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5章 民風(4)

  過關在陝北民間經常可以見到,在小兒患病時舉行過關禳鎮。過關有的在廟會上舉行,有的在家院舉行。因家院舉行的一般是本村中若有數個小孩需要過關時,就邀請專門人員前來為孩子們集體過關。

  陌送

  陌送是陝北民間的一種禳鎮方法。所謂“陌”是從“阡陌”而來,阡陌是田間小路,南北向的是“阡”,東西向的是“陌”。《史記·商君列傳》中雲:“為田,開阡陌封疆。”“阡”也指墳墓,杜甫在《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中雲:“共誰爭昔事,幾處有新阡。”這裏的新阡指的就是新墳。“陌送”就是把那些在田間小路上和墳墓上所撞的小鬼送走。在陌送時常有陌送詞雲:人家的老家親,自己的老家親等語,指的就是在墳上所撞之鬼邪,“槍打的,箭射的”指的就是在路上所遇之鬼邪。阡陌既然是田間小路,為什麽單取“陌”而棄“阡”呢?因為民間俗信,鬼邪一般是從東南方向而來,陝北民間尤信是從東方而來,取“陌”就是將鬼邪送回到它所來的方向。陌送一般是在人撞了小鬼後染有小恙而不需動用大神來驅除,這些小鬼也往往是那些孤魂野鬼,沒人祭奠而經常挨餓的鬼邪,給它們送一點吃喝即可打發走,所以,在陌送時,一個米碗、一碗涼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陌送之儀較簡單,一些老太太或婦女即可充任,但這些人要會說幾句遣送詞。其詞雲:

  一炷茗香繞神宮,一家之主賜神恩。

  家有小兒患疾病,米碗涼水送鬼精。

  擦幹淨,沾利身,擦了疾病擦疼痛。

  前心擦了沾後心,腳底擦到腦門囟。

  渾身上下都沾淨,滿年四季不害病。

  孤魂野鬼各有名,各成鬼精不相同。

  人家的老家親,自己的老家親,

  槍打的,箭射的,跳崖的,上吊的,

  栽死的,氣死的,刀劈的,斧砍的,

  水淹的,軋死的,屈死的,冤死的,

  尋無常的吃藥的,吃了黑豆脹死的,

  餓死的,撐死的,燒死的,凍死的,

  口吐裏血掙死的,不管你是怎死的,

  米碗擦罷趕快走,不走你要受苦刑。

  一碗涼水作漿水,一碗細米當宴米。

  一張黃紙作衣衫,一口涼氣作扇兒,

  餓了的吃飽,渴了的喝好,凍了的穿暖,

  熱了的吹涼,吃飽喝足,穿暖扇涼,

  爾格是你們上路的時分,跑得快快的,走得遠遠的。

  如若再敢來纏身,定不留情處置你。

  火燒刀砍泯滅你,槍打水淹拾掇你。

  把你鎮到茅坑裏,漚臭、漚爛、漚溶你。

  三根筷子顯神靈,一碗涼水送出門。

  十字路口等旁人,再也不能進這門。

  陌送的儀式一般是用一塊頭巾或小孩衣衫包裹一個小米碗,再準備刀子、筷子、黃表、一碗涼水、香。將黃表剪作穗狀新花樣點香,一手拿米碗在小孩全身上下擦抹,一手拿紙穗及香,在小孩身上拂過。行此儀時,口中念上麵陌送詞。祓祝詞念完後,將三根筷子插入涼水碗中,焚化黃表於碗中,看哪一方向冒有氣泡,即將水碗潑向那裏方向,以示送走,亦有送至大路口的,在送水碗時,以刀叩門檻,以示恐嚇鬼邪,最後將米碗放在小孩頭邊。

  扣娃娃

  扣娃娃與陌送基本相同。陌送是將鬼邪附於水碗之中後再將其送出家門,扣娃娃則是將鬼邪扣押以後再送到它該去的地方。所以,扣娃娃帶有“遣送”之意。

  一炷茗香上天宮,玉皇神前請天兵。

  點起東方青道神,青人青馬青將軍。

  青將軍,好威風,馬後又捎青鐵繩。

  青鐵繩,丈二長,東方惡煞都捆定。

  將軍還有青鐵鎖,青鐵鎖來重九斤。

  青鎖拋在半空中,東方路上鎖鬼精。

  犯事鬼邪鎖進城,無事鬼邪放脫籠。

  老爺大刀斬鬼精,妖魔鬼怪都除盡。

  太上老君發敕令,急急如律令!

  點起南方赤道神,紅人紅馬紅將軍。

  紅將軍,真威風,馬後又捎紅鐵繩。

  紅鐵繩,丈二長,南方惡煞都捆定。

  將軍腰掛紅鐵鎖,紅鐵鎖來重九斤。

  紅鎖發出萬道光,南方路上鎖鬼精。

  犯事鬼邪鎖進城,無事鬼邪任走遊。

  關帝大刀斬鬼精,作祟鬼邪都除盡。

  太上老君發敕令,急急如律令。

  點起西方白道神,白人白馬白將軍。

  白將軍,實威風,馬後還捎白鐵繩。

  白鐵繩,丈二長,西方魔瘴都捆定。

  將軍手拿白鐵鎖,白鐵鎖來重九斤。

  白鎖寒光逼鬼邪,西方路上鎖鬼精。

  犯事鬼邪鎖進城,無事鬼邪任逍遙。

  元帥關帝斬鬼精,害人惡魔都斬盡。

  太上老君發敕令,急急如律令。

  點起北方烏道神,黑人黑馬黑將軍。

  黑將軍,夠威風,馬後又捎黑鐵繩。

  黑鐵繩,丈二長,北方惡煞都捆定。

  將軍手擎黑鐵鎖,黑鐵鎖來重九斤。

  黑鎖陰森透骨寒,北方路上鎖鬼精。

  犯事死邪鎖進城,無事鬼邪任走行,

  雲長帝君斬惡魔,擾人邪煞都除盡,

  太上老君發敕令,急急如律令。

  點起中央黃道神,黃人黃馬黃將軍。

  黃將軍,更威風,馬後還有黃金繩。

  黃金繩,丈二長,中央方位捆鬼精。

  將軍腰掛黃金鎖,黃金鎖,重九斤。

  黃金大鎖有金光,中央路上鎖鬼精。

  犯事鬼精鎖進城,無事鬼邪放脫籠。

  關帝老爺斬鬼精,害人鬼精務除盡。

  太上老君發敕令,急急如律令。

  另外還有一種簡單的陌送詞。即:

  無人燒錢掛紙的,折胳膊,挒腿的,屈死的,冤死的,吃了喝了走你的,送起身,送離身,三炷明香送鬼精,一碗涼水送出門,送到雲南貴州城,鬼精送出家門外,十字路口偏等人。

  從這段陌送詞來,陝北民間將雲南貴州視做鬼城,鬼都應到雲南貴州去安身。這是為何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雲貴在曆史上曾經就是鬼方,另一種是說黃帝蚩尤大戰後黃帝留在北方,將蚩尤及其部落族趕到了雲貴一帶,黃帝的後裔們就將蚩尤的後裔們視若共工之子,即瘟疫鬼。

  關於“鬼方”,在我國古代確實存在過。鬼方,是古遠方國。在《易·既濟》中雲:“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有五種說法。第一種是指西戎。《後漢書·章帝紀》雲:“克伐鬼方,開通西城。”《西羌傳》中又雲:“武丁伐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文選·趙充國頌李善注》雲:“鬼方,於漢則先零戎也。”《世本注》同。這幾種說法都是指鬼方在現在青海境內。第二種說法是指周代時期的荊楚之地。《惠棟九經古義》汲郡古文雲:“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氐羌來賓。商頌殷武雲: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疑周之荊楚,商時謂之鬼方。”古文所謂次於荊者,蓋鬼方之地也。這一說法,鬼方指現今湖北荊州一帶,在商周時期為鬼方。第三種說出自《丙子學易篇》,其中倉頡篇雲:“鬼,遠也,又雲,鬼方言其幽昧也,此不以地實之,惠棟斥為臆說。”這種說法是說鬼方不是以某一地而命名,而是指“遠”或“幽”,也就是說,即便是鬼,它應去到很遠、很幽的地方去。第四種說法指的就是現在的貴州。清《一統誌》中雲:貴州,商周為鬼方地。第五種說法出自近人王國維的說法,雲鬼方即狄人。殷周時據陝西西北一帶。古之獯鬻,漢之匈奴,皆其同種。春秋時狄人隗姓,隗即鬼也。此說是指殷周時期雄踞於陝北一帶的獯鬻和漢代的匈奴,在春秋時期姓隗的部族,獯鬻又作薰粥,是我國古代北方的民族。獯鬻就是匈奴之先祖。薰粥與匈奴音近。《孟子·梁惠王》中雲:“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踐事吳。”依我國曆史上出現的鬼方而言,陝北與雲貴同屬鬼方,為什麽民間送鬼要送到雲南、貴州呢,說明陝北一帶的民眾是黃帝的後裔,因黃帝蚩尤大戰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蚩尤部落的凶殘與害人鬼精同,蚩尤既率其部族去了雲貴一帶,那麽鬼也應到那裏去,因為他(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正因為陝北送鬼之俗是要送到雲南貴州去,那裏也就出現了人鬼雜居的現象,所以陝北民間又傳說,雲南貴州是半人半鬼,那裏的人在做生意時,一到黃昏以後,就要放一個水盆收錢,恐怕收下鬼錢。因為人使用的錢是銅錢,可以沉到水下,鬼使用的是紙錢,是沉不了底的。其實,在民俗信仰中,真正的鬼城應是四川的酆都城。陝北民間信仰的鬼城是雲南貴州,比酆都城鬼城要早得多,所以一直在民間流傳著,即使酆都城鬼城信仰出現以後,也沒有改變人們的信仰。陝北人為什麽不把陝北作為鬼方信仰呢,因為陝北鬼方原指獯鬻或匈奴,後來,他們在曆史上退出了這一地區,所以人們便不信仰了。

  保鎖詞

  保鎖是因所生孩子不能存活,便認為是自己命中無子,就請人保鎖,認做幹親,其俗信是一種“寄養”關係,有的改姓,有的挒叫。挒叫是挒著稱呼,如:將父親稱做舅舅,將母親稱做姨姨。這樣叫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鬼邪知道這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放棄對孩子的侵擾。保鎖一般是先舉行拜認儀式,即由小孩向保鎖人行三跪九叩大禮,並稱叫幹爹幹媽,保鎖人向小孩贈以衣物,即視同己出,然後誦以保鎖詞,其詞雲:

  天保定,地保定,這個孩童我保定。

  一歲兩歲天保定,三歲四歲地保定,

  五歲六歲神保定,七歲八歲人保定,

  九歲十歲我保定,十一二歲都保定。

  天保三年得富貴,地保三年能平安,

  神保三年有福祿,人保三年能長壽。

  一缽柳樹紮下根,輩輩根芽能長久,

  保得孩童長成人,保得孩童富貴子。

  先長紅胡成後生,再長白胡成老漢。

  從小到老無疾患,一應關煞不犯身。

  保鎖到十二歲以後還有開鎖儀式,即幹大幹媽為所保孩童開鎖。被保鎖孩童的父母應向保鎖人做一定的酬謝,幹大幹媽也應給小孩一些禮物。開鎖以後,有的則成為幹親,互相往來,有的因路途較遠,不再往來。

  上刀山

  上刀山是陝北巫神給危重病人治病的時候所用的巫祝祓除方法,帶有巫技表演性質。刀山是用幾張桌子疊摞起來後,將十二口鍘刀依次捆綁在上麵,刀口朝上,刀刃上各鋪一張黃表,巫神在趺壇以後腳踩鍘刀上到高頂,手持三山刀,念咒作法,請天界神靈下凡為病人治病。這一巫祝與廣西壯巫之刀山雷同。壯巫作法是在法場上豎一根木杆,杆的兩側各綁十八把利刀,刀口向上,狀似雲梯。巫師口中念著咒語,手裏逮著公雞向刀刃猛撲。如果公雞安然無恙時,巫師就會手攀刀刃,腳踏刀口,攀緣而上,上下凡三次後,巫師手足無傷,人們就會認為巫師法力很大,一定能將病人之疾治好。

  陝北巫神還有另外一種巫技,就是將十二口鍘刀一溜擺開,刀刃朝上,刃上各鋪一張黃表。巫師在趺壇以後,上身全裸地睡在上麵,身上再壓一扇磨扇,然後由事主二人站在磨扇上為病人叫魂。這種巫技又被叫做“睡刀床”。其難度比上刀山更大。

  無論是上刀山還是睡刀床,都是巫神對那些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治療措施。其儀也繁瑣龐雜,需要設壇,動用很多人員,病人家屬也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請巫師設此法場治療。如果在上刀山或睡刀床之後,病人的病情還沒有好轉時,就要舉行“下陰”的法事活動,到陰間去探訪病情了。

  從現代科學來講,上刀山應屬一種硬氣功。但陝北巫神從未練過硬氣功,為何不傷及皮肉,就不得而解了。

  下陰

  下陰是陝北巫神給危重病人治病的最後一招,如果這一招再不靈驗,病人就沒有醫治的辦法了。

  下陰在民間巫術中有,在戲劇中也有表演。京劇《探陰山》,也叫《鍘判官》,就是代表戲,它的全本叫《普天樂》。戲中說:宋代一個叫柳金蟬的女子在元宵觀燈時,被一個叫李保的誘至家中,逼奸不從後將金蟬縊死,後又移屍至柳家花園。有書生顏查散寄居在園中。柳家發現女屍後,誣顏生為凶犯,告於官府,顏被判死刑。顏訴於包拯,包拯視顏查散不似凶犯,但又無有憑證,遂下陰查詢“生死簿”情況,生死簿上確實注明了柳金蟬是被顏查散所殺。包拯仍未釋疑,便親自到陰山,當麵審問柳金蟬鬼魄。柳金蟬鬼魄訴稱凶手乃是李保。包公又從油流鬼那裏得知判官張保乃是李保的母舅,因袒護其外甥,私自改了生死簿。包拯便鍘了判官張保,救活了柳金蟬,顏查散的死刑也免了。這大概是巫師下陰探訪病人病情的來曆。

  陝北巫師的下陰程序是先在“法場”邊開挖一個六七尺深的坑,有法力大的巫師可挖丈二深的坑,認為坑越深,法力越大,越能治好病人。然後在坑內挖一墓穴。巫師在作法後,進入墓穴,穴中再放一水碗,一隻公雞,再用一根繩子一頭拴在幡上,並係上一顆鈴子,另一頭延伸至穴中。準備停當後,人們將墓穴填埋,堆成墳堆,幡幌插在“墳頭”。下陰有的在幾小時中便可完成,有的則需要幾天,是根據病人的病情來決定下陰時間的長短。外麵人聽到鈴子響了以後,應馬上將墓挖開。巫師出墓以後會將病人的病因以及醫治方法以神的名義講述給病人家屬,下陰即告結束。

  從陝北巫師的下陰過程來看,與印度的瑜伽功基本相似。不同之處是,陝北巫師在進入墓穴後才被掩埋,而瑜伽者則是被直接掩埋在坑中。瑜伽功的高師可掩埋在坑中十餘天。據有關報道,最長者竟達十八天之久而安然無恙。陝北巫師根本不知瑜伽功是什麽,卻與瑜伽如出一轍,有著相似之處。我國西南一些地區的“過陰”法事,與陝北的“下陰”大同小異,說明巫的法術是相通的。

  “下陰”或“過陰”,是鬼文化現象,是一種宗教觀念。推崇鬼文化者認為,人死以後,其靈魂就成為鬼了。《屍子》中雲:“鬼者,歸也,故古者謂死人為歸人。”王充在《論衡·論死篇》中雲:“世謂死人有鬼,有知有能害人。”《說文·鬼部》中稱:“人所歸為鬼。”所以,宗教觀念也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大多數靈魂在進入“陰間”後又繼續飄蕩於陽世。靈魂是在夜晚離開“陰間”,而潛入陽世的,他能向人托夢、傳話,也能作祟於人,危害生者。廣義的鬼,也包括精怪。王充的《論衡·訂鬼篇》中雲:“鬼者,老物精……性能變化,象人之形。”所謂鬼物,也就是鬼魅。基於以上這些認識觀,“下陰”之舉也就產生了。陝北另外一種巫術“探陰”就直接建立在這種觀念上。“探陰”就是在病人思念他死去的親人時,由巫師作法,將活人的靈魂帶入陰間,去看望死去的親人後再回到陽間。探陰者不能與死人說話,如果說了,他的靈魂就不能返回陽間了。

  從現在看來,巫是落後地區的一種文化現象,盡管是不科學的,但仍然有著一團讓現代科學無法解開的謎團。從我國曆史來看,巫在很長的曆史時期中曾經存在過,而且有過它的鼎盛期,如果這樣的話,落後地區應當是巫文化的保存者。

  三山刀

  三山刀是陝北巫師的法器,是法事活動中的主要工具。三山刀是一柄有著三個刃頭的刀具,中間的一刀較長,兩邊的短,並掛有環,對神來說,巫具就是神的武器,對鬼邪來說,則是被驅趕的法器,所以,巫具就是巫師請神驅鬼的武器與法器。巫所持法器各有不同,《中華全國風俗誌》下篇載有寧古塔地區的習俗是:“滿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或用女巫、或以塚婦,以鈴係臂後,搖之作聲,而手擊鼓,以單牛皮冒鐵圈,有環數杖在柄,且擊且搖,其聲索索然,而口致頌禱之詞,詞不可辯。”這裏的“環數杖在柄”與陝北巫師的三山刀有些相似。

  巫師最早使用的法器,就是從實用的武器或工具演變而來的,後來才逐漸成為專用的法具。從全國巫師的法器來看,主要有神杖、弓箭、劍、刀、矛、鐵鏈、鞭、扇子等。神杖是由手杖發展而來的,但增加了不少飾物。在羌族巫師所用的神杖上拴有獸毛、羊角、銅片等飾物。西伯利亞的布裏亞特族巫師所用的手杖,杖頭雕成馬頭,下端雕成馬蹄,杖上又掛有布條、銅鈴、獸毛等,這些飾物以象征薩滿騎馬行巫,飛快無比,能迅速趕上鬼怪。巫師所用之刀有多種形式,滿族薩滿用哈馬刀。珞巴族用長刀,在刀鞘上蒙有鷹皮。湘西苗族巫師用銅司刀,形如矛,但短,柄為環柄,柄上又有若幹小環,搖動時有聲,陝北巫師則用三山刀。

  三山刀有幾種說法,一是說三山代表道教最高神“三清”。二是說它代表著從西昆侖下來的三支華夏始祖。三是說三山刀是大禹治水時使用的工具。這一說法更具體一些,說大禹治水時,有三座大山阻擋了水路,無法將其貫通。無奈之際,大禹夜夢玉皇大帝賜給他三把刀,便用此三刀將三座大山劈開,使黃河貫通流入海中。因三刀劈三山,將山都可以劈開,何況鬼邪不受斬乎?陝北巫師將三刀合於一柄,其威力不是更大,故名“三山刀”,以斬鬼邪。三山刀在這一傳說下,一則是玉皇大帝所賜,見刀即如見玉帝,有何神鬼敢不遵命,另則,大禹被巫奉為巫的鼻祖,他的工具也就成了法器。有了這樣的附會故事,三山刀自然也就成了巫的金科玉律。

  巫

  巫在我國古代是自稱能以舞降神的人。女子稱“巫”,男子稱“覡。巫和覡是專門從事奉祀天地鬼神以及為人占卜、祈禱等職業的人。殷商時期到戰國時期,楚越一帶的巫風很盛行,楚國詩人屈原所作《九歌》就是根據巫的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的。巫在後來傳入民間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娛人成分的逐漸加強,不少巫舞被演化為民間舞蹈,如秧歌,就有很濃的巫舞氣息。巫也在後來的演化過程中有了不同的稱謂。如陝北民間將女巫稱做“巫婆”或“神婆”,將男覡稱做巫神。巫神實際是對“巫”與“覡”的合稱,因覡與神音近,很容易被人讀走音,又因巫與覡本來就是對男女之巫的分別稱謂,所以,將覡稱做巫神是可以理解的。女巫被稱做“巫婆”或“神婆”,這樣就將原有巫、覡的性別區別更明確了。但陝北民間的巫神、巫婆在作法時區別很大,巫神設壇巫婆不設壇,巫婆僅以一些小巫術或掐盤或禳鎮進行小型的巫術活動,大量的大型的巫活動還是由巫神來承擔。

  巫在趺壇後有一段巫神詞,此詞是表白自己是什麽神的使者,法力如何,又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唱說。其大致為:

  風路上走來雲頭上行,雲頭上走路快如風。

  我是南海觀世音,救苦救難救眾生。

  為神修煉道行深,善惡道義辨得清。

  左手拿著楊柳枝,右手拿著淨水瓶。

  身坐蓮台念真經,南海波濤苦修行。

  慈航普度凡間去,要到人間查奸忠。

  路過中華陝西省,一道表章上天庭。

  細觀卻是弟子呈,撥轉雲頭稍站停。

  俯瞰陝北一小村,此村有我歇馬亭。

  歇馬亭裏一馬童,借我法力顯威風。

  十二口鍘刀地下排,要臥刀床來竹林。

  都說這人跟神神,身睡鍘刀如臥氈。

  肚上還壓一磨扇,磨扇上麵站幾人。

  凡人哪有此功夫,略施法力要幫襯。

  仙氣一口吹下凡,助我弟子保平安。

  蓮花台在半空停,今夜我要救苦生。

  觀音空中顯神靈,馬童今夜能威風。

  要給事主來治病,神問人答要分明。

  斷得病從何處起,巧施妙法祛疾疫。

  先勸幾句為人話,神明在上不可欺。

  敬神有人心不誠,在劫難逃命亦休。

  心誠如若未敬神,萬般都在輪回中。

  既敬神來又心誠,添福添壽添子孫。

  敬神先要敬天地,在家要把父母敬。

  忠義孝悌都應誠,誠心能夠感神靈。

  心術不正敬神靈,敬神也是一場空。

  作惡多端再敬神,天理不容受五刑。

  勸人良言說罷後,開壇敬神判疾病。

  人靠五穀來養生,五行相生不宜克。

  五行本是天地物,天生地養萬物靈。

  敬天法地能長壽,天地父母不可欺。

  違天背地犯五行,五穀雖養不長生。

  這是得病根由起,如若不信遭報應。

  病人今日臥在床,先以五行來判明。

  犯木傷肝臉色青,牙關咬定語不清。

  東方去敬太歲神,一夜之間病離身。

  犯火傷心臉發紅,胡言亂語說不明。

  南方去敬祝融神,熄火滅災保太平。

  犯金傷肺多咳嗽,一遇冷天氣喘急。

  西方去求長庚星,慈祥老人能相助。

  犯水傷腎體多乏,尿急尿澀不暢順。

  北方去求真武帝,周公桃花也能行。

  犯土傷胃納不佳,不思飲食還發脹。

  皇天後土中央求,黃帝厚德能載物。

  中央四方有神靈,上蒼還有各路神。

  病人患病自己知,自求一方神顯靈。

  若有邪神和鬼精,太上老君發敕令。

  遣送處置法力大,神荼鬱壘緝拿歸。

  鬼神離體病離身,一夜之間如常人。

  疾病除祛人心安,從此定要敬神靈。

  不可欺瞞天地神,孝敬父母要和鄰。

  若有差念犯了道,因果報應又重來。

  判明病因交代清,縱身起壇謝神恩。

  明天日出天地明,上蒼有靈再無欺。

  觀音常在雲中遊,既傳佛法又救民。

  黃表上呈蓮花台,叩送觀音回竹林。

  從以上這些巫神詞來看,陝北巫師已將佛道兩教合在一起了。巫屬道教的一支,可是在設壇時所請之神為佛教的觀世音菩薩。這是因為觀世音在人們心目中是救苦救難的佛,這樣,以佛道兩家之儀為人治病,是人們祈求除祛疾患,以達長壽之目的。

  請神歌

  請神是民間打醮、設壇或說書時必行之儀。請神又因各種法事的不同,所請之神也有所不同,唯陝北民間說書所請之神最多,幾乎將民間流傳的神祇都涉及了。

  一把黃香爐中焚,來請天地眾諸神。

  黃表一張上天庭,奏上民間疾苦情。

  茶三杯,酒四巡,四季鮮花和果品。

  祭品獻在神龕上,早降祥瑞保太平。

  頭一爐香敬天地,二一爐香奉三教,

  三一爐香祭冥界,天上地下都敬奉。

  香煙騰空龍擺尾,明燈閃爍災星滅。

  設起神台打醮壇,先請封神薑太公。

  各路諸神你封定,請到神壇調諸神。

  玉皇本是神總管,靈霄寶殿第一天。

  敕令玉旨發出來,各路神仙一應聽。

  盤古原本開天地,古燈照世有光明。

  三清來自混沌界,元始靈寶道德尊。

  東方尊神東王公,西方女仙王母尊。

  南方天皇帝君掌,北方玄武稱大帝。

  中央黃帝鎮中天,教人桑耕傳文明。

  四大天師來護法,創道乃是張道陵。

  葛天師,丘真人,真君天師許旌陽。

  四大天王執法令,各有法寶辨邪惡。

  東方持國天王尊,南方增長天王威。

  西方廣目天王明,北方多聞天王聰。

  東方還有三聖賢,藥師琉璃光如來。

  日光月光二菩薩,宇宙始能有光明。

  二郎神本逍遙仙,周天漫遊天地行。

  哼哈二將守山門,鄭倫陳奇有威嚴。

  五鬥星君鎮五方,五方星曜呈吉祥。

  北鬥七星君,南鬥六星辰。

  東鬥太歲星,西鬥太白星。

  中央帝星君,鬥姆是尊星。

  南極仙翁能長壽,北極星君有照應。

  東嶽大帝泰山神,南嶽大帝衡山神,

  西嶽大帝華山神,北嶽大帝恒山神,

  中嶽大帝嵩山神,五嶽請起請四海,

  東海龍王請敖光,西海又請敖順龍,

  南海請得敖超龍,北海請來敖閏龍。

  伏羲神農女媧神,八卦農嗇造福人,

  四大元帥來赴壇,護定法壇保定人,

  光華大帝馬靈官,威武元帥有溫瓊,

  關帝成神封元帥,子龍趙雲亦元帥,

  三十六位天將軍,四值功曹書吏官,

  六丁六甲也請起,水火二將龜蛇靈,

  白虎青龍稱將軍,周公桃花侍祖師,

  風雨雷電四位神,風調雨順保安寧。

  財神福神和壽星,喜神貴神和運神,

  城隍土地和山神,酒神匠神和醫神,

  門神鬱壘和神荼,灶君灶母一起請,

  請起九天玄女神,眾位娘娘下界來,

  催生送生生產順,世上才有男女人。

  圈神丁公來赴會,水草大王能通順。

  各路神仙都請到,各依神位都坐定,

  香煙罩得霧沉沉,神燈點得亮堂堂,

  雖然不是蟠桃會,凡人敬神一片心。

  諸神入位各坐定,聽我書匠頌神明,

  頌神原有敬神意,還有凡人要祈求,

  祈求神靈顯神明,保佑凡人能安寧,

  有疾除病一身輕,有災消去一世安,

  神靈顯得神威恩,凡人定能敬神靈,

  請神祈願表明後,開本先唱蟠桃會。

  根據以上請神詞來看,所請之神均為道教各神,但也有些書匠加上佛教諸神。其詞一般在請道教之神後再請佛教諸神。詞雲:

  西天尊佛釋迦佛,統領三世諸佛祖,

  過去佛,現在佛,還有未來三世佛,

  東方佛,中天佛,西方佛國三方佛,

  四大菩薩各修行,修煉功成救眾生。

  大智菩薩是文殊,大行菩薩有普賢。

  大悲菩薩觀世音,大願菩薩地藏王。

  阿男迦葉佛侍者,八大金剛護佛法,

  十八羅漢為人尊,四大天王護佛國。

  佛本慈悲救苦難,救得眾生出苦海。

  在法事活動後,還要行“送神”之儀。送神亦在神龕前舉行,其儀大都比請神簡單,言明法事在神佛的保佑下順利完成,感謝神佛賜恩後,請諸神各歸神位,送神結束。

  道教的“一”和“三一”

  “一”是道教教義中最為重要的概念。《老子》中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淮南子·詮言訓》中說:“一也者,萬物之本也,無敵之道也。”《老子·想爾注》雲:“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黃庭經》說:“子能守一萬事畢。”務成子注:“一為天神,天地之根。”《太平經》也說:“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係屬,眾心之主也。”葛洪在《抱樸子》中雲:“一能成陰生陽,轉步寒暑,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太平經》說:“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長生不老。人知守一,名為無極之道。”《抱樸子》又說:“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守一存真,乃能通神。”“一”被道家看得如此重要,直接影響著民間對一的信奉。民間對一的信奉是“守一存真乃能通神”,認為隻要一心一意地去敬奉神靈,就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這大概是民間信奉神靈的主要原因,至於其他的一生萬物,天地之根的道義對世間來說是無關緊要的。

  “三一”是道教教義。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早期的經典《太平經》中說:“三氣共一,為神根也。”這是精、氣、神三位一體的學說。這個學說在民間的影響很大,人們常將精、氣、神看做是人長壽、智慧的淵源,人一旦沒有了精、氣、神,道生萬物在人的身上就不存在了。《玄門大論三一訣》引孟法師雲:“今三一者,神、氣、精;希、微、夷;虛、無、空。”又引《釋名》雲:“希,疏也;微,細也;夷,平也。(夷即是精,希即是神,微即是氣的並稱)用則分三,本則常一。”

  除了以上說法,另有三神(意神、誌神、念神),三光(虛赤光、元黃光、空白光),三色(始青、元白、玄黃)及身中三宮神名(上元泥丸宮,天帝帝卿;中元絳宮,丹皇輔皇卿;下元丹田宮,黃庭元王保鎮弼卿。上丹田赤子,中丹田真人,下丹田嬰兒)者。《太上洞玄靈寶法燭經》中言:“人身中有三一者,神、魂、魄也。”民間對三一信仰,主要集中在精、氣、神和神、魂、魄方麵,認為它們是人的靈魂以及生存的條件。

  念喜歌

  念喜是舊時我國漢族習俗,是在喜慶場合以歌唱形式向主人表示祝福吉祥的頌祝。我國北方每遇婚禮壽筵、開張典禮等喜事,就有念喜人手持竹板,邊打邊念吉祥語。比如,在娶親人家所念喜歌雲:“登貴府,喜氣先,鬥大的金字貼兩邊。大抬轎、大換班,旗羅傘扇列兩邊。掐喜頂、賀喜竿,新人下轎貴人挽。鋪紅氈、倒紅氈、喜氈倒在喜堂前。一拜地、二拜天、三拜喜婆喜當然、四拜妯娌也是喜、五拜五子登科喜狀元。”在出嫁女子、生子、新年、建房、開張等喜慶事中有念喜的。有的喜歌是一種套詞,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用語,念喜人背誦唱念即可。有的則是即興詠出,如舊時用酒和茶淋澆轎杠時,轎夫唱道:“茶香、酒香,子孫滿堂,夫榮子貴,五代同堂。”又如鋪婚床又叫“攤被頭”,鋪床人要一邊鋪一邊唱道:“一攤狀元、二攤解元、三攤連中三元、四攤四方平正、五攤五子登科、六攤六六大順、七攤七子保平安、八攤八仙過海、九攤九子九孫、十攤一相齊全。”這些喜詞有的是見到什麽,就編唱什麽,有的是想象出來,附會予美好祝願。

  念喜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喜慶活動中的不可或缺的儀俗,如果在一些喜慶場合下沒有念喜人就覺得好像是缺點什麽。在喪葬禮儀中也是如此,但不叫念喜,而是唱挽歌。如陝北民間就有一些人在靈棚前哭祭,被稱做“闖靈”。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