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5章 革命首義武昌城!龍氣黯然天安門(6)

  列強各國爭奪鐵路權和劃分勢力固然不是辦法,而民辦鐵路由於民智不開和社會經濟基礎薄弱,因此也進行得不順利,這種情形下產生了四國銀行團,由美、英、德、法四國組成。四國銀行團用投資和貸款方式修築粵漢鐵路,改革中國幣製和振興東三省實業。清廷因為有了國際銀團的支持,於宣統三年(1911)宣布了“鐵路國有政策”,凡以前經政府批準由人民自行籌款修築鐵路的定案,一律取消。鐵路國有政策並不錯,可是因為一個傳聞,說四國銀團的借款是有回扣給清廷的,於是激發了人民一股反抗的怒潮,這個怒潮開始時和革命並沒有關連,可是演變下去卻和革命洪流匯合起來了。

  保路運動在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四省蔓延,他們提出:“誅盛宣懷以謝天下”和“路存與存,路亡與亡”的口號。四省均分別成立“保路同誌會”。四省中最激烈的是四川,宣統三年(1911)五月二十一日四川保路同誌會成立。七月初一日,成都各界人民宣布罷課、罷工、罷市、抗捐。市麵恐慌,人心惶惑。十五日川督趙爾豐設計誘捕了保路代表蒲殿俊、羅綸、鄧孝可、顏楷、張瀾、胡嶸、江三乘、葉秉誠、王銘新、閻一士、蒙功甫等,成都將軍玉昆不主張對保路代表加以殺害。這時陰雨綿綿,民眾聞代表被捕,遂聚集總督衙門請願,要求釋放被捕代表。清軍統領田征葵助桀為虐,支持趙爾豐采取高壓政策,請願民眾在督院內被擊斃六人,民眾仍不散去,直至獲悉被捕代表並未處決,延至天明才逐漸散去。

  因為請願民眾被屠殺,使保路運動由和平請願轉變為武裝起義。原來的保路運動,可以說是君主立憲派所指導和策劃的,其組成分子以谘議局、民辦鐵路公司和地方士紳為主,可是趙爾豐采取了高壓政策,用槍彈去對付手無寸鐵的民眾,不理睬他們的願望,進行了瘋狂的屠殺,這樣一來,保路運動很快便脫離了和平請願而轉向武裝起義。四川各縣民眾都紛紛集合進攻省城,戰鬥不斷在進行中,最後終於達成了四川省自治。

  在這次事件中,充分暴露了清廷垂亡政治的弱點,在最上層中,攝政王載灃和總理大臣奕?交哄不已。四國銀行成立債權團,奕?因為回扣分贓不勻,以及四川總督趙爾巽調東三省總督及江西巡撫出缺都不得預聞,因之請假不往視事。下台的直隸總督端方,久蟄思動。端方本是光緒末年的紅官,曾任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和直督總督,當他在湖廣總督任內時,正值直隸總督袁世凱借丁憂假期來遊漢口,兩人結成了兒女親家。光緒駕崩時,端方任直隸,卻於光緒移靈時在隆裕太後行宮攝影,犯了大不敬罪被革職。這時行賄數十萬獲派川粵漢鐵路督辦。兩湖總督瑞129恐端方欲擠其缺,乃托肅親王善耆疏通隆裕太後,並黨同端方奏參趙爾豐,俾端方有機會謀取四川總督。成都濫殺請願民眾後,端方和岑春煊先後奉命前往查辦,端方乃由湖北抽調新軍一協進駐資州(今資中)。他與趙爾豐極不相容,趙爾豐固內外煎迫,於是自獄中陸續釋出被逮諸代表,並洽商四川省自治條款。雙方妥協,簽訂優待趙爾豐條約,趙出告示將民政交谘議局議長蒲伯英,軍事交四川新軍第一鎮統製朱慶瀾,先定辛亥年十月初一宣布自治,繼改為初二複改為初七日。趙如約交出印信後,又生悔心,十月十八日成都發生變亂,趙複任總督,結果被殺。端方亦在武昌起義成功後為他所統率的新軍所殺,首級送武昌。

  第二節 革命首義武昌城,天下響應卷殘雲

  怎知起義是成功了,但卻完全沒有按照事前的計劃進行,也就是說一切預定的計劃還未開始就被清地方當局全部破獲。辛亥武昌起義就是這樣開始的!

  黎說:“革命黨人才濟濟,要我何用?”

  黎元洪雖然就任鄂軍都督,但他既不是革命黨,對革命事業也沒有信心,所以他臉上既無表情,又來個一問三不知,大家隻好叫他“黎菩薩”。

  在都督府中,大家的辮子都已經剪除了,除黎而外尚有三條辮子,一條是胡瑛,一條是鄭江灝,一條是孫發緒。

  湖南是一個到處埋藏了革命爆炸物的省區。

  山東的獨立是一幕趣劇。

  袁世凱在這期間,確實花樣百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武昌起義定國基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雖然發動多次革命起義未獲成功,可是革命組織卻像雨後春筍一樣滋長於武漢。革命組織有的是屬於同盟會的,如日知會;有的是和同盟會有聯係,如共進會、群治學社、振武學社、文學社、共和會等。

  日知會的重要分子有:劉家道、朱子龍、劉靜庵、王漢、陳棟、李亞東、胡瑛、梁鍾漢、李良軒、張難先等。負責聯絡湘鄂會黨,把他們介紹到湖北的新軍,是由胡瑛擔任。胡瑛原名宗琬,是湖南桃源人,長沙經正學堂出身,早年是個敢作敢為的革命誌士,曾和吳樾同謀炸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後來在東京最早參加同盟會;又曾在京漢線跟蹤鐵良,想把他刺死。他說話時頗像念台詞,如:“你從哪道而來”,“老夫自有道理”。口音像桃源話,又像湖北話,又像四川話。日知會的本部設在漢口聖公會,後來被清廷破獲,重要會員全部被捕,僅李亞東、張難先越獄逃脫。胡瑛在獄中神通廣大,竟能說服獄卒供他差遣,和革命黨人繼續聯絡,把革命工作報告在上海的黃興和陳其美。

  共進會是同盟會的外圍組織,創辦人有張百祥、餘晉域、焦達峰、劉公、劉英、孫武、居正、吳慈祥等。以兩湖為革命活動中心,會費由劉公擔任。辛亥起義時本應推劉公為鄂軍都督,因找不到他,才臨時抬出黎元洪。孫武因名字和孫文相近,大家訛傳他是孫文之弟:“孫文的兄弟都來了,我們快點參加革命。”新軍就是這樣踴躍參加的。焦達峰是湖南光複後的第一任都督。

  群治學社以新軍和文化人為基幹,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二十日在武昌小東門外金台茶館成立,創辦人為楊王鵬、唐犧支、潘康時、蔡大輔、李挹良、蔣翊武、劉堯129、何海鳴、詹大悲、林兆棟、鄧玉麟等,以漢口《商務報》為宣傳機關,後來《商務報》因反對粵漢鐵路借款被封,群治學社亦被破壞。

  振武學社是群治學社蛻變的,社長為楊王鵬,吸收的幹部多為湖北新軍,其組織在各清軍中頗有基礎,如湖北新軍二十九標、三十標、三十一標、三十二標、四十一標、四十二標、馬隊、炮隊、工兵營、輜重營、陸軍中學堂、陸軍測繪學生均有參加。

  文學社又是振武學社的後身,由蔣翊武任社長,詹大悲在漢口辦《大江報》,胡瑛亦在獄中參加。武昌起義,文學社的貢獻很大,功不可沒。

  共和會是湖北青年在北方的一個組織,原名斷發會,後組成共和會,發起人是胡鄂公、熊得山、錢鐵如、覃秉清、邱壽林等。胡鄂公後來回到武昌成立共和會武昌支部,然後再去京滬,待他第二次回武昌時,正是辛亥年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那一天。

  武漢起義在革命黨人的策劃下,本來是有計劃有步驟的,他們先組織各種革命團體,然後在各新軍內發展組織,吸收幹部,最後且製定起義時的軍事部署,比起以前各次起義,算是最有安排了。怎知起義是成功了,但卻完全沒有按照事前的計劃進行,也就是說一切預定的計劃還未開始就被清地方當局全部破獲。

  原來革命黨人初定辛亥年八月中秋發難,因黃興、宋教仁、居正未能如期由上海趕來,乃改期八月十八日午夜十二時,不料這天下午,孫武在漢口租界寶善裏試驗炸彈,爆炸負傷,被俄警入屋搜查,革命文告、名冊、彈藥、印信、旗幟、符號悉被搜出。晚間武昌小朝街革命機關張廷鋪家亦被搜查,彭楚藩、楊宏勝、劉堯129(複基)、蔣翊武等被捕。彭、楊、劉三烈士遇害,蔣翊武機警得以逃脫。武漢因之宣布特別戒嚴,黨人紛紛走散,彼此消息不通,預定十八日起義遂不果。

  天下事往往種了因就會結果,由於武漢新軍內秘密參加革命組織的幹部很多,自湖廣總督瑞129對革命黨人大加整肅後,軍心皇皇,極為不穩,流言傳聞,草木皆兵。過了一天,到八月十九日,整個武漢的新軍又接近爆炸的程度。這時候武昌城內共有步隊三營,工程隊一營,旗兵三營,督署教練隊一營,巡防營數營,兵力不可謂薄弱,無如人心思漢,清運將終。當瑞129接替張之洞至湖廣總督時,一抵任所就問第八鎮統製張彪:“老實說,你部隊中究竟有多少革命黨?”張彪也很老實地回答說:“不敢瞞大帥,大約有三分之一。”

  八月十九日晚七時,工程第八營副班長金兆龍和兵士程定國正在擦槍裝彈,工程營後隊第二排排長陶啟勝忽然跑到金、程二人麵前大聲叱責說:“你們想造反嗎?”金反唇說:“老子造反你要怎樣?”陶大怒說:“你敢犯上,這還了得,來人把他們抓了。”於是二人互相扭作一團,程定國乃自陶背後用槍托向陶頭上狠狠敲擊一下,立時頭破血流,程再向陶射了一槍,這一槍就是武昌起義、推翻清朝的第一聲槍聲。陶負傷下樓逃走,由於這一槍使得全隊動搖的軍心火上加油,大家爭說“起義了!”班長熊秉坤立即集合營中革命誌士開始行動,工程營代理營長阮榮發、右隊隊官黃坤榮、司務長張文濤拔刀阻止,程定國連發兩槍,擊斃了黃、張,阮亦被殺。眾誌士即將營內子彈搬取而空,一哄出營,徑奔楚望台軍械所。這一支首義部隊不過三百人,到楚望台時已有誌士在內響應,所以未發一彈就加以占領。這時群龍無主,沒有領導的人,於是大家推舉工程營左隊隊官吳兆麟為起義的革命總指揮。吳乃在楚望台西南凹地集合全體誌士,確定軍事行動。

  辛亥武昌起義就是這樣開始的!

  工程第八營在武昌城內首義後,響應的僅炮隊第八標,測繪學堂學生及步隊二十九標一排,城外輜重工程兩隊,合計不過2000餘人,其餘清軍俱未響應,如果湖廣總督瑞129和第八鎮統製張彪能沉著應付,則武昌起義亦可能和以前各次起義一樣失敗。可是瑞129是個膽小鬼,起義的炮隊用大炮向督署轟擊,瑞129已心驚膽落,連聲說:“炮彈沒有眼睛,如落在麵前可就不得了。”言猶未畢,一枚炮彈就在督署爆炸,時當深夜,爆炸聲極為猛烈,瑞129也顧不得自己是地方上最高首長,忙問左右:“往哪兒躲?”左右答:“往城外兵船上去。”瑞129連財物家小也顧不了,同時不敢從督署大門出去,命差役把後牆打穿一個洞,帶巡防衛兵一排出文昌門上楚豫兵船,還傳諭守文昌門士兵不要說出總督的行蹤。至於張彪呢?起義時他正在文昌門內豪華的公館中,聽說城外工兵輜重兩隊嘩變,以為無關緊要,繼聞城內工程第八營起義,這才心驚膽落,慌忙用電話傳諭各營。不久又聽說炮隊全體響應,更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加以身旁馬弁和四姨太都繪聲繪影地說革命黨如何凶如何狠,哀求張暫避,把個張彪越發搞得頭昏腦脹。他的部下趕來請示軍情,也被疑是革命黨而拒絕不見。到了午夜電話不通,張彪更如坐針氈,束手無策,又不敢外出,惟有緊閉大門。八月二十日清晨五時,革命軍已占領總督衙門,署內守兵棄槍逃竄,守督署的騎兵隊長朱明超,帶了馬兵20人逃至張彪公館,報告“督署被占,請統製暫避”。張彪這時才知大勢已去,乃將細軟首飾存款折子裝在一個大手袋內,準備和四姨太一塊出城,到漢口租界覓大倉公司經理菊三郎暫避。正準備時,又有平湖門外輜重第八營營長安錄華來報告說該營還沒有革命黨,張彪一聽大喜,即命安錄華和朱明超率領馬隊送張的家眷出城改乘船至漢口,張本人則前往輜重第八營。到了營部,該營管帶蕭安國請示機宜,張彪卻又拿不出辦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做不出結論,隻知瑞製台已上了楚豫兵船,可是楚豫輪開往何處也不知道,全武昌城沒有領導人,革命軍已占領全城,輜重一營恐怕不能抵抗革命軍,加以軍心也難控製,不知何人是友,何人是敵。大家在無辦法中決定先把這一營帶到漢口清靜地方集合,免受革命“溫疫”的傳染,張彪認為很好,乃命輜重第八營開至漢口劉家廟集合,自己也棄城逃走。

  革命軍在八月二十日天明時,已占領武昌全城,以白布為旗,遍插城上,全城各營軍士各機關學校均聞風響應,手纏白布,齊集楚望台宣布參加。

  武昌城內既然全被革命軍占領,革命誌士馬榮和楊啟發遂往尋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他們到了黎宅後見到夥夫擔了三件皮箱外出,盤問之下,才知黎協統已匿居黃土坡的劉文吉參謀家,於是帶隊前往劉家,先將其家前後包圍然後闖門而入,其勢洶洶,劉家人問來此何為?眾人說來請黎協統,馬、楊衝至臥室找到了黎。黎說:“我平日待你們不薄,今日為什麽要和我為難?”馬榮說:“我們是來請統領到楚望台的。”黎說:“革命黨人才濟濟,要我何用?”馬榮說:“無論如何請統領去一趟。”黎無奈,穿一件藕色呢長袍玄色呢馬褂,隨眾到了楚望台,革命軍特鳴槍整隊致敬。黎見到吳兆麟時還說:“你們為什麽這樣胡鬧,革命是要誅戮全家的,你學問很好,資格也深,萬不該鬧革命!”黎的話使革命誌士很生氣,原來黎和吳在參謀學校曾同學四年,黎很佩服吳的學問,但黎在清軍地位高,故對吳講話很隨便。吳兆麟這時忙向大家解釋說:“黎統領很愛護我們,剛才的話實在是關照我們,讓我和統領談談。”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