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江
隋唐皇城(以下逕稱唐皇城)的西、南兩麵城牆與其城內的街區路網一直存在到今天,曆時1400餘年,真是罕見。但是,它似乎已被有些人忘記,遭到冷遇。
要認識它,還得從始建於隋的唐長安城說起。唐長安城宏偉壯麗,大氣磅礴,建築物能升騰出這樣的形象與精神,實在難得。唐長安城繁榮昌盛,對外開放,多民族多種物流和文化在這裏匯融,唐帝國的威望影響了世界,其魅力吸引著世界,成為“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聖地。
唐長安城的規模堪稱世界之最,城垣呈長方形,東西長9720米,南北寬8650米,周長36.7公裏,麵積84平方公裏。城中有城,最外層為郭城,城內北郊正中有宮城與皇城,兩者合為“日”字形。宮城在北,為皇帝皇眷居處;皇城附於宮城之南,為中央衙署所在,也就是唐帝國的中央行政辦公城。
郭城北為禁苑,非常人所能出入。郭城東、西、南三麵各有門三座,每座門各設三個門道。通向城門的大街,橫三條,縱三條,即有名的“六街”。六街中除延平門直通延興門的一條外,其餘五條街寬都在百米以上。皇城正南的朱雀門直通郭城正南的明德門,這是長安城的中軸大街,街寬150米。六街寬廣舒遠,氣象非凡。
郭城中包括上述六街在內,橫街為14條,縱街11條。街道將郭城劃為許多坊與東、西二市,排列得非常整齊。唐詩雲:“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長安城是一座與自然完美諧和的園林化城市,這可能就是錢學森先生所提出的山水城市了。城東南隅為曲江風景區。曲江景區分兩部分:城內為公共園林;城外為禦園。前者一年四季遊人絡繹不絕,尤以中和(二月一日)、上巳(三月三日)、重陽(九月九日)三大節日為盛,成為唐都人們生活中的趣事。唐人王?《曲江池賦》描述了曲江園林的公共性質,謂公眾都可遊賞,“輪蹄輻輳,貴賤雷同,有以見西都之盛,有以見上國之雄。”此外,許多寺院中都有園林,亦為公眾去處;諸多豪門甲第的私家園林,雜布於各坊之內;沿街植樹帶,街道成為綠的走廊。皇城在郭城中心,掩映在園林的海洋中,皇城內承天門大街兩畔排列著整齊的行道槐樹林帶,俗名“槐街”。
長安城寬廣,形象優美端莊,唐人在詩歌中對之進行詠唱。城牆長又長,“逶迤萬雉列”。連綿不斷的城上女牆,一眼望不到邊,能不心靈為之震撼?長安建築物高大富麗,形式多樣。“連甍遙接漢,飛觀迥淩虛”,“帝城何鬱鬱,佳氣乃蔥蔥。金鳳淩綺觀,漩題敞蘭宮”,“飛甍夾禦溝,曲台臨上路”,“何處少年吹玉笛,誰家鸚鵡語紅樓”,“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第”。街上風光迷人,兩旁一坊接著一坊,坊內是高低參差的樓閣,臨街是較矮的坊牆,街上是“青槐夾馳道”的街景,清晨車馬就開始上街了,“樓閣九衢春,車馬千門旦”,很快就熱鬧起來,“綠槐十二街,渙散馳輪蹄。”春天街景最佳,“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城。”到了傍晚時候,沿街處處聞花香,“禦溝春水繞閑坊,信馬歸來傍短牆。幽榭名園臨紫陌,晚風時帶牡丹香”。一條條的街太長了,“不離十二街,日行一百裏”。
在長安街上,有車有馬有行人,行色匆匆。當時唐都人口約百萬,其中外國僑民與突厥後裔約占1/5,街上人群中,夾雜著一些深眼高鼻以及各色異服的人,自然讓人熟視無睹了。在皇城朱雀門裏天街西側的鴻臚寺館,曾先後接待過70多個國家的使節與人士。在當時的唐都中,胡樂、胡舞、胡服、胡餅等等都很盛行,到處呈現著一派國際化大都會的景象。
唐末政治腐敗,貧富懸殊,社會不寧,軍閥混戰。昭宗天�元年(904年),朱全忠脅迫昭宗遷都洛陽,並毀長安宮室,百司及居民廬舍,拆取其材,浮渭河而下。他還令百姓按籍遷居,被遷者號哭於路,月餘不絕。至此,長安遂為廢墟。又降西京為佑國軍,統轄京兆。當時佑國軍節度使兼京兆尹韓建為了軍事需要,放棄了郭城與宮城,隻修葺皇城以駐守。同時,將安上門外東側務本坊太學中的《石台孝經》移置於原尚書省處以保存。昔日84平方公裏的京都,萎縮為僅5.2平方公裏的皇城。長安城三百年的輝煌盛況,已化作為一個長長的夢。
皇城失去了昔日作為大唐帝國中央衙署城的作用,卻仍是地方重鎮,名稱亦屢次變更。五代、宋、金時名京兆府;元時改名奉元城,是先後所設的安西路與奉元路的治所駐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軍攻占奉元城,改名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稱始於此。雖城的名稱變了多次,而城的規模一仍隋唐皇城之舊。從隋開皇二年(582年)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維持達788年。城垣未變,城內街區路網亦無大變。
1369年的西安城仍承襲著隋唐皇城的規模。擴城是從明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的。其規劃是要在舊城東北隅建築明秦王府城,為了拱衛王城,所以要向東向北擴城。
擴城時,仍保存與利用了原隋唐皇城的西、南兩麵,隻是加以修葺而已。《鹹寧縣誌》卷三記述得很清楚,指出擴建後的城垣“今西南兩麵,俱即唐皇城”。隻是又向東、向北各延築了約1/3.皇城東南角在今開通巷南口偏東處,西北角在今玉祥門南約100米處。在1983年大修城牆前,對皇城西、南兩麵的城牆斷麵,包括西門北側斷麵、含光門豁口斷麵、大保吉巷(南廣濟街)南豁口斷麵等,做了認真的考查研究,發現以上各斷麵上均可認出隋唐時所築的夯土,被後代維修時增補部分包在中間。這與《鹹寧縣誌》所載一致(考察研究結果寫成《明西安城牆包含隋唐皇城牆考實》一文,發表於《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3期)。
如以上所述史實,應對西安城牆有新的認識。即:西安城牆是擴築了的隋唐皇城,可寫作:
西安城牆――擴築了的隋唐皇城。
建築時間:始建於隋唐,擴築於明。
擴城後的西安城內路網格局,是在不破壞唐皇城路網的情況下,向東與向北方向擴展的。一是城市中軸東移,從廣濟街移到今南大街、北大街一線。以鍾樓為中心,向西安城四門輻射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是街網的主幹。以王城為中心從城門向外輻射的東、西、南、北四條街道,配合了以鍾樓為中心的主幹道。至於城東區從火車站向南直通城南大雁塔的幹道,則是民國時候與新中國建國以後開辟的。總之,擴城以後街道布局都沒有破壞隋唐皇城街區路網,而且有的還與唐街相通。
現唐皇城西、南兩麵城牆俱存。據1983年大修城牆時勘查得知,皇城北牆(即原宮城南牆)西起現西城牆北距西五台20米處,向東經蓮湖南岸的承天門遺址,再向東經穿北大街走光輝巷至明王城(今名新城)東北角偏南50米處,全長約2820米;南城牆從今西南城角向東止於開通巷南口以東20米處;西城牆,從今西南城角向北至於西五台南20米處,長1824米;東牆在開通巷東側向東至明王城東南角時,與王城東牆在同一線上,止於距王城東北角50米處(王城東牆亦為舊皇城原牆)。皇城麵積約5.15平方公裏。
關於皇城街網,《唐六典》、《長安誌》等文獻均載為七橫五縱。七條橫街(東西走向的)今其遺跡大部分可以辨識出來,隻是多被擠窄了或扭曲了。現重點地講講第一橫街與第四橫街。
從北向南數,第一橫街最寬,又名大橫街。它橫貫皇城東西,西頭為安福門,向外直對郭城開遠門(在大土門村內)。東端為延喜門,向外直通郭城的通化門。安福與延喜二門的城樓,均為皇帝常登臨之處。大橫街中段正北為宮城的承天門,更是皇帝登臨處。這裏城樓前是“T”字形的大街,跟前既是大橫街,南麵又直對寬廣的承天門大街。大橫街到底有多寬?考古發掘已探得寬220米,這不是全寬之數,因阻於現代建築的覆壓,無法探出全寬。筆者從皇城遺址的全局考慮,要將七條橫街都找出位置來。認為大橫街北邊緣在蓮湖南承天門遺址的東西延線上,毫無問題;街的南邊緣應在今大皮院街、西華門街、西新街與東新街的近南側處。街寬約為360米,故此街又實為承天門前廣場。
從皇城失去了唐中央府城的地位後,成為長安城的龜縮城。大橫街的空曠寬廣正好成為建房蓋屋的方便地方,所以被後代建築物覆蓋了。今省政府、市政府與蓮湖區政府都在原大橫街上。(現在展示大橫街,隻要在南、北邊緣立標說明就是了。安福、延喜二門址亦樹標碑說明,讓公眾都能認識。承天門處似乎應做較大的文章)
第四橫街是從隋初(582年)至今(2004年)一直通行的大街,暢通1400餘年了。此街即今西大街全程,並向東延伸到炭市街南口偏東處(即從唐順義門直東至景風門)。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文中,將此街比做“天街黃道”。天街指承天門街;黃道是用天文比喻,謂此街橫於天街中部。
縱向街,今略述其中間三條。承天門大街(天街)是皇城的中軸大街,北起於承天門,南到朱雀門。今廣濟街在其線上。含光街,南起於含光門,北接大橫街。今灑金橋街南段、大麥市街、紅光街與甜水井街在其線上。安上街,南起於安上門(今南門),北與大橫街相接。今北大街南段與南大街在其線上。
以上列舉了二橫三縱共五條街,其他唐時街道亦可辨認,此不贅述。唐時中央衙署分布於皇城各街之間。今隻舉相當於今國務院的尚書省作一簡介。
尚書省在承天門街(今廣濟街)與安上街(今北大街南段。安上街全程還包括今南大街)之間,北界為唐皇城第三橫街(今化覺巷西口向東,直至北大街),南界為唐皇城第四橫街(今西大街)。
鼓樓大致在尚書省正門處,尚書省都堂在鼓樓正北不遠的位置。都堂是尚書省的總辦公廳。都堂以東,有吏部、戶部與禮部;都堂以西,有兵部、刑部與工部。
唐以後,皇城已無中央衙署的作用,但仍是地方重鎮。地方政府還常設在尚書省舊址。近年開辟鍾鼓樓廣場,在鼓樓東側出土200餘枚金代官印,即為其證;民國時期社會路處設有民政廳的機構,現在市政局還在這裏。鼓樓以西,唐以後仍是地方兵署所在,今西安市公安局還是在這裏。
西安市區坐落在唐長安城的中心位置,今西安城實際上是擴築了的唐皇城。唐城的西、南兩麵城牆以及城內的街區路網,一直存活到今天,曆時已經1400多年了,真是一塊寶地,國之瑰寶。
西安作為曆史文化名城,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古都,而且是中國古都之首,是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西安要以文化名市,就要高舉古都品牌,營建古都形象與氛圍。為此,建議提高隋唐皇城曆史文化街區的地位,將它作為隋大興唐長安城這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中之重。
在打古都品牌的運作中,建議先將“明鍾鼓樓廣場”改名為“唐尚書省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