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次出塞

第二日一大早,該是新婚夫婦拜見長輩的日子。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待起床時,張允文這才發現好像出了一點點尷尬。隻見門外站著梅香和蕊兒二人,她們正大眼瞪小眼的對望著,臉上各自帶著不想讓的神色,似乎都想進入房中。

張允文穿起衣衫,拉開門時才發現兩個丫頭正處於一種對峙狀態。見張允文出門,兩個丫頭當即停止對視的舉動,同時膩聲到:“老爺!”

聽到這兩聲膩人的聲音,張允文輕咳一聲:“嗯,那個蕊兒你去伺候夫人起床,梅香準備早飯!”

吃過早飯,張允文帶著李宇見了一些自己的哥哥嫂嫂,一一行禮。至於尉遲恭,已經參加朝會去了,隻有尉遲夫人在此。

接著便該去覲見李世民了。估摸著朝會散了,張允文和李宇便乘著一輛馬車,慢悠悠的往皇宮走去。

見過滿臉笑嗬嗬的李世民夫婦,然後留在皇宮中用飯。

這算得上李世民的家宴,隻見李世民的幾個嫡出子女連坐在桌子上,附近站了一圈伺候用餐的宮女。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還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子,卻是李治。這些皇子都是長孫氏生的。而女孩子,有一個長樂公主,一個豫章公主。後者雖說不是長孫氏親生的,但卻是她從小養大的,與親生的幾乎沒什麽差別。

家宴之上,李世民笑嗬嗬的對李宇道:“汝南啊,如今你已經嫁作人婦,可要好好侍奉,嗯,你相公啊!”看樣子他本來想說侍奉公婆,卻忽然想起張允文好像孑然一身,隻好改口說侍奉相公。

李宇紅著臉,垂下頭,輕聲“嗯”了一聲,隨即抬起頭,目光清澈的對李世民道:“父皇,女兒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父皇同意!”

此言一出,莫說是李世民,就連張允文也有些驚訝了。隻聽李宇柔聲道:“女兒不想住在那空蕩蕩,冷清清的公主府裏,想搬到相公的宅子裏去住!”

張允文頓時納悶的道:“不住我哪兒還能住哪兒?”

李宇柔聲道:“按照我朝律例,公主是要住在公主府的!”

張允文不由愕然:“還有這種規定?不是要我活守寡嘛?”

李宇頓時“撲哧”一笑:“父皇在這兒,你瞎說什麽呢!”

張允文這才不好意思的看向李世民,見後者滿臉笑容,沒有怪罪之意,頓時放下心來。

李世民道:“確是有這樣的規定!成了駙馬,那要求當然要嚴格一些!”

聽到李世民這樣一說,張允文倒還不知如何接口了。這時長孫氏道:“宇兒,其實不想住公主府也可以,不過一切的用度支出,宗室皆不負責!你還要搬出去嘛?”

長孫氏此言一落,李世民不由眉頭微微一皺。

張允文拍拍胸脯:“娘娘放心,若是連這個都解決不了,微臣妄自身為男兒!”

家宴結束,張允文夫婦離開之後,李世民看著長孫氏道:“觀音婢,讓宇兒搬出公主府,這可不和規矩啊!“

長孫氏幽幽道:“難道你想看著宇兒獨自守著那偌大的公主府?我又不是不知道,不久之後,允文將出征塞北,也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就讓他們多聚聚吧!”

李世民輕歎一口氣,不再言語。

新婚夫婦你儂我儂,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張允文連續七日都沒有去參加過朝會,去過軍事學院或是其他幾個部門,成天和李宇膩在一起,不是去長安郊外踏春,就是到渭水之上去泛舟,玩得不亦樂乎。

七日之後,張允文每天倒是去應應卯,在相關的幾個部門溜達一圈。可也僅僅是如此,前後花費不到半個時辰,然後直接離開。這種工作態度引起了下屬們的強烈不滿,所以,在他每次應卯之後,總會有兩個人跟在他身後,死死盯著他。可是,偵察兵出身的張允文麵總能夠擺脫他們,然後隱身消失,留下幾人麵麵相覷。

不過也不是每次都會順利的擺脫掉,尤其是麵對偵察營士卒的時候。比如現在,一名塗著迷彩的偵察營士卒從樹上撲下,直接將倉皇離開營地的張允文逮了個正著。

“不錯啊,有進步!”張允文拍拍那人的肩膀讚歎道,“你是怎麽知道我會路過這兒的?”

那人道:“稟將軍,小的跟隨將軍三日,把將軍的行動規律摸清了!”

“哦?那我的行動有什麽規律?”

“將軍的動作看似雜亂無章,其實還有有規律的!比如將軍的時候喜歡向右轉,對於樹林有特別的愛好,見到樹林便鑽進去。”那人麵色嚴肅的道。

張允文微微一笑,看著這位士卒,就像看到什麽奇珍異寶:“告訴我你的名字!”

“在下王克,現為偵察營第十二團第二旅第一隊第五火火長!”那人大聲答道。

偵察營的編製是按照大唐府兵的編製來的。十人為一火,五火為一隊,兩隊為一旅,兩旅為一團。也就是說一團有兩百人,整個偵察營一共分為十五個團。張允文名義上是將軍,然而平時的訓練這些,全是由李揚和當年偵察營的老成員包辦的。

“王克。”張允文將這名字念叨一遍,“好,我記住你了!你先回去吧!”

王克不由麵露感激,行了一禮,然後轉身離開。

張允文“嘿嘿”一笑,飛快的消失在軍營之外。

然而這樣的日子也沒有過多久,十天之後,張允文來到調查院時,卻被告知了一個重大消息。

據突厥調查院探子來報,突利領大軍攻打薛延陀、回紇諸部,大敗而回,輕騎奔還。頡利大怒,將突利拘禁牙帳之中十餘日,不時鞭撻,突利心生怨恨。

如今突利回到自己的牙帳,正準備派人送表前往長安,請求入朝朝見皇帝。

聽聞這個消息,張允文不敢怠慢,即刻入朝,將此事告訴李世民。

李世民此時正在批改奏章,聽得張允文的消息,即刻召來朝中重臣。

麟德殿大殿裏,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而聽到這個消息的大臣們在底下竊竊私語。

李世民滿是悵然的說道:“當年突厥強盛,控弦之士百萬,進犯內地,憑陵中原,用是驕恣,以失其民。今自請入朝,如非是困頓窮蹇,他能這樣麽?今日朕驟聞此事,且喜且懼,為什麽呢?突厥衰落則大唐邊境安康,故喜。然朕若失道,他日亦將如突厥,能無懼乎!眾卿家宜不惜苦諫,以輔朕之不足!”

聽得李世民的話,堂下大臣齊齊跪倒說道:“陛下聖明!”

接著房玄齡起身道:“啟奏陛下,今突厥二汗生隙,難保一日頡利不發兵攻打突利。既然突利已然上表入朝,我大唐自當庇護!還望陛下早作準備!”

李世民沉吟片刻:“房卿所言甚是!依愛卿看,該當如何?”

房玄齡一怔:“這,微臣尚未想好!”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知道房玄齡擅長謀劃,而不是決斷,所以轉過頭向杜如晦問道:“杜愛卿,你看該當如何?”

杜如晦沉思片刻道:“陛下與突利情結兄弟,若是頡利攻打突利,不得不救。然而頡利亦與陛下有盟約,若是出兵,則是背負盟約。雖說對於此等蠻夷,盟約之事,難起效力,可若是出兵空落人口實。不如派遣一上將領精兵數百,馳援突利,一則表明陛下顧念香火,不棄突利。二則不會在頡利那裏落下口實,授人以柄!”

李世民一邊聞言,一邊點頭,待杜如晦說完時,眼光不禁往張允文處瞥了一下:“那依愛卿之見,宜派哪位上將前往?”

杜如晦沉聲道:“能擔此任者,一者乃是我大唐名將,在突厥那邊盡人皆知。二者需有勇有謀,缺一不可。三者要熟悉草原。最後嘛,最好要和突利見過麵!”

說完,目光在大殿內一掃,那些將軍如陳咬金、李道宗盡皆挺起胸膛,仿佛杜如晦所言之人便是他們。

然而杜如晦的目光卻落在張允文身上:“張允文張將軍當年曾在五隴阪殺死突厥勇士烏爾巴,後又擊敗羅成,所以在草原上還是小有名氣。加之上次去過草原,順利的使得奚族來投,自然是經驗豐富。所以微臣以為,張允文乃是適合人選!”

此言一出,那些挺胸脯的將軍頓時焉了下來,對著張允文怒目而視。

而張允文卻是在心頭暗罵:“好你個杜如晦,看到老子過得清閑,便心生嫉妒不是,竟然又想讓老子去哪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人家新婚還要過了蜜月才工作,現在老子的蜜月還沒完呢!”

心頭雖是在暗罵,可是卻麵容恭謹的上前道:“啟奏陛下,微臣最近深感不適,故在家休養,若是將這般重擔交與微臣,恐難勝任!”

李世民看著張允文恭敬的樣子,嘴角泛起一絲笑容:“允文啊,身體不適怎不早說,朕即刻派禦醫前來診治一番!”

“呃,不用勞煩陛下,微臣昨日已找孫道長看了!”

“哦,那就好!對了,朕聽說這些日子以來允文可是對那位支柔郡主不理不睬,莫非是鬧了什麽矛盾,要不要朕取消賜婚啊?”

“呃……多謝陛下關心!此等小事微臣自會處理!還是談談前往突厥之事吧!”

“咦,剛才允文不是說身體不適麽,不能去麽?”

“昨日服用了孫道長開的藥,已經好了大半,去趟突厥不礙事的!”

“那就好!允文啊,可要注意身體,不要來個什麽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之類的,耽擱了正事,終究是不好的哇!”李世民滿是深意的說道。

堂下的一眾官員聽見張允文與李世民的對話,不由有些莞爾。

就這樣,張允文新婚不到一個月,又要離開長安,前往塞外去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