生為自己的兒女另批一套八字,以掩飾不吉。因為在封建社會的習俗中,女孩子一定要嫁出去,是不能留在娘家老死的,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她也將是孤墳一座,不能上任何人家的祖墳,在民間稱做“女兒墳”。
問名在古禮中也應拿一些禮品,一般都是以雁作為主要禮品。納彩與問名在古禮中也有分開進行的,也有一次完成的。因為這裏有個庚帖書寫問題,所以,此二禮是否一次完成取決於婚姻雙方的文化修養。
庚帖的書寫一般是用一張寬約一寸、長約八寸的紅紙,上寫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其式樣是:
男××乾造××年××月××日×時建生
女××坤造××年××月××日×時瑞生
庚帖中的八字必須是雙數,如果出現單數時,應當增減一個無關大局的字來湊夠雙數。男女兩家接到對方的八字以後,要將八字在自己家裏的正廳中央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前放置三天。民俗將這一做法說成是,如果在這三天裏家中發生爭吵、失盜、財物損失等意想不到的事,就認為這樁婚姻是不吉利的,親事就沒有成功的希望。如果平安無事,一切順利,就說明這門親事得到了神佛和祖先的保佑,是大吉大利的。三天期滿後,男女雙方都要請算命先生批八字,也就是納吉。隻有八字相宜的,才可以繼續議婚,否則,就宣告結束。
三、納吉。顧名思義,就是采納吉祥、吉慶的意思,是六禮之第三禮。納吉又稱做“文定”、“通書”,又俗稱為“送定”、“過定”、“定聘”、“小聘”、“訂盟”。是男家在問名後把占卜得吉可以合婚的消息通知女家的禮儀,也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這是因為我國古人認為婚姻不僅要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婚配依據,還要把“天神之光”作為婚姻好壞的重要依據,這在民俗中被稱為“天婚”,即“天賜良緣”、“天作之合”。後世把這一環節稱做“批八字”。
批八字與我國曆法有一定的聯係。由天幹地支組合成六十組,分別標誌著年月日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生辰八字”。屬相與屬相之間能否相合,是決定婚姻相宜與否的關鍵。我國民間有許多這方麵的俗謠。比如,相合的有:“白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黑鼠黃牛兩興旺,青牛黑豬喜洋洋,龍雞更久長……”、“蛇盤兔,必定富”等等,不合的有“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為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等等。
批八字除了涉及屬相問題外,還有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克問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包括在這五行之中。如果兩個人的五行之命是相生的,就是好婚姻,相克則不利。
男家在卜得吉兆以後,便以雁為禮物,使媒人通知女家,決定締結姻緣。《儀禮·士昏禮》:“納吉用雁,如納彩禮”。注雲:“歸於廟,得吉兆,複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於是定。”《唐律》等所謂“報婚書”,即納吉而女家回複答應訂婚的書契。宋代習俗所謂“過細帖”,近代所謂“傳庚”、“換帖”、“定親”等,均是納吉禮儀中的內容,都是訂婚約的意思。宋代的《朱子家禮》把納吉並入納征,此後,兩禮常同步進行。納吉初以雁作為禮物,後來隨著買賣婚姻的發展,逐漸多以戒指、首飾、彩綢、糕餅、糖果等為禮物。納吉禮儀中通常還有男家長輩親屬與媒人一起到女家相看家庭、人品的,稱為“相親”。相親時男方長輩應給女子一定的錢幣,叫做“見麵錢”。
四、納征。納征又稱做“納禮”、“納幣”、“納成”、“文定”,後世俗稱為“納財”、“送盤”、“大聘”、“過大禮”、“下財禮”等。是納吉之後男家給女家送聘禮的儀式。孔穎達對《禮記·昏義》的注疏是:“納征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納征儀式非常繁縟,通常備有禮單,禮品隨著時代不同而各異。如周代納征,士大夫用□、束帛、儷布為聘禮,天子加穀圭,諸侯加大璋。晉代納征。士大夫用玄□、束帛、加羊,王侯用玄□、束帛、加璧、乘馬。宋代納征用金、銀、綾絹。明代用玄□、束帛、函書,不用雁。納征儀式上,女家受禮後要回禮,或將聘禮中的食品一部分退回,或將準備好的衣帽鞋襪等送給男家。納征的禮物名稱取用吉祥語,禮品數取雙忌單,有祝福之意。經納征禮後,標誌著婚姻完全成立。在古代,也隻有經此禮後,男女雙方才能作為親戚往來。如《禮記·曲禮》“非受幣不交不親”、“無幣不相見”。
納征在我國北方有叫“過大禮”、“完聘”或“大聘”的,陝北稱做“交彩禮”。納征禮儀在我國傳統婚俗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所以,必須選擇吉日由媒人和男方的父母與親戚(陝北一般是房頭即新郎的叔伯或姐家即新郎的舅舅)等,攜帶聘禮,將“生庚”二字用金線縫在紅綢包裹著的聘禮上,以圖吉利。聘禮一般有:金花簪(多簪)、玉環(金鐲)各一對,表示金玉良緣。豬肉羊肉兩卷,喜酒兩瓶,表示過門後有吃祿,糕一團,表示步步高,一團和氣。紅綢二尺四寸,烏紗綢七尺,表示七尺男兒頭頂烏紗,頭綰二尺四寸紅綢的官員前程。蠟燭四對,爆竹、禮香各兩把,表示喜燭(促)成雙,連爆雙喜。薑花(糖米花餅),表示日子甜甜蜜蜜。另外,還有戒指、耳環等婦女飾品。聘禮一般陳列在兩個大紅禮盒上,兩人抬一盒,吹鼓手走前,禮品在中,媒人押後,一路吹吹打打送到女家。禮品多了還要有“禮帖”,禮帖是記載禮品的單子和舉行過大禮儀式的程序。禮帖所用文法也很講究。比如,雞鴨應寫做“德禽四翼”、“家鳧四掌”。“禽”音同“慶”,德禽即“德慶”之意,四翼即兩鳥四翼,意即夫妻如同“比翼鳥”。“鳧”是在水上遊的,比喻夫妻如同水上鴛鴦相伴遊戲。“鳳梨”應寫做“鳳凰來儀”,因“梨”與“儀”音近,故曰。香蕉應寫為“連招貴子”,金鐲寫做“金鐲成雙”,蠟燭寫做“喜燭雙輝”,等等。聘禮的目錄表一般用紅紙折成十二摺,如果是男家送給女家的,上麵應寫“端肅”,如果是女家送給男家的,上麵應寫“肅複”二字。這些是《禮記》中所載的吉祥句子。
過彩禮時還要將男方婚書帶上。所謂婚書,就是現在所說的結婚證書。因為過去沒有婚姻管理機構,婚書就是證明婚姻關係的。男家送給女家的婚書稱做“乾書”,女家送給男家的婚書叫做“坤書”,這是借鑒陰陽學中男為乾、女為坤的說法。
聘禮中有些象征性禮品女家是不能收的,如果收了,就等於將男家的福氣奪去了,所以,女家看過禮品後要原封不動的退還給男家。如“福圓”,代表男家的福氣,又象征著女婿的眼睛,如果女方收了,就等於將女婿的眼睛收下了。還有講究是:豬肉可以收下,但豬蹄是不能收的。這一習俗的意思是男方家的“肉可以給人吃,骨不讓人啃”。如果將豬蹄收下,就意味著對男方的不尊重。
女方接過彩禮後,要從中取出一部分來,另外再加上十二種自家的禮物送給男方,作為答謝之禮。然後由女家向男方奉茶,最後,男方接受女家的酒筵款待。男家亦應用兩桌酒席的銀兩作為答謝之禮,交給女家。女家準備以極為豐厚的嫁妝陪嫁女兒時,也可以將男方的聘禮全部收下,不過,忌收的萬不可收。也可以取出一小部分禮品作為答謝,奉還給男方。另有隻收聘禮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則以謝禮璧還男方。這些都由女方的家資、人品來決定。從女方所收聘禮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女家所陪嫁妝的多少。這大概也是後世在接收聘禮中有收有退的緣由。
在過聘之後,男女兩家大都要宴請親友,以表示兩家已經結為秦晉之好。男家仍然要將婚書供於神佛或祖先的神位之前,稟報已與某家結為親家。此外,納征與訂盟(定親)相同,男女兩家都要向自己的親友們贈送一些食品,以表示納征已經完成。
舊時,陝北的彩禮是錢幣、布、米麵為主要彩禮。錢幣在過去論“份”,一份為二百四十元,一般兩份較為常見;布論“個”,即過去自織布匹,幅寬二尺六寸左右,長十丈;米麵較為常見的是各為八鬥,另有果餡,少則二十四個,多則四十八個,亦有數十個乃至上百者。還有豬肉、酒、糖果等禮品,在納彩、納征、迎親中亦常用到。豬肉用肋條肉,並在肉上開一小口,其用意是兩塊“連體肉”以表示夫妻相連。或四斤,取四平八穩之義;或六斤,取六六大順之義;或八斤,取八麵玲瓏之義。酒、糖用皆為雙數。近年來亦有用煙者,實際不好,有烏煙瘴氣之嫌。
五、請期。請期是男家向女家請定婚期的禮儀,是古代婚禮中的第五禮。男家卜選吉日後,使媒人持雁為禮物,到女家請求結婚日期,女家表示推辭謙讓後,媒人便把男家卜取得喜日告知女家,以定婚期。《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鄭玄注雲:“主人辭者,陽倡陰和,期日宜由夫家來也。”又注雲:“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後世請期成為直接告期。如《明史·禮誌》載:皇太子納妃,“請期,辭曰‘詢於龜筮,某月某日吉,製使某告期’。主婚人曰:‘敢不承命陳禮奠雁如儀。’”唐、宋、元、明、清均沿此製,隻不過是有請期者,亦有告期者,有時將請期與納征合並為一禮。在民間,大都由男女雙方共同擇選日期,先由男家請卜者卜算擇定吉日後,送一期帖到女家作為通知,或口頭通知。俗稱為“送日子”或“提日子”。陝北民間稱之為“商話”,言商話之用意是,男家在選定日子後,若女家有特殊情況時,則可另選時日,所以言“商話”。
請期後,男女雙方都要選擇合適的迎親、送親之人。
迎娶日是由占卜而來的,取決於新郎新娘的屬相。一定不能用犯著男女屬相的日子,否則就是“犯月”。還要根據男女雙方的屬相選定入洞房的時辰。迎親之人和送親之人的屬相也不能與新郎新娘的屬相相衝,這是忌諱。民俗中有“正七迎雞兔”的說法,說明雞兔在這兩個月中是“利月”、“行嫁月”。
舊時,一般人家的請期是以口頭方式進行的,但世家和書香門第大都以書麵形式進行,也就是所謂的“下婚書”。
請期也有禮物,一般叫做“幣”。所用之“幣”並不是錢,而是衣料一類的布。舊時一般用綢。在送布料的同時,還有一些飾物以及果品之類的禮物。
六、迎親。迎親在古禮中稱做“親迎”,是我國婚禮六禮中的第六禮,也就是舉行成婚典禮之日。迎親禮儀起源很早,到了周代,已經形成了定製,周以後,均有親迎之禮。儀式隆重而繁雜。唐杜佑《通典·第十八天子納妃後》:“夏親迎於庭,殷於堂。周製限男女之歲定婚姻之時,親迎於戶。”《禮記·士昏禮》中所載周代昏儀大致是:親迎之日(多在夜間),新郎穿黑色禮服,乘黑色漆車子,前麵有人執燭前導,後麵有從車,一起至女家。新娘父親親自出門把新女婿與男方賓客迎進家門,新郎捧雁揖讓升堂,行叩拜禮。梳妝整齊,頭蒙蓋頭的新娘遂出自車前,聆聽父母訓誡畢,新郎親自將車上繩索交給新娘(稱“授綏”),並引其上車。先由新郎象征性地親自駕車(讓車輪轉三圈),然後由車夫駕馭,女家有送親者跟隨。臨至男家門前,新郎先乘車入門。當新娘一行到達後,由新郎將新娘接進家門,入宅後行“拜堂”、“合巹”之禮。《公羊傳》謂天子至庶人皆有親迎之禮。《左傳》則稱天子無親迎。漢高祖時,皇太子納妃,孫叔通製禮從《左傳》以為天子無親迎,後世帝王概無親迎。新娘在漢代時乘坐軒或軺車,唐代用圖繪的幛□作為迎親工具。隋唐以後,皇太子需行親迎。宋代以降,迎新娘多用轎,新郎則坐轎或騎馬。轎用紅綠綢紮彩,故稱“花轎”。轎前有媒燈、縷旗、吹鼓手等。坐花轎是取“喬遷”新家之意,故而借轎遷之,因“轎”、“喬”音近。據南宋吳自夢《夢粱錄·嫁娶》:親迎之禮還有掛帳、催妝、起擔子、撒穀豆、踏席、跨馬鞍、牽紅、坐富貴、撒帳、飲交杯酒等俗,以驅惡祛邪,祈求吉祥。明清兩代仍沿此俗。至民國時期,雖仍有親迎之禮,但大多具名帖,請媒人代迎,間或亦有以小叔代親迎者。新娘冠帔登轎,由尊長或兄弟抱上轎,母親及其他女眷哭而送之,有親兄弟伴送至男家,亦有男女雙方以親友迎親送於中途者。
古時的婚禮要持續三天才能完成。婚禮大典的前一天,女家要來人“鋪房”或“暖房”,第二天才是迎親的日子。迎來新娘後要拜堂合巹,才算完成婚禮大典。入洞房後要有“鬧洞房”的儀式,第二天回門。
迎親車仗到來之前,新娘要作以下準備:
挽麵。挽麵也叫“絞麵”。在舊的風俗習慣中,女子除非在出嫁之際是絕對不可以將臉上的汗毛剃掉的,也就是在“上頭戴髻”之前,才能開始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挽麵。挽麵是由一位具有“挽麵”經驗的婦女用一根呈兩角交叉狀的細線貼在女子臉部,使之一弛一張,收縮滾動拔掉臉上的絨毛,使臉部呈現出光彩明淨的神采態。又因為這是女子一生中的第一次挽麵,所以也稱之為“開麵”,也有叫“開臉”的。挽麵是將臉上的“黃毛”拔掉,也就意味著女子結束了“黃毛丫頭”的時代。挽麵又是很重要的禮儀,所以在挽麵人的人選上必須挑選“好命人”,北方又叫做“全靠人”。這樣,就要求挽麵人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健在時才能充當此任。挽麵完畢,要送一些禮品給這位好命人作為謝禮。
挽麵結束後,就是上頭戴髻了(上蓋頭)。男女雙方分別在自己的住宅裏於這個黃道吉日舉行此儀。男家的儀程是在自己宅院正庭的中央設一個“五升樹”,讓新郎坐在上麵,並麵對神佛與祖先的靈位。這時要請一個“好命人”,在新郎後麵給他梳三次頭,然後穿上結婚禮服,戴上禮帽,祭拜天公(太皇天)、三界公(三界大帝),觀音菩薩以及本宗祖先,向他們祈求在結婚後能夠子孫綿延不絕,萬世其昌。
女家的儀程與男家在同一時辰舉行,隻是將這種“上頭戴髻”的加冠禮儀稱為“上蓋頭”。這一禮度是要在正庭中央天公爐的下麵舉行,讓女兒麵向外坐在椅子上,象征著女子就要離開娘家,出嫁到婆家去了。“好命人”給女子梳好頭以後,再插上象征女子成年的笄(發簪),穿上結婚禮服,戴上蓋頭後,向三界公和神佛及祖先行祭拜禮。禮畢,向父母各敬一杯茶。父母喝完茶後,也要行祭拜天公和諸神佛以及祖先的大禮,向他們祈求保佑女兒一生平安。
男家在新房布置好以後,要選擇一個吉利時辰安放新人所用的床鋪,並祈求神佛保佑,平安吉祥,所以也叫做“安床”。新房用品應當是全新的,內外要打掃幹淨,各個房門都要貼上對聯,表示喜慶滿門。新房的門楣上還要掛一塊長條紅布,上繡吉祥句子,表示吉慶。
女子將行之前,要沐浴化妝後行告祖和辭父母之禮。告祖是在祖先神位之前誦讀告祖文;辭父母則要行跪拜大禮。然後吃姊妹飯,姊妹飯也就是姊妹間的惜別宴,是對姊妹之間依依不舍情懷的表達。最後穿結婚禮服,戴上蓋頭,回到新房,等待出閣時辰的到來。
迎親車仗到來後,依禮而行,以卜定的時辰啟程,一路吹打迎回。迎回後行拜堂、入洞房、合巹等諸禮。
女子出嫁時要由兄弟姐妹送之,一般男女各兩人,這些人被稱為“男高賓”和“女高賓”,還有被稱做“送舅”的。婿家的待高賓之禮很是隆重。
陝北民間習俗的婚禮儀程也是三天,婚禮大典的前一天女家不來鋪房,但男家亦將此儀看得很重。將新房布置好以後是不許任何人進去的,第二天迎親,一般在黃昏以後回來,回來後,有倒氈、跨馬鞍、跳火盆、響帳、撒帳、坐帳、踩四角、坐富貴、上頭、合巹等儀程。第二天行“拜人”禮,依親屬的輩分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叔伯父母、姑姨等。拜人後有“交鑰匙”之儀,此儀結束後開婚宴,婚宴將開又有拜席口之儀。宴罷,新郎伴隨新娘回娘家。婚禮大典至此始終。
婚儀六禮如此繁瑣,也顯示出婚姻大事確是人生中的第一大事。《中國風俗史·周初至周之中葉》對六禮的解釋是:“凡娶女先由夫家托贄物於媒氏,納於女之父,謂之納彩。女父既承諾,則問女之名,謂之問名。媒氏歸於夫家,而卜其吉凶,若吉,則更遣使告之於女父,謂之納吉。納吉之事既終,則納元、□十端、獸皮二枚於女父,為納婚之約信,謂之納征。由是自夫家請求婚禮之期日,謂之請期。至期,為婿者著禮服,乘黑車,往女家迎其婦,謂之迎親。”禮服為何用黑?因為周人崇尚黑色,以黑色為吉,故用黑。
陝北民間因六禮過於繁冗,在實際流行中僅用其三禮,即提親、訂婚、迎娶。商話(請期)已從簡,納吉已不用。
婚慶禮俗的演變
古時的迎親都在黃昏,所謂的“婚禮”取義也就在於此。婚姻、婚禮、婚娶等詞的來源也是源出於此,因而“婚”所包含的內容既有古訓,又有古禮。傳統的婚禮就是遵循著古訓、古禮一直延續至今。《白虎通》中雲:“嫁娶婚姻者,何謂也,昏時行禮,故謂之婚也,所以昏時行禮人可示陽下陰也。昏亦陰陽交時也。”“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陰來。”《說文解字·義證》中雲:“……迎親之禮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者。周禮司徒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注雲:陰禮謂男女之禮,昏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春秋漢含孳妻象大陰……”這些大概就是我國婚娶在黃昏時舉行禮儀的古訓與古禮。現在雖已在婚禮舉行的時間上有了改變,但在婚禮的儀規、程序上是沒有太大改變的。
古禮中的迎親是由新郎親自去迎接新娘的,所以又叫“親迎”。這一禮製是由我國最早的“搶婚”習俗演變而來的,在形成禮製以後,逐漸將其演變為新郎受父親之命去迎親的習俗。新郎到了新娘家以後要獻上作為禮品的“雁”,這一儀俗被稱做“奠雁”,之後,新郎才能將新娘接上喜車,迎回家中。“奠雁”儀俗現在已經沒有了,改製以後的儀俗是由酒、煙、肉、糖果所代替。
迎親儀式在後來演化得越來越氣派。比如在清代,北京的婚禮大典中竟然打著“開道”、“回避”的大字木牌,手提紗燈,舉著金瓜、斧鉞等什物,儼然一種官員出行儀仗的風格。新郎官頭戴官帽,插著狀元翅,新娘鳳冠霞帔,好不氣派。這種舉措對國家禮製來說是有些不檢點,但婚姻是人生大事,一生中僅此一回,雖有逾禮之處,官府也不加幹涉,所以被相傳下來,並形成了完備的儀製。
我國迎親禮曆代不同,但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宋明兩代的迎親禮。明代婚姻禮俗承襲宋代,除洪武元年將皇太子納妃由親迎改為指派使節奉迎外,其他禮儀仍舊。以明代親迎禮為例,可見我國婚娶親迎禮之發展與變化。明代品官婚姻六禮中“親迎”一禮頗為繁雜。親迎之日早晨,新郎隨父告家廟時,父對兒說:“躬迎佳偶,厘爾內治。”兒答“敢不從命”。之後,媒人領新郎去女家迎新人。女家亦有主婚者告家廟。盛裝的新娘待新郎到門外下馬進屋時,在寢室門內南麵向婿二拜,婿奠雁後出門。此時,新娘的父母麵向南端坐於廳堂,受女四拜。父對女說:“往之女(汝)家,以順為正,毋忘肅恭。”母接著說:“必恭必戒,毋違舅姑之命。”嬸嫂在旁叮囑:“爾忱聽於訓言,毋作父母羞。”新郎先趕回家以迎接新娘。彩車到門外,新郎在門內拱手揖請新娘進屋。新郎引新娘入室,行“盥饋之禮”。新郎由新娘侍者端水送巾在室內東南洗手淨麵,新娘由新郎侍者端水送巾在室內西北與新郎同時洗手淨麵。盥畢,新郎在東,新娘在西,就案飲酒進食。接著飲合巹酒,新郎新娘分立東西,相向再拜。畢,新人入室更裝。翌日,新婚夫妻參拜宗廟,向諸神位三上香三祭酒。接著行謁見舅姑(公婆)禮。新娘立於堂下,待舅姑在堂上坐定後,行四拜禮。禮畢,嬸娘引新娘踏階至舅姑麵前,由侍女奉棗,栗授新娘進食,食畢再拜。新娘複到姑前,又授之腵,脩,訖,又四拜。當日,女家備酒饌到婿家,舅姑就座後,新娘又四拜。至此,婚禮方告結束。現代婚禮在此基礎上雖有所簡化,但仍可看出其痕跡遺存。
拜堂與入洞房
拜堂是在娶親回來以後進行的禮儀。有些地方的習俗是迎親回來以後馬上拜堂,拜堂後即進入洞房,有些地方的習俗並不是在回來之後馬上就進門拜堂,而是將花轎攔在門外不準進來,民俗信仰中把這一做法稱做“憋性子”,認為這樣做可以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溫順一些。憋到一定時候,才放進來行拜堂禮儀。在憋性子之時,還有一些禮儀要作,如撒穀豆、傳席、跨馬鞍、跳火盒等。在完成這一係列程序後,行拜堂之儀。
拜堂是極為重要的禮俗程序,唐代就有了此俗並很是流行。拜堂在民間的俗稱是“拜天地”,其順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因為此儀中先拜天地,所以人們又習慣稱做“拜天地”。
陝北沒有“拜天地”之儀。拜天地就是“祭拜天地”。依照儒教規定,隻有天子才可以祭天,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老百姓是不準祭天祭地的,如若有違,則被視為大逆不道的僭越,是謀反行為。但自明代末年開始,首先從北方興起了家家戶戶祭拜天地的活動,除了在重大節日中舉行祭拜天地禮儀外,在結婚典禮中也出現了拜天地的禮俗,故而民間也將結婚稱之為“拜天地”並成為一種民俗。但在陝北的婚典中至今仍沒有拜天地的禮儀,隻在第二天拜人前向天地神位上香燒表以敬天地,這大概是陝北民間一直遵循古禮、古訓以及宗教思想的緣故,所謂非禮而莫行在陝北習俗中的表現。
拜天地在古禮中稱做“拜雙雁”。就是在一張大紅紙上寫一個“雁”字,然後將其對折起來,即成雙雁。這是古禮“奠雁”的沿襲。在延安以南較為流行,也稱拜天地,其儀式是:由新郎新娘共同提一隻裝有麥麩的鬥(麩音近“富”,意為富貴)站立在天地牌位前,由司儀主持,依照司儀所唱讚歌逐一完成各儀。其詞曰:
“一拜靈神送福來,金銀財寶麵前擺。二拜後土添一丁,兩家兒女結良緣。保佑兩家福祿旺,一年四季常安泰。三拜公婆壽且康,錢財萬貫多牛羊。四拜七十二位有勳神,敬物尤在敬合同,過往神靈並鬼祟,保佑新人拜天地。”一番祝詞之後,拜天地儀規開始,司儀唱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夫妻對拜時應相互磕頭後起身作揖,這一習俗的說法是,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夫妻互敬,相敬如賓。
“拜天地”也稱為“拜堂”,之所以被稱做“拜堂”是因為在新郎家的堂屋舉行的儀式。堂屋是三間房屋正中的一間,是中心建築。這裏除舉行重要的家庭活動外,有時也供奉祖宗的牌位。它的功能類似於今人所說的“客廳”。所以將在這裏舉行的婚慶儀式稱做“拜堂”。在堂屋拜堂也顯得莊重。
拜堂另有一番較為複雜的程序是:當花轎進院後,停放在堂屋門前。此時的堂屋裏供著香案,紅燭高燒。新郎新娘按照引讚和通讚的讚禮歌所唱內容進行拜堂。
引讚唱:“新郎蒞位。”新郎佇立在花轎之前。
通讚唱:“啟轎。”伴娘將轎簾掀開,新娘起,伴娘攙扶新娘下轎。
引讚唱:“新郎搭躬。”新郎拱手,延請新娘。新郎新娘詣在堂前(也就是向花堂行進),新郎新娘來自香案前就位,男左女右。奏樂鳴炮。
通讚唱:新郎新娘進香燭。即向神位或祖宗牌位進香燭。
引讚唱“跪”,新人跪下。“獻香燭,明燭”,“燃香,上香”(插入香鬥),俯伏(叩首),興,平身(站起),複位(回到原處)。
通讚唱: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即起身)。
進香燭畢後,進入傳統的拜堂儀式,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引入洞房”。拜堂之後,請大親(即新娘之伯父、叔父)退位到“退堂屋”。退堂屋是堂屋後麵的小屋。請他們到那裏去吃“小酒”。小酒是以冷盤為主,不上大菜的酒席。大親們往往也是隨便嚐嚐而已。到這裏的目的隻是坐一坐,聽候安排。這一拜堂儀式顯得更加莊重。
入洞房。入洞房之前又有“響帳”、“撒帳”等禮俗。在入洞房前,洞房裏應有“看帳”人,目的是為了阻止那些未婚女子和年齡與新郎相近的男孩以及再婚之人、寡婦、鰥夫等人進入洞房。民俗認為:新房是新郎新娘的合巹成婚之潔淨之地,未婚男女進入洞房就意味著他們已占了新房,寡婦、鰥夫則是不吉利婚姻的結果。所以,不讓他們進去是一種忌諱。隻有那些全福人,即夫妻和睦、兒女雙全的女人才可以成為“看帳人”。
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開始“坐帳”、“合巹”、“結發”等一係列禮儀。坐帳有的是坐在被子上,但傳統的坐帳是在麩鬥上,因麩與富音近,所以民間又將此稱為“坐富貴”。有的則是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邊,新郎將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就應該壓女人一頭。應該說這一說法與婚姻的本意相差甚遠。從衣襟壓衣襟的形式來看,應當是表示衣衣(依依)相連或衣(依)襟(緊)相靠之意。所謂坐帳或坐福是一個寓意詞,俗雲:坐而福,立而勞,坐就是有福之人,所以言坐帳。
在進洞房以後又有“鬧洞房”之儀。陝北民間又稱做“糟房”。所謂糟房就是親友們與新郎新娘嬉戲過程中把洞房“糟蹋”得不成樣子,有糟踐之意,故曰“糟房”。也有言“騷房”者,所謂“騷房”就是在這一儀俗中可以說一些戲謔之言,所謂新婚三日無大小,不言“禮”而出。陝北常將騷言稱蚤(音近糟)。鬧洞房習俗在漢代已十分流行。鬧洞房的目的除了逗樂外,還可以把洞房鬧得紅火熱鬧,消除了新婚夫妻之間的冷清感,所以,有些地方也把鬧洞房稱之為“暖房”。
新人拜堂以後進入洞房,新娘就不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